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以课题研学推进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
范文 | 赵二超 摘 要:课题研学是推进名著深度阅读、培养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策略。以重读《论语》为例,以问题引领,以活动推进,以辩论研讨,以写作落实,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并提升学生的思维,理解并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关键词:课题研学;深度阅读;核心素养 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学科目标:“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论语》是语录体,只言片语中蕴藏着中国古人为人处事的智慧,可谓是微言大义。在初中学段的名著阅读中,怎样引领学生从形象思维逐级迈上理性思维的高度?通过活动设计,问题引领,材料辨析,写作运用,重读《论语》,在课题探究性学习活动中发展并提升学生思维,实现文化的理解与传承。 二 重读《论语》课题探究性学习活动按照学生认知规律,以“为《论语》找故事”“遇见孔子”“诚信之辨”三个活动推进。 (一)为《论语》找故事 从《论语》中选取最具代表性的“仁”“义”“信”为论点,温故知新,调动学生的阅读积累,将名著阅读中的故事人物与“仁”“义”“信”对接,相互观照,加深对孔子思想的认识。这一阶段主题为“《论语》故事匯”,以手抄报的形式呈现。学生分别从《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中搜集有关“仁”“义”“信”的《论语》故事,实现义理与故事的对接,实现抽象与具象的对话。示例:学生用刘备携民渡江与辞别徐庶的故事来谈仁义;用关羽挂印封金、孙悟空勇闯水帘洞称王的故事来谈诚信;用陆谦背信弃义陷害林冲的故事来谈“小人比而不周”;用高俅迎合微宗、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来谈“巧言令色,鲜矣仁”;用鲁达拳打镇关西、武松醉打蒋门神的故事论证“见义不为,无勇也”……在为《论语》找故事活动中,学生精准地把握事例与论点的对接,通过寻找经典名著故事,将《论语》的义理感性化,实现从形象思维到理性认知的跨阶。 (二)读写打通 借助想象,以“我和孔子的约会”为题,与孔子对话交流,培养学生的创造潜能,增进学生的文化认同。 (三)研讨辨析 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信义问题作为研究点,通过深入辨析将思维发展推向深入。研讨分三个环节进行。 1.梳理名著阅读中的诚信故事 有的人因信而名扬天下,如关羽华容道义释曹操;有的人因信而被人暗算,身陷桎梏,如林冲白虎堂流配沧州;有的人因信而占据为王,如孙悟空封名“美猴王”。让学生发现信义与命运的关系。 2.主题辩论:阅读人物传记,围绕“诚信”展开辩论 【材料一】:过蒲,会公叔氏以蒲畔,蒲人止孔子。弟子有公良孺者,以私车五乘从孔子。其为人长贤,有勇力,谓曰:“吾昔从夫子遇难于匡,今又遇难于此,命也已。吾与夫子再罹难,宁斗而死。”斗甚疾。蒲人惧,谓孔子曰:“苟毋适卫,吾出子。”与之盟,出孔子东门。孔子遂适卫。子贡曰:“盟可负邪?”孔子曰:“要盟也,神不听。” ——《史记·孔子世家》 【材料二】: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史记·陈涉世家》 针对两则史料中表面有悖诚信的名人事例,学生结合《论语》,有理依据围绕诚信展开辩论,在思维碰撞中清晰明确了信与仁义的关系:信以仁为前提,以义为核心,对有仁有义之人,言必信,行必果;对无仁无义之事,言不必信,行不必果。《论语·阳货》:“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对于“仁”“智”“信”的认识,孔子自己在《论语》中已经给出了答案。在辩论对话中,学生不仅理解了中国的诚信文化,而且锻炼了思维。 3.任务驱动,写作表达 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以活动一中的论语故事作为事例论据,写一段议论“论诚信”。小组合作并分享,一组展示,其他组点评,评价角度:(1)语言是否连贯准确?(2)层次是否清晰?(3)论证过程是否严谨?在此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三 通过课题研学,让学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中,发展并提升思维,理解并传承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课题研学是持续性的,是拓展性的,课题研学的持续跟进不断提升着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学科核心素养,让学生的语言、思维、审美、文化四大核心素养落地生根。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