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家国情怀教育应从“课堂虚浮”走向价值引领 |
范文 | 伏军 摘要 家国情怀教育在历史教学中常被“虚化”,具体有五大表征:学情“边缘”;理解“表层”;目标“虚无”;主题“碎片”;设计“僵化”。实现家国情怀教育从“课堂虚浮”走向价值引领,已成当务之急。立德树人是家国情怀教育的根本遵循;目标引领是家国情怀教育的价值起点;在学材建构、教材补白、解释结论中实现家国情怀教育的价值引领。 关键词 历史教学? 家国情怀? 课堂虚浮? 价值引领 家国情怀作为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在诸多素养中居于核心位置。它是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深度提炼与表达,是基于“三维目标”的统整和拔高。初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教育常常被“弱化”,呈“虚浮”状态。知识本位、应试教育在课堂上依然可见,学生成长不充分、教师发展不平衡,价值引领不明显。 一、家国情怀教育“课堂虚浮”的表征 在现行的考试评价机制下,教师不断强化考点,落实“双基”,“知识本位”意识严重。家国情怀教育在课堂教学中呈现“虚浮”状态。 1.“边缘化”学情 由于知识本位过于偏重,教师往往关注知识多,关照学情少;教师对知识点的原因、价值、意义等挖掘较多,而对于学生知识掌握情况、情感态度的指标达成、目标价值的实现却知悉较少。学情被“边缘化”,家国情怀教育难以渗透到每一个学生内心深处。 2.“浅层次”理解教材 受传统教学观念与功利化评价制度的影响,当前我国教师教材理解往往处于表层水平,表现为“基于‘双基、只见‘外表、关注‘具体和重视‘局部”[1]。表层即表面化、浅层次,教师不能深入教材、理解教材、取意教材,从而将国家意志弱化、虚化,学科育人的功能不能很好地落实。 3.“虚化”教学目标 教师在教学目标的设定时,家国情怀教育常常被“虚化”。一是教师教学观念陈旧,以本为本,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二是教师过于看重知识立意,从而淡化素养立意,尤其是对学科核心素养的准确把握。三是教师用书(教学参考书)中,存在着家国情怀立意过度拔高,超出了学生的实际,脱离了教学的现状,从而让教师无所适从。四是教师在教学目标设计时,人为淡化家国情怀的渗透,浅化对家国情怀的理解。 4.“碎片化”教学主题 历史课堂经常呈现“碎片”,教学中没有凸显一节课的“灵魂”,没有“主题”。教师往往“经验至上”“教材文本”,或是“资源拼凑”,或是“史料堆积”,或是“多媒体滥用”,教学主题不明、思路不清。家国情怀在这种“碎片化”教学中,收效甚微。 5.“僵化”流程设计 僵化,是指教学设计僵硬、程式化,主题之间缺乏有机统一,形成彼此的“孤岛”。由于备课不充分,史料准备不足,过渡衔接不自然,教学流程的预设缺乏应有的方案。流程设计“僵化”现象较为普遍地存在于中学历史教学课堂中。造成学生听课被动、突兀,缺乏主动参与和积极思考。 二、家国情怀教育的价值引领 历史学科知识是一种人文素养的积淀,需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浸润核心素养,遵循立德树人。 1.立德树人是家国情怀教育的根本宗旨 立德树人是国家对教育的根本要求和具体指向,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每一门学科必须贯彻的“底线”教育。 (1)铸就一种“民族基因”的品质和情怀 立德,就是通过教育逐渐构建个人道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形成道德网络和磁场,就是要在教学中弘扬正能量,传承“真善美”,打击“假恶丑”。 近代以来,以林则徐、魏源、谭嗣同、孙中山为代表的仁人志士,为了探寻救国救民道路,不顾个人安危,情系国家,心存民族,堪称家国情怀的杰出典范,照耀来者。 中国共产党诞生改变了中国的旧面貌,换了“新天地”,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也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以家国情怀为责任担当,以“人民当家做主”为初心使命,以“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历经千辛万苦,最终找到了适合中国的革命道路、建设道路、复兴之路。伟大的民族离不开深厚的文化底蕴,家国情怀就是其中最重要的文化代表,并逐渐发展演变成为一种具有“民族基因”的品质和情怀。 历史教学中应将“立德”置于首位并贯彻教学的始终,从三方面予以着重强化:一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二是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活动探究、人物评价、事件描述等教学手段和策略,有机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其中。三是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历史教育对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传承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提高国民的人文素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重要的作用[2]。 (2)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特质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既是教育的主体,也是教育的客体。没有人就没有教育,教育必须“以人为本”。只有通过教育、基于教育、根植于教育,才能铸就心灵纯洁、温文尔雅、德才兼备的时代新人。 历史教学中,教师要能确立以下“树人”觀:树全面发展的人;树理想信念坚定的人;树有爱国主义情怀的人;树具有高远志向的人;树文化和价值观自信的人。 2.目标引领是家国情怀教育的价值起点 (1)基于课程目标,实现价值统领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版)》在“课程目标”中强调:“通过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教学,感悟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养成爱国主义情感,开拓观察世界的视野;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成为拥有良好综合素质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础。”[2] 课程目标为家国情怀落地勾画了清晰的教学“线路图”。一是感悟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引导学生从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家国“样本”和“案例”,培养学生责任意识和民族担当精神。二是养成爱国主义情感。爱国主义是“课程目标”的总要求,引导学生在具体的历史教学情境中,逐渐养成爱国情感、爱国意识和爱国行动。三是开拓观察世界的视野。通过史料研读、文本挖掘、合作探究等教学策略的运用,不断开阔学生视野,认识世界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四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核心价值观。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利用教材中特定的人物、历史事件,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以此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从而帮助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围绕单元目标,凸显价值主线 单元目标是一个单元的教学灵魂,单元囊括下的每一课都应该重点体现、深度呈现这一核心价值目标。课程目标按照事件影响、时空顺序、所属范畴等主题进行分解,内化为单元目标。如果课程目标是“面”,那么单元目标则是“线”,是以单元主题的形式贯穿文本的“价值主线”。 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主题为: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围绕单元主题“中华民族对外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对内反对封建专制统治,为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进一步凝练和阐释单元目标为培养学生敢于反抗一切外来侵略的斗争精神;培养学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民族意识;培养学生立志学习、报效祖国的奋斗精神;在斗争精神、民族意识、奋斗精神之中,始终贯彻以家国情怀为主线,提升学生的情感价值观认同。 (3)聚集教学目标,力求价值实现 聚焦教学目标,就是以“课”的形态将课程目标、单元目标具体化、条目化。具体化就是教学目标在课程目标、单元目标的统领之下,通过教材建构、史料研习、合作探究等,固定于每一课。条目化就是教学目标呈现,是按照事件因果关系、年代顺序、历史影响等诸多要素编排体例,形成教学“目录”。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目录”: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戊戌变法、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从这四节课的名称看,教学主题和特色鲜明,近代化的重大事件和民族危机加剧的线索呈现清晰。每节课都为教师提供了充分的“学材建构”的时间和空间。“洋务”思潮,师夷长技以制夷,迈开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地主阶级的“情怀”终究无法“自救”,自强、求富只是“昙花一现”。危机加重,民族危亡,山河重整。先进的中国人固守“家国一体”观念,担当历史责任,抒发民族情怀,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开始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三、家国情怀教育价值实现的路径 1.学材再“建构” 教师根据教与学的客观需要,将教材及其他教学资源进行主题式整合,构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内容。 统编教材八年级”鸦片战争“教学中,课程标准要求“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列举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课程标准提出教学活动建议:“有条件的地区,可以观看《林则徐》等影片,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斗争精神”[2]。林则徐是本课的关键人物,如何凸显民族英雄,实现“家国情怀”教育从“虚无”到“真实”,实现从课标到教材的有机整合,将本课设置四大板块:临危受命,虎门销烟振国威;惨遭发配,位卑未敢忘国忧;山河破碎,关山万里残宵梦。忧国如家,二百余年遗泽在。通过“振国威-记国忧-山河碎-家国情”,一系列情感“波澜”为线索,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感受抵御外辱的使命担当和家国意识,从而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感悟没有国就没有家的至上情怀。 2.教材补“留白” 教材是历史事件及其影响意义的高度概括和精确呈现,不可能面面俱到,常常是点到为止。教学中,教师要能及时捕捉到这一“点”,在“留白”处给予补充、说明。这种“补白”既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又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而让教学更加严谨、细致、丰富。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一课,教师首先简单介绍“九一八事变”,然后出示其影响:“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基于家国情怀,设定教学主题,进一步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老师叙述了必要的国内、国际背景后,出示两则材料(材料如下),同时进行小组探究,寻找理论支撑,最后根据材料,学生很容易得出结论,没有死记硬背,历史解释水到渠成。 材料1:毛泽东于1945年4月24日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明确指出:“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在曲折的道路上发展起来的。这个战争,还是在一九三一年就开始了。”——《毛泽东选集》(合订本),解放军战士出版社1964年版 材料2:苏联检察官克伦斯基在远东军事法庭曾说:“如果我们可以指出一定的日期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这段血腥时期的开端的话,1931年9月18日恐怕是最有根据的。”——日本历史学研究会编:《太平洋战争史》第4卷,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 教师备课过程中,如果回避(或忽略)这些“问题链”,学生核心素养培育将在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学习中被淡化,造成“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史料实证”素养缺位、缺失。 3.结论重“解释” 当教学中遇到结论或者观点时,教师时常不知如何化解。在听课中发现一些现象:有的教师做法生硬,让学生将这些结论记下来,背出來,不做解释不加说明;有的老师用“结论”解释结论,很难自圆其说,学生更是“雾里看花”;有的老师虽补充史料,但由于针对性不强,效果一般。 例如:讲授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意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不是偶然的,是适应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近代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要让学生明白“必然选择”,教师首先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清晰的思路和较强的逻辑能力。 历史发展为什么最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够找到救国救民的革命道路?从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的失败经历中得出,他们由于自身阶级的局限性,无法逃脱被历史淘汰出局的命运。当然,必然性中也蕴含着可能性。工人阶级队伍的成长与壮大、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发展、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等等,这些因素促成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从量变走向质变,主动担负起救国救民的宏大使命和革命初心。 参考文献 [1] 李松林.论教师学科教材理解的范式转换[J].中国教育学刊,2014(04).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责任编辑? 郑雪凌】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