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在服务北京经济社会发展中做强学科 |
范文 | 宁 滨 建设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是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指出“大学是我国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是我国培养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原始创新的主力军之一,是解决国民经济重大科技问题、实现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的生力军”。同时强调要鼓励高校为国家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国防科技创新和区域创新作出贡献。这为高校特别是学科特色型高校积极参与地方和区域创新体系、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指明了服务方向。 在北京全面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新阶段,作为一所在信息、交通、物流等领域学科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研究型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充分认识到新形势下在首都经济社会发展中所肩负的历史责任,立足学科特色与优势,找准学校发展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点,发挥研究型大学在区域科技创新和区域相关行业中的重要支撑作用,为北京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人才支持和技术支持,作出自己的贡献,从而为学校的改革与发展赢得内在和外在的不竭动力,形成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局面。 高校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使命和面临的机遇 高校与区域发展是密切相关、相辅相成的,两者在双赢互动中实现共同发展。对于区域经济发展而言,大学发挥着驱动引擎和科技支撑的重要作用,不仅能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为区域经济长远发展提供可持续的智力资源支持,而且能利用自身学科特色与科技优势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科技进步,促进所在区域的产业结构升级,同时通过自身的科技创新成果,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直接融入区域经济发展。事实也证明,高校多年来通过人才培养、技术成果转化、校企合作以及创办高校科技产业、大学科技园等形式加快了区域内人才的聚集、科技转化速度,从而以人才和科技创新拉动了区域经济发展。对于大学而言,加强服务地方、建立大学自身发展与区域发展的良性互动是研究型大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只有主动服务地方、引领区域发展,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才能拓展办学空间、增加办学资源,以产业需求和社会发展带动大学的内涵提升,为学校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北京交通大学始终坚持把学校发展放在国家、行业发展的全局中去定位,放在北京建设的大局中去思考和谋划,把服务北京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作为学校义不容辞的使命和责任。特别是当前随着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深入发展,北京建设世界城市,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的实施,以及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加快推进,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重要机遇。 首先,十七大确立了信息化和工业化“两化融合”的新形势新任务,其实质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核心是以信息化为支撑,追求可持续发展模式。信息科学与技术多年来一直是学校的优势学科领域,北京市“两化融合”的深入推进为学校信息类学科的发展和服务首都信息产业提供了有利空间。 其次,北京市确立了建设世界城市的战略目标,在世界城市应具备的基本特征中,一是要具备巨大的国际高端资源的交易和流量,快速、高效、高流量的国际物流是其中重要的衡量标准,这为学校的物流、管理類学科的发展和服务首都物流产业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二是要有发达的现代化、立体化的交通体系。近年来,北京的地铁、城市轨道建设、公共交通虽得到快速发展,但仍滞后于城市规模的扩张,北京市已确立2020年实现总长约1,050公里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宏伟蓝图,这为学校轨道交通类的学科发展,特别是服务轨道交通行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提供了可大有作为的广阔舞台。众所周知,近年来北京交通日益凸显的拥堵已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作为一所以交通科学与技术为特色、拥有多年学科科研沉淀的高校,在新形势下如何发挥自身特色与优势,以高质量的科学研究成果服务地方交通规划与发展的现实需求,提供有力支撑,是对学校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也是新机遇新挑战。 再次,2009年3月,中关村科技园区获国务院批复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将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海淀园成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这也为地处海淀区的高校带来了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特别是示范区重点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动汽车、新材料、新医药、生物育种、信息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学校能源、环境、生物、材料等新兴交叉学科的蓬勃发展和科技服务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这些新机遇新挑战都为学校服务北京、积极融入首都经济社会发展行列提供了大有作为的广阔舞台。学校将进一步增强主动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意识,统筹规划、整合资源,为履行社会服务的职能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推动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 1.顶层设计、准确定位,从战略层面服务首都经济社会发展 一是根据学校定位和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创新办学理念,寻求学校发展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最佳结合点。学校将融入北京、服务首都纳入办学的基本理念,坚持立足地方,服务区域,面向基层,服务社会。根据首都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结合学校学科科研优势与特色,将科技服务的重点聚焦在信息科学、现代物流和交通领域的基础性和关键核心技术进行研究,积极服务于首都的信息产业、物流产业、城市轨道交通行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使学校的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有效对接,实现良性的互动发展。2010年4月,学校成立了中国现代轨道交通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通过建设更加综合开放的平台,促进北京乃至全国轨道交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为我国现代轨道交通发展提供政策建议、知识创新、技术支撑以及人才培养等全方位的保障。 二是注重利用学科的长期积累以及对社会发展趋势的把握,为首都现代化建设提供战略性、全局性的服务。学校承担的大量科研工作均立足于北京、服务于北京,为推动首都科技发展尽心尽力,为改善首都市民生活出谋划策。特别是充分结合大学特有的高层次人才优势,组织和鼓励教师以专家身份通过项目、课题、专家委员会等形式深入参与到首都发展战略和有关部门、行业的战略规划制定、决策参谋工作当中,积极开展前瞻性、战略性、对策性的研究,提供可预见性的、可操作性的方案,真正成为促进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思想库、智囊团。学校成立的“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市城市交通技术转移中心”“北京交通发展研究基地”“大城市交通拥堵研究中心”“中欧ITS研究中心”等北京市科技基地,围绕首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有关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轨道交通、物流领域发展中的一些重大理论和政策问题,为北京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和企业提供了有力的决策支持。“北京市城市交通技术转移中心”立足北京交通大学,联合北京工业大学和北京四通智能交通系统集成公司,辐射北京其他相关高校、科研机构、交通管理部门和企业,充分发挥北京高校在城市交通技术领域的科技、人才等资源优势,通过信息服务、技术交流、成果转化推广、关键技术协同攻关组织等,推动和扶持城市交通领域企业的创新能力,培育和发展北京市在城市交通领域新的技术产业。2010年3月,学校成立了低碳研究与教育中心,旨在集合国内外知名专家资源,开展低碳研究和培育低碳发展所需人才,现有低碳相关研究项目近30项,其中相当一部分服务于首都经济和区域发展。近3年来,学校作为主持或参加单位,已获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近30项。 2.以轨道交通特色服务北京城市轨道建设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作为一个复杂的大型交通运输系统,涉及信息化、运营管理、经济、机车车辆、供电牵引、通信信号、土建、综合交通等不同的学科与技术领域。随着北京城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运营、开发等已经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期,学校充分发挥轨道交通领域的学科和科研特色与优势,针对轨道交通的关键技术、核心技术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和科技攻关,自主研发城市轨道交通重大装备,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列车自动防护(ATP)车载设备,已在北京地铁2号线应用;开发兼容引进英国列车自动防护车载设备,在地铁1号线、八通线应用,解决了引进设备的备品备件;突破了地铁5号线引进信号系统存在的技术难题,为保证其顺利开通发挥了重要作用;利用在隧道工程、铁道工程等领域的科研优势,攻克了地铁4号线过北京大学物理楼、10号线过航天研究院和北京站—北京西站地下直径线振动影响、8号线过二炮计量楼、6号线和8号线穿越北京皇城等世界级文物古建筑等难点技术问题;学校首席主持的3个“973计划”项目就是针对北京市等大城市交通拥堵瓶颈进行基础科学问题研究和城市地下工程安全性的基础理论研究等;国内首次自主研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基于通信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CBTC)”, 已完成中试和专家审查,正在北京轨道交通亦庄线工程中进行示范使用。 3.以学科综合优势服务北京奥运 在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筹办期间,学校充分发挥自身学科和专业的综合优势,结合北京奥运会建设的重大科技需求,积极开发创新技术成果,全面参与到与奥运相关的公共交通、环保、信息化、物流、工程建设等多个关键科技领域之中,共承担奥运直接相关项目40余项。其中,在“鸟巢”“水立方”结构设计中,膜结构、悬索结构设计方法得到应用;承担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锂电池充电站的研发任务,为奥运会期间在奥运村行驶的50辆锂电池大巴车24小时不间断行驶提供能源供给,每辆车电池更换仅需6分钟即可完成;研制了面向奥运集群通信系统一体化智能终端,填补了国内空白,也为交通管理部门实时掌握路面警力的部署情况、动态调整警力的投入提供了有力保障,奥运会开、闭幕式中还使用该系统控制燃放烟火和礼花;研发的奥运地面交通智能调度系统,实现了公交运营组织与调度管理的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制定实施国家体育场交通组织方案,有效解决了场馆开、闭幕式和赛事期间人车疏散的难题;积极参加奥运会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地铁4号线、10号线和奥运支线等。学校科技服务奥运的部分成果被北京市有关部门纳入相关政策。奥运科技行动计划领导小组授予学校“科技奥运先进集体”的光荣称号。 4.以融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契机,服务海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立足北京首先要植根海淀,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获批建设进一步明确了海淀中关村在区域、国家、甚至全球创新体系的中枢角色。作为国家和北京科技创新战略的空间表现,海淀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正率先进入知识和创新发展阶段。作为地处海淀的高校,学校紧紧抓住海淀区域的优势和机遇,积极参与到中关村科技城的建设中,成为科学城首批启动建设项目签约单位,依托与北京市共建的北京北交大现代轨道交通产业技术研究院,承担国家、北京市和大企业的重大科技研发项目,形成自主创新的技术和成果,进行现代轨道交通核心技术研发、中试、示范和产业化,建设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建立轨道交通创新基地,培养和汇聚高端工程技术人才。学校的国家大学科技园目前有高新技术企业43家,平均年产值9亿元,每年缴纳税金0.87亿元,园内建设有“中关村轨道交通孵化基地”“北京双高人才发展中心交大工作站”等,已成为高新技术成果孵化基地的高水平人才培训基地,同时向社会提供就业岗位2,000余个。 5.发挥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优势和特色,为区域发展提供高质量的人才服务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核心和根本任务,高校服务和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第一要义就是为地方培养和输送各级各类人才。北京国際化大都市建设需要大批高素质创新人才和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支撑,不仅需要学术型的拔尖创新人才,而且需要各类工程型的创新人才;所需要的人才不仅要满足首都经济社会发展,而且要满足国际化和全球化的需要;不仅要能从事一般性科技及管理工作,而且还应具备创新的潜质、发展的潜质。为此,学校将人才培养规格定位为学术型、工程型和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并为北京培养和输送了众多优秀人才和多位党政管理干部。学校在每年本科生招生中保留约1%的比例招收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生源第二志愿,本科生、研究生招生中给予北京11%的生源,并积极引导毕业生投身新农村建设,近3年输送104人成为京郊村官。 同时,学校及时根据首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更新教学理念、调整专业和课程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的对接,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如学校瞄准北京市对轨道交通工程型人才的迫切需求,构建了5个特色专业培养方案,围绕轨道交通前沿理论与技术整合了专业主干课程体系,实施了“2+2”培养模式;探索了北京地铁订单式培养“3+1”模式班,与北京地铁运营公司共建“城市轨道交通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在机车车辆、土木工程等多个相关领域有合作科研项目100多项,近3年接受学校实习学生594人,并把实习实践与毕业设计、就业环节结合起来,41人被企业录用。 学科特色型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几点思考 1.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中进一步夯实自身学科特色和优势,实现从支撑到引领区域创新的跨越 积极参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特色型大学参与国家与地区创新体系建设、实现自身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但并不是大学的全部内涵。大学特别是特色型大学有着自己独特的社会责任与使命,一方面要坚守象牙塔,另一方面又要走出象牙塔,应不局限于和满足于在区域创新中的支撑作用,而是具备超前、长远的战略眼光,抓住当前区域经济社会大发展的契机,充分发挥多年办学过程中所积累的学科、平台和人才优势,将学校的科技创新推进到地方产业技术发展的最前沿,掌握先进科技理念,加强技术和知识的超前储备,瞄准地方经济社会未来发展需求并开展战略性、前瞻性技术创新,准确把握学科发展趋势,占领学科前沿,从支撑区域技术创新逐步过渡到引领区域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同时,抓住进入相关工程应用前沿领域的契机,注重从共性关键技术中提炼出科学问题,并以此加强学校特色学科建设、创新平台建设和科学研究,从而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在进一步夯实自身学科特色和优势的同时,既要抓好理学等基础学科的建设,使得工科既有基础“顶天”,又有条件“立地”,还要积极促进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发展,注重与学校已有优势的特色融合,使之成为学校进一步保持特色、扩大优势、实现引领的基础和推动力。 2.在建立新型产学研联盟中进一步明确自身定位,走出一条有特色、超常规的研究型大学发展新路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新型产学研联盟,是高校融入地方创新体系、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在这种新型产学研联盟或合作中,应整合资源,明确定位,优势互补,地方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就意味着企业是科技创新投入的主体、受益的主体和风险承担的主体。高校要转变观念,以服务求支持,在贡献中发展,要在战略层面有明确定位和正确理念,主动与企业和地方合作,支持、服务企业和地方技术创新。特别要注意处理和企业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关系,不与企业争利,不争当合作的主体,在研究和开发上更重视科技研究,多开展战略研究;在平台和装备上更重视平台建设,并要向企业和地方开放,多开展标准提供或检测等,从而实现高校与区域企业的有效合作,建立起长期稳定、互惠共赢的战略合作关系。 3.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最终落脚点,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特色型大学参与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社会服务和科学研究的功能都应紧紧围绕人才培养开展,为人才培养服务,这是大学特别是特色型大学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为此,特色型大学不仅要把创新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和一切工作的最终落脚点,而且要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有机结合,使三者协调发展、相互支撑、相得益彰。在产学研合作中进一步明确国家与社会、行业与市场等需求主体对人才的规格、类型、层次的现实需求,以服务地区产业科技创新带动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将最新科技前沿技术和工程实践知识引入教学内容,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以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工程实践教育有机结合,使大学教育直接对接地区和行业发展战略,培养可直接进入地方经济建设主战场的高水平创新人才和领军人才,从而实现人才培养与服务地方工作之间的良性互动。 (作者系北京交通大学校长) [责任编辑:蔡桂兰]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