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借对比式阅读,激发思维火花
范文

    王?

    【内容摘要】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有言:“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阅读与写作的关系一直是教育学者们研究和探讨的重点话题。文章通过分析初三学生的学习特点,结合对比式阅读的相关作用,进一步分析了语文阅读与写作的协同关系。

    【关键词】九年级? 语文阅读? 写作? 对比式阅读

    前言

    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以阅读与写作最为重要,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与写作一直有着内在的关联作用,然而传统的教学方式忽视了两者的协同作用;因此学生在写作时常常因为文学涵养不够而显得非常吃力,在阅读时又因理解能力不足而达不到整体阅读的效果。

    对于初中学生而言,九年级是最重要的阶段,阅读和写作的能力应当在该阶段通过训练有更大的提高,因此教师在初三语文教学中,应当结合初三学生学习复习的特点,明确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关系,合理运用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不断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从而使阅读和写作“双赢”。

    一、初三学生学习特点分析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初中语文已经将文学积累、读写运用作为日常教学的重中之重。初三是初中学习的最后冲刺阶段,其目标旨在复习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形成系统的、完整的知识体系。而这个阶段的学生经过长久的学习,逐步呈现出以下特点:

    1.学习自觉性与主动性不稳定。初中阶段的学生自觉性与主动性相较于小学阶段有所增强,但进入初三,随着中考的临近和各方面压力的增加,再加上外界环境的影响以及心理的变化,部分学生出现自觉性和主动性不断波动的现象。而这种不断波动的现象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成绩,甚至使学生丧失信心,造成中考失利。

    2.学习兴趣点逐渐显露。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逐步形成了看待事物的能力,有一定的自主性,能够较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喜好。他们不轻易接受别人的观点,喜欢独立地思考并解决问题。对于有兴趣的学科或者学科中的兴趣点,也逐渐显露出自己的学习方法。

    3.整体观念和对比理解能力逐渐形成。相较于初一初二的学生,初三学生有着更强的理解能力,通过学习的积累与经验的沉淀,能够较为客观地去分析和理解相关的知识。同时,这个阶段是学生思维碰撞和极速增长的时期,学生对于已有的观点或事物能够提出质疑或新的观点,标新立异就成为这个时期的学生的独特个性。

    基于上述初三阶段学生的学习特点,教师在教学活动时,可以综合利用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追求新意的独特个性,以有效的对比式阅读,刺激学生思想开拓,激发思维火花,为写作打开创意之门。

    二、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对比式阅读的作用

    对比是日常生活中创新思想所采用的最常见的方法,而将对比应用于阅读,可以探究文章中的不同之处,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到事物之间的本质。对比式阅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对语文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首先,对比式阅读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带动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通过对比式阅读,避免了传统的讲授过程,而是以学生为主,鼓励学生自主挖掘文章中的异同之处,学生的阅读过程和结果的呈现少了束缚,多了乐趣,因此有利于提高学生阅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

    其次,对比式阅读能够培养创新力,扩展学生的兴趣范围。对比式阅读是一个有趣的过程,它不仅可以使得学生阅读多种文体、题材的文章,还能够使得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努力思变,以不断变化的观点开展学习,学生的学习范围得到扩展,接触的知识不断增加,从而能够培养其创新能力,从学生的单个兴趣点扩展到多个兴趣点,扩大学习范围,提升学习热情。

    最后,对比式阅读能够激发多元思维,促进学生的写作能力。对比是一个比较的过程,亦是一个创新发展的过程,学生通过对比式阅读,能够激发多元思维,通过思考和探究不断形成多样的思维方式和能力,为写作水平的提升提供必备的基础。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对比式阅读,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文章的内涵,在主动挖掘的过程中形成完善的思维体系,同时在写作中建立更加全面的知识结构。良好的阅读手段与写作是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的,它们能够碰撞出思维火花,进而对语文学习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语文阅读与写作的协同关系

    朱熹《观书有感》中“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阐明了读、写之间“源头”与“活水”“输入”与“输出”的关系,有阅读作为“源头活水”的输入,才能有表达“渠清如许”的输出①。阅读是感知语言的手段,而写作是表达语言的能力,阅读和写作的心理过程是互逆的,又是相依的。

    1.阅读促进写作思维的拓展

    写作是学生用于抒发情感,表达观点的活动,且优秀的写作需要情感的融入。而情感的融入是自然而然的,由内而外的,它更多的是学生“有感而发”,而这可以通过阅读品味去熏陶与培养②。通过阅读的不断熏陶,学生在写作时能够开拓思维,有效地将阅读所获得的情感投入到写作活动中去。

    以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为例,《智取生辰纲》《范进中举》《三顾茅庐》等均是白话的形式,学生阅读起来较为拗口与晦涩,而本单元的写作训练是学习改写,改写需要学生对于原文的内容和情感深入把握,并在原文的基础上进行适当地再创作。比如要求学生根据《范进中举》,以“范进”的口吻写一篇自白,描述中举前后的心理活动等。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开展大量的课外阅读,明确为何范进会在中举前后心情起伏变化巨大。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在写作前开展对比式阅读,以范进中举前的行为特征和中举后的行为特征作对比,加上心理分析,就能够对人物描写的方法了然于胸。

    另外,通过相关历史时期的史料阅读、白话类相关故事精选阅读等知识的拓展,还可以从多方位阅读的角度打开学生对于文言文用词用语的认知,使学生了解文言文遣詞造句的背景和当时的时代特征,在写作时能够拓展思维,不拘泥于文言文的文本本身,有效地开展写作,使得写作范围更广,思维脉络更全面。

    2.阅读带动写作脉络的形成

    写作中最常见的问题就是脉络不清晰,结构紊乱。而有效的阅读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形成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还能够让学生学会处理文章结构技巧,在写作时帮助他们搭建好的写作架构,形成个性化的写作脉络,让学生的写作更加出彩。

    以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议论文的学习为例,学生在学习议论文写作时,首先要学会去分析和理解文章的架构搭建,而这通常是通过阅读来完成的。例如利哈乔夫的《论教养》一文,文章结构严谨,脉络清晰,从引入论题什么是真正的教养到作者认为教养来自哪里,再到举例论证无教养的表现,从而真正引入什么是教养的体现,继而再提升理念,将教养与风度相结合,最终揭示教养的本质。文章逻辑性强,架构完整,有明确的论证思路,让读者能够顺着作者的思路逐步走进理论中心,从而理解作者的观点。

    因此,在日常写作训练中,学生可以通过阅读逐渐形成写作脉络,了解各种文章的不同脉络和结构,在写作时顺利地搭建框架,让写作过程更加顺利和流畅,使得文章理论清晰,具有吸引力。

    3.写作协助阅读技能的扩充

    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往往是相辅相成的,学生可以在阅读中学会写作,同样也可以在写作中学会阅读。从写作视角理解语文文本的世界,讓学生自发走进文本情境世界里,就是真正发挥文学作品的氛围和情境的魅力③。从写作的视角出发,明确写作需要具备的能力,就能够在阅读时有目的性地了解文章,从而让学生学会抓住阅读的重点,理解文章的情感,在明确的目标下提升阅读技能,学会阅读。

    4.写作推进阅读体系的建立

    阅读本身是一个没有边界、没有体系的思维活动,它的无边性和多变性使得阅读成为提升创新能力的一大重要手段。而写作活动就是将创新能力不断具象化的过程。通过不同形式的写作,学生能够发挥不同的创造力和创新思想,继而建立符合不同形式文章的阅读体系,如侧重抒情的阅读体系,侧重想象的阅读体系,侧重写实的阅读体系……通过阅读体系的建立,学生不仅在阅读方面有所提高,在写作水平上更能有较大提升。

    譬如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学习扩写环节,对于不同体裁的文章,有着不同的扩写要求,记叙文忠于原文的中心思想和人物形象,说明文忠于原文的说明对象,议论文忠于原文的观点等。学生在写作时通常有自己的写作手法和理念,但都必须按照题目的要求去搭建扩写框架和思路,这样的写作能够帮助学生练习写作能力,同样能够帮助学生搭建阅读体系,明确何种文章不能虚构,何种文章可以发挥想象,何种文章又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如此往复的让阅读与写作相辅相成,能够不断推动学生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的综合提升。

    结束语

    阅读是培养学生感悟语言、领会文章思想的重要手段,也是影响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因素。而充分的写作锻炼能够促进学生建立思维体系、扩充阅读技能,阅读与写作相互影响,相互依托,在初三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时刻体现着它们的协同关系。教师在日常教学时应当将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提高语文综合水平,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与道德品质,更好地促进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④。

    【注释】

    ① 杨继利、郑国民、任明满 等. 阅读对写作意味着什么——语文阅读水平、阅读投入对写作成绩影响的实证研究[J]. 中国教育学刊,2020(02):65-71.

    ② 范艳梅. 阅读提升写作 写作深化阅读——高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的探索[J]. 语文知识,2017(02):77-78.

    ③ 田右英. 创意写作视域下的阅读教学——以《背影》与《目送》为阅读案例[J].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20,35(05):14-17.

    ④ 沈慧. 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一体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 华夏教师,2018(24).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太炎中学)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23:3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