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农村初中历史教学中合作探究学习模式的实践
范文

    韦念富

    [摘? ?要]核心素养教育发展背景下,农村初中历史教学实践方法的创新已经成为推动农村初中历史教学工作发展的必然途径,更是实现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必然举措。文章对农村初中历史教育教学中合作探究学习模式的实践价值加以分析,提出当前农村初中历史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归结农村初中历史教学中合作探究学习的实践方式,以推动农村初中历史教学工作的发展。

    [关键词]农村初中;历史教学;合作探究学习;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33.51? ? ? ? [文献标识码]? ?A? ? ? ?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18-0048-02

    历史承载了民族文化以及民族精神的内涵,蕴含民族的发展轨迹 ,是帮助学生了解民族文化 、培养学生民族精神的重要学科。随着我国核心素养教育的逐渐普及与落实,农村初中传统历史课堂教学方式已经难以适应核心素养教育的现实要求,在教育实践中科学地运用合作探究学习模式,对于农村历史教学工作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意义。

    一、农村初中历史教育教学中合作探究学习模式的实践价值

    在农村初中历史教学工作中,课堂教学方式的先进性和趣味性直接关系到开展教学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也决定了学生对于课程知识的学习兴趣。相较于其他科目而言,历史作为初中教学的主要科目之一,对于学生的家国情怀以及民族精神培养都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核心素养教育背景下,农村初中历史教育教学实践中,课堂教学方式的研究愈加深入,合作探究学习模式则是当前农村初中历史教学实践中应用效果较为明显的现代化教学方式。

    首先,合作探究学习模式能够提升教学实效性。通过合作探究学习模式,能够全面提升历史教学工作的趣味性,改善传统课堂教學有时缺乏趣味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学生历史学习习惯的养成,以此实现对农村初中历史教学工作实效性的提升。

    其次,合作探究学习模式能够促进教学工作改革。教师运用合作探究学习模式,能够解决课堂教学实践中部分学生主动性不强的现实问题,奠定学生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农村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质量。

    二、现阶段农村初中历史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首先,教学有时与学生生活联系不紧密,无法实现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核心素养教育背景下,教学评价已经由传统考试成绩评价的方式向多元化教学评价的方式转变,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品质,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历史知识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有机结合。然而现阶段的农村初中历史教学实践中,受环境限制,无法实现历史知识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有机结合,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时善于调整,以此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其次,有的教师对于自身的教学定位把握不好,教学实践中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现阶段初中历史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在课堂上对于自身的角色定位把握不好,有时将自己当作课堂教学的主体,无法发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作用,这给初中历史教学工作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最后,有时教学内容拓展不足,有的学生无法实现历史知识的拓展学习。现阶段农村初中多媒体教学设施建设愈加完善,但部分教师对于多媒体教学设施的使用仍有不足。农村初中历史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过于重视对课内知识的讲解而忽视了相关历史课外知识的拓展融入,这就导致有的学生在教学实践中缺乏学习兴趣,缺少学习热情,因而影响了农村初中历史教学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三、农村初中历史教育教学中合作探究学习模式的实践方式

    合作探究学习模式就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以引导的方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其划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然后指引小组学生自主学习,以促使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的教学模式。随着核心素养教育的落实,现代教育教学工作者对于合作探究学习模式的关注度不断提升,其成为提升教学工作效率和质量、推动我国教学工作创新的重要方式。在农村初中历史教育教学中应用合作探究学习模式时,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1.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划分学习小组

    在农村初中历史教学实践中运用合作探究学习模式,要注重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以及学习小组之间的合作互动和共同探究,以此全面发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对教学工作的积极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就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进行学习小组的划分,以此实现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通过课堂上的引导,实现师生之间的合作,通过小组之间的共同探究,实现小组之间的交流与竞争学习,全面提升教学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例如,在部编版初中历史《百家争鸣局面》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遵循学生的个人兴趣进行不同学派代表的分组,如儒学组、法学组、兵学组等,然后让不同小组的学生搜集自己小组学派的相关知识内容,并选出一个发言代表,上台讲述自己小组学派知识的搜集成果与探索过程,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和知识探索精神。教师则在旁对学生小组搜集知识中存在的误区加以指正,给予学生必要的引导。

    2.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在农村初中历史教育教学合作探究学习模式的实践应用中,教师作为重要因素,其引导作用的发挥对于教学实践工作的开展有着积极的推动意义。因此,实践过程中,教师要高度注重自身引导作用的发挥,例如,在部编版初中历史《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一课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探究作业:唐朝的“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期间发生了哪些历史大事?“贞观”与“开元”代表什么意思?以此引导学习小组对这一课的知识内容加以探索,然后由学习小组进行展示,教师则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对学生探索知识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引导,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

    3.注重教学活动的融入,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核心素养教育背景下,教师不仅要注重教学实践过程中课内知识的讲解与探索,更要注重教学活动的设计,激发和培养学生探索历史知识的兴趣。例如,在教学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以及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的知识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附近城市的历史博物馆 ,帮助他们近距离接触和感受古代历史文化遗产,以此拓展他们的历史知识视野,培养他们对学习历史文化知识的兴趣,促进他们综合素养的发展。再如,在部编版初中历史《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一课的教学中,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历史话剧的排练,由学生扮演共产党成立时的主要人物角色,并结合相关历史资料,让学生能够亲身体会历史事件,激发历史学习兴趣,增强民主自豪感,这对于学生的思政精神发展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4.注重家庭教育结合,推动家校合作共育

    家庭教育对于学生的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更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因此,在农村初中历史教学实践合作探究模式中,家校协作也是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与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以此实现家校协作教育的开展。例如,在部编版初中历史《土地改革》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就要与家长沟通,要求家长在学生回家后为其讲解近年来农村土地政策改革的相关内容,以此促进学生对课内知识内容的进一步了解,提升教学质量。

    5.结合现代网络教育模式,促进学生的网络学习互动

    现代教育发展过程中,学校的网络教育设施逐渐完善,教师在历史教学实践中需要注重对网络协作学习模式的使用,以此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实现学生历史学习中的网络交流。例如,在部编版初中历史《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利用现代网络教学设备与其他初中进行网络联合教学 ,实现不同学校、不同学生之间的网络交流,以此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综上所述,合作探究学习模式在农村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实践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全面提升教学工作的效率和質量。教师在合作探究学习模式的实践过程中,也需要注重实践方式的科学性,以促进农村初中历史教学工作的现代化发展,实现对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 ?参? ?考? ?文? ?献? ?]

    [1]? 贝丽华.初中历史教学中合作性教学的开展与设计[J].中国高新区,2018(2):115.

    [2]? 曾治国.小组合作探究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 2019(20):80.

    [3]? 郑林,刘微娜,王小琼,等.“智慧学伴”促进初中历史精准教学的探索[J].中国电化教育, 2019(1):65-69.

    (责任编辑? ? 谭斯陌)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1: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