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大一女生常见心理问题与疏导对策 |
范文 | 刘迪 丁福兴 [摘 要] 当代大学生整体心理健康水平在上升,但大一女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仍较为突出。大一女生心理问题主要有焦虑性问题、人格性问题和情绪性问题。个人的内在修养问题、家庭与社会的负面影响及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忽视是大一女生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高校应遵循心理疏导的基本原则,完善疏导策略和方法并加强心理健康知识教育。 [关键词] 女生;心理问题;归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9) 03-0054-02 2017年12月6日,教育部印發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明确提出,要大力促进“心理育人”。在“心理育人”的道路中,高校大一女生心理问题又显得极为突出。由其所导致的心理失衡、心理困扰引发各种心理危机,严重身心发展和心理素质的培养。因此,探讨大一女生常见心理问题、研究其应对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大一女生常见心理问题识别与分类 (一)大一女生心理问题识别与分类依据 大一新生入学期间,学校以《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大学生人格问卷UPI》两个量表对新生进行了心理普测。《症状自评量表SCL-90》是世界上最为著名的心理健康测试量表之一并且也是国内用于成人群体心理状况调查使用最多的工具。《大学生人格问卷UPI》是一种通过身体症状和精神症状来反映大学生精神健康的调查表,通过问卷分析可了解到被测者的身心健康程度并发现主要问题所在。因此,我们以这两个量表作为大一女生心理问题的识别依据。 著名心理学家张春兴所著的《现代心理学》以及其他心理学系列书籍通常从焦虑、情绪、人格等方面对心理问题进行研究,因此,我们以此作为大一女生心理问题的分类依据。 (二)大一女生较为突出的心理问题 1 焦虑性问题 焦虑是指在矛盾和冲突的困扰下内心感到异常紧张、压抑、心情不能放松且心理不能平衡的非健康心理状态。这种焦虑性问题主要分为泛化焦虑、惊恐焦虑、强迫症和创伤后应激。根据调查发现,大一女生较为突出的焦虑性问题是泛性焦虑和恐惧症。大一女生面临入学的适应性难题,无法快速融入新环境,一旦这种不适状态持续的时间过长,就很容易形成泛性焦虑。恐惧症在大一女生群体当中表现得最为明显的是社交恐惧,由于女生本身具有感性、细腻、敏感的特质,在和同学、朋友的交往中容易产生摩擦,加上其本身在生活中缺乏一定的人际交往的经验和技巧,自卑压抑的心理会产生程度不等的社交恐惧。 2 人格性问题 人格性问题有强迫型、偏执型、自我中心型、回避型、反社会型等多种类型,其中在大一女生群体中表现较为明显的是自我中心型人格和回避型人格。根据研究发现,大学生群体当中有大多数学生都具有强烈的自我中心倾向,其生活中大大小小的矛盾,或多或少都与“自我中心式”的处事方式有关。回避型人格主要表现在个体严重自卑感和负性评价极度敏感而致使的社交抑制。大一女生在与他人的比较中更易产生自卑心理,怀疑自己的能力的同时害怕负性评价,进而通过各种方法或者寻找借口来回避人际交往中的社会活动。 3 情绪性问题 情绪性问题是指个体对认知内容的一种包含情绪行为、情绪体验、情绪唤醒和情绪刺激的复杂的态度,其特征是情绪表达紊乱。大一女生常见的情绪性问题主要有抑郁、双相性障碍。抑郁表现为心情的持续悲伤,认知上和心理上存在迟缓现象,以至于形成社会退缩行为。随着抑郁情绪的累积,很可能给当事人造成不可弥补的伤害。双相性障碍的特点是情绪大起大落,心境在极度兴奋和抑郁的双向循环中转换。大一女生做事较为冲动,她们冲动时做事一般不会感觉到痛苦,直到事后才会感到懊悔和苦恼,兴奋和抑郁是情绪体验的两级,情绪不断在两级间切换,这无疑给当事人心理上带来严重的挫伤和痛苦。 (三)大一女生心理问题的特点 在追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模式都有了很大的变化,产生的心理问题也呈现出新特点。本次研究总结出大一女生心理问题的三个特点,即认知发展与情绪发展不协调、普遍性与自适应性并存、存在多重压力源。其中,存在多重压力源是当代大学生心理状况的真切反映,这些压力源受自己的“完美主义”追求、亲人和朋友对自己的要求及期望影响。 二 大一女生心理问题的归因分析 个人心理的亚健康状态是由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本次研究对大一女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从以下几点进行说明。 (一)理论指导与依据 社会心理学这门学科是从社会相互作用的视角来研究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各种社会性心理活动。通过对它的研究,可以使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到个体或群体在生活中所存在的社会性心理活动,并且认识到这些心理活动是由怎样的社会条件、情景所引起的。本文运用社会心理学研究思维对大一女生心理问题成因进行探讨,总结并归纳社会、群体、人际等方面对个人造成的影响。同时,对大一女生心理现象进行多层次、多维度的系统分析,避免片面、混淆的分析。 (二)诱发心理问题的内在原因 一是女生本身具有心思细腻、敏感、感性的特质。其感性思维会使感情易产生波动,容易意气用事,而其心思细腻、敏感也使其易被感情所伤害。二是个人的修养品性问题。大一女生突出的焦虑、自卑、自我中心和人际关系敏感等问题归根究底还是与其个人修养和品性有关,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思想道德缺失、自我中心价值观与无责任意识明显、心理素质低的现象。所以,大一女生的修养品行是心理问题产生的关键所在。 (三)诱发心理问题的外在原因 一是家庭溺爱与外界压力形成巨大落差。大一女生离开宠溺自己的家庭,来到一个新的环境,各种不适应感和压力成为心理问题滋生的催化剂。二是现实挫折带来的压力。不敢与正视自己的失败并怀疑和否定自己的能力,其较差的抗挫和承受能力使心理失衡成为一种常态。三是社会的影响和负面暗示。人们对心理存在问题的人存在不理解和区别看待,加之又缺乏一定的心理主动援助机制,致使具有敏感特质的女生心理存在病症却不能看、不敢看。四是高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度不够。高校缺少心理健康知识教育,或者只是通过知识讲座、知识宣传手册的形式对大一新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出现了学生掌握知识原理与处理实际问题的脱离现象,并未从本质上对学生心理素养进行提升。 三 大一女生心理问题的疏导对策和建议 (一)遵守心理疏导的基本原则 大学生心理问题疏导的原则是长期实践中总结归纳出来的,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客观性,其中包括保密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尊重原则和理解原则等。在疏导过程中,不仅要对被疏导者的个人隐私保密,还要发挥被疏导者的主体地位,使其在合理的引导下尽可能地进行自我调适和自我帮助,同时,尊重被疏导者的隐私和感受,并理解疏导对象现阶段的心理负荷。 (二)制定制度性策略和规范疏导方法 1 制度性策略 一是成立校内心理咨询中心和心理咨询室,建立新生心理测评建档系统。辅导员与校心理健康中心进行工作交流,根据心理测评结果和新生随访记录进行问题分析并制定缓解策略,为新生的心理疏导工作提供更好的服务。二是班级心理委员要进行日常监测与评估,及时向辅导员反映问题。总之,从问题识别到心理疏导需要心理委员、辅导员和心理健康中心的垂直沟通与反映,需要三者的相互配合与协作。 2 疏导方法 一是言语性会谈与非言语性会谈相结合。以谈话和行为观察的方式了解疏导对象的心理困惑和失衡点。二是说服劝导法与合理宣泄法相结合。通过合理的启发、开导和规劝纠正疏导对象对客观世界的错误认识,而且劝导过程中要创造情景和条件,使其情绪彻底释放出来,从而更清楚地认识到问题。三是认知疗法与行为疗法相结合。通过认知疗法引导被疏导者改变那些不合理的、非理性的思想观念,使用认知重构技术使被疏导者从减少情绪化、增强理性的视角来看待事件。同时,通过行为矫治也可以使其心理异常行为得到矫正,形成新的适应性行为。 (三)强化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整个教学体系之中。2017年12月6日教育部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要求,要大力促进“心理育人”,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学校整个教学计划,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等在线课程,将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全面落实。与此同时,学校还要避免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化倾向,不能简单以心理知识手册和讲座的方式给学生灌输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和原理,要防止偏离心理健康的本义和健康教育的实质。另外,学校的心理预防与辅导、矫正与治疗工作都难以脱离社会、家庭的支持系统,所以,社会和家庭应对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予以支持和配合。 参考文献: [1]戴晓阳.常用心理评估量表手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 [2]吴庆麟.心理学导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3]罗敏.由“自我中心意识”到“自我意识”的嬗变——兼论当代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 [4]郭永玉,王伟.心理学导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5]章志光,金盛华.社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6]卢家楣,伍新春,桑标.现代心理学——基础理论及其教育应用[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 [7]张明.心理科学——培养科学素养[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7. [8]央视网.教育部加强高校思想工作[EB/OL].http://news.cctv.com/2017/12/06/ARTIAQ4F3pl61v6OV5IeWPlN171206.shtml,2017-12-06. [9]寇冬泉.心理学原理与教育[M].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责任编辑:王义祥)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