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平安校园”建设路径探析 |
范文 | 高洁 摘 要:创建“平安校园”是维护院校的安全与稳定、保障师生员工人身安全的重要手段。在深刻认识“平安校园”建设过程所面临问题的基础上,深化高校“平安校园”建设的顶层设计和执行思路,以此来确保高校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高校;平安校园;问题;建设 当前“平安校园”建设面临的困境 一是办学社会化带来的“后遗症”。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高校办学逐渐由封闭式办学转变为开放式办学,在市场经济的运作下社会因素和力量不断融入高校办学之中,在整合社会资源的同时,也削弱了对校园安全稳定的集中管理,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平安校园建设的难度。 二是敌对势力的宗教渗透。思想活跃的高校,一直是境外组织渗透的重点之一,尤其以非法宗教活动最为严重。其主要目的就是给大学生意识形態领域制造混乱。这种歪曲、非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渗透是无形的,是与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法规政策相背离、相对峙的,是平安校园建设必须严防和抵御的重要内容。 三是校园周边治安环境的不良影响。一方面,随着城市化建设的进程,高校相对稳定封闭的环境被打破,校园内及校园周边居住的是各种不同的社会群体,社会成分日趋复杂,使一些不法分子有机可乘;另一方面,在利益的驱使下,高校巨大的消费市场成为商家关注的焦点,一些不良营业场所建在了校园周边,很容易给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危害,并提高了发生酗酒闹事、打架斗殴等事件的几率。 四是网络安全对高校的影响日益加大。网络在提供便捷和满足生活学习需要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如网络暴力、黄、赌、毒等对学生的危害。 开展平安校园创建活动的有效措施 加强平安校园建设,依法治校、管校,是校园平安稳定和谐的基本条件。高校安全工作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多措并举。 1.思想预防是政治稳定的核心 一是要注重意识形态领域的争夺,确保政治稳定。高校是西方敌对势力实施“西化”“分化”图谋的重点领域。“平安校园”创建中应加强对维护校园稳定的认识,深入做好不稳定、不安定、不安全因素的滚动摸排和分类研判,明确工作重点,落实工作责任。同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切实做好敏感日的安全稳定工作。 二是要加强法制、安全、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教育。坚持预防教育为先,预警关口前移的做法,把法制、安全、心理健康教育纳入课堂教育教学之中,充分发挥法律基础课、心理健康教育课以及法制安全教育、专题讲座与论坛等方面的作用。同时,坚持课堂教育和社会实践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的多种形式安全教育活动,不断加强广大师生网络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以及预防传销、管制刀具、毒品危害等宣传教育,提高广大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三是要加强思想工作和信访调解工作。开展经常性的师生思想状况调研,随时把握师生思想动态,严密防范和抵御敌对势力、邪教组织对学校的各种破坏活动和对师生思想的侵蚀。要不断完善信访、调解工作机制,建立理性、有序、合法的信访秩序,积极开展各种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妥善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还要密切注视和定期分析师生及家长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排查和有效化解各种不稳定因素,防止因矛盾激化而引发越级上访和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2.措施预防是平安建设的保障 充分发挥高校师生员工和各部门在平安校园创建工作中的作用,形成共同关心、全员参与、全方位推进的良好局面,共同营造一个教育有方、管理有序、防控有力、安全稳定的平安校园。 一是要加强制度建设,不断规范平安校园工作。认真制定和完善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分类完善校园突发事件的工作预案,建立以院校党政为核心,保卫部门为支柱,学工、后勤等部门和广大师生参与的应急处置工作网络。建立维护校园安全的考评机制和奖惩机制,细化考评内容,明确管理部门、使用部门的权利和责任,奖罚分明,调动教职员工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预警机制、排解机制,确保一旦出现紧急情况,能及时、快速、有序、高效处置。 二是要加强学生管理和安全检查,及时消除隐患。加强学生日常管理是创建平安校园的重要内容,要将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前置,加强学生宿舍管理,及时掌握学生去向。特别是要加强节假日学生去向的登记工作,明确学生的去向和联系方式,确保学生与学校教师、同学之间联系畅通。同时,还要建立完善的安全检查机制,经常开展安全检查,及时消除校内各种不安全的隐患,建立健全学院检查、部门自查、重点日期检查等安全检查体系。 三是要加强外来人员管理,净化校园周边环境。高校应建立严格的校园内外来人员登记备案制度,对学校及辖属单位使用的外来临时工造册备案,开展校属区域外来人员社会化信息采集工作,加强暂住人口登记管理工作。同时,与辖区公安、文化、卫生、工商等部门紧密联系,开展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整治,为高校营造一个有利于学习、工作、生活的和谐周边环境。 3.设施预防是校园安全的基础 目前,保障高校安全稳定最为可靠的方法是人防,同时,物防也是一种应用最为广泛的基本防护措施,技防则是可以即时发现问题并且过后可以查证的有效手段。要建立人防为核心、物防为重点、技防为支撑的安全防范体系,大力提高校园治安防范的能力。 一是要加强安全管理队伍建设。保卫队伍是维护校园安全稳定的主力军,各类院校应把保卫队伍建设纳入整个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中,注重保卫队伍年龄、知识结构的合理搭配,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提高保卫人员的政治思想意识和专业业务能力。同时,积极鼓励保卫干部开展保卫工作研究,提高其知识水平,进一步强化其为广大师生服务,为园区院校的安全稳定服务的能力。 二是要加强安全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强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安全防范设施,建筑物等要达到相应的安全要求,并根据实际情况配备和完善相应的安全设施,健全重点要害部位报警或监控装置,充分发挥技防在校园安全保卫中的作用。各院校保卫部门要与警务室责任民警紧密联系,以校内制高点和各类易攀爬高空危险物体等为防护重点,主要采用安装隔离封闭等物防设施、出入口管理、责任人定点看护,并加快物联网技术应用,由低到高形成多层闭合式防线,同时重点加强警民共建,形成规模化的社会控制力量。 三是要大力推进逐步实现高校安全管理现代化,提升保卫工作科技含量。加大技术防范系统和交通安全管理系统的投入力度,对重点要害部位进行全面监控,建立视频监控报警系统、防盗报警系统、防火自动报警系统、交通安全管理系统等,消除警务与校务之间的时空距离。同时,严格落实治安保卫责任制。对“生化爆”“水电气”等要害点位,落实监督检查、定时巡检、物理封闭、技防监控,实行安全管理实名责任制或承包制,做到每一个要害点位都有人管、有人负责,确保安全。 参考文献: [1]张善红,王宝堂,刘学会,等.高校平安校园建设的调查与对策研究—以S学校为例[J].价值工程,2017,36(18):237-239. [2]黄发友,陈莎莎,衡欣,等.高校平安校园建设现状的调查分析及对策—以F大学为例[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7,9(1):80-85. [3]杜纯婷.关于新形势下高校“平安校园”建设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0(11):34-35.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信息技术与网络安全学院) [责任编辑:苑聪雯]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