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史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范文

    陈荣圣

    摘 要:正确运用史料开展历史教学,对培养初中生思维独立性和判断性尤为重要,因此史料在历史教学活动中的地位日益凸显。以初中历史教学为例,将围绕“史料要真实可信”“史料要合理使用”“史料要生动有趣”三方面研究史料在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史料;初中历史;教学应用

    时光流逝,岁月变迁,朝代交替,如珍珠般零星散落其中的珍贵史料,犹如迷雾中的灯塔指引人类找到正确方向。要想透过历史迷雾,走进历史真相,就离不开每个朝代流传下来的史料。人类只有正确对待史料、合理利用史料,才能够对过去发生的历史事件有基本的了解。

    一、史料要真实可信,正确引导学生思维

    历史可能是不真实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该将历史教材奉为金科玉律,并将其悉数教于学生,而应在历史教学过程中不断引进史料,并鼓励学生认真大胆地研读史料,逐渐培养初中生的质疑精神。

    如,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七课《大变革的时代》中,教师讲完了书本上关于商鞅变法的知识后,为学生列举出了贾谊《过秦论》和司马迁《史记》中商鞅的相关史料。

    学生认真阅读这些史料后,发现历史上人们对商鞅变法持不同意见。针对学生的这项发现,教师提出问题:后人对商鞅变法持什么态度,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不同?学生开动脑筋,展开联想,从多个角度考虑商鞅变法的局限性以及贾谊和司马迁是站在什么角度看待商鞅的,最终圆满地解决了问题。

    由此可知,初中生在学习历史知识时,不可尽信史书所言。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学到的知识点,遇到问题多提几个为什么,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才能感知真实的历史,接近历史真相。

    二、史料要合理使用,明确史料的地位

    为銘记历史经验教训、唤醒民族文化自信,我们有必要学好历史。而史料是研究或讨论历史最为重要的东西。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使用过多的史料就会占用正常教学时间,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如果教师使用过难的史料教学,会让学生不理解其中含义,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在列举史料证明历史真实性时应该合理、有效地使用史料。

    如,学到《百家争鸣》时,教师用五分钟时间,借助多媒体技术展示出孔子、孟子、孙中山的民主观点。这三则史料虽然是文言文,但并不长,对初中生来讲难度不大,所以教师让学生自己阅读。学生阅读史料后发现,孙中山的言论与孔孟之言有某种关联性。此时,教师为学生详细介绍了这三位名人的生平背景、相关著作、主要功绩等知识。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逐渐熟知这三位历史人物,明白了这三则史料都是在论述君民关系的,而且孙中山的民主思想是从孔孟之说中继承而来。可见,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影响了整个中华民族,近代史上民主自由思想就来源于百家争鸣学说。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精选史料,选出的史料不可过难、过多。教师要明确史料在教学实践中的辅助作用,不能用整节课时间分析史料,影响教学大纲的完成。

    三、史料要生动有趣,符合学生学习规律

    史料形态各异,内容丰富,可以被教师以各种形式加以利用。教师可以创设相关教学情境引入史料,也可以利用微课课件,把陈旧、生硬的史料变得鲜活起来,为学生直观、生动地展示史料。

    如,教师拿出了一副歌颂历史名人丰功伟绩的对联,写出这副对联的人是四川灌县的当地百姓。教师邀请一位学生为全班同学朗读,朗读结束后,教师提出了问题:对联中提到的“此公”“太守”指的是谁?请同学们推测一下。学生反复研究这副对联,寻找蛛丝马迹,三五成群地小声议论,最终全班同学陆续说出是蜀郡太守李冰。教师对学生的积极表现给予肯定,并由此引导,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师生顺利进入都江堰的课程学习,提升教学质量。

    再如,教师在近阶段被大家热捧的电视剧《芈月传》中截取这样一个场景:“芈姝在前往秦国途中生病了,芈月拿着女医开的药方去买药,结果没有人看得懂药方,有一个能看懂楚文的人,但是不敢配药给芈月,因为药材的剂量不对。”学生看完相关视频后,教师把特意找来战国时期各个国家的文字和度量衡尺寸在多媒体上展示出来,请学生仔细对比。学生对比后会发现每个国家文字和尺寸差异性较大,难以识别,给交流带来了不便。此时,教师提出问题:一统天下的秦朝在全国采取了什么措施可以解决芈月遇到的问题?学生主动打开课本并给出了正确的答案,秦统一以后,把小篆作为通行全国的标准字体;统一了度量衡,把尺寸、升斗、斤两,作出整齐划一的规定。如此一来,学生清楚了秦国对历史做出的贡献,对秦国的看法更为全面。

    运用合适的史料知识辅助教学给枯燥无趣的历史学习带来一丝生气。学生从各种史料中获得全面了解历史的机会,更接近历史真相;研究史料培养了学生的史学思维、质疑态度;学生从史料中习得古人智慧,熟知民族文化,在未来会走得更远更好。

    参考文献:

    [1]张立艳.初中历史史料教学的探索与启示:以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为例[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4(3).

    [2]贺谊.以史料为依据 以证据为准绳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J].新课程(教师),2010(2).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12:3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