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探析 |
范文 | 张小玉 摘要:新时期发展背景下,对小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在培养学生个人素养的过程中,应更加重视班级德育工作,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品质。传统的小学教育体系下,教师更加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的德育教育,导致小学教育存在一定弊端,影响了综合教学效果。本文从笔者的班级实践管理入手,对新时期如何开展班主任德育工作进行了实践研究,希望能够对小学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相应的借鉴。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实践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7-0108 小学作为培养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时期,直接影响了学生的个人品行。在新时期下,教育部门对小学教育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要求教师不仅要达到基本的教学任务,更要将学生的德育工作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并渗透到学生的日常教学中。小学班主任作为学生在学校的第一责任教师,不仅要对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情况进行合理规划,更要以教学育人为根本理念,通过研究更加有效的德育工作途径,开展全面的德育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理念。因此,有必要对新时期下的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进行深入研究。 一、了解学生心理情况,开展情感式德育教育 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年纪普遍偏小,如果采用传统的“讲道理”式的德育工作,不仅不利于学生对德育的理解,更加会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因此,为了能够确保新时期下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班主任可以从学生的心理情况出发,通过及时与学生沟通,以朋友的关系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德育观念。首先,班主任要利用与学生的日常交流,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和情感变化,对于学生的思想变化要进行针对性的德育工作,避免学生产生不良的思想习惯。其次,班主任可以开展课下随机对话的活动,通过与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课下交流,在轻松的氛围下发现学生的心理状况,针对学生暴露的问题进行详细疏导,帮助学生完善自身思想品行建设。除此之外,班主任在日常的班级教学中,要将“鼓励式对话”融入到日常德育教学中,对于学生表现良好的行为要在班级上进行嘉奖鼓励,小学生生性单纯,面对教师的夸奖,更容易形成树立良好品行的积极态度。总之,通过这种情感式的德育工作方法,能够拉近班主任与学生的距离,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品德性格。 二、发现学生优秀品格,开展榜样式德育教育 在小学德育工作中,班主任如果仅以自己的日常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不仅会使学生产生厌倦心理,同时也不利于学生对德育的思考和理解,这种情况下,班主任可以通过树立班级榜样的方法开展榜样式德育教育,将德育工作融入到学生的学校生活中,同时也能够减轻班主任的工作负担。首先,教师要挖掘班级学生的优点,每一个学生都有值得他人学习的内容,因此在日常的德育工作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并作为榜样与班级其他学生分享,引导其他学生学习。其次,班主任在进行班委选拔的过程中,可以采取自荐和引荐的方法。比如,在竞选班级纪律委员时,要求学生具备严谨的纪律规范,教师要鼓励学生自我引荐,通过演讲的方式突出自己的优势,同时其他学生也可以推荐自己心中最合适的人选,最终通过投票的方法确定班委。在这一过程中,能夠帮助学生完成自我反思和他人评价,引导学生在反思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个人品行。最后,班主任在班级建设中,制定了“拾金不昧奖”“见义勇为奖”等具体的嘉奖内容,对表现出色的学生颁发相应的奖状,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总之,通过这种榜样式的德育工作,将德育教育作为具体的课堂内容融入到学生的学习中,引导学生自发学习优秀品行,提高班级的德育工作效果。 三、提高班主任素养,对学生进行无声影响 由于小学生年纪较小,会直接受到身边人的影响,而学生从小就会对教师的举动产生依赖和学习,使得教师的一举一动都将会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这就要求小学班主任在进行日常教学和德育工作的同时,要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从自身的行为习惯出发,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首先,教师要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作为督促自己的基本内容,引导学生形成良好习惯。比如,教师在教育学生礼貌习惯时,常常要求学生要将“老师好”“谢谢”等礼貌用语挂在嘴边,这就要求教师也要在遇到学生的时候主动打招呼,用同样的标准对待自己,对学生进行无声影响。其次,班主任要将日常生活中的小故事与学生分享,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在沟通的过程中进行德育教育。比如,教师在上班路上看到了有小朋友随手捡起路边的垃圾,在课堂上就可以针对这一件小事与学生分享,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在这一过程中融入德育工作。总之,教师必须要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如此才能将德育工作以一种自然的方式深入到小学教学中。 四、深化家庭德育教育,强化家长的影响作用 家长作为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对学生的影响要远远大于教师。因此,在进行新时期下的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时,教师要及时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形成家庭、学校的双向德育工作机制,提高德育教育的影响。班主任可以通过微信、电话、面访等方法,将学生在学校的日常表现与家长进行交流,与家长分享学校近期的教育活动,并及时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除此之外,通过与家长的良性沟通,能够让家长充分了解学生的日常表现,进而形成双向的德育教育体系,确保了德育工作的有序进行。 综上,本文以新时期下的小学德育工作为研究内容,结合自身的实践教学,详细探究了提高小学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希望对小学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有效开展起到一定的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庾焕有.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探析[C].武汉市创读时代出版策划有限公司.荆楚学术.武汉市创读时代出版策划有限公司:武汉创读时代出版策划有限公司,2020:102-103. [2]季超.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探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20(2):196. [3]陈金有.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融入德育的有效途径[J].新课程研究,2019(13):37-38. (作者单位: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播植镇中心小学526635)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