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思考
范文

    刘步祥

    摘 要:传统文化不仅是一个民族发展凝聚的精髓所在,也能够为民族兴旺奠定坚实基础。但在社会高速发展,以及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下,我国传统文化传播受到了重重阻碍,导致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了解越来越少。对此,为了促进我国青少年整体文化素质的不断提升,广大教育工作者应充分重视、不断优化传统文化教育在古诗词教学中的恰当渗透。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词;传统文化教育

    在初中阶段,通过不断加强、完善古诗词教学,既有助于学生思想情操的陶冶,以及学生语文能力的科学培养,也能够为初中生整体人文素养的全面提升提供有力保障。为在古诗词教学中优化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可以让学生在充分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基础上,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传统文化的学习,以此来促进语文教学工具性、人文性的协调统一。

    一、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优化古诗词欣赏

    对于初中生来讲,其虽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和学习经验,但对于意境丰富、语言凝练的古诗词学习还是会遇到诸多困难。对此,教师在带领学生准确把握诗词基本意思的前提下,应引导学生对古诗词做出更深层次的解读,实现对其精髓的真正领会。为此,在实际授课中,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去想象、感受各个作品中呈现出的情景之美,以此来增强学生学习乐趣与效果,也能够为传统文化渗透提供更多契机[1]。

    比如:某教师在讲解《题破山寺后禅院》这一诗词时,就引导学生一边阅读一边在脑海中想象其画面,并运用自己的语言将其描述出来。同时,又利用多媒体,通过视频、图片等素材的整合呈现来渲染气氛,全面激发学生想象力,为学生提供更多互动交流的空间。

    在学生对作品中的画意有充分感受之后,可以继续引导学生对诗情做出深入感受。如:某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春望》时,就引导学生思考这首诗描绘的是怎样的环境?从“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这两句诗词中体会到了什么?诗人想要表达的是怎样的思想情感?请大家通过写作、绘画等自己喜欢或是擅长的方式将其呈现出来。这样既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参与积极性,学生也能够对所学古诗词的思想情感产生透彻理解与深刻印象。

    二、组织专题教学活动,优化学习渗透

    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渗透仅通过课堂阅读教学是远远不够的,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传统文化的强大魅力,教师可以通过一些专题活动的组织来优化文化学习渗透[2]。

    例如:传统节日“中秋节”是除了春节以外,又一个极为重要的节日,从古至今,无数的文人学者都曾基于中秋来抒发自身情怀。如: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王建的“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在谁家”等。对此,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开展古诗词朗诵比赛、古诗词赏析讲座丰富多样专题活动。并将对传统文化、涵养、家国情怀视为活动的一个主要目标。这样既有助于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使其心灵能够时刻受到滋养,也能够从不同角度来对传统文化的魅力做出深刻品味。对此,广大初中语文教师应给予足够重视,整合现有资源与条件给予合理组织。

    三、完善作品语言品赏,充分感受传统文化

    不论对于哪一首古诗词来讲,其都是通过语言来传递主题思想、教育意义的。对此,在实际授课中,教师应基于诗词中那些起到画龙点睛的语言来做出深入分析,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作品的深刻内涵。对于古诗词来讲,其修辞手法的运用往往都十分巧妙,有时候看似平淡无奇的几个字,通过巧妙的组合就能够呈现出一幅动人的图画,引得许多人的赞叹[3]。

    比如:李煜的《相见欢》中“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虽然是非常简短的一句话,但却将作者眼前的一切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出来,给读者呈现出了一个极为凄凉的画面,充分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愁苦、悲凉。作者在上片基于景物的恰当引用来为思想情感的抒发做出了巧妙铺垫,而下片又通过形象的比喻将自己真实情感含蓄、委婉地表达了出来。在实际授课中,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对这些写作手法的巧妙之处做出深入品析,并将其应用到自己的写作当中。

    此外,初中语文教材的古诗词中还有诸多经典佳句,且经常被人们引用,在课堂上,可以引导学生对这些佳句进行透彻理解和背诵。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这样既有助于学生语文知识面的不断拓展,学生在理解、掌握这些佳句过程中,也能够实现对祖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深刻感受,进而对传统文化产生更浓厚的情感。

    综上所述,广大初中语文教师在精心设计各项古诗词教学活动中应充分认识到,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恰当渗透,不论是对传统优秀文化的弘扬,还是对初中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以及民族热情的全面激发都具有重要意义。对此,教师应给予足够重视,基于不同阶段的教育培养目标,以及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来对其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组织做出不断优化。

    参考文献:

    [1]张宇晗.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8.

    [2]季爽.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初中古詩词教学策略研究[D].扬州大学,2018.

    [3]郭珺琪.古代塾师的教育特点及对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启示研究[D].伊犁师范学院,2018.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3:5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