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农林院校研究生招生改革的几点思考
范文

    赵普庆 韩娟

    摘? ? 要: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研究生教育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人民群众对优质多样的研究生教育的需求同教育资源相对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为了构建更为合理的研究生招生制度,满足建设创新型国家对研究生教育的需求,迫切需要认真分析反思当前研究生招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根源,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为推动研究生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研究生招生;推荐免试;优质生源

    中图分类号:G643?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文章编号:1002-4107(2019)07-0073-04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最高阶段,承担着国家科技创新的重要使命,是建设创新型国家,推进“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基石。做好研究生招生工作,从源头上提高生源质量是研究生教育体系中最为基础,最为关键的环节,对整个研究生教育起着决定性作用。

    然而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相应的招生制度仍不够完善,还面临着生源不足、导师学生自主权有限、优质生源流失、研究生复试形式化、培养方式和招生类型一定程度上还不能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等诸多方面挑战。本文结合多年研究生招生工作的实践,系统分析了当前农林院校招生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主要举措,以期为今后研究生招生工作提供借鉴和指导。

    一、我国研究生招生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随着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现行的研究生招生也逐渐显露出一些弊端,诸如初试科目设置不合理,过于强调英语成绩,应试教育明显;复试环节流于形式,导师缺乏自主权,难以发挥实际筛选作用。在招生指标确定,生源有限的情况下,推免生政策放开带来优质生源流失严重,考生公平和導师一票否决权间的冲突等诸多环节中的问题业已成为农林高校实施双一流建设亟待解决的新课题。

    (一)教育管理部门权力过于集中,招生单位导师

    缺乏自主权

    现行的研究生招生制度是一种高度集中的管理方式,从招生计划的审批、招生专业目录编制、研究生报考条件、报名时间、考试科目、考试时间、初试录取分数线的划定等都是在教育主管部门的直接管理下严格执行[1]。基层招生单位的自主权非常有限,导师在硕士招生中基本没有话语权,双向选择只是在面试复试合格的考生中进行,考生也只能在有招录指标的导师中进行选择报考。在生源和指标相对较少的高校中导师和学生均缺乏自主选择权。相比之下,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在西方国家就更加合理,如美国以市场调节为主导,学术权威和政府指导为辅,考试管理权的民间性和基层性是美国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的一个鲜明特点[2]。

    导师自主权一定程度上与考生的公平选择权存在较大冲突。在博士招生实践中,通行的导师一票否决势必会引起考生和家长的担忧和不满,类似于2004年北大博士“甘怀德事件”也层出不穷。部分院校将招生指标完全配置给导师,势必会出现有指标的导师无学生愿意报考,而愿意报考的导师却因指标问题无法录取。因此如何能排除多方干扰,保障导师和考生的正当权益是摆在每个招生工作者面前的课题。另外对于扶优扶强的招生指标配置模式与学生自然选择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冲突。

    (二)一考定终身弊端日益突出,应试教育选拔人才作用有限

    研究生招生考试,全国统考每年一次,成绩在当年有效的规定使得招生考试成为高利害的考试,社会关注度非常高,一些人铤而走险,挑战考试权威,窃取和泄密现象成为影响研究生招生考试工作的重大危害。与此同时,应试教育的考试带来考研热的兴起,各种考研辅导班、教材等如雨后春笋般扎根在各大高校周边,甚至有些三本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专门针对学生开展专业知识的专题培训。部分学生为了准备参加统考,逃课或者直接放弃专业课的学习,只在考试前搞突击。考生只注重初试公共基础课科目,专业课考试由于是高等院校自主命题,往往有一定投机取巧的渠道,使得本来是选拔具有高素质专业创新能力的研究生招生考试变成了应试教育,那些在专业上具有一定潜能的人会由于外语或数学成绩不好或不熟悉所报学校的专业试题而错失接受研究生教育的机会[3],应试教育扼杀了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意识的年轻人。

    (三)复试过程趋于形式化,二次筛选作用有限

    对于生源质量较好的部分高校而言,可供选择生源较大,复试淘汰率相对较高,一定程度上可以筛选出一部分优质生源。但是对生源不足的农林高校或某些具体专业而言,没有太多上线生源可供选择,只能采取较低的淘汰率甚至零淘汰率的方式选拔人才,复试环节只能是走过场,流于形式,复试筛选作用非常有限,为招生而招生的怪象层出不穷。再者复试环节多由招考单位直接负责,部分专业试题也不规范,对于原学校的考生有一定优势,跨专业、跨学校报考的考生在复试的笔试环节中往往会成为淘汰的对象。比如,从近三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研究生招生复试的结果来看,复试淘汰率较高的集中于报考作物遗传育种方向的考生,淘汰原因都是笔试不合格。其余笔试合格的学生无论是学术型硕士还是专业学位基本都能录取。复试笔试一定程度上能测试出考生的专业基础,但对于是否具有突出的科研潜质、是否具有创新能力考察不够全面。短短的几分钟面试,加上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日益庞大,复试到底能起到多大的筛选作用值得商榷。

    (四)推免生政策放开对一般高校带来较大的冲击,优质生源流失严重

    在招生指标相对不变的情况下,优质生源一直是各大高校相互追逐的目标,名校及优质专业推免生比例逐年攀升,据教育在线统计2017年山东大学微生物学专业达88%,北京大学的燕京学堂、分子医学研究所、教育学院推免生比例达到100%[4]。

    而对于一般农林高校或其他高校而言,自己精心培养的优质生源无法留住,而跨学科跨学校的推免生流入有限,俨然成为招生工作中的鸡肋,争夺推免生日益成为高校之间争夺优质生源一场无硝烟的战争。如何吸收尽可能多的优质生源成为除了几所名校以外其他高校共同的话题。为了招收更多推免生,生源较差的农林院校基本照单全收,根本无从挑选,更不用说淘汰推免生,生源质量一般的高校也因为优质生源流失不得不接收跨学校跨专业流动的学生,推免生基本没有选择余地。

    (五)导师和考生的自由选择权的矛盾日益突出

    在现行的招生制度下,硕士研究生导师缺乏话语权,简单的几分钟面试,要对一个素不相识的考生进行较为客观全面科研潜质的评价的确是有一定的难度。在生源不足的情况下,导师没有较大的选择权。在招生指标分配到每个导师时,考生的选择权也是进一步压缩。自己有意向报考的导师因招生指标有限无法被录取,最后只能报考没有意向却有招生指标的导师,长期的导学氛围和团队形成的基本评价也因为指标限制不得不放置一边。在实践中就有这样的考生,只报考某导师,否则宁愿从学术型转为专业学位。还有学生一听说某某导师有指标,而该导师在毕业生满意度测评中结果较差,宁愿不上研究生也不被录取,绝对指标分配和导师学生的选择权的冲突显而易见。

    (六)招生类型不适应当前社会发展 ,专业学位

    硕士研究生报考率持续低下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求,无论是规模还是质量都有更大的需求,有更迫切的愿望。但实际上,专业学位依靠学硕筛选过后或者调剂生完成指标的非常之多。在2017年研究生报考人数增长近13.6%的前提下,对农林高校某些专业而言,报录比不升而降,生源不足的情况依然存在。而国家研究生招生的趋势是逐年增加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而适当降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二者作用的结果就是专业学位硕士研究招生多年来主要靠调剂完成招生任务。相对而言,专业学位招生生源严重不足,存在问题尤为突出,社会认可度仍需要提高。

    自2014年学位中心要求按照一级学科招收研究生,从2017届毕业就业反馈的情况来看,与社会需求有些脱节。绝大部分事业单位和公务员招考都是要求具体的专业方向,按照一级学科招生的目录不能真实反映学生具体从事的研究方向,虽能实现学科专业的交叉融合,但招生类型和模式的改变在实践中不予认可,目前按照一级学科招生尚未被认可的前提下,放权给各大高校,按照实际社会需求进行招生会减少一些不必要的误会。

    二、对农林高校研究生招生现状的分析

    研究生教育作为双一流建设中尤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面对研究生招生改革中诸多问题,应该进行系统梳理,就目前而言最根本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高度集中的统一招考模式是研究生招生工作存在问题的基本根源

    我国研究生招生长期以来推行计划招生,由教育主管部门将招生指标下放到各高校,然后举行全国统考,划定统一录取分数线,然后由招生单位组织面试录取。整个招生环节都在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监督下完成,这是长期客观历史造成的。这种集权的计划招生,在一定时期内确保了研究生招生工作的相对稳定,但某种程度上也抹杀了招生单位自主权,无法充分保障导师、学生的选择权。就目前而言,这种高度集约招生体制短期内很难有所突破,不过可以尝试构建二元的招生模式形成过渡。在高度集中的招生模式下,逐渐扩大招生的申请审核,放权给招生导师将是未来研究生招生的基本趋势。

    (二)生源相对不足是制约农林高校提高招生质量的关键

    201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数据调查报告显示,2014年全国多个省份的硕士研究生招生均出现招生计划未完成的现象,部分高校反映,可调剂复试的合格生源偏少,生源质量下滑,录取工作面临比较严峻的形势[5]。

    生源相对不足是农林高校招生跨不过的鸿沟,致使随后的各个环节捉襟见肘,在生源不足的前提下,谈如何筛选,如何选拔,如何接收等都显得力不从心。在招生计划确定的情况下,生源充足,可选择的学生较多,因此复试的作用可以得到较充分的发挥;在生源不足的情况下,单纯片面地追求优质生源率,无限制地加大调剂生的力度,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对一志愿考生的无情鞭挞,也极不公平。生源不足影响是多方面的,而引起生源不足的原因主要是本科毕业生生源相对不足,高校学科自身的綜合实力以及考生对学校学科的认可和了解。

    (三)就业压力是考研的主要驱动力,端正考研动机是招生工作的先决条件

    有研究表明,就业压力较大是毕业生选择考研的主要因素,就业率和考研率呈现出一定的负相关。因此选择报考研究生的未必是对研究有兴趣或者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这部分学生录取后,学习动力明显不足,专业方向也不明确,对将来所从事的研究工作一知半解。同时在报考的过程中一旦有好的工作机会,可能会弃考,甚至录取后也会选择去就业,无形中增大了招生工作的成本。就业压力是社会现象,要想招录一批具有科研潜质,愿意从事科学研究的学生,招生工作就应该适当前移,注重在低年级学生中开展招生宣传,加强研究生考研的引导,挖掘潜在生源。

    三、进一步深化研究生招生改革的思路和举措

    针对目前研究生招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笔者结合多年来研究生招生工作的实践,提出以下解决思路,以期为研究生招生提供借鉴。

    (一)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充分尊重导师和学生的选择权

    研究生教育要结合当前国情,尝试建立“二元制”研究生招生模式,在统一招考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研究生招生申请制,充分发挥导师和学生的自主选择权。制定和建立科学、规范的硕士研究生申请入学制度,充分发挥和规范学术组织和导师群体在人才选拔中的作用,提高导师群体科学选拔人才的能力,增强人才选拔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使具有创新能力和专业潜质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教育主管部门只进行宏观调控,同时结合学位论文抽检结果和报考情况作为分配指标的重要杠杆,允许各单位结合实际情况在一定范围可以适当调整招生计划,同时对学位授权点进行动态调整,每年只根据学生报考情况进行招生指标核定,对于报录比高于3∶1的专业可以适当上浮招生指标;对于报录比低于0.5∶1的学位授权点适当调整,减少招生指标。对于三年内报考率均低于0.5∶1的学位授权点可以撤销。

    (二)调整统一招考为资格考试,实行招考分离,

    强化复试环节的实效性

    改革现行研究生招生统考科目,建议取消统考英语,以全国大学生英语水平考试四级成绩作为研究生报考的基本条件,CET 4≥425分即可报考,考研时可不再考核英语,听力部分加在复试中进行。改革统考时间和考试有效期,建议每年3月份和9月份各举行一次,作为一个资格考试,考试成绩有效期也应该延长 ,建议有效期为三年。三年内,持有研究生统一招考成绩的学生可以在所报考学科范围内直接申请相应的学校。复试要参考考生在高校期间的学习成绩、科研活动以及工作业绩, 还必须考核考生的思想品德表现, 思想品德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每个招生单位在4月份和10月份集中审核符合条件的考生进行考察考核;或者具体办法交给各招生单位自主制定,比如要求具有一定的英语学习能力,参加全国英语CET四级考试425分以上,学分成绩80分以上,在大学期间主持各种科技创新活动,获得省部级奖励,公开发表文章,获得专利等,申报领域内两名专家推荐等,为真正有科研精神和科研潜质的学生开辟出一条绿色通道。

    (三)加大推免生的招录力度,逐渐向申请制过渡

    随着高等教育全球化的发展,研究生招生也必将走向国际化,赋予导师最大的自由度是研究生招生通行的惯例。鉴于农林高校推免生优质生源流失严重,所以应适当增加推免生招生计划,可以结合双一流建设,重点学科,重大课题等进行专项推免,面向国内外统一接收。推免生接收以导师自主审核为主,赋予导师更大的选择权,也为推免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与导师沟通。建立优质生源奖学金,建立以夏令营为主的推免生选拔遴选招生模式。可以有针对性地出台制定办法,简化流程,推行网上筛选,导师面试,力争接收推免生比例逐年提高,在此基础上建立研究生招生申请审核全方位覆盖。教育部门在调整推荐免试政策时可以适当地向农林高校倾斜,如增加留校推荐免试的名额,放宽留校限额以及推荐免试生的条件等,变相扩大地方高校硕士研究生招生的自主权。

    (四)改革研究生招生宣传工作模式,建立招生宣传长效机制

    农林高校要正视研究生招生中存在的困难,通过大力实施 “双一流”建设,提升自身的影响和综合实力,鼓励导师参与到招生宣传中来,要积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寄出去”等多种方式,加大研究生招生宣传工作力度,积极开展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活动,组织人员深入各高校开展研究生招生宣传工作,选派招生宣传员,利用高校工作的校友,接收的推免生和参加夏令营的学生搭建桥梁,扩大研究生宣传工作力度,逐步建立以大学科为特点的宣传模式;开展低年级学生中与导师学科带头人见面会,满足考生的多样化需求;遴选有责任心的研究生导师担任班主任,全面推行本科生导师制,让本科生尽早进入实验室,了解导师、学科、学院,增强低年级学生对学院、学科的认同,牢牢抓住潜在的优质生源。

    (五)建立招生培养协同机制,实施招生培养系统化工程

    要转变研究生招生工作思路,不能为了完成招生指标,完成科研任务而招生,要把学生培养,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放在招生工作首位,要将研究生培养贯穿于整个研究生教育的各个环节。

    要加强对导师的遴选和引导,鼓励导师以学生培养质量为导向,树立招生工作大格局意识。严格执行专业学位的“双导师制”,对于部分导师将专业学位研究生按照学术型培养,忽视了培养目标的行为要进行诫勉谈话,批评教育,甚至取消其招生资格。在招生前对导师进行严格遴选,要从培养质量、就业情况、学生评议等方面进行评价,将学生评价低的导师减招和限招。要拓宽研究生招生的思路,以学生培养质量为先,尤其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要密切联系企业农技部门,建立专业学位校外指导教师专家库,遴选一批校外实践指导教师,在双导师的模式下,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培养可以转变角色,校内校外导师均可招收研究生,甚至校内导师某种程度上沦为“副导师”,只是对专业学位进行学业指导,让实践能力丰富的校外指导教师成为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的真正第一导师,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发挥应有的贡献。同时严格依托推广基地和研究生工作站招生,确保整个培养有的放矢,精准培养,使招生培养实现有益联动。

    (六) 建立健全研究生招生改革保障机制,打造

    师生满意的阳光工程

    招生工作涉及面广,涉及利益眾多,如何保证考生、导师、招生单位的自主权、选择权,如何能确保整个招生工作公平、公开,确保整个工作在阳光下运行是招生工作保障环节必须审慎思考的问题。为进一步扩大招生自主权,仅仅强调个人的道德自律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在赋予学校、院系与导师自主权的同时,也应加强相关制度与法规建设,加强信息公开与社会监督制度,要在制度允许的范围内,给导师、基层单位更为充分的招生自主权。在整个申请审核过程中,相关材料必须公开,以导师组的集体面试结果作为是否录取的重要参考。

    总之,研究并制定多元化的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势在必行,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从考试内容到考试方式再到管理体制,做好全面改革,以选拔优质人才为根本,以突出社会公平为关键,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做到科学、公平、公正、务实,建立和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研究生招生选拔机制,完善我国在研究生招生过程中的生源质量保证机制,建立招生过程质量监管机制,使研究生教育在双一流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招收培养更多的人才,从而推动研究生教育乃至高等教育的发展,实现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的转变。

    参考文献:

    [1]范梅英,杨波,姚兰.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浅析[J].科技创业月刊,2010,(11).

    [2]张玉辉,郑直.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设计思路探析[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5).

    [3]栾方军,刘天波,赵升彬.浅谈多元化的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6,(40).

    [4]中国教育在线.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调查报告2017[EB/OL].?[2018-05-20].http://www.eol.cn/html/ky/2017report/page1.shtml.

    [5]章洪源.收费背景下地方高校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研究[J].亚太教育,2015,(36).

    收稿日期:2018-11-08

    作者简介:赵普庆(1978—),男,陕西杨凌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23:5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