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高细节化护理的方法分析 |
范文 | 张辉利 姚楠楠
【摘 要】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高细节化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随机将11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常规组、护理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高细节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组神经功能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术后高细节化护理能加快神经功能、运动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护理;高细节化护理 【中图分类号】R24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20)13--01 脑出血是高血压患者最严重的一种并发症,好发于中老年人。血压持续增高导致脑动脉玻璃样变性、纤维化,使血管壁强度明显降低,发生破裂出血。脑出血发病急骤、病死率高,尽早通过手术清除颅内血肿、降低颅内压是稳定病情、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1]。手术对机体有创伤,术后护理干预措施对手术效果有直接影响。本文就术后高细节化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应用效果进行探讨,内容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观察对象为2018年3月-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11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护理组、常规组各56例。护理组中男患36例,女患20例;年龄42-78岁,平均年龄(53.9±3.7)岁;平均病程(8.3±1.2)年;常规组中男患35例,女患21例;年龄41-77岁,平均年龄(54.3±3.5)岁;平均病程(8.0±1.1)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严格按照医嘱执行护理,做好护理记录,对常见并发症提高警惕,有异常症状及时通知主治医师处理。 护理组实施高细节化护理,具体方法:(1)基础护理 护理人员要全面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指标,详细记录血压、颅内压、心率、体温、瞳孔、意识等指标情况。(2)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职业、爱好、性格、临床表现、文化程度等信息评估其心理状态,与患者多沟通交流。运用心理学知识、护理技巧进行心理疏导,为患者列举成功治愈案例,引导家属在精神上、生活上悉心照顾患者,增强患者康复信心。(3)体位训练 休息期间引导患者取侧卧位,定时更换体位,避免发生压疮。非休息期间指导患者开始卧位训练,软枕保护足跟、膝关节,自然伸展肢体,保持足下垂。坐位训练让患者照者镜子调整坐姿,提高平衡能力。(4)肢体功能训练 评估患者肢体障碍程度,无法自主运动者由康复医师指导进行被动四肢运动、肌力训练,如内旋、上举、屈伸运动等。每天训练2次,每次30-40min。能自主运动者可在家属、辅助器械帮助下进行主动运动,逐渐增加训练强度,尽快恢复正常肢体功能。(5)引流管护理 注意观察引流液颜色、性质,明显异常时及时通知医生处理。引流袋位置应低于头部,固定好导管,注意查看是否有导管堵塞、脱落、折叠现象,保持管道畅通。(6)并发症护理 术后患者需要长期卧床治疗,护理人员操作时动作轻柔,提高患者舒适度。定时检测患者血压、颅内压水平,分析影响血压的不利因素,积极预防再出血。帮助患者定时翻身,叮嘱注意口腔卫生、勤换衣物,避免出现压疮。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FMA)评分、生活质量(SF-36)评分、神经功能(NIHSS)评分、并发症(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再出血、压疮)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经t检验,%表示计数资料,经c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恢复情况比较 护理组FMA、SF-36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NIHSS评分明显更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3.1 研究背景 我国高血压患者众多,患病人数已经超过2亿,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2]。高血压脑出血是临床常见危急重症,手术可直接清除颅内血肿,降低患者病死率。但是手术具有风险性,不同患者对手术应激反应不同,术后患者免疫功能减退、并发症发生率高。 3.2 高细节化护理应用效果 高细节化护理是一项创新型、人性化的护理模式,针对患者术后护理需求做好细节护理,让患者感受到无微不至的照顾,加快患者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熟知各项检测仪器数据代表的含义,并将操作的目的、注意事项告知患者,提高患者的配合度。基礎细节化护理提高了护理人员对护理风险的防范意识,加强生命体征监测,严格按照医嘱进行护理操作,积极防治并发症,维持酸碱值、水电解质平衡。加强心理护理让患者意识到心理状态对病情的作用,学会控制情绪、直面疾病,用积极的态度配合治疗。根据患者病情制定肢体功能训练、体位训练计划,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可尽早下床活动,帮助患者循序渐进的恢复功能受限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FMA评分[3]。加强引流管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保证了引流通畅。护理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对常见并发症做好防范措施,有效降低再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加快康复进程。 综上所述,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术后高细节化护理优化了手术治疗效果,降低了术后并发症风险,加快神经、肢体功能恢复,符合患者心理、生理需要,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张宁.高血压脑出血昏迷患者的营养支持护理方法及其疗效观察[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5):680-682. 李伟.观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生活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5):662-664. 周友彬.多感官促醒护理干预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4):82-83.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