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新媒体环境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范文

    摘要: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是一门思想政治理论学科,该课程的教学根本任务是基于社会道德与法治知识的讲解,有效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分析能力等。基于此,针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相关人员应能深入挖掘与拓展学科知识内涵、全面完善与丰富教学模式,从而构建高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新媒体;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思维能力;培养

    新媒体环境下,为教育领域中的教学改革提供更多的方向与可能性。教师运用多元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在一定程度上更易于实现针对性教学。对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开展,应从意识形态上对学生加强引导。尤其,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设置,其根本目的是使学生能在思想层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认同感,能坚定政治立场,树立法律权威,具备有序公共参与的政治素养等。同时,基于科学的教学模式,帮助初中生建立良好的道德与行为规范,坚守道德法治底线,对他们的重要价值观进行引领。基于此,授课教师应在辩证思维能力、思辨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各个层面,通过科学制定教学策略,使其能不断丰富意识形态,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理论知识真正进行了解与领会,对自身的行为进行规范。

    一、深入挖掘与拓展学科知识内涵

    初中教师在实际开展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活动过程中,应能注重课前的教学准备环节。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应全面了解教材内容,并能深入挖掘该学科的知识内涵。同时,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需求与认知风格,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化拓展。将更贴合学生生活的案例融入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中,为学生更好地了解与领会相关知识提供有价值的资料。例如,教师在对相关教学案材进行收集与整合后,可将其融入更具有趣味性的视频课件中,建立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案。同时,在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时,教师可将学生感兴趣的故事片、电影片段等进行科学融入。如学生喜欢看的电影《战狼》,运用其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将学生引入到实际教学情境中。教师可通过科学的引导,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同时,教师应通过设定有效性问题,使学生能集中精神专注到教学内容本身。即通过引导学生对影片进行热议与讨论,使他们能对实现中国梦、家国情怀等建立深刻的认知。将学生的道德品质与法治意识升华到更高的维度上,基于影片正派与反叛的较量,培养他们的辩证思维能力。以更全面、客观的眼光面对这个社会的善与恶、真与假,使学生真正能基于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本身在思想上获得启发。

    二、全面完善与丰富教学模式

    授课教师应能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教学模式不断进行完善与丰富。在课堂上,教师在向学生展示教学内容的过程中,结合学科特征与教学目标,形成不同的思考方式与教学手段,从而为培养学生道德与法治思维能力提供有效途径。教师可将传统集中授课、多媒体教学模式、案例结合教学法进行综合性整合,使学生能对现实生活现象建立联想,运用现实科学规律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思考,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基于此,教师应能科学利用学生对互联网迷恋现象,将其作为经典案例融入课堂上。尤其,新媒体环境下,产生的不同价值观,对初中生的成长而言带来不小的冲击。因此,教师可运用多维度的思考方式,将复杂网络社会中与他们相关的社会事件带入到课堂上,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视角对其进行分析与讨论。同时,教师在与学生进行交流与沟通的过程中,应能以问题导入的教学方式,引发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深度思考。对自己的思想与行為进行反思,使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法治意识与道德品质。从事件的表象探究社会的本质问题,从而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思辨思维能力。

    总而言之,教师在实际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活动过程中,应基于教学内容本身,对知识内涵进行全面的挖掘与科学拓展,使学生对知识进行深入了解与思考,培养他们的辩证思维能力等。同时,教师应在教学模式上进行合理化革新与优化,科学融人现实案例,引导学生能从不同的角度对相关事件进行分析与深思,从而全面培养与提升学生的思辨、逻辑等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林晓芹.新媒体环境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J].传播力研究,2019,3(26):194.

    [幻赵超博.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策略[D].伊犁师范大学,2019.

    [3]余二梅.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实践[J].名师在线,2018(29):49-50.

    作者简介:杜春蓉(1991-),女,云南昆明人,最高学历:本科,职称:中二,研究方向:初中道德与法治。

    编辑 高琼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7: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