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语文课程中学生疫情课题小论文写作成果的价值研究
范文

    朱红权 杨慧

    

    疫情的爆发对每个人的影响都是深远的,高中生正处在对社会、对世界变化认识的敏感期,所以有必要对学生的认识进行必要的引导,为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构建提供认识论的基石。我们选择的方式是设计有关于疫情给我们带来的影响的小论文写作。《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学习任务群18中也建议在教学过程中要设计6课时的学术性小论文写作,也把“整理提炼专著研读或专题研讨的成果,借鉴专业学术论文的形式写成学术性小论文,相互交流”作为学习目标与内容之一。这次的学术小论文写作的成果十分丰富,让我们看到了十五六岁的高中生的创造力。我们对成果进行分析,也发现其中的价值是丰富而巨大的。

    一、课题的设定,成果的概述

    因为每个个体对于信息的关注点是不同的,所以这项关于疫情主题的课题研究,我们设定了6个小课题,分别是“疫情背景下的人性反思”“有关疫情的调查报告”“搜集、整理、提炼疫情中的感人素材”“体悟宅在家里的日子”“中国精神、文化研究”“生命教育和死亡教育”,语文教师全程参与研究,适时适当地发表参考意见,给予一定的指导。

    人的才能是多元的,这些主题兼顾到感性和理性、外在与内心、社会与人情、文化与生命、自我与世界,旨在让学生能够有充分的选择空间,让学生能够在自由的思考中沉淀对于世界的认识与理解,找寻生命的价值与意义。从学生呈现的成果来看,数量之多和质量之高都是让我们欣慰的。在621篇的论文中,我们看到了学生们的研究热情、表达欲望。学生们是第一次经历这样的疫情,尝试这样的研究方式,体会这样的研究内容,青年人的那种对于世界的好奇心,在这次课题的写作之中充分地表现出来。在6个主题中,选择写“疫情背景下的人性反思”的最多,可见我们的学生在这次疫情中,更多地关注到了人性的美与丑、善与恶。

    二、主体地位回归,能动性被激发

    多年来我们一直提倡学生主体论,但我们知道“纵观西方主流心理学的发展史可以发现,人一直没有完全获得主体地位”不仅仅在心理学研究范畴内,人的主体地位没有真正被尊重,我们教育领域也是如此,往往是理论和现实两层皮,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还是被动的。“学生主体,则指能动地参与教育活动的个人,主要是发展中的青少年儿童个体。他们虽然处于发展之中,但与成人一样,是能够能动地作用于客体的主体。”这次小论文的写作已经让我们再一次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是鲜活的具有独立思考精神的主体,他们对于客观世界已经具备了最基本的观察、思考、探究、反思的能力。这次疫情也恰好又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的一次唤回学生主体地位的机会。

    对于这次疫情课题的研究,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很强,充分发挥了研究主体的能动性。“能动性是主体之所以为主体的重要标志,它是主体受在外部环境中得以实现的内在需要调节,是主体与世界相互作用的主导潜能。”学生每天处在这样特殊的环境之中,始终在用双眼关注着世界的变化,周围人的表现、各种社交媒体上的消息都会在他们的头脑中形成反射,而这些信息正刺激了他们的主动获取、主动研究的潜能。我们看到了学生强大的研究能力。在老师的引导下,6个课题下发到学生手里后,由学生自主选择,然后形成班级的课题研究小组,每个课题研究小组选出一个负责人,由他进行总体规划,让课题的研究具有系统性。学生感觉到了自己真正具有了独立研究的空间,主体性也真正被尊重,所以研究的欲望增强。从上交的小论文成果来看,很多小组都表现出了很强的系统性。他们设计了小组论文集的封面、目录、版式、研究体系,等等。让我们看到后十分惊讶,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期。下面的表格是2019级2班“疫情背景下的人性反思”课题小组的成书目录:

    通过这个目录可以看出,这个课题小组既有整体的四章的规划,又有每个人不同的研究分工。从论文的题目上来看,24个个体的关注角度是不同的。我们也从中看到了学生的关注视野远比我们想象得要广阔,所以,教师只需要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他们就会给我们惊喜。在惊喜之余,我们更应该理性地思考,“从根本上讲,学生是第一位的,学校教师与教育是在学生发展需要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离开了学生主体的发展,教育则失去了依托和生命力。学生的发展质量及其能否成为社会发展的积极力量,是衡量教育质量的主要标准。”从学生课题研究的质量上来看,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这次疫情背景下的小课题研究中得以充分彰顯。每一名学生在疫情面前都有想要表达的愿望,也都探究出了自己对于社会发展的理解,他们正是在这种认识当中一点一点地成长为国家未来的栋梁。

    三、探究意识增强,内驱力被激活

    在主体地位被激活之后,学生的探索意识也随之而增强。“语文课程还应当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培养创新人才发挥重要作用。要引导学生在语言文字运用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探求解决问题和语言表达的创新途径。”探究能力是学生未来发展的关键能力。我们要培养的人才应该是具有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创新的前提是探究,探究的过程也是一种激发内驱力的过程。只有内驱力被激活,才能让人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拥有持久不懈的创造力。

    教育学博士、教学论专家张华曾说:“教育中最宝贵的精神是探究精神。我国教育摆脱专制文化、实现现代化和民主化的基本出路是将教育建基于探究精神之上。”也就是说“探究精神”是民族教育之基石,我们能够实现民族的教育理想这是最为关键的一个基础。我们要把探究意识深植于学生们的整个学习的过程之中。其实,“学习的过程就在于获得习惯”,而我们也要知道“仅当本能提供了驱动力时,学习才是可能的”。罗素还用逐渐学会走出的笼中动物,由本能驱使而获取正确的运动经验的过程来向我们阐释了他的这一观点。这无疑是一种基于自然科学的科学。我们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熟知这一点,并且要不断地寻找契机去激发学生的这种主动学习的内驱力。

    学校和教师的责任并不在于“上好课”,而在于“实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权,给学生提供挑战高水准学习的机会” 。这次疫情主题的课题研究就是为学生提供了一次高水平挑战的机会,事实证明,课题研究也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内驱力,学生们已经不再满足于别人怎么说,而是用自己的双眼看世界,用自己的大脑思考世事。无论是对于红十字会和韩红基金会比较的思考,还是对于人性的“公与私”“善与恶”的深入探索,都体现出了中学生主动参与社会活动中的意识。他们透过大家都看到的现象,探究现象背后的本质问题。

    2019级1班的一个“疫情背景下的人性反思”课题小组以“抗疫情潜藏暗影,查人性警钟长鸣”为题目,将课题分解为“ 波谲云诡,百态众生”“媒体传讯,万众同心”“精兵简政,中华砥柱”“青山一道,同气连枝”“国际汪洋,暗潮汹涌”“锦瑟华年,春心何寄”6个部分,6个部分又有其内在的逻辑联系。从谈论疫情的爆发到观察众生的表现,从记录举国攻坚的感动到国际友国的相助,再从对国际严峻形势的认识到作为一个青年的责任担当的诠释,层层深入地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当代中学生对于国家命运的关注,对于自己身负重任、弘毅致远的情怀的理解。这些小作者的总结更让我们认识到了当代中学生强烈的探究意识。这个小组总结到:“人性固然照亮了整个时代,但是它阴暗的一面同样可以让人类社会陷入永夜之中。每个人只能通过走出自己的舒适区,战胜盲目甚至麻木的感性,培养出智慧和理性,轻视利益,重视理想。这就需要更为完善的教育机制,培育出更为完善的人,从而让人们将自己对自身,对社会,对国家,对种族的责任理解得深入透彻。人类的人格品性只有通过在理性认知的基础上,克制私念,跳出人性的舒适区,一代一代不断努力下去才有可能在与自然抗争,与自身心中的病毒抗争过程中不断得到完善。新冠病毒的到来让人类在身体上跳出了舒适区,然而我们更要努力地铸造心灵的城墙,不断认知自己所欠缺的地方。”从这段话中,我们看到了学生们已经有了深深的忧思意识,已经开始体悟世事,探索自身的人性暗角,进而希望走出暗夜,呼唤美好阳光的未来。

    四、落实立德树人理念,充分发挥育人功能

    学生的主体潜能被激发,探索意识得以增强,我们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既要做好导师,又要和学生合作,参与其中。在指导参与学生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教师奉行了立德树人的理念,充分发挥了语文课程的立人功能。“坚持加强语文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学习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发挥应有的功能。”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所以语文也是生活,生活也是语文,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特点决定了语文学科具有很强的交际功能和育人功能。

    这次疫情是很好的课程资源,这个资源的内容也十分丰富,和学生的成长也密切相关,小论文的写作也让学生能够拿起笔去认识这个世界,去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钟南山、李兰娟等抗疫英雄的种种壮举,也深深地影响着学生们,让他们又多了一个对自己未来的职业、人生进行规划的参照坐标。在研究的过程中,为人民奉献,为国家牺牲的精神始终萦绕在研究者身边,这种濡染,也让学生的精神得到淬煉、升华,激起了他们的责任担当意识。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一个健全健康有所作为的人。但“人最终不是被浇铸成或塑造成人的或教育成人的”,我们教育者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关注周围的环境,而实现激发人之为人的“创造性、自发性、个性、真诚、关心别人、爱的能力、向往真理”等潜能。对于中学生来讲,新冠疫情的爆发赋予了学生一种特殊的成长环境,这也是一种很好的成长契机,能够激发人的自我认识潜能。

    正如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所说,我们要认识到“反正一个教师、一种文化不能创造一个人。爱的能力、好奇、哲学化、象征化、创造性,等等,并不能完全灌输到人的内部。要用容许、促进、鼓励、帮助的方法,把以胚胎形式存在的东西,变成真实的实际的东西”。也就是说,教师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要利用多种方式去呼唤学生的自我意识,帮助他们把内心中的美好人格“胚胎”培育起来,进而实现成长为一个健康的人的目标。

    2019级8班“搜集、整理、提炼疫情中的感人素材”课题小组将课题分解为“有关病人家属的素材整理”“有关公众人物的素材整理”“有关国外援助的素材整理”“有关坚守岗位的素材整理”“有关热心群众的素材整理”“有关医疗人员的素材整理”等6个部分。学生在整理这些素材的时候深受这些不同领域的抗疫英雄们精神的感染,进而会形成自己对人生价值的判断。这样,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就有可能成长为和这些素材中的英雄人物一样的人。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真正的人要有一种精神——人的精神,这种人的精神会在信念与情感、意志与追求之中,会在对待他人和自己本人的态度上,会在分明的爱与憎,在善于看到理想并为之而奋斗方面表现出来。”学生会在这个学习过程中,逐渐获得这样的一种人的精神。

    这次疫情给了我们教育界一次重建课堂教学的机会,正如张华所言,这个课堂教学重建的基本方向是:“超越传递,走向研究。教学绝不是把一堆外部知识忠实地传递给学生,然后‘以奖励作诱因,以惩罚作威胁,对学生进行一丝不苟的训练。”这次课题研究让我们进一步认识到“自由是人生的最高价值,那么探究、创造就是每一个人的基本人权。人生而自由就意味着人生而创造。”学生的创造力是巨大的,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超越课堂的成长机会,让学生在自由的天地中充分发挥自主性,充分挖掘自我潜能,在不断地探索中成长为一个真正的人。

    ■ 编辑/李? ? 莉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8:3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