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浅谈初中数学的自主探究模式
范文

    刘瑞鹏

    摘 要:数学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学科,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及成长意义重大。初中数学教学工作中,实施自主探究模式的课堂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群体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分析了自主探究模式应遵循的原则;结合教学工作经验,从学习兴趣、因材施教及实践活动三个方面,浅谈初中数学自主探究模式的开展。

    关键词:初中数学;自主研究;教学效率

    数学学科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谨的逻辑性。数学学习,不仅需要认真、刻苦,需要全力以赴,更需要独立自主地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学而不思则罔。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倘若不能有效地进行自主探究,则学习难以取得实质性的进步。死记硬背或僵硬的学习方法,只会让数学学习走向闭塞和狭隘之处。教育工作者,应鼓励、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感悟,切实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

    一、初中数学自主探究模式的实施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路上的引导者和陪伴者,教师不能也不该代替学生进行探究。教师应在课堂上适当“放权”,给予学生自主学习和自由探究的时间及空间,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式学习提供条件。传统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师占据了课堂的主导地位,采取家长式和灌输式的方法开展教学。师传生授的数学教学模式,在客观上使得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未能得到有效发挥。

    (二)民主性原则

    数学学习是排除疑惑,寻找客观世界真理的过程。数学诞生于民主的土壤,因而决定了自主探究模式的数学课堂应具备民主性原则。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均应是平等的关系。教师不应是课堂教学中的“权威”,不应以自我的意识而影响学生的判断和取舍。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发言,敢于质疑问难。数学课堂不应出现嘲弄或戏谑他人的行为,应民主而具有包容性。

    (三)问题性原则

    初中数学教学中,构建自主探究式数学课堂,应以问题为探究学习的载体。自主探究式学习要具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具备客观实际的载体,而数学问题正是实践探究式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主探究式学习要落于实处,着落在一个个具体问题之上,如此才能保障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有章可循。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善于利用问题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优化设置问题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从而引导学生围绕问题而自主进行思考、尝试、求证和研究。

    二、初中数学自主探究模式的构建路径

    (一)学习兴趣

    构建自主探究式数学课堂,学生需要具备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自觉自愿地对数学问题进行探究。不言而喻,倘若学生对数学学习没有丝毫的兴趣,自然也就不具备自主探究的动力。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结合初中学生热情洋溢、好奇心强烈的特性,采取积極的手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集视频、图片、动漫、文字等为一体,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刺激学生的感官感受,让数学学习“动”起来。此外,教师也可利用生活化的数学小故事吸引学生,如在教学“二元一次方程组”时,笔者就以“鸡兔同笼”的例子开展教学。融入生活元素,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欲,为课堂教学深入做好铺垫。

    (二)因材施教

    园丁在栽种花卉时,首先要了解花卉的品种、类别和属性。在做到心中有数后,针对性地对花卉进行栽种、浇水和施肥。区分对待不同的花卉,采取不同的栽种方法,即是教育领域中的因材施教。初中数学教学工作中,开展自主探究式教学,应注重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因材施教。一个班级中,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习能力各不相同,而对数学的自主探究能力也大相径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设置不同的“标准”,如课堂练习题目的难度划分,确保学生能够在数学学习中“够得着”。

    (三)实践活动

    数学学科的实践性极强,自主探究式的数学学习应重视开展实践活动。事实上,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较为缺乏实践能力。学生对理论知识滚瓜烂熟,而一旦到了实践环节,往往手忙脚乱。理论学习应与实践操作相互融合起来,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印证理论。在实践活动中,学生亲自试一试、做一做和尝一尝,获得的感受远比想象和教师的传授更加深刻、具体。教学工作中,教师应在学生的家庭作业中设置实践型的小任务,鼓励学生走出课本,在校园、社区和大自然中探究数学、发现数学。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鼓励、引导和帮助学生学会“渔”的本领,远比直接给学生“鱼”更具有意义。自主探究的初中数学课堂,应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践行民主性和问题性的教学原则。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能力,设置不同难度的问题,因材施教。鼓励学生动手实践,为学生布置实践型的课后作业,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高文祥.初中数学探究性教学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17(88).

    [2]马宗瑞.浅谈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考试周刊,2018(44).

    编辑 冯志强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17:3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