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中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系统构建 |
范文 | 摘 要: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育课程改革正在不断推进,教育成果的判断标准也同样在不断发生变化,不再把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现如今学校和家长都开始认识到学生综合发展的重要性,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成为素质教育中的一项重点工作。伴随着社会互联网应用的快速发展,网络的应用也对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针对现在网络环境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展开讨论。 关键词:中学生教育;网络环境;心理健康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普及,它已经成为人们观察社会的窗口、获取知识的途径、传递信息的媒介,开始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学生正处在成长发育的关键阶段,无论生理还是心理都需要教师给予足够关注,在当前的互联网信息时代下,通过网络,中学生可以开阔自己的视野,拓展学习渠道,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但与此同时,网络也给中学生带来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因此,在网络环境下搭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成为当前教学工作的主要任务。 一、互联网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 中学生正处在心理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网络中有太多不可控的因素,网络诈骗、交友不慎等问题成为阻碍中学生健康发展的根源所在。 1.限制中学生的社交能力发展 网络是一个相对虚拟的世界。网络上的一切活动都基于虚拟展开,完全不同于现实中面对面的社交活动,这种冰冷的人机交往会影响学生与其他人之间的交往,从而造成学生人际障碍,阻碍学生的心理发展。因为常见的设计软件主要通过文字进行交流,这将会使学生变得孤僻、冷淡,其口语表达以及沟通能力也将因此而受到影响。同时因为互联网具有虚拟化的特征,能够让学生体会到他们从未感受过的“快乐”“刺激”,长此以往将会让学生产生依赖心理,进而让其在实际生活中封闭自己的内心,甚至对学习、生活产生消极态度[1]。 2.不利于中学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 近些年,网络文化人文性缺失的问题已经得到了人们的关注。对中学生来说,网络世界对他们有着较强的吸引力,但沉迷于网络世界却会让其产生自私、暴躁、嫉妒等诸多不良情绪。 中学生长期沉迷于网络世界,容易与现实社会脱离,进而引发人格障碍。长此以往,在互联网的诱导下他们会逐渐养成扭曲的人生价值观,进而失去必要的判断以及学习能力[2]。互联网世界中充斥着色情暴力信息,缺少自制力的中学生在其影响下同样会走上违法犯罪道路。中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我们需要重视互联网技术对其心理健康产生的影响,逐步构建针对中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系统。 二、搭建健康的中学生心理健康系统 1.明确网络对中学生发展发挥的积极作用 网络作为新时代高科技发展的代表性产物,有着传统传播媒介不具备的优势。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网络技术的存在为中学生打开了与世界联系的窗口,能够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平台,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网络技术的存在也为中学生提供了宣泄情绪的途径,他们能够借由这一平台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辩证性地看待网络技术,不盲目推崇、不排斥抵触,要帮助学生认清网络的价值所在,让学生更好地将其应用到学习中去。 2.正确引导学生使用网络 中学生尚且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阶段,很多“问题”需要老师、家长及时地加以引导和帮助。在网络使用方面,为了控制网络给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促进正面的影响,学校可以设立“网络心理健康”课程,通过系统地、全面地讲解网络,引导其正确使用网络,避免沉迷于网络,同时这类课程也能够针对学生存在的各种心理健康问题给予有针对性的干预、指导。业余时间家长便要担负其监护责任,对长时间沉迷网络的孩子要及时加以管制,选择适当的教育方式进行引导。同时,“社会力量”也应该担负社会责任,比如实体网吧,應该严格核查进入网吧消费的顾客的身份信息,控制未成年在零监管的情况下进入网吧消费。另外,相关部门也需要加强网络监管力度,尤其对非法游戏、博彩、淫秽网站更需要加强监管、打击力度。 3.建立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组织 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全过程、全员参与的。具体来说,可尝试以校领导为带领,专业心理健康教师参与,教学老师主导、家长配合,共同建立一个积极向上的心理健康教育组织,以此为起点改善其心理健康教育。此外,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不应局限在校园里,营造出良好的社会舆论也同样重要。 正确、全面认识网络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影响,科学、高效地搭建网络环境下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帮助中学生驾驭网络,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是网络时代下中学生教育刻不容缓的重任。上文中笔者依托实际教学经验,从互联网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出发对此类问题进行分析探究,希望对进一步推进相关工作优化落实有所启示。 参考文献: [1]李更生.中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系统构建[J].远程教育杂志,2003(6):52-53,14. [2]耿红卫.关于中学生网络心理健康几个问题的研究[J].教育探索,2011(9):144-145. 作者简介:吕玉强(1977.2—),男,回族,本科,中教高级,研究方向:教育教学管理。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