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开展探究实验,挖掘自主学力 |
范文 | 谢园园 摘要: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实验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参与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与探究能力,促进学生化学学科素养的提升。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化学探究式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优化探究性实验教学内容与环节设计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7-0117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学生借助于实验可以促进化学概念的形成和知识的融合,提升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传统教学中的实验教学,教师或以讲授替代操作,以验证替代探究,不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教师要转变传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通过实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促进他们思维能力的提升、创新意识的形成。教师要立足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并优化方案设计,对实验结果提出质疑,从而培养学生发现、提问、质疑、评判的能力。 一、当前化学探究式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师对探究式实验教学缺乏关注。受应试教学观的影响,很多教师往往在意学生的考分,片面地认为探究性实验教学对学生考分的提高未必能发挥太大的作用,甚至担心探究式实验教学会白白浪费学习时间。教师以“讲实验”替代“做实验”,以演示实验替代探究实验,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也降低了学生的创新本能,使学生的思维变得僵化。探究性实验的准备较为复杂,学生在实验中会遇到新的仪器,操作有一定的难度,教师难以掌握全局。 2.学生对探究性实验失去兴趣。很多学生在刚学习化学时,他们渴望参与自主实验,提升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但由于课堂教学模式仍以传统教学为主,学生自主参与实验的机会较少,他们只能通过教师的“说”了解实验过程,会逐渐失去参与实验的兴趣。 二、优化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内容设计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很多实验内容只有蜻蜓点水式的讲解,对实验的理解往往模棱两可,对学生的认知产生一定的困难。教师要将验证类的实验转化为探究性的实验,要针对疑点、难点、模糊点设计问题,要富有生活化、趣味化,能借助于情境的引入促使学生去实验探究,使他们在探究中启迪思维,促进他们的自主建构。在实验教学中会有一些与结论不相符的现象,这会引发学生的好奇和学习动机,促进他们探究意识的形成,教师要借助于实验培养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去查阅资料、分析问题、设计方案,从而促进他们对问题的探究,促进他们综合素养的提升。在高中实验教学中,知识点是以探究性实验的形式加以考查,学生需具备类比、分析、归纳的能力,能对现象进行解释与说明,在考查时常以常识题的形式出现,如果学生缺乏对生活常识的了解就易丢分。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实验中顺序的不同也会导致不同实验现象的出现,会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混乱。教师要将实验与考点融合起来,采用不同的实验探究方式引学生参与观察、发现、设计、探究。如在探究“Al(OH)3的性质”时,教师呈现明矾净水的图片,让学生介绍水一般需要经过明矾的净化才能饮用,并提出问题:明矾净水的原理是明矾电离产生的Al3+与水电离产生的OH-产生氢氧化铝胶体,该如何制备Al(OH)3呢?小组成员进行交流、讨论、猜想,设计出探究实验的方案。学生做出猜想:明矾与碱反应会有白色沉淀产生,为Al(OH)3。并设计两种方案:方案一是向明矾溶液中逐滴添加氢氧化铝溶液至过量;方案二是向明矾溶液中逐滴添加氨水溶液至过量,写出这两种方案的离子方程式,并解释所发生的现象。 三、优化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环节设计 教师是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组织者,要为学生选择恰当的课题,设计合适的情境,引导学生去探究问题。教师不仅要注重实验能力的培养,还要分析安全问题,让实验没有安全隐患。教师是学生探究活動的引导者,要鼓励学生参与自主思考、讨论交流,对学生的互动进行必要的指导。教师要加强巡视,对学生的不当行为予以制止,对学生的困惑予以及时解答。教师是探究实验的促进者,要分层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层层深入,让他们提出自己的假设并引导他们自主设计实验,及时反思纠正方案。 教师要优化教学过程,要对教材的验证实验加以改进,使之具有一定的探究性,营造真实的探究情境,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探究中形成创新的精神和实践的能力。教师在课前要做好周全的准备,选择具有探究价值的课题组织学生认真预学,让他们去发现、假设,制定出合适的实验方案,发挥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借助于实验培养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让他们记录结果、发现问题、加工信息、分析结论,促进学生综合分析意识的提升。教师要优化作业布置,不搞题海战术,要合理控制作业的量,不能只满足于书本知识的传授,要对所学内容进行拓展延伸,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问题,为他们留有探究的空间,让他们自主设计化学实验。 教师要优化教学评价,建立多元的评价机制,将教师评价、自我评价、学生互评、小组评价等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教师要通过课堂巡视、观察评价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实践操作的能力。小组评价可以了解学生的参与、表达、合作交流的情况,教师要对学生的认知、操作分别进行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参与兴趣,还要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技能的发展,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知识的习得、探究能力的发展和情感的体验,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总之,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使教学内容生活化、趣味化,能吸引学生参与探究,让他们在探究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要发挥引导者的角色,关注实验进程、控制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去思考、分析、推理,从而促进探究能力的形成。 参考文献: [1]韩少华.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模式研究[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8(12). [2]杨洁,张善培.探究性实验实施的问题与思考[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7(5). (作者单位:安徽省明光市第三中学239400)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