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视角下高校“党团班”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范文 郭俊涛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而迈入新征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如何完成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使命?必须落实到最基层的组织、学生的身边,整合学生自身的党团班组织,发挥各自的差异性和独特性优势,构建基于协同理论的育人机制,利用系统的结构化与运作协同化,实现学生组织自育系统的整体和谐并求得实效。
关键词:新时代;思想政治;协同理论;党团班;协同育人
研究背景
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而迈入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高校的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而这一切的顶层设计都必须落实到最基层的组织、学生身边,只有打通“最后一公里”,才能取得预期效果。
如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必由之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和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问题,因此必须用系统思维来解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标是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对学生的思想认识发生影响并产生符合预期的转变,达到一定的认知高度。思想政治教育要“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首先就要依靠组织的力量,尤其是依靠学生自己组织的力量。班集体是学校实施教育管理服务的基础单位,是学生学习、生活和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也是目前唯一能够覆盖全体学生、开展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基层组织,是高校开展党建、团建和学风建设等工作的最终执行单元。班级产生班委会、团支部,高年级班级产生党支部,只有这些组织联合起来分工配合,建立恰当的协同育人工作机制,才能实现学生自我教育的功能。党支部、团支部、班委会的职责既相互独立,又存在交叉和重叠的部分,如何发挥三个组织的系统整合优势,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班级建设工作长期探索、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问题。
本文的思路是根据人员结构、组织结构、职责结构、优势结构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利用协同理论,构建三个组织的系统协同工作机制,实现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和制度建设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落实和取得实效。
协同理论
作为系统的协同理论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联邦德国斯图加特大学教授、著名理论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Herman Haken)创立了协同学(Synergetics),协同学无非是一种在一个系统各部分之间协作的理论。许多单个系统的协同作用产生有序的结构或反映。协同学系统的宏观性质常常通过序参数之间的协同或竞争反映出来。[1]其基本思想主要包含协同效应、伺服原理、自组织原理三个方面的内容。协同效应是指由于系统中子系统产生的协同作用而产生的效果,在复杂开放系统中存在着大量子系统,这些子系统在一定条件下能相互作用,从而产生整体效应或集体效应。伺服原理是指快变量一般情况下会服从慢变量,序参量支配或控制子系统行为。自组织原理则是指系统在没有外部条件影响的环境下,内部子系统之间能按照某种既定的规则自动形成某种结构或功能,具有内在性和自生性特点。[2]序参量来源于子系统之间的协同合作,同时序参量又起着支配子系统行为的作用。子系统之间的协同合作产生宏观的有序结构,这就是“协同”的第一层含义。序参量之间的协同合作决定着系统的有序结构,这是“协同”的第二层含义。协同形成结构,竞争促进发展,这是相变过程的普遍规律。[3]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由系统内部自身组织起来的,并通过各种形式的信息反馈来控制和强化这种组织的结果,因此人们称这种组织是自组织结构,相应的描述也叫做自组织理论。自组织理论是协同学的核心理论。[4]
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系统角度而言,一个和谐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系统应是一个协同构建的过程,需要协同学理论的支持。党支部、团支部、班委会要发挥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功能,必须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即建立在协同理论基础上的工作机制。
系统的结构分析
1.人员结构。党支部的成员,从发展党员的细则推知,大学一年级(大一)只有入党积极分子,大学二年级(大二)有预备党员,大学三年级(大三)和大学四年级(大四)才有正式党员,党员都是班级成员。团支部的成员,是由班级全体团员民主选举产生的,团支部成员都是班级的成员。班委会的成员,是由班级全体成员(包括团员和非团员群眾)民主选举产生的,班委会成员也都是班级的成员。班委会成员与团支部成员一般不重叠兼任,但党支部成员可能会与团支部或班委会成员重叠。
2.组织结构。党支部的党员发展程序使得只有大三、大四的班级才有党支部,大一、大二的班级没有党支部。团支部和班委会是大一至大四每个班级都配备的。
3.职责结构。党支部的职责是发展党员、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在班级建设中党支部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和党员的骨干带头作用。《中国共产党党章》规定“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团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党的各级委员会要加强对共青团的领导,充分发挥团的突击队作用和联系广大青年的桥梁作用。”团支部是班级中团员组成的群众组织,主要负责对团员的教育管理、发展新团员、开展团组织活动、向党组织推优以及完成上级团组织交办的任务等工作,是党组织的助手和后备军。班委会是班级中的行政组织,主要负责班级事务的日常管理,做好各项制度执行、考评工作、开展文体活动和班风学风建设等工作。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2:1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