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普通高中育人方式变革的经验、困扰与建议 |
范文 | 王帅 郑程月 吴霓
摘要:新高考背景下,普通高中面临着强化选择性、综合性和过程性培养的要求,高中育人方式要适应新高考的需要而做出深刻变革。浙江省实行新高考五年来,杭州市Z中学采取了一系列改革举措,包括开展常态化的选课走班教学,构建丰富完备的课程资源,以及对学生进行生涯发展规划教育等,推动了育人方式的全方位变革。但同时,该校选课走班下教育教学的管理成本与难度增加,学考、选考的安排使得教学忙于应付考试,成为新高考下普通高中育人方式变革的新困扰。因此,政府部门应统筹配置教育资源、保障选课走班,推进高中课改与新高考改革结合,对学生进行生涯发展规划教育,并调整完善新高考制度,助推高中育人方式的变革优化。 关键词:新高考;普通高中;育人方式;选课走班;课程改革 高考制度是考试招生制度中最为关键的一环,其改革影响重大。2014年8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随后,国家启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上海、浙江被选定为最早一批的试点先行省市,至今这两个省市的新高考改革已实施了五年。新高考的顺利推行,需要政策、资源等多方面的条件配备,尤其对普通高中的教育教学、育人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2019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指出要适应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和高考综合改革,有序推进选课走班,强化综合素质培养,拓宽综合实践渠道,推进新时代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 通过对浙江省杭州市Z中学的实地调研,本文阐述新高考背景下普通高中育人方式变革的可行举措与存在问题,为普通高中教育质量的提高、以及为其他省市新高考推进下高中育人方式的变革提供建议。 一、新高考改革对普通高中育人方式的新要求 为克服“唯分数论”、应试教育的弊端,2014年以来的新高考改革,在考试方式、科目设置、招生录取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大幅调整。 在国家的高考改革方案出台后,2014年9月9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发布了《浙江省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规定浙江省高考科目设置不再分文理科,采取“3+3”模式,即必考科目的语文、数学和外语,加上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技术(含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7门中选3门作为选考科目。浙江省新高考改革方案实施五年来,对普通高中的教育教学、育人方式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 突出“选择性”,深化课程改革,扩大学生的选择权 新高考改革方案的设计,着力彰显了“选择性”教育理念,每个学生选考科目的差异,要求高中学校从课程安排到课程教学,必须更加重视学生学习的个性,更多地因人施教。因而要深化课程改革,扩大学生对选考科目、学习课程的选择权,指导学生发掘学业专长和探索长远的人生规划。新高考倒逼高中强化生涯教育,要求高中学校和教师加强反思并重新定位,思考如何引导学生认识自己,如何对学生的选择和发展进行指导[1]。 2.??? 强化“综合性”,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新高考方案倡导不再把分数作为招生录取的唯一标准,强调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涉及到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等多个方面。综合评价结果在高校选拔中的作用增强,有利于引导中学建立健全综合评价体系[2]。这要求高中学校更加重视素质教育,推动教育教学从知识导向转为能力导向,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引导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3.??? 体现“过程性”,注重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 在新高考模式下,多元招生方式给学生提供了升学发展的多种选择通道,高中学考成绩、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也成为了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这使得对学生进行过程性培养的重要性大大提升。 因而,新高考改革对高中教育产生了一种内驱的推动,实际触发了整个高中教育的发展内核,要求普通高中在育人方式上进行根本性革新。 二、学校推进育人方式变革的主要举措 杭州市Z中学是浙江省一级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学校,共60个班,在校学生2700多人。为适应新高考改革的需要,学校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有效推进了育人方式的变革。 1.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实现选课走班教学的顺利开展 在浙江的新高考方案下,除语数外之外,“7选3”的选考科目设计使得学生对科目课程的选择成为必然,这也促使原来的行政班建制被打破,选课走班教学成为高中教育的“新常态”。Z中学通过建立健全体制机制,保障了选课走班教学的顺利开展。 (1)???? 制定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 选课走班的顺利开展,涉及到教室、教师等教学资源的合理调用与妥善配置,这离不开规范严格、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保障。为此,学校制定了《选课走班教师教学行为手册》,规范教师教学行为,并编写了《学生选课手册》,指导学生进行科学合理、个性化的选课。如《选课走班教师教学行为手册》对教师的教学准备、课堂教学实施、课后辅导等做出了明确要求,规定教师不得私自调课、换课,以及要求教师按时下课不能拖堂,以免影响走班教学的正常秩序等。 (2)???? 科學安排教学任务与合理排课 选课走班教学下,教学任务安排与排课的复杂性比传统行政班教学大大增加。鉴于新高考方案设计了多次考试,学考、选考位于高二和高三的教学过程中,因而学校在教学任务安排上突破了传统的学期划分模式,根据学考与选考的时间来安排阶段性的教学任务,并充分利用教室、实验室等资源科学排课,实现选课走班的顺利运转。 (3)???? 充分利用便捷的信息化手段 面对选课走班教学的复杂性,学校通过对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有力支撑了选课走班的有序进行。如利用信息化管理系统,进行学生的成绩分析与选课管理,以及每节课后由教师输入学生的课堂表现,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在每个教室门口设立电子班牌,教学班上课统一实行门禁刷卡考勤。对于非正常时间(迟到、早退、缺勤等)刷卡的教师和学生,信息数据将第一时间反馈至相关管理部门,成为教师和学生综合考评的依据。 2.构建丰富完备的课程资源,保障学生的选择权 浙江省新高考改革的“7选3”,彰显了扩大学 生选择权、体现学生兴趣专长的价值取向。新高考改革缘于和基于高中课改[3],深化高中课程改革、保障学生对课程科目的选择是新高考改革的要义之一。Z中学深化课程改革,增加了课程供给,既保障学生“7选3”的科目选择,还满足学生更为多样化的选修课程需求。 (1)???? “7选3”科目自主选择,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 在必考+选考的新高考科目设计下,必考3门是普遍性要求,而选考3门是学生自身选择,能够反映学生的兴趣、志向和学业专长。但在完全允许“7选3”的情况下,共有35种科目组合,这给高中课程的开设提出了很大的挑战。Z中学一方面科学安排三年的教学任务进度和合理排课,同时充分挖掘利用实验室、闲置教室等空间资源,为学生提供了完全自由搭配的“7选3”科目选择,学生的选考科目真正符合自己的内心追求,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挖掘学生学习潜能,在高考中脱颖而出,践行了新高考科学选才的精神。 (2)???? 开设学校特色选修课程,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新高考改革倡导改变“唯分数论”的传统选才标准,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这呼唤高中课改的不断深化。Z中学老校区地处西湖核心风景区,长期受到西湖文化浸润。学校通过对自身发展历程的追索和对文化积淀的分析,明确了“人格与学术并重、本土与国际兼容”的办学特色,探索构建了人格教育、学术探究、西湖情怀和跨文化素养四大课程群,开发开设相应的特色选修课程,每学期开设的选修课多达110多门。选修课程的开发开设积极利用周边的大学资源、西湖资源和其他多种校外社会资源。 以“西湖情怀”课程群为例,学校积极推动西湖主题课程(见表1)的开发开设,几年来先后开发了西湖的前世今生、西湖历史文化名人、吴越陶瓷赏析等15门西湖主题课程,好几门课程在选课时被学生“秒杀”。这使得“西湖在课堂,课堂在西湖”成为学校一道靓丽独特的文化景观,学生情操和综合素质得到陶冶提高。 3.开展生涯发展规划教育,指导学生的学业和人生选择 无论是报考科目、专业还是高校,新高考改革的核心都在于选择,这就要求学生具备足够的选择能力、懂得如何选择。鉴于此,Z中学开展了针对性的生涯规划教育,对学生的学业、人生规划进行针对性指导,促使学生对课程科目乃至未来人生的选择彰显个性特点,符合个人发展实际。 (1)???? 发挥课程、教师的指导作用,培养学生的选择能力 学校成立了学生生涯发展规划研究中心,着力构建“生涯导师制、生涯公共课程、学科生涯渗透、生涯讲坛、生涯体验、生涯咨询与评估跟踪”的“7位1体”生涯发展教育模式,囊括了包含学业生涯、职业生涯和人生生涯三个层次的生涯发展内容。还组建起了专兼职相结合的生涯发展规划教育师资队伍,包括生涯专兼职教师专业团队、学科教师团队等。通过课程与教师的指导,培养学生的选择能力,促使学生发现兴趣爱好和发展潜能,走上适合自己的生涯道路。 (2)???? 开展经常性的家校沟通,发掘学生的生涯发展潜能 学校通过邀请家长召开座谈会、班主任一对一沟通等方式,开展了经常性的家校沟通,发掘学生的生涯发展潜能。学校向家长反映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表现和行为习惯等,向家长传递家庭教育的正确价值观念,如家长如何正确看待孩子的考试成绩、怎样教育孩子、如何与孩子有效沟通等。通过对家长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促使家长与学校合心合力,助推学生的生涯发展。 (3)???? 邀请专业人士、知名学者进行生涯发展规划引导 学校定期邀请专业人士、知名学者走进校园对学生的生涯发展进行引导。如每学期安排一次全校性的“家长职场”班会课,邀请专业领域的家长给学生做职场报告;开设“大学教授学术与人生”课程,定期邀请大学教授,给学生讲述自己的研究领域、学术人生。通过各种主题活动,拓宽学生的人生视野,丰富学生的未来人生选择。 三、学校育人方式变革的新困扰 Z中学通过整合校内外资源,采取了一系列变革举措,较好地顺应了新高考改革的要求,在很大程度上转变了育人方式。但同时,学校也出现了一些新困扰,制约了育人方式实现根本转变。 1.??? 教育教学的管理成本与难度增加 在高二、高三年级全部选课走班的局面下,学校教育教学的管理成本与难度大大增加,这体现在多个方面。从学生方面来看,由于走班距离远近不一或跨教学楼,致使学生上课迟到现象明显增多,以及教材、辅导书、笔记本等课堂要用的学习资料常常没带来,影响了課堂效率。从教师方面来看,“7选3”模式下教师的工作量多少受到选择某科目的学生数量的影响,再加上学校根据科目学考、选考时间来安排阶段性的教学任务,导致学科教师的需求量、工作量出现了“潮汐现象”。也就是说,某一学科的一些教师可能在该科目学考或选考结束后,就没有了教学任务,但此时该学期并没有结束,其他学科教师也仍有课要上。从课堂秩序来看,教学班的构成比行政班复杂,理论上某个教学班的学生可能来自十余个行政班,而任课教师对于学生常规监管力度不一,致使教学班上课纪律松散,课堂效果存在不确定性。 2.??? 学考、选考的安排使得教师忙于应付考试 新高考改革的目标主旨之一是弱化应试竞争,改变以往的“一考定终身”现象,因而将学考、选考纳入了高考招生录取体系之中,在高中三年的教学过程中进行。这样安排的理想初衷是能够减弱高考竞争的残酷性和激烈性,更好地落实素质教育。但同时,这也促使教学活动围绕学考、选考来开展,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学忙于应付考试的状况,导致某些学科在赶进度,而学生对自己选考科目之外的科目只求通过学业水平合格考试,造成学生学科基础的系统性训练不足[4]。因此,实行多次考试对于弱化应试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实效如何,还有待于更为严谨的评判。 四、深化普通高中育人方式变革的建议 作为新高考改革下普通高中育人方式变革的典型样本,Z中学采取的改革举措以及所面临的新困扰,可以为其他普通高中提供一定的经验借鉴。 1.??? 政府部门统筹配置教育资源,保障选课走班的顺利进行 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制度下,选课走班成为普通高中教学的必然选择,也是创新育人方式的关键抓手[5]。换言之,选课走班必然成为高中教育教学的“新常态”,这对高中学校的师资、场地条件等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据粗略估计,选课走班的情况下,教师要比原来增加30%,教室要增加10%。中西部地区一些省市推进新高考,支撑新高考的教育资源不足问题可能会较为突出。如一些高中学校在实践中,迫于资源不足等条件约束,打着“走班”的幌子,实际上走班教学却流于形式[6]。 因而,政府应协调教育、编办、财政等相关职能部门,竭力解决新高考下高中的师资、教室等资源缺口问题,保障高中选课走班的顺利进行。尤其是中西部地区不少高中的学生规模达到上万人,超大的体量致使学校活力匮乏,根本无法实现有序的选课走班。地方政府应切实解决某些高中规模过大的问题,提升学校的运转活力,为选课走班创造有利条件,为新高考的推进扫清障碍。 2.??? 加强课程建设,将高中课改与新高考改革结合推进 新高考要求扩大学生的选择权,对课程的选择权是其中的重要方面,而高中课改的核心理念也在于让学生拥有更多的学习选择权,高中课改与新高考具有内在一致性,在迎接新高考过程中有必要将课改与新高考结合推进。高中学校应在新高考、新课改的理念指引下,立足于自身校史、校情,进行课程建设的顶层设计。应系统梳理学校发展的文化脉络,建立健全课程建设机制,制定凸显学校特色的课程建设方案,重构学校课程体系,推动课程育人。此外,还可效仿Z中学充分利用周边资源开设选修课程的经验,在课程建设中注重加强学校与社区环境的联系,探索就地取材、因地制宜,打造地方特色课程和开发校本课程。 3.??? 对学生进行生涯发展规划教育,适应新高考选考的需要 新高考最为突出的改革是前置了生涯决策,將高考科目的选择权交给学生,并且前置到高一甚至入学之初[7]。学生选择权扩大的同时,“如何选”的问题摆在眼前,对科目、课程乃至未来人生的科学选择至关重要,需要家长、学生和教师共同面对。学校可立足于学校资源与学生需求,创设立体性、多层面的学生生涯发展规划教育体系,发挥课程与指导教师对生涯发展引导的积极作用,并开展良好的家校互动,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特长与心理动向,促使生涯发展规划教育不脱离学生的实际。此外,还可邀请专家学者以及各种职业的资深人士,到校对学生进行职业讲解与指导,丰富学生对职业和社会的认知,帮助学生在学科、专业、大学以及职业与人生的选择上尽可能地理性。 4.??? 调整完善新高考制度,优化高中教育教学和育人方式 针对学考、选考安排下的教学忙于应付考试等现象,须要从统筹设计与安排的高度,调整完善新高考制度与方案,使得各省的新高考方案能够符合本地的实际,发挥高考制度对高中教育的积极引导作用,为高中教育教学的变革发展创造有利的政策空间,推动新时代高中育人方式的持续优化。此外,普通高中还须着力规范高中教学管理,不断改善教师与学生行为,解决走班教学下教育教学秩序受冲击的难题。 参考文献: [1]?? 顾雪英,魏善春.新高考背景下普通高中生涯教育:现实意义、价值诉求与体系建构[J].江苏高教,2019(06). [2]?? 边新灿.新一轮高考改革对中学教育的影响及因应对策[J].中国教育学刊,2015(07). [3]?? 冯成火.高考新政下高中课改的评价、问题与策略——基于浙江省的实践与探索[J].教育研究,2017(02). [4]?? 董秀华,王薇,王洁.新高考改革的理想目标与现实挑战[J].复旦教育论坛,2017(03). [5]?? 王明娣.普通高中如何有序推进新型的选课走班教学组织方式[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9(04). [6]?? 付光槐,陈金玲.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走班制教学的问题及其应对[J].教学与管理,2019(07). [7]?? 樊丽芳,乔志宏.新高考改革倒逼高中强化生涯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2017(03). 【责任编辑 郑雪凌】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