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回望来时路郁郁满芳华 |
范文 | 李文婷 12年前,刚从南京师范大学毕业,我就来到了现在的工作单位——淮安曙光双语学校。最初一点都不想做教师的我,因为一次校内赛课改变了想法。 参加赛课,坚定职业追求 彼时,我以实习生的身份,报名参加了学校的“成长杯”优课竞赛,当时执教的是萧红的《呼兰河传》。至今,我仍记得听课的两位校长对我的肯定:“你今后一定会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老师。”“棒,真的很棒!”……那一次,我獲得了赛课的特等奖,那也是学校历史上第一次由实习生摘得赛课的桂冠。 在前辈们的赏识和鼓励下,我慢慢相信自己能做好一名教师。刚工作的那几年,一有时间,我就去听同事的课,博采众长。每逢学校有赛课,我都积极参加。虽然每次赛课都如同经历一场炼狱般的煎熬,但是阵痛过后便是蜕变。经受住课堂磨炼,才能慢慢绽放光彩。那些年,无论是参加省市基本功大赛还是优课竞赛,我几乎都拿到了一等奖。很多时候,会场浓浓的研讨氛围常常让我“沉醉”。作为年轻教师,我如饥似渴地学习着。连续3年的比赛经历,让我逐渐明确了我的教育追求。 2010年的一次区级赛课,一位教研员肯定我教态亲切,灵活机智,是“好苗子”,同时她也对我提出了一些中肯的意见,比如将课堂大胆放手交给学生,多设计一些孩子们的“活动”,多读一些教育教学理论方面的书籍,加强教学研究等。 从那以后,我的案头时刻放着几类书:语文教学期刊、专业书籍和兴趣读物。从理论文章,到教学设计、教学实录,凡是对我有启发的,我都拍照或摘录。我在自己的QQ相册里建立了一个教学相册,每每看到好课、好文章,就拍照留存在此。我订阅了很多科研类的公众号,也经常浏览肖培东、徐杰、张五芳等一些名师的公众号平台和博客。阅读使我养成了对文本“细读深究”的习惯,使得我在指导学生写作时,更到位,更有说服力。 叶圣陶说:“教师善读善作,深知甘苦,左右逢源,则为学生引路,可以事半功倍。”随着比赛经历的增多,我越来越感受到,读书要与教学相伴,写作要与科研同行,基于现实需要,有目的、带着问题的高效读书才能成就优秀教师的幸福人生。 不断反思,创新教学思路 功夫不负有心人,大量的有效阅读和课堂实践,提高了我的教学技艺。笔耕不辍寻新意,学用结合勤反思。我把教学变成了一种学习和实践的结合。 平时上课,我就自己“读”在前,将自己看过的很多文章按照主题、手法、选材等进行整合。在“整本书阅读”的大环境下,作为教师的我们依然要坚持阅读,勤思考,依托教材,以一带多。联系学生们的生活体验,我整合了不少主题阅读,例如“农具”“味道”“瓦和炊烟”“消失的故乡”“年味”“稻与麦”等,既帮助学生开阔了思路,打开了视野,也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了学生的言语积累。巧妙的素材能使主题阅读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同一选材的不同主题进行比较阅读,还会起到辐射写作的效果。我常挂嘴边的一句话就是“ 写作是阅读下的蛋”。近几年,我辅导的学生作文每年都会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 起初,作文教学是一个我不敢轻易尝试的“禁区”。我总觉得无法下手,难以把控课堂。后来借助网络和外出学习,我会刻意模仿很多教师的课堂构思或亮点。记得听过肖培东老师的一节作文指导课,我便从中提炼出作文教学的技巧和要领,变换叙述视角,替换生活场景,转化语言表达等,第一时间在自己的班级试上,细心体会每个教学细节的精妙,揣摩前辈们点拨、评价、激励的语言艺术。 渐渐地,我上作文课有了底气,学生也有了灵气。我会把平日里一些零碎的感受或教后反思放在自己的日志里。无论是自己对教学的理解,还是对文本的个性解读,抑或是课堂上师生的微小“碰撞”,学生颇具价值的发问或有所得的欣喜,这些日常教学的点滴,都是笔下不可错过的小发现、小欢喜。渐渐地,我开始构想“用阅读的方式教作文”的教学新思路。毫不夸张地说,我的作文教学功底就是在这一堂堂模仿课中练就的。移植别人优秀的、成功的科研成果,虽是一种简单的验证性的实验,但对于青年教师来说,不失为一种方法,既能体验教育科研的过程,又夯实了科研基本功。 脚踏实地,成就专业成长 为了更好地激励青年教师成长,只要省、市有语文教学研讨活动或研学深造的机会,学校就会让语文教师全员出动学习,还给优秀教师增加国家级培训的机会。就是因为可以看到“外面的世界”,从一两节名师展示课中得到触动和启发,从另一个角度窥探出名师独有的特色教学理念及教学智慧,找到文本新的突破口,我才得以快速成长。我的专业发展除了“成长的自觉”,更离不开前辈的指点、提携与帮助,离不开学校的成长土壤。 虚心向学能不断地补充、丰富和完善自己,但“千学不如一练”,专业成长得经历实践的持续打磨和锤炼。唯有亲历科研的每个阶段,才能获得丰厚的研究经验和自我成长。也许,我不是语文教师里最勤奋的,但是我会将那些值得做好的事情竭力做好,至少在自己所钟爱的语文教育上。 随着文化理论的逐渐积淀丰厚,我尝试了课题研究,主持了市级课题,多篇教育教学论文获得省级奖项。博观而约取和对教育科研的情有独钟,使我的成长之路一路采撷、一路花香。我决心要为自己定下专业成长的驱动程序。我要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做好规划,给自己定好目标,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和特长,追求最佳职业生涯,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价值。回望来时路,郁郁满芳华。今后的我依旧会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去迎接下一阶段“绽蕊吐绿”的明媚春天。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