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逻辑关系、现实挑战和提升路径 |
范文 | 曾长隽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启之以需、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的系统工程,人文关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维度和价值坐标。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关怀具有非常密切的逻辑关系。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依然面临着多重现实挑战,必须从场域转型、双向互动、隐性教育等多个方面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提升路径。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逻辑关系;现实挑战;提升路径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要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不断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把高校建设成为安定团结的模范之地。新时代背景下,人文关怀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在多元中立主导,多变中求共识,多样中成引领,把主流意识形态的基本原理和价值理念,转化为师生感同身受的认知与情感,并升华为自觉的信念与行为,就必须把人文关怀作为其发展创新的方向标。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关怀的逻辑关系诠释 1.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关怀之间具有耦合的自洽性与必要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的一种活动方式,是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获得发展的方式,是人通过这种独特的活动方式来追求自己的价值理想的目的性活动。”[1]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以培养人、塑造人、转化人、发展人、完善人为主题的人文色彩浓郁的学科,它自立于现实的个人,在探索人的生存规律、化解人的人生难题和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中实现着自身对于个人的意义和价值,是对现代社会中人的价值失落的积极回应。思想政治教育之所以成为人之生成和人之解放的重要环节和过程,主要是通过关注人的价值选择、关心人的思想处境、关怀人的现实生存和生命状况、关照人的精神世界而达到使人之为人的目的,为人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不竭精神动力。人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始终,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是人的存在方式和本质力量的内在规定和外在表征。 思想政治教育是以“现实的人”为主体对象的实践活动,其教育对象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而得、在特定条件下的发展过程中的人”,而不是“从口头上说的、设想出来的人出发去理解有血有肉的人”[2]。思想政治教育建设人的精神世界,为人的安身立命提供深层依据和重要支撑,推动人从认识自我向成就自我不断迈进,使人从自然人、自在人转变为自为人、自觉人,最终实现全面占有自我本质。人的存在是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本体性逻辑前提,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意义就在于对人的生存的关切,对人的生存价值和意义的唤醒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立足于现实生活中的不同个体,致力于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引导,满足了人内在超越的本性需求,其本身即是现实的人之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方式和表征。 人文关怀是对人的生活、生存、生命等权利和意义的关注与尊重;是人类本能地对生命存在、人生价值、情感寄托等方面产生的明确关怀诉求;是人走向对自我发展、自我创造和自我价值的不断探寻和追问。人文关怀作为一种理念集中表现为“对人的生命和人的存在的关爱,对人的合理需求和生活质量的关心,对人的人格尊严和社会地位的关切,对人的理想追求和自我完善的关照,对人的发展前途和终极命运的关注”[3]。通过这种关爱、关心、关切、关照和关注,能够给予人迷茫中的思想以深刻的价值指引,给予人异化下的现实人生以真实的情感还原,给予人碎片化的人格以全面的有机整合。[4] 人文关怀内蕴着关注人理想发展状态的表征,是马克思主义的崇高价值理想,而思想政治教育本是适应人类的需要和发展而产生的一种社会政治文化现象,它对于人的意义本来也应是毋庸置疑的。[5]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逻辑起点、基本范畴、主要内容等都指向人,这一学科属性使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天然的、显性的人文关怀特质。人文关怀的主要目的是帮助人实现全面发展,承认和重视人的主体地位和价值,体现人权和尊严。同时,帮助人们树立自主意识和树立崇高的理想,使之对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6]在人文关怀中展开思想政治教育,又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提升人的关怀品性和关怀实践能力,引导人的个性向着自由全面的方向发展,实现个体个性发展与社会整体发展、人的发展与物的发展的耦合。思想政治教育既具有人文关怀的属性,又具有人文关怀的使命。人文关怀能够揭示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品性。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就是一种人文关怀,是一种与人的生存、發展方式相关的人生哲学。综上所述,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关怀之间具有耦合的自洽性与必要性。 2.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关怀具有目标的一致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人们认识和发展自己的一种重要方式,是人的需要和生命活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7]思想政治教育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发展需求为目标,积极关注个人的内心需要和对美好人生的祈盼,营造个人阳光明媚的内心世界,构筑坚实丰饶的精神家园,引导个人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深切体认,对世俗功利的有限超越,提升人性深处对完满人格的热切期待,彰显其特有的人文关怀价值。人文关怀则具有明确的目标指向性,即培养个体完满的精神世界,促进个体主体性品质的全面、充分、自由的发展,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命价值,满足人对自我最优化的终极价值诉求,实现个体与人类文化之间生命精神能量的转换和创造性生成。 思想政治教育以人的理想发展、自由人格和个性品质为目标导向,致力于使人从自然存在状态向自为存在状态转变和自由自觉存在境界提升。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须臾离不开人文关怀的实存和积极介入,人文关怀通过提供理想目标的方式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架构、价值定位、内容体系、实践途径指引了明确方向。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关怀具有目标的高度一致性: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是以解决人的思想认识问题,培养人的道德素质,塑造完整人格为目的的教育,是一种人文教育,也是一种关怀教育。可以说,思想政治教育是人与人之间心灵的沟通,是集育心、育德、育人、育魂为一体的“文化—心理”交往活动;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即追求人的真、善、美相统一的境界。人文关怀为人的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赋予强大的精神力量,以哲学的深邃内涵启迪人持续开拓人性的新境遇,鼓舞人自觉探寻生命的最高意义。总之,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就是建设人本身,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人文关怀的终极目标追求高度一致。 3.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关怀具有价值的同一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在一定社会中以人为基础的活动,既具有社会工具性价值,也具有个人目的性价值。[8]从思想政治教育体现的价值来看,随着社会进步,思想政治教育更多地成为一种精神文化,不仅包含人生的真理,而且关照人类的永恒精神。我们每个人都能自觉自我人生的使命,并在人与人的关联之中探索个体生命的卓越,寻求自我灵魂的完善,使自身养成辩证统一的新型理性关怀和理智思维来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各种关系。人文关怀作为社会关系的一种调节方式,是人与人互动交往的本真基础,在社会运行过程中,既承担着引导行为的准绳作用,还发挥着规范行为的协调作用。人文关怀以真善美的价值追求贯穿于坚定理想信念、提升思想境界、陶冶道德情操、培育文化素养、提升心理素质等方面,力求化解各种价值冲突和精神困惑。它是人与人之间各自向对方的精神世界的敞开和彼此接纳,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平等的精神沟通和内在交融。这既是人文关怀的价值体现,也是人文关怀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 可以說,人文关怀作为一种价值关怀和理想目标,蕴含着非常丰富的思想道德精髓,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存在方式的深度思考,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一切教育活动的目标性把握。人文关怀是人与人之间达成知识共享、品德共进、情感共鸣、意义共生的过程,也是共同确立价值共识和建构精神世界的过程。这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永恒主题,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评价标准。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关怀具有价值的同一性。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现实挑战 中国四十年的改革开放和与之伴随的社会转型使社会面貌和社会形态发生了巨大变化,在以多元多样共在、公共空间凸显、阶层利益分化、社会热点频发等为基本特征的现代社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依然面临着多重现实挑战。 1.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关系疏离,导致明显的“目中无人” 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有鲜活生命、多元需求、个性思想以及丰富情感的人。人是教育的本体,是教育的尺度,教育的视野里务必有“大写的人”“真实的人”“整体的人”“丰富的人”。[9]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弊端之一就是“目中无人”,主要凸显其政治功能和社会功能,功利化、工具化、客体化等价值倾向明显。从教育理念来看,国家需求、社会需要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追求的目标,人只是完成这一使命的工具,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被物化,自身的需要和发展被放在次要的位置;教学内容上强调实际功效,窄化受教育者的人格培养;教学方法上重视知识灌输,轻视受教育者的情感体验,不能充分激发受教育者自我教育、自我进步、自我淬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导致书本和现实“两张皮”、校内和校外“两面人”现象不同程度存在。这种教育并非成“人”的教育,而是成“材”、成“器”的教育;不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是被动的、盲从的“标签式”发展,根源上可以说是缺乏人文关怀教育的苦果。[10]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表现更多受制于制度化的表达。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角色融入意识欠缺,关怀关系难以真正建立,除自然本能的关心之外,缺少自觉生发的伦理关怀,思想政治教育目的难以实质性实现。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人们在寻求存在意义和价值架构的过程中,出现种种精神危机。人文关怀、伦理规范、德性修养、善良意志、道德责任等严重缺失,道德冷漠、诚信失落、自我中心、交往失范等滋长僭越。[11]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以及与自己的关系时发生多重疏离,大学生的精神世界不可避免面临着道德迷惘、自律缺失、耻感钝化的侵蚀,迫切需要人文关怀的精神规约和价值导引,使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能够达到精神共享和相互促进,形成一种“我—你”存在方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 2.“供给”与“需求”不对称,人文关怀不到位 多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多是以“秧田式”为主,学生前后为序,左右比肩,面向教师,教师站立讲台或行于其间,如此确立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空间格局和师生之间的授受关系。在这种课堂环境中形成了以“接纳—输入—存储”为主的“储存式”教育方法,教学语言呈现出明显的学理化特征。[12]在课堂的教学场域中,不是“以理服人”,而是“以力服人”,忽视了对人自身精神和价值的关怀和反思。教育内容的说服力不强,教育方法的吸引力不够,教育环境的感染力不足,表现出明显的对象化、客体化价值倾向。教师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讲授和知识输出的权威象征,成为传授知识的“传声筒”,学生作为受教育者被剥夺话语权而处于话语的边缘,失去了选择的主动性和自主性,成为接收知识的“改造对象”。教育者依然囿于自身的话语环境,忽视了受教育者的接受心理和语言特点,不能够运用受教育者熟悉和喜爱的话语方式来传递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在全球化时代,人不仅生活于客观的现实世界,而且活跃于虚拟的网络社会。信息技术正在飞速发展和日益普及,网络空间已成为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交流思想、表达观点的重要场域,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正变得日益多元和便捷。然而,教师原有知识权威观念并未及时转换更新,教师的人文关怀“需求者本位”意识依然不强。这些都会使得教育对象在思想、政治、道德和心理层面的认同感不够,给内化和外化过程带来一定的内部障碍,最终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难以提升。 3.工具理性的膨胀遮蔽了价值理性的张扬 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肩负着借助于知识真理和工具理性提升人的综合素质与发展潜能的使命,还肩负着觉知人的生命意义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的职责。人文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属性。人文性的显在表现是情感关怀、尊严礼遇、精神关照和权利赋予等。[13]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基于不同的思维观念、价值判断和需求偏好,受工具理性的负面导向驱使,思想政治教育侧重于满足激发人的知识学习热情,而罔顾其理想信念、思想情感和道德素养的培育,教育现场中缺少了情感共鸣、尊严捍卫、精神启蒙和权利呵护等人文关怀。教育之于人的“意义”尚停留于表层化的教学目标达成度,师生沉溺于知识的堆积和信息的获取,难以超越科学主义、机械主义的窠臼。[14]这必然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理性的缺失,导致教育本身可接受性和实效性偏低,思想政治教育也就失去了其本真意义和最终的价值旨归。教学作为知识技能训练或培训的实然轨迹,越来越偏离了教学作为生活的应然轨迹,僭越了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的价值和目的。无法摆脱“无聊”“无用”和“无效”的偏见,难以改变“失语”“失踪”和“失声”的不利处境。因此,需要摒弃工具理性以“物”来衡量生命的一切的思维方式,关怀人的精神和心理,重新倡导树立人的理想信念和高尚情操,还人以本来面目,人的价值和尊严。[15]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提升路径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启发人的自觉性,调动人的积极性,激发人的创造性,造就具有自主思想意识、道德行为的社会成员和教育主体。[16]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体现其真正的价值,需要借助于人文关怀中的文化濡染、普遍性意义引导、伦理规范的约束和提领等呈现对个体人的完整生命关切与形塑的和谐生态。因此,必须逃离功利性的诱惑和牵绊,避免陷入理智的空洞、实践的鲁莽和功利的诉求。在审视其内在复杂性和外在挑战性的过程中,唤醒人们内在沉睡的思想,激发出奋发向前的精神力量,获得正确且明确的方向奋勇前行。[17] 1.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向生活场域转型 生活是生命存在的方式,是生命之源和人生之本,是实现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活动空间。教育作为一种唤醒人的生命意识、启迪人的精神世界,建构人的生活方式,以实现人的价值生命的活动,其产生和发展的合理性本身就是由个体和人类的生活需要决定的。[18]要把思想政治教育看作人的一种生命活动,看作满足人的生存和发展的主体性活动,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彰显人文关怀和生命关切。要与时俱进地更新反映时代气息和大学生自身生活的新鲜内容,充分彰显现实关怀与理论提升互动的教学维度。要实现人与世界生活关系的展开与拓展,把陌生于个体的外在世界转化为学生主体的生活世界,这个转化过程也就是教学活动的过程。教学既是特殊的生活形式,又植根于生活土壤。教学生活是双重具身性的生活存在,学与教不是单纯的离身认知或外在于身体的心智活动,也不是知识取向地知性说教、机械记忆,而是通过嵌入主体的身体和心灵的交互活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人文化、人性化、人本化的理想效果。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增强大学生的获得感和认同感为归宿,以大学生普遍关心和与他们联系最为紧密的现实问题作为突破口和切入点,把课堂讲授和学生的生活世界联系起来,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文本世界的理论说服力和现实解释力,用现代“对话式教学”取代传统“讲解式教学”,积极构建教师与学生主体间的平等交往实践模式,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情感人来拉近师生情感距离。还要注重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转换,要将教材的书面语言转换为不失本真意义的生活语言,赋予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浓厚的生活气息,关照理论所赖以依存的生活场景和生活脉络。要把握大学生的生活习惯和思想脉搏,体现大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需要和可能的生活价值追求,学会用接地气的语言,建构与大学生交流的平台,将恬静的教育叙事与灵动的个体生命相融合、深邃的理性力量与唯美的生活体验相对接。通过列举新时代鲜活案例,把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引领和精神关怀结合起来,实现从原有宏大叙事体系向关照大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转变,使思想政治教育入理、入情、入境,贴近大学生生活实际,培养和引导大学生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认同和接受正向积极的人生意义与社会价值,着力夯实大学生的人生根基,擦亮青年一代最鲜亮的精神底色。激励他们把远大抱负落实到实际行动中,珍惜韶华,脚踏实地,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飞扬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 2.教育理念和教学实践由“单向灌输”向“双向互动”转变 人作为社会存在物,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马克思认为,社会与个人的关系,离不开现实的共同体形式,这种共同体是人类生存的一种新智慧。它所提倡的是一种社会本位基础上的人际共生、共赢的价值理性思维方式。这就要求社会主体在公共生活中要学会关怀。关怀与被关怀是人的基本需要,个人之间应当建立平等互惠的关怀关系,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引导作用的发挥。[19]全球化、网络化的发展境遇,根本置换了当代中国社会的生态空间,人与人之间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对话、沟通和交流正在成为个体普遍的生存与发展方式。它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从“单向灌输”向“双向互动”转变提供了客观前提,同时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式转换提出了时代诉求。“回归本真的德育价值取向,在于回归人自身,在于以人的维度来思考德育的走向和功能。当代德育的全面回归最终应落实到人的价值层面,必须以开放的发展的姿态消解传统的教化权威,唤起个体的道德意识和道德尊严,关注个体的理性自觉,营造自由的交流环境。”[20] 课堂教学理念是最具再生力、变化性、创造力的元模式,教师教学理念的持续改进和拓展深化是高效课堂改革超越模式、经验、定式的必由之路。[21]人文关怀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求在教学形态上实现平等对话取代单向灌输、在功能上实现积极超越取代消极适应,还要求在价值诉求上实现人本化替代工具化、在本质上实现发展性取代规范性等。应积极地构建凸显大学生主体性的人文關怀教育模式,改变封闭、单向、静态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不能简单地用“我对你错,我讲你听,我训你受,我打你通”的方法,而是应该在教师和学生这两个平等主体相互尊重,相互配合,共同发展的基础上进行知识传授、思想交流、情感沟通,实现师生的双向互动与和谐交往,努力营造一个开放、多元、动态的课堂教学情境,让课堂成为学生体验生命意义、实现自我超越的空间。教师实现以“理智与情怀共存,和谐与个性并举,自信与谦卑融合,责任与权利统一”为表征的教育新生态适应性,是信息化新时代背景下教育理性复归的必由之路。[2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不仅需要凸显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自我构建,还需要在教学实践中采取双主体互动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思想碰撞,进而达成视阈的重叠共识和师生的教学相长。教师要善于走入学生内心深处去捕捉其潜在需要,掌握其内隐的成长发展期待,进一步引导、激发其产生更多的精神性需要。教师要学会打通线上与线下,要密切关注线上动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丰富教育内容,保证内容的高度、深度和温度;要利用新媒体创新教育方法,提高方法的适用性和实用度;要善于运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话语方式来传递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解开学生思想上的“疙瘩”。[23]通过彼此的尊重与互动、言语理解与融合、对话碰撞与接纳,最终获得完整的精神世界的生成。 3.改善和优化育人环境,做好隐性教育 隐性教育是教育者通过创设的教育情境模式、實践活动、文化环境,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进行潜移默化影响和感染的一种非显性的教育活动,能达到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提升精神品位的目的。良好的隐性教育既是一种有形的现实存在,也是一种无形的感染力量。应充分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公益性文化设施、公共机构、企事业单位、各类校外活动场所、专题教育社会实践基地等资源,开展不同主题的实践活动,利用历史博物馆、文物展览馆、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等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利用革命纪念地、烈士纪念碑等开展革命传统教育。运用大众传媒、宣传海报、文艺演出等鲜活生动、喜闻乐见的形式打造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品牌;利用学校校史馆、图书馆、档案馆、体育馆、艺术馆、荣誉陈列室、学生活动中心等场所,结合对校史、院史、学科史和人物史的挖掘、整理和研究,组织人文讲堂、生命教育、民主法治、心理健康等主题讲座,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内涵,厚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底蕴。 在坚持正确导向和强化内容建设的前提下,科学运用慕课、微电影、微视频、微信公众号和手机客户端等新媒体新技术手段,通过发起微博、微信、微话题讨论,吸引同学们广泛参与评论点赞和转发,充分发挥新媒体新技术的人文关怀功能,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传统优势与新媒体新技术深度融合,努力让思想政治教育变得“有虚有实、有棱有角、有情有义、有滋有味”。使当代大学生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为学生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从而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滋养精神、启迪思想、发展智慧、陶冶情操上下真功夫、细功夫、深功夫,着力引领当代大学生在名利浮躁前保持定力,在社会变革中不忘初心。 参考文献: [1][7]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11、360.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25. [3][6]寇东亮,张永超,张晓芳.人文关怀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12-14. [4]曾永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评价的人文关怀之维[J].思想教育研究,2018(5):72-75. [5]项久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与人的价值[J].教学与研究,2002(12):55-59. [8]郑永廷.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外延与规范[J].教学与研究,2014(11):53-59. [9]胡春光.规训与抗拒:教育社会学视野中的学校生活[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9. [10]龙溪虎.幸福观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维度[J].求实,2009(12):92-94. [11]崔振成.教师伦理世界观:教育伦理抱负实现的文化底色[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科版),2018(5):173-177. [12]杨未.锤炼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语言[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6):103-106. [13]崔振成.自由生态:教师课程意识转向的价值基础[J].教育科学研究,2016(2):67-72. [14]吴支奎,魏文静.从“他组织”走向“自组织”:论技术嵌入背景下课堂教学形式变革的路向[J].中国教育学刊,2018(10):73-77. [15]刘大椿.社会和谐与人文关怀[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52-54. [16]杨林.人文关怀视阈下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寻[J].社会科学论坛,2010(13):195-199. [17]孙其昂.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73-75. [18]郭元祥.论教育的生活意义和生活的教育意义[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00(6):22-28. [19]檀传宝.诺丁斯与她的关怀教育理论[J].人民教育,2014(2):22-23. [20]胡盛华,曾楠.错位与回归:德育价值取向的当代阐释—基于道德类型学的理论视角[J].江西社会科学,2009(12):229-233. [21]刘鹂.高效课堂的理念原点反省与改革走向[J].中国教育学刊,2016(7):50-55. [22]何顺超,刘将.“互联网+教育”浪潮中教师教育理性的偏向与复归[J].中国教育学刊,2019(4):73-77. [23]王易.论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及其提升[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3):107-112. (责任编辑 赖佳)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