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校本教研中交流形式创新初探
范文

    韩燕舞 王华月

    [摘? ?要]创新校本教研中的交流形式,对提升教研质量,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必要且重要。郑州市第一〇二初级中学创新采用了“纸质文本呈现式”“现场发言交流式”“现代手段呈现式”“网络线上教研式”等校本教研的交流形式,有利于提高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关键词]校本教研;交流形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 ? G632.4? ? ? ? [文献标识码]? ? A? ? ? ? [文章编号]? ? 1674-6058(2021)12-0074-02

    学校是真正发生教育的地方,教学研究只有基于学校真实的教学问题才有直接的意义。为了进一步创新校本教研中教师的交流形式,通过校本教研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我校首先确立了校本教研新思路,即以“一个中心”“两个转变”“三个理念”“四个服务”“五个结合”为核心,创出特色,推动学校高品质发展。

    “一个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

    “两个转变”:转变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

    “三个理念”:第一,学校是教学研究的基地,教师是教学研究的主体;第二,确立教、研、训一体化的理念,将教师的教学、科研、培训熔于一炉;第三,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是教学研究主要而直接的目的。

    “四个服务”:服务于学校教育教学;服务于教师专业成长;服务于学生全面发展;服务于教育管理决策。

    “五个结合”:学习与交流相结合;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相结合;教研和科研相结合;教研和培训相结合;“请进来”与“走进去”相结合。

    围绕以上思路,我们设计了校本教研调查问卷,写出了调查报告,对教研中教师交流的现状进行了分析。

    通过和教师访谈交流,结合专家的金点子,我们先在部分学科组进行了交流方式创新试点,然后逐步推广到全校各学科组。通过整理教师的教学反思和教育笔记,召开研讨会,记录、反思校本教研效果,分析总结教师成长和学校质量提升情况,我们对以下校本教研中的交流形式进行了创新:

    一、纸质文本呈现式

    (一)书写教育教学故事

    教师通过记录教育教学中的小故事、有价值的谈话、难忘的活动、与学生相处的暖心片段、课堂突发小事故及解决策略、班级管理中难忘的瞬间等,写下自己的感悟、困惑与进步,实现专业成长。该形式对教师文字功底的要求不高。

    (二)记录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或认识所进行的分析。教师在教学中,把自己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自己的教学观念和实践,记录教学中的困惑与收获,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形成自己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创造性见解,使自己真正成为教学和教研的主人。该形式有助于教师充分调动自己的潜能,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现场发言交流式

    (一)课堂观摩和课例研讨

    通过以“优秀教师上课——上课教师谈教学设计与反思——同科教师围绕课例研讨交流——达成共识,形成意见,优化设计——经验共享,推广成果”为操作流程的课堂观摩和以“观课、执教教师交流教学设想意图与教后反思,教师议课”为内容,以“合作上课”“同课异构”“多轮跟进”为方式的课例研讨,教师有了互相切磋教学问题的伙伴。教师之间分享备课资料和教学技巧,共同分析教学情况,研究教学改进策略,加强了教师对自我教学的关注和改进。

    (二)课题研究与沙龙研讨

    我校将学科校本教研同科研有机结合,针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典型的教学实践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形成学校有省级课题、教研组有市级课题、备课组有校级课题研究的局面。此形式有利于增强学校的学术交流氛围,提升教师的思考能力和科研能力,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沙龙研讨是指教师本着自发组成、自愿参加的原则,针对某一主题,自由发表自己见解。这种形式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且研讨的氛围相对和谐民主,教师可以以一种放松的状态对教学中的困惑与问题进行讨论。在争论、讨论过程中,教师不断地进行探索,提高自己对教学问题的认识探究能力,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

    (三)教研观摩和会诊研讨

    我校每学期会分文、理科进行主题教研观摩,具体举措为:教研组结合学校的教研主题,根据自己的学科特点形成学科主题,教师在学科主题下确定自己研究的板块,提前搜集材料,以备研讨。其他学科组的教师以文、理科划分,前去观摩。观摩结束后再由其他学科组的教师谈感受和收获,并在自己的组内实践。2018年3月,我校校本教研主题观摩活动隆重举行,数学教研组观摩活动以“类比探究专题研讨交流”为主题,分“学习优秀文章”“青年教师说课”“教学经验分享”实践活动展示”四个环节进行。历史教研组观摩活动的主题为:百家争鸣论“核心素养”,畅所欲言话“家国情怀”。通过观摩,教师打开了在课堂中渗透家国情怀的思路,为不同年级的教师提供了课堂渗透家国情怀的范本,提高了教师的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很好地促进了教师个人的专业成长。

    另外,我校还开展了“秀秀我们的教研组”“本周我主讲”“说说我的教学设计”等教研活动,内容既有根据案例分享集体的智慧和经验,也有针对课程、教学、作业和考试评价等育人关键环节容易出现的问题,运用集体的智慧,开出的对症“处方”。

    三、现代手段呈现式

    博大起自微小,精深来于平凡。自媒体时代下的微博和微信平台,给教师提供了新的记录方式,他们可以随时随地地将工作中的细节和思考记录下来,从而积少成多,成为教师阶段性自我反思的良好素材和有力推手。同时,微博和微信的公开化,给教师的记录和反思营造了良好的氛围,提供了便利的交流渠道。教师可以遵循“根据需要、提炼素材、梳理价值、发展学生”的原则开发微课程,录制微视频,利用微博和微信平台进行微记录。微记录的形式或图或文、或长或短,这样生活化、个性化、细节化、及时化的方式,极大地培养了教师终身学习的意识,促进了他们的专业成长。这些方式已经成为我校教师记录教育点滴、分享教育感悟的常态化方案,并开始逐步形成体系,成为我校教师校本教研活动的一张靓丽的名片。

    四、网络线上教研式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早已与互联网密切相关、相辅相成、不容分割。构建网络教科研平台、开展网络线上教研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打破传统教研受时间、空间和人员限制的局面,减少教师面对面指正的尴尬和顾虑,解决疫情期间教研面对面交流的困难,我校积极开展线上“云”教研,从而使参与面和信息容量得到扩展,教研氛围也更和谐轻松。

    在利用钉钉平台进行网络教研的基础上,我校衍生了基于微信的校本教研科研平台。学科组创建了学科公众号,其中发布的内容涵盖课堂实录、习题讲解、趣味实验、教育故事、读书笔记、家庭教育、心理辅导等方面,累计发表原创文章千余篇,粉丝数万人。

    校本教研交流形式的创新,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主要表现在:

    1.教师的主体意识明显增强,科研能力有了较大提升。校本教研交流形式的多样化,打破了原本校本教研形式单调乏味的局面,教师真正成为教研的主体,参与教研的兴趣被激发。丰富的教研交流分享形式带动了教师备课、说课、赛课的热情,提升了教师的科研能力。

    2.开放、合作、自主的交流形式,营造了个性化的教科研空间。沙龙研讨和线上教研等形式,让校本教研变得有自主性、开放性、即时性,教研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增加了教师合作交流的机会,也让传统的集体教研走向了个性化的发展道路。

    3.教师的工作模式、教学理念有所转变,学校教学质量整体攀升。教师的工作模式变得自主、灵活,促进了教师的发展和学校教学质量的整体攀升。我校中招成绩大幅提高,被市教育局授予初中教育教学先进单位。在科研方面,在教研的帶动下,教师参与科研的热情被激发,我校教师的多篇文章被市教育局核心期刊《教育科研》采用,我校也被评为市教育科研先进单位。

    关于校本教研的评价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接下来,我们将引入教师成长记录袋,将教师被动地接受评价变为主动记录自己的变化和成长。通过教师主动评价和动态评价,最大限度地激发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教师通过校本教研获得职业提升带来的幸福感。

    (责任编辑? ? 柳? ?紫)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3:2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