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借助地图工具,实现有效教学 |
范文 | 周守德 摘要:笔者通过参与一次赛课活动,解读了新旧教材对于地图的改变与增加,结合《稻作文化的印记》这一课中的几个教学片段,分析了教材中地图的解读,最后提出地图有效教学的对策:文本的准确解读是前提、问题的有效设置是关键、地图的科学阅读是方法,希望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学会读图、析图、绘图,把知识落实在地图上,实现地图的有效教学。 关键词:地图工具;有效教学;问题设置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5-0071 前段时间,乐清市开展了教务主任赛课活动,笔者有幸参加了这次活动。在磨课的过程中,怎样利用地图进行有效教学,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文本的准确解读是前提 历史与社会课堂是否有效,教师解读文本是关键,只有正确、合理地解读文本,才能实现有效的教学。“稻作文化的印记”是人教版(2012年第一版)第三单元特色区域的第一课时,也是学生认识区域特色的开始。打开教材(2012版),觉得有很大的改变:其中有2幅地图、9张照片、1张图表,多种素材并用。与老教材的《湄南河平原位置》(图4-1)相比,《湄公河平原在世界的位置》(图3-1)这张图更能培养学生的宏观视野,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而《图3-2湄公河平原的地形图》更是本课的一个核心资源,只有通过反复利用,才能理解该地区的生产与生活,当然《图3-3越南胡志明市的气温与降水》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图表阅读的技能。所以,这样的安排有利于培养学生用地图的习惯,有利于培养学生从地图(图表)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总之,正确解读文本(地图),教师应该有深沉的专业功底,积淀历史与社会的智慧,唯有如此,教师、学生、文本(地图)之间的对话过程才会更精彩。 二、问题的有效设置是关键 有教师认为,地图教学只要展示图就好,实际这种认为是极其片面的。笔者认为观其“图”而知其“地”,知其“地”而求其“理”,根据地图的语言,直接读出地圖信息,笔者称之为显性信息,根据这些信息继续分析得出的新信息,笔者称之为隐性信息,这就是析图,这也是较高层次的读图能力的培养。一般来讲,析图可从两个层面进行:第一层面——挖掘信息;第二层面——提炼信息。因此,如何根据地图有效设计问题是地图教学的关键。本文中笔者直接呈现教学过程中的第三环节。 环节三:分析湄公河平原的气候 PPT呈现《图3-3越南胡志明市的气温和降水》及亚洲气候类型图时,设问“想一想湄公河平原的气候有什么特点。” 这一个环节教师可能会忽视对学生的指导,而笔者是这样处理的:先结合地形图找到胡志明市的位置,设问:“哪几个月份降水超过100毫米?”通过这个活动,学生大都能理解夏季降水多且集中在5~10月,雨热同期的特点。进一步设问:“想一想,这跟它的地理位置之间有何联系?”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据已读出的显性信息进行多方位的联系,尽量发掘隐性信息,通过这样的活动能有效培养学生阅读地图和图表,并从中获取有效信息进行归纳总结的能力。 所以,地图教学是设疑、解惑的过程,最终能使学生实现知识和能力的提高。当然,问题的设计应根据学生已有知识水平,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对复杂的问题化整为零、分散难点,逐步深入,使每一问都能使学生“跳一跳”摘到“果子”,体会到智力活动的愉快,既给学生以成功的满足,又调动了学生的思维。 三、地图的科学阅读是方法 地图汇集着大量的地理信息,头脑中没有形成清晰的地图表象,空间概念模糊,致使学习尤如无源之水。所以,在进行地理教学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地图的作用,以此培养学生科学阅读和应用地图的能力。 1.善读地图,教师引导是关键。当一幅地图呈现在教师的眼前时,教师不能毫无目的地去读图,而要做到条理清晰,逻辑性强。要做到这一点,教师一定要求学生严格按一定的步骤去读图。读图的一般顺序:读图名、读图例、读正图(时间顺序、空间顺序)。 比如,在阅读《图3-2湄公河平原的地形》时,笔者先尝试让学生回忆怎样阅读地图?然后教师指导:读图先看标题,表明这幅图描绘的是地形图;再读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与注记),这里的图例(陆高/米)与注记(这里的文字说明),每种不同的图例各表示什么信息,再根据图例观察注记,并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 2.巧析地图,学生思维是重点。如果说识图是解决信息的获取“有什么”“怎么样”的问题,那么析图就是信息的理解,为了说明“为什么”的问题。 笔者在分析湄公河平原的气候特点时,通过识图获取的是气候特点的显性知识,但是通过分析地理位置对它的影响及种哪一种农作物就是一种隐性信息,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地图不仅是联想“地”和“理”的纽带,而且是指示地理特征,是地理规律和地理成因的钥匙。所以,教学中应注意图的变式,一图多用,多图并用,对同一幅图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观察和思考,如本课的《图3-2湄公河平原的地形》,在分析位置、地形特点、河流的分布、气候特点时都用到了,这样经常性进行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训练,对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将大有好处。 3.妙绘地图,师生动手是亮点。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会学生把应用题‘画出来,其用意就在于保证由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绘图是读图过程中的“动手操作环节”。地理板图、板画是无声的语言,是地理教学中的图像艺术,它以黑板作为信息的载体同地理语言教学艺术相配合,形成边讲边画的教学过程,体现了地理教学的特点,成为公认的一种地理教学基本手段,有着电化教学不可替代的地方,在课堂教学中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笔者出示《图3-2湄公河平原的地形》后要求学生利用地图描出河流。笔者认为只有动手了记忆与理解才更深刻,所以教师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应用简笔画这种教学手段,边讲边绘图,并绘出比较标准的祖国疆域图、河流、山脉、交通图、示意图等,这不仅是地理教师的基本功,也能给学生巨大的震撼,成为他们模仿的榜样,为学生学习地理知识奠定基础。 综上可知,要提高地图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努力发展自身的教育水平和教学技能,重点研究学生的教材,积极探究适合教师、学习、教材的地图教学方法。笔者相信,只要经过教师的不断实践探索,学生终究会学会利用地图掌握地理知识,利用地图分析地理成因,利用地图理解地理原理及规律,并逐步养成“心中有图、图文合一”的思维习惯,这种习惯将使之终身受益。 (作者单位:浙江省乐清市大荆镇第一中学325600)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