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应用型地方高校音乐表演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 |
范文 | [摘 要] 在当前地方高校应用型转型发展背景下,本文提出加强实践教学比例、强化实践教学、加强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突出专业特色实践教学等方面问题,对地方高校音乐表演专业实践教学模式进行思考和探索。 [关键词] 应用型;音乐表演专业;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7) 03-0099-03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要求引导、推动部分地方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提出高校转型发展的十四项重点任务,明确了综合改革、省级统筹、试点先行、示范引领等实施策略。这使我们充分认识到:第一,从国家战略层面,所有地方本科高校都有转型发展的任务,而阶段性任务是重点选择部分高校。第二,转型是向“应用型”转型。地方高校走应用型转型发展之路,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地方高校自身生存发展壮大的需要。 一 当前形势及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结构性问题凸显,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快速推进使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加,大学生就业難现象突出,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而各地众多企业又难以找到所需的大量应用技术型人才,使高等教育人才供给与劳动力市场需求在人才培养规格上产生错位。《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鼓励地方普通高校向应用型转型发展。“十三五”是教育改革的关键时期,教育结构、教育市场和教育体制三个方面的改革是“十三五”教育改革的重大任务。“十三五”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校企深度合作,形成政府、企业、社会资本共同推动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合力,推动地方高校的应用型转型发展。 近年来,由于社会上对“明星市场效应”的盲目炒作,使得年轻人受到极大的诱惑,很多考生把艺考作为成名的捷径而盲目地报考艺术专业,从而导致艺术院校大幅度扩招。现今扩招弊端已显现,2014年10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公布最近几年就业率较低的专业名单中,音乐表演、播音主持等艺术学科成为重灾区。就音乐表演专业来讲,这里既有疯狂扩招的缘故,更有教育理念、课程设置及教学方式陈旧带来的后果。现今,我们的高等音乐教育正面临着四重危机:精英教育模式遭遇大众教育阶段的危机;前现代教育方式遭遇后现代社会形态的危机;教学专业固化取向遭遇互联网时代即时变化社会结构的危机;计划性培养人才遭遇市场选择的危机。在这巨大的社会变革面前,音乐教育必须做出调整。 二 理论依据 地方高校应用型转型发展,就是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培养,即以“应用”为主导,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导向,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实践性、应用性和技术性,培养现代技术的应用者、实施者和实现者。其重点之一,落实实践能力培养的核心地位,强化实践教学。教育部教职成2015年印发了[2015]6号文件《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其中第二条指出: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注重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强化教育教学实践性和职业性,促进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第十五条指出:推进专业教学紧贴技术进步和生产实际。对接最新的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紧贴岗位实际工作过程,更新课程内容,深化多种模式的课程改革。文件的目的:正确引导构建新的高职教育办学模式,切实把提高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放在首要位置。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职业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三 改革实践教学模式,突显应用型人才培养 高等教育的职能是培养人才、发展科技、服务社会。对于地方高校来说,培养人才是其首要职能。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上主要有两大方面问题:“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即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目标是以能力培养为核心、职业技能培养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在培养过程中更加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更加强调与社会实践的结合,并将此作为学生贯通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重要教学活动。 (一)加大音乐表演专业实践教学比例 国家教育部教思政 [2012]1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强调了实践育人工作的重要性,明确了实践教学、军事训练、社会实践活动为实践育人的主要形式,充分肯定了实践教学环节在实践育人工作中的重要位置,并规定“各高校要结合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分类制订实践教学标准,增加实践教学比重,确保人文社会科学类本科专业不少于总学分的15%、理工农医类本科专业不少于25%、高职高专类专业不少于50%,师范类学生教育实践不少于一个学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不少于半年。要全面落实高校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对实践教学的基本要求,加强实践教学管理,提高实验、实习、实践和毕业设计质量”。 为了全面落实高校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对实践教学的基本要求,高校音乐表演专业结合本专业的特点和人才培养的要求,在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中,应大力加强音乐表演专业的实践教学比例。音乐表演专业实践课程体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校内实训、实践与校外实习、社会实践。对技能体系的开发,主要就是通过校内实践和校外实习,达到对专业技术的熟练,以满足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 (二)强化舞台表演式课堂实践教学 地方高校音乐表演专业,是以科学性、艺术性、实用性为教学宗旨,着眼于表演技能的培养,使学生具备舞台表演技能,兼有舞台节目创作、编排、晚会设计、剧务等的综合才能。根据培养目标的确定,无论是专业表演人才,还是创编、组织与服务人才,都是以“舞台表演”为最终展现。“舞台表演”不仅是提升音乐艺术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检验和展示音乐表演专业教育教学成果的重要手段。根据艺术教育的专业特点,艺术教育的属性是强调实践、体验和创造。艺术教学规律是强调以舞台为中心的实践性。“舞台表演”涵盖了高校音乐表演专业相关的所有艺术实践活动总称,“工学结合”体现在艺术教育中,更准确的表述应该是“演学结合”。 地方高校音乐表演专业的课程教学,不仅需要重视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同时也需要有大量的舞台表演实践经验。根据音乐表演专业“围绕舞台、造就人才”的专业特色,高校音乐表演专业应大胆改革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打造“早登台、多登台、全过程实践”的新型教学模式,尝试以舞台表演式教学来激活音乐表演专业传统课堂,创建以“舞台表演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根据音乐表演专业课程性质不同,有些课程(舞台表演、舞蹈创编)可以在舞台上进行教学,有些课程(钢琴、声乐)可以周期性地把课堂地点由琴房移到舞台上等,创建“课堂+舞台”、学习同时就进行表演训练的舞台表演式教学模式。即在教学中,以舞台表演为目的、舞台实践为支撑,把课堂教学延伸到音乐舞台上,同时,把舞台表演中存在的问题再及时反馈到教学中,对教学进行有的放矢的改进,从而提高音乐表演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达到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的目的。 (三)加强艺术实践教学 高校音乐表演专业应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切实把握市场对音乐表演人才培养的实际要求,按照音乐表演专业特点,在艺术实践教学中,进一步增强实践育人意识,加强实践教学改革力度,把实践教学活动纳入课程计划的规范管理中,构建立体型的综合艺术实践教学体系,加强艺术实践教学。 目前,很多高校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都存在一个普遍现象:学生在课堂上,音乐作品表现的准确、流畅、完整,在舞台上却表现出表情紧张、动作僵硬,甚至常常出错,不能正常发挥出自己的专业水平,达不到在舞台上完美演绎作品的理想状态。其根本原因,是缺乏舞台表演实践。因此,音乐表演专业要结合本专业的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建立“以演促学、以赛促能”的教学理念,构建不断线的艺术实践教学体系,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技能,发展和提升学生的舞台表演能力和适应能力,使学生得到社会的认可。如参加比赛环节,参加比赛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艺术实践活动,为了检验和展示教学成果,音乐表演专业学生要积极参加各级各类专业比赛项目,提高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虽然,能有幸参加比赛的学生固然都是佼佼者,但高校更应看重的是比赛带给教学改革源源不断的动力。由此,音乐表演专业艺术实践教学要紧紧围绕专业性、职业性、创新性原则,将专业技能训练与职业能力培养作为艺术实践教学的两条主线,强调融合性,贯穿连续性,构建科学合理、特色突出、操作性强的艺术实践教学体系。 (四)强化“创新创业”实践教育 教育部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創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在高校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近年来,教育部发布的全国高校就业率较低的专业名单中,虽然音乐表演专业是被亮红牌次数较多的专业,但并不是大家所理解的:就业面窄,前景不明朗等。其实可供音乐表演专业学生选择的职业还是非常多的,如:事业单位的歌舞表演团体、教育部门;传媒类的网络音乐编辑、文化传播公司;销售类的品牌乐器代理、音乐课程顾问;制造类的乐器维修、乐器制造;创业类的成立个人演艺公司、音乐工作室等,但是人尽其才,能否担任其岗位职责,才是最重要的。 在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高校音乐表演专业要充分利用社会实践和顶岗实习环节。通过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了解人才市场需求以及本专业技术领域的发展趋势,明确当前社会急需的艺术类服务项目,从而有目标地积累自身经验和人脉资源,为毕业后准确选择创业项目打下良好基础。在顶岗实习环节,通过与用人单位零距离接触,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素质和职业岗位能力,为毕业生就业、创业积累宝贵的工作经验。其实,当前社会上涌现出各种各样的演艺公司、音乐培训机构、音乐工作室、琴行等,很多都是高校音乐专业毕业生的创业成果。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多样化,音乐艺术已逐渐成为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朝阳产业。 (五)加强地方特色实践教育 “立足地方、依托地方、服务地方”是地方高校办学的基础和方向,也是培育办学特色和优势的必然选择。地方高校要充分发挥作为当地科技、人才、文化和信息中心的作用,学校要面向地方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为其提供人才保障。地方高校要发挥学科优势,开展科学研究,合理吸收地方优秀文化成果,使得地方文化得以传承和弘扬,积极开展地方特色文化研究,推进地方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学校作为当地文化中心的辐射和带动功能。如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音乐表演专业,根据地方高校服务地方音乐文化的办学定位,以及音乐表演专业培养目标,课程特色主要体现在与地方经济结合,适应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充分发挥区域文化优势,构建具有地方特色课程体系。自2009年始,音乐表演专业把地方音乐文化元素引入课堂,开设了豫剧演唱、朱载堉律学方法数据研究等地方特色课程。同时,音乐表演专业利用专业优势,服务焦作文化旅游名城建设,积极参加焦作市举办的各项艺术展演活动。在焦作市文化局、焦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联合举办的“焦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中,焦作师专音乐表演专业学生演唱的怀梆《斩皇子》、《困铜台》等经典唱段,受到在场领导、专家的一致好评。使该校音乐学院真正成为传承地方音乐文化的主阵地、研究地方音乐文化的主力军、弘扬地方音乐文化的先行者。 高校的建设与发展,离不开准确的学校定位。学校的办学定位不是一成不变的,但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应当保持不变,即在历史的任何一个阶段,学校都应处在某个相对稳定的定位上。但发展是永恒的,每到重要的历史转折期,就是重新定位的时期,所以,要用动态的眼光看待学校的定位。当今,地方高校“应用型”转型发展,不仅深刻影响着我国高等教育内部的重大变革,也将成为引导高校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互联网+、大众创新万众创业、“一带一路”等一系列国家重大战略的重要推动力。我们相信,这将大大加快促进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步伐,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更加同步前进的步伐。 参考文献 [1]张燚.大变革——中国高等音乐教育发展论纲引言[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6. [2]王青林.关于创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若干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3(06). [3]教育部教职成[2015]6号文件《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2015,06. [4]国家教育部教思政 [2012]1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2012(1). [5]汤洁.地方戏曲走进高校课堂[J].中国戏剧,2013(05).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