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通过英语绘本阅读教学培养初中生阅读素养的探索
范文

    季春晔

    

    

    [摘要]阅读素养包含阅读能力和阅读品格两大要素。在当前初中英语教学中,阅读素养的培养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文章结合一堂课外英语绘本阅读教学课,探究如何突破传统英语阅读教学方式,开展绘本阅读教学,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

    [关键词]阅读素养;初中生;英语绘本阅读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0)25-0034-03

    阅读素养包含阅读能力和阅读品格两大要素,其中阅读能力包含解码能力、语言知识、阅读理解和文化意识四个维度,阅读品格包括阅读习惯和体验(王蔷等,2017)。阅读素养各要素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然而,在当前初中英语教学中,英语阅读素养的培养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一方面,传统的教材往往围绕语言知识编写,内容不够生动,多以对话和短文形式出现,缺乏完整的情境,信息量比较有限,很难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另一方面,传统的阅读课侧重对学生处理语言知识、提取基本信息的能力以及阅读策略的培养,学生接受的是纯应试的训练,缺乏情感参与和思维参与,这与新课标所要求的阅读素养培养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一、英语绘本对于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优势

    (一)图文并茂,精简易懂

    优秀的英语绘本往往图文并茂,符合学生的审美需要,图片生动形象,精准地描绘了文中故事内容及情节,表达了更多文字以外的信息,丰富了文字内容,让整个故事或对话更加立体饱满(蔡琦,2019)。因此,英语绘本很容易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他们阅读的积极性。

    (二)情境真实,激发兴趣

    新课程标准指出,英语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课程,教师的教学应该关注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关注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而英语绘本选材丰富,单独成册,往往拥有完整的故事背景,贴近学生日常生活,能有效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感知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同时逐步提升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积极的阅读体验,增强内在的阅读动机。

    二、英语绘本阅读教学实践

    本文以外研社出版的《多维阅读》第15级绘本Sam's Story的阅读教学为例,探讨如何利用英语绘本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

    (一)文本分析

    本节课的阅读文本是一篇人物传记,讲述了主人公Sam,一个出生就患有严重脆骨病的男孩自立自强的一生。薄薄的小册子,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了Sam遇到的困难和他成长的过程。在阅读的过程中,读者能够很自然地感受到Sam的那种生命的力量。

    基于对文本的分析,本节阅读课预设了以下教学目标:①了解主人公Sam的生活经历,列举Sam从出生起遇到的难题以及解决方法。②通过小组讨论,归纳出Sam的性格特征或是精神力量。③结合自身经历,分享自己对于Sam的生命力量或是文中某个句子的理解。

    (二)教学过程

    1.读前

    绘本有别于教材文本,读者可以从封面获取许多直观信息。在阅读绘本前,笔者引导学生观察绘本封面:一个坐在轮椅上微笑的小男孩——Sam。Sam坐在轮椅上的瘦弱的身躯和他脸上洋溢着的幸福的笑容形成巨大的反差,充满悬念。笔者通过提问,引发学生思考并预测故事情节。

    Q1: What's wrong with Sam?

    Q2:Why was he so happy?

    2.读中

    笔者充分认识到图片在绘本中的重要意义,于是开展“图片环游”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建构绘本的整体框架,把握故事情节,理解人物特征,并联系自身生活,从而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同时,通过封面、扉页、主题图等启发学生主动观察、预测、思考并分享个人经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Part 1.Sam's bones

    笔者由图入手,将本班学生平时参加学校活动的照片和Sam因病卧床的图片进行对比,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并搜索文本内容,结合个人生活实际,分析主人公和自己的差异。

    Q1: Do you have bones? What are your bones like?

    Q2: What can you do with your bones? What aboutSam?

    Q3: If you are Sam, how would you feel?

    【设计意图】在精读课的教学中,很多教师比较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情感教育的意义。因此,大部分的学生很难深入文本,情感体验差,无法产生共鸣。在这一环节的设计中,笔者结合学生熟悉的学校生活,让学生将自己与主人公进行对比,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患有脆骨病的Sam不得不长期卧床的那种脆弱以及无助,这与Sam的微笑是极其矛盾的,进一步引发学生思考以及强烈的求知欲。

    Part 2.Learning about Sam

    笔者引导学生根据某张图片上四处散落的支架归纳出 Sam身患疾病后表现出来的脆弱,并搜索文本中能说明Sam脆弱的细节。

    【设计意图】本环节继续引导学生将自身情况与主人公进行对比,让学生主动观察、分析图片,提出问题,带着问题进入文本部分,运用阅读策略,检索关键信息,进行归纳总结,激发学生对主人公生活不易的同情与怜悯。

    Part 3.Not growing, never walking

    笔者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Sam的表情以及他所進行的滑板运动,结合上文所提到的Sam脆骨病的特点,分析主人公所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

    【设计意图】本环节一方面引导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开展阅读,训练阅读技巧,结合图片和文本感悟主人公Sam乐观积极、在困难面前丝毫不气馁的精神力量;另一方面,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和阅读文本发现外界包括医生和朋友对Sam的关怀与帮助,进一步用情感感化学生,为学生呈现出多个角度的观点,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同时在本部分结束的地方提问:Sam此刻能够行走吗?不断提出新的问题,启发学生站在主人公的角度思考并试图解决问题,自然而然过渡到下一个环节的学习。

    Part 4.Sam's wheelchairs

    对于上个部分留下的提问“With the doctor'shelp,could Sam walk now'?”,学生作出回答:“No,hecould not.”笔者继续追问:“So how would he solve thisproblem?”联想到封面图片,学生很容易猜到“wheel-chair”,于是笔者呈现图片,直观展示了Sam使用的各式各样的轮椅。笔者再次提问:“Why did he want somany kinds of wheelchairs?”同时呈现绘本附录插图中展现Sam环游经历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让学生进一步体会Sam不畏惧困难、不断前行的精神力量,当然这也是他之所以需要这么多轮椅的原因,这就解决了之前笔者留给学生的疑问。

    接下来,笔者继续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文本,以“故事地图”填空的形式找到每一种轮椅的优势以及劣势。

    【设计意图】“故事地图”是绘本阅读教学常用的一种教学形式,教师通过相应的图示,引导学生发现和梳理故事的结构和大意,帮助学生获取重要信息,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

    Part 5.A big message

    笔者询问学生:此时此刻,Sam是否可以随心所欲地去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由“故事地图”,学生不难发现轮椅存在着很大的局限,以此过渡到插图——Sam所设计的轮椅,然后继续提问:“How special washis wheelchair?”鼓勵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察并讨论Sam设计的轮椅的特别之处。随后笔者要求学生默读加朗读,并以小组为单位提问不明白的部分,或是分享印象深刻的句子。针对学生的提问,重点解释了“Sam will always be small. He will never be able towalk.”( Para 2)以及“the big message”。

    【设计意图】本部分作为全文的高潮,也是集中展现主人公Sam智慧和精神力量的部分。在厘清全文脉络之后,鼓励学生进行默读与朗读,让学生获得完整的阅读体验,提升他们的阅读流畅度。同时,选取文中精彩的句子或部分进行引导式的示范阅读,为接下来的交流讨论环节作铺垫,降低学生输出的难度。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针对文中的观点提出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读后

    Part 1. The secret of success

    在掌握文本内容、厘清Sam的故事之后,学生再次品读绘本,感受主人公Sam的人物特征,归纳出其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和人物品质(happy,optimisticwise,clever,never give up,confident...)。笔者从中提炼出五个核心描述词( persistent,optimistic,wise,en-thusiastic,responsible),进一步归纳他成功的秘诀:POWER(生命的力量)。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思考以及小组讨论,利用饼图结构,引导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形成自己的理解和判断。利用开放性问题,发散学生思维,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大胆交流。笔者加以提炼,以首字母组合核心描述词,将原本没有关联的五个词以POWER联结起来,条理分明,让学生感觉新颖有趣,增加课堂和阅读的趣味性,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主人公精神力量的感悟。

    Part 2.Discussion: my favourite part

    笔者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依次分享自己最喜欢的部分,结合自身经历,谈谈自己的感受与想法,然后每个小组经过讨论推选出一个代表,与全班同学分享。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展开讨论和分享,为学生提供自主、合作的学习和探究方式,让学生通过借鉴、思考,形成自己对主人公人物性格的构建。对于传记类语篇的阅读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对文本故事的梳理、归纳上,还应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基于语篇进行发散思维,从而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内化为正确的价值观。同时,讨论和分享能有效促进师生、生生交流。大家倾听彼此的阅读感受,分享彼此的阅读体验,不仅增进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情感交流,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英语绘本阅读是培养中学生阅读素养的有效策略之一。绘本图文并茂、体裁丰富,能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获得积极的阅读体验,增强内在的阅读动机。在绘本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利用绘本内容,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为学生构建丰富的语言环境,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表达,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开展合作探究,利用开放式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思维,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多角度发现、分析、解决问题,感知文化差异,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水平及阅读素养。因此,在初中英语课堂中,教师需要结合整体的教学情况,科学合理地应用英语绘本进行阅读教学。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孙晓慧,王蔷,钱小芳.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中学英语阅读教学设计理念初探[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7(12):27-30.

    [3]冷品优.探究传记类语篇的主题意义落实英语学科立德树人目标[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9(6):35-41.

    [4]王蔷,敖娜仁图雅.中小学英语绘本教学的途径与方法[J].课程·教材·教法,2017(4):68-73.

    [5]蔡琦.核心素养视野下的英语绘本阅读教育[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4):180-181.

    [6]张萍.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探索[J].小学教学研究,2019(9):68-70.

    (责任编辑 周侯辰)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7:0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