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社区门诊非洛地平联合缬沙坦对高血压的治疗效果分析 |
范文 | 顾丽亚 【摘要】目的:对社区门诊高血压患者联合应用非洛地平+缬沙坦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我社区门诊治疗的86例高血压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43例,使用非洛地平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43例,联合缬沙坦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DBP、SBP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为9.30%,对照组为18.60%,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社区门诊高血压患者联合应用非洛地平+缬沙坦治疗可有效控制血压,减少不良反应,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缬沙坦;非洛地平;高血压 高血压是中老年人常见病,若血压长期控制不佳,则会对肾脏、心脏、大脑造成严重损害,心肌梗死、肾功能衰竭、中风等疾病风险较高。目前,高血压治疗尚无根治方案,需要长期治疗控制血压水平,降低并发症率、病死率[1]。由于高血压患病人数基数较大,大型医院无法为全部患者提供跟踪治疗及服务,需要社区医院负责为患者提供健康管理服务,与大型医院相辅相成,共同建立完善的医疗服务体系[2]。非洛地平、缬沙坦均是治疗高血压的常用药物,分别为钙通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类降压药物,均具有良好的降压效果[3]。本文将对社区门诊高血压患者联合应用非洛地平+缬沙坦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我社区门诊治疗的86例高血压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43例,男性21例,女性22例,年龄48~87岁,平均(63.33±4.04)岁,病程2~24年,平均(10.67±2.79)年。对照组43例,男性19例,女性24例,年龄49~86岁,平均(62.99±4.61)岁,病程2~23年,平均(10.58±2.83)年。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包括充分休息、避免过度劳累、适当活动、限盐、戒烟戒酒。入组前2w开始停用降压药物、血管活性药物。对照组患者使用非洛地平(常州四药制药,国药准字H20103138)治疗,晨起口服,5 mg/ 次,1 次/d,治疗两周后,适当调整剂量,维持剂量为5~10mg/d。观察组患者联合应用非洛地平+缬沙坦(丽珠集团丽珠制药厂,国药准字H20000622)治疗,晨起口服,非洛地平:5 mg/ 次,1 次/d;缬沙坦:85 mg/ 次,1次 /d。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疗程(30d为1疗程)。 1.3评价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观察其不良反应情况(胃部不适、头晕、失眠、心悸)。 1.4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22.0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计量资料分别使用(%)、(±s)表示,采取x2、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血压指标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DBP、SBP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不良反应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为9.30%,对照组为18.60%,差异明显(P<0.05),见表2。 3.讨论 长期高血压状态对人体危害较大,可损害心、脑、肾等脏器,增加慢性心衰、左心室肥大、脑卒中、肾功能衰竭等疾病风险,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目前,临床上对患者主要采取降压药物治疗,但降压药物种类繁多,且患者对药物的敏感性也存在差异,导致降压效果差异较大,一般建议联合应用降压药物[4]。 非洛地平是临床上常用的钙通道阻滞剂,具有作用持久、降压时间长等特点。分析其作用机制,主要通过抑制血管平滑肌, 阻滞心肌、平滑肌的钙离子通道,发挥降低外周血管阻力、扩张血管的效果[5]。研究发现,与尼群地平等降压药物相比,非洛地平降压幅度更大,恶心、头晕、头痛等不良反應更少。但有研究显示[6],长期使用该药治疗可能刺激心脏,引起胸闷头晕、心脏不适等副反应,患者可能对用药出现抵触情绪,影响其治疗依从性。同时,由于血压波动幅度较大,可能损伤血管,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因此,一般不建议长期使用或单独使用。缬沙坦属于ARB类药物,可作用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发挥降压、调节血流动力学、改善心室肥厚、逆转心室结构及功能、改善肾脏血流及肾小球滤过率等作用。同时,研究发现,缬沙坦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停药后不会出现“反跳现象”,可达到长期、平稳降压的效果。以往有报道显示,非洛地平单独应用的有效率为95.38%,不良反应率为13.85%,而联用缬沙坦的有效率为80%,不良反应率为6.15%,提示两者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更佳。在本次研究中,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DBP、SBP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为9.30%,对照组为18.60%,差异明显(P<0.05),也证实了非洛地平+缬沙坦联用的降压作用更显著,且不良反应更少。推测其应用优势,首先,两种药物的降压机制不同,可达到协同增效的效果,提高降压效果。同时,两者联合应用后,降压作用更加平稳,血压波谷-波峰差降低,可保护血管,减少靶器官损害。此外,联合应用缬沙坦后,可减少非洛地平剂量,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有利于长期治疗。 综上所述,对社区门诊高血压患者联合应用非洛地平+缬沙坦治疗可有效控制血压,减少不良反应,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罗庆蓉,姚中元,纪敏.非洛地平联合缬沙坦方案在社康中心老年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分析[J].北方药学,2016,13(01):180. [2]苗优良,刘诗棠.缬沙坦分散片联合非洛地平治疗社区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4(08):29-31. [3]李子菲.门诊应用非洛地平联合缬沙坦方案对高血压的治疗作用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8,34(36):44-45. [4]顾小程.原发性高血压采用缬沙坦与非洛地平治疗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2017(23):64-65. [5]叶毅敏,叶志荣,苏敬荣.老年高血压患者联合使用缬沙坦和非洛地平降压治疗的时间治疗学研究[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6,8(08):916-918. [6]戎荣才.缬沙坦联合非洛地平治疗高血压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6,28(03):67-69.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