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中融入赏识教育策略研究
范文

    刘丽

    摘要: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对于学生道德品质和政治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教学实践表明,在将赏识教育策略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中,能够满足因材施教的教学需求,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同时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育价值充分体现出来。为此,本文主要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中赏识教育开展现状及策略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员带来启示。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赏识教育;融入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1-0144

    在新课程改革全面深化的背景下,人们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不仅是单纯的德育教育,而且其中还融合行为、方法、意识、实践等多方面的教育因素,对于学生今后发展能够产生深远影响。赏识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中的应用,要求教师必须关注学生个体发展,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归属感和荣誉感,进而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另外,这样对于学生正确价值观、发展观和学习观的形成也具有重要促进作用,使得学生能够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投入学习中,充分彰显道德与法治教育的优势。由此可见,加强对赏识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运用策略的研究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中赏识教育开展现状分析

    1.教师赏识意识淡薄

    由于大多数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者都是在应试教育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他们的教育观念很大程度受到了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奉行“严师出高徒”的想法,导致他们在教学实践中,经常会从批判的角度评价学生,吝啬对学生的赏识。实则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心智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对于教师的评价非常看重,教师的认可和赞扬能够促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动力。不过就具体情况来看,很多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的赏识意识都比较淡薄,很少会对学生进行肯定和鼓励,即便有,往往也是集中在优等生的身上,对于其他学生有很大的不良影响。

    2.教师未能及时发现学生的进步

    初中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无法单纯地用分数来对学生的进步进行评价[1]。不过因为长期受到“分数至上”的观念影响,导致他们在日常教学中,对于学生综合进步会相对忽视,比如学生思想上的进步、学习态度的转变等。正是因为教师缺乏对于学生这些无形进步的敏感度,无法及时对学生进行肯定和鼓励,进而影响学生进步的积极性。

    3.教师对赏识教育理解片面

    就目前初中道德与法治中赏识教育开展现状来看,普遍存在低效的现象,主要原因为教师对赏识教育的认识不够全面,具体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部分教师将赏识教育理解为单纯的赞美,一句“你很棒”就了事了,忽视了赏识教育的本质内涵,进而影响赏识教育开展效果。二是教师对于赏识教育的理论认识缺失,导致赏识教育只能停留在表面,无法真正触及核心,进而无法得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赏识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中的融入策略

    1.强化教师的赏识意识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团队是赏识教育的推行载体,他们对于赏识教育的认识和理解程度,对于赏识教育开展的效果能够产生直接影响[2]。因此,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加强对赏识教育的认识和学习,并将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模拟实践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定期进行交流,以此来确保赏识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开展效果。另外,教师对于赏识教育的吸收效果会直接映射在学生身上,因此,教师需要对赏识教育中容易混淆的地方格外注意,比如把握赏识教育的度,不能对学生表扬过头了,也不能对学生批评过头了。赏识教育并非单纯的好与坏和绝对的对与错。这就要求教师在不违背大原则的前提下因人而异,根据学生不同情况灵活地调整教育方法,这样才能够将赏识教育的价值充分体现出来。

    2.关注学生表现

    赏识教育强调学生个体的发展,要求教师必须要尊重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并因材施教。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多关注学生的表现,及时发现学生的进步,灵活地实施赏识教育。另外,教师还需要改变“分数至上”的观念,善于发现学生在思想和行为上的进步。比如学生上课能够主动问问题、学习态度变得端正等,并对学生这些进步给予肯定和赞扬,这样可以极大地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并让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学习逐渐产生兴趣。

    例如,在对《遵守规则》这一节知识教学的时候,教师便可以从课程主题进行切入,让学生投票选出本班“最遵守纪律的一个人”,然后让当选学生说一下自己的想法,借助榜样的作用去感染学生,进一步强化赏识教育作用。

    3.合理实施倾听赞赏法

    倾听不仅是对他人的尊重,同时还是对他人的一种欣赏,是赏识教育实施的重要手段。所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并在学生发言的时候可以耐心倾听,让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注、尊重以及认可等,进而从内心中渴望交流[3]。而且通过这种方式,还能帮助学生逐渐树立良好的学习自信,并在今后遇到问题的时候,能够主动与教师沟通,以便获得针对性的指导,实现自身发展与提升。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将赏识教育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不仅可以使课堂教学效果得到显著提升,而且对于学生良好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也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强化自身的赏识教育意识并关注学生的表现,灵活地开展赏识教育,以此来将道德与法治教育的优势充分体现出来,促进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水平的持续提升。

    参考文献:

    [1]吴宏林.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中融入赏识教育策略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0(34):173-174.

    [2]战彩霞.如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中融入赏识教育[J].中学课程輔导(教师通讯),2019,8(16):216-216.

    [3]桂在余.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中融入赏识教育的课堂实践[J].中学教学参考,2019,19(18):51-52.

    (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唐口中学272000)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1:5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