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在议论文写作教学中培育学生的写作思维
范文

    肖德梅

    [摘要]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在写作议论文时要设置好分论点,帮助学生探寻并掌握分解中心论点的基本方法。教师可在施教过程中通过“诱思·迫思·助思”的手段激发、优化学生的思维,以提升学生的写作素养。

    [关键词]议论文写作教学;课例研究;写作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 2020) 34-0026-02

    在议论文写作教学中,我们发现不少学生在写作时存在思路不清、说理不透,以及在同一层面兜圈子的现象。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教科书”;喜欢死记硬背,不善思考;缺乏写作技巧;等等。写文章,重点要关注的是“写什么”和“怎样写”这两个问题。在写作议论文时,学生要条分缕析、逐层深入地展开论证,并且要将自己的思想认识、见解观点等清晰地表达出来。下面分析笔者组织的以“分论点设置研究”为主题的一堂课。笔者遵循学生认知一般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的规律,按照“比较认识一探讨发现一学以致用一质疑解惑一课堂总结一迁移训练”六步骤组织课堂,把思维的空间还给学生,把表达的机会留给学生,让学生充分享受科学探究、积极求知的过程,从而训练学生的剖析能力,培育学生的思维素养。以下分析这堂课的具体教学过程。

    一、示例引导

    课前让学生阅读两篇题目同为《我就是富翁》的文章,看看哪篇文章的写作思路好,好在哪里。

    学生阅读后发现,这两篇文章的论点都为:我就是富翁。甲文采用了“论点+论据”的写法。乙文的突出特点是多角度提炼了分论点。

    学生普遍觉得乙文好,设置了分论点,使论证更具条理性,结构上更有层次感、立体感,并且更具有说服力。

    在明确教学任务前把相关例文印发给学生,让他们研读。这里的例文可以是经典范文也可以是学生习作,可以是正例也可以是反例,可以只有一篇也可以有许多篇。选择多篇文章时,一定要关注文章角度的鲜明性、层次的分明性。选择例文要有目的性。例文一定要有代表性、典型性、启发性、可比性、说服力,以激活学生的思维,更好地推动学生进行比较鉴别。例子是课前用还是课上用,学生是定点研读还是发散研读,以及研读的内容是论点还是论证过程等要视课型、课时以及学生写作的实际情况而定,不可一概而论。

    二、探讨发现

    课上先提出思考问题:“如何设置分论点呢?”然后引导学生结合近几年的各地高考佳作来进行探讨。

    1.讨论交流

    让学生阅读《不要轻易说“不”》《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担当》这三篇文章并完成下列任务:

    (1)画出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2)这三篇文章提炼分论点的方法是什么?

    (3)这三篇文章中的分论点之间的关系分别是?

    先小组交流,后各小组派代表发言,有不同看法的小组可继续表达观点。

    2.探寻规律

    (1)请学生看看这三篇文章提炼分论点的方法是什么。

    ①因果分析法。总结(中心论点)——因(分论点)

    ②条件分析法。总结(中心论点)——条件(分论点)

    (2)请学生思考这三篇文章的分论点之间分别是什么关系。(并列式、对照式、递进式)

    (3)让学生阅读作文《谈风度》,分析其是依据什么思路来分解中心论点的,及其分论点之间的关系(由于学生对并列式关系和对照式关系较为熟悉,便补充讲解这篇分论点之间的关系为递进式关系的文章,以巩固学生的认知)。

    以上,笔者依据问题引导学生提炼分论点,探究分论点间的关系,并给学生传授关于递进式关系的知识。

    3.阶段总结

    分解中心论点的方法,常见的是因果分析法和条件分析法两种,其中因果分析法最为常见。重点在以中心论点为结果去寻找多方面原因或条件,而这多方面原因或条件就是分论点,然后把分论点按照一定的关系进行排列,有并列式、对照式、递进式三种。

    可总结出以下规律:总论分论要分明,因果条件分解清。并列对照加递进,议论深刻出精品。

    “示例”的目的在于“引导”,首先引(导)出要研究的课题,即一节课的学习目标或任务。然后根据目标,小组讨论,厘清解题依据,表达思维过程。最后全班交流、评价,以探究思路、归纳方法。

    在这一过程中,要明确:学生是课题的研究者和探索者,是课堂的主角;要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为学生的研究指引方向,为课堂气氛的营造调动积极因素,为学生思维的激活创造条件。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调控研究的进程和时间,以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教师是课题的研究者,应把握问题的深度广度,为学生疑点的解决、障碍的突破做点拨;应关注学生研讨的质量,引导学生对他们探讨的众多信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并加工整合成理性知识。教师还是学生的品质导师,应帮助学生纠正认识上的偏差、表述上的不当,将他们的思维引向深入;应引领学生在探讨、争辩中张扬个性,提高审美情趣,提升思维品质。

    整个设计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每一结论的得出都经过了学生“证我(论证)”这一步骤,即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证明其合理性。探讨一步一步地深入,规律一条一条地被发现。

    三、学以致用

    给学生布置以下任务:假如你要写作一篇以“坚守良知”为中心论点的文章,请运用本堂课学习的方法将这一中心论点进行分解,提炼出几个分论点,从而使文章的思路更清晰、更有层次感。要求:①采用因果分析或条件分析的方法分解中心论点。②使分论点之间的关系呈并列式、对照式或递进式。(能力强的学生可以使分论点以多种方式呈现)

    这里的“学以致用”实际就是进行达标检测。预设的目标达成度是检测一节课的效果的重要指标。达标检测可以帮助师生及时发现和弥补教学过程中的遗漏和不足。设计的题目要抓住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突出重点,体现难点;要面向全体学生,使他们都有能力完成;要以考查知识迁移和应用能力为主,题型不限。进行达标检测时,教师应巡视,了解全体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指正。荀子曾说:“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在上述探讨中发现的“规律”可谓是这里的“知”,那么如果“不行”,即不应用于实践,就会导致其失去价值。学生不会运用所学知识,不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那么下次写作时他们可能还是会遇到同样的问题。要明确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方能显现效果。写作指导课中的达标检测,能巩固学生习得的知识,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質疑解惑

    这一阶段,就讨论交流中还存在的疑问继续讨论研究。笔者解答学生疑问,提炼本课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补充综合性和再生性问题,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五、课堂总结

    课堂总结是引导学生总结经验与弥补不足的重要环节,是使学生不断完善知识网络、优化学习方法、形成良好习惯的必由之路。在一节课结束前,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总结、反思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总结可以学生讨论的形式或以师生互动的形式等进行。在总结阶段,笔者引导学生把这节课的内容要点,按照一定的思路写成一篇简短的议论文。

    六、迁移训练

    作业是巩固与深化习得知识的重要工具。笔者给学生布置了相应的课外作业。作业选择要精、实、活,杜绝繁、难、怪以及机械训练和简单模仿。教师要做到“七个不选”:自己没做过的题不选,不符合新课标要求与考试要求的题不选,难题怪题不选,近期重复出现多次的题不选,表达不规范、不严密的题不选,没有针对性、典型性的题不选,没有启发性的题不选。迁移训练一般在课外完成。

    在教学中,教师应把比较探索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进行同类比较,以认识优劣。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能发现规律,总结方法;通过“学以致用”,能发现自己作文中存在的问题,以真正提高思维水平;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能对作文进行分析评价,从而发现自己或同学在写作中存在的闪光点和不足。采用“诱思·迫思·助思”这一手段可有效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责任编辑 农越华)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23: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