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新时期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
范文 | 柴俊霖 吉平 宋力 杜云刚
摘 ?要:新时期经济转型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专业课程教学也应适应人才目标培养进行改革。文章以“汽车测试技术”课程为例,对专业课程教学理念、考核评定办法和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索与实践。通过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多样化以评促学的实施,学生全课程的调动与参与,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强化了基础知识的学习,培养了主动学习的习惯,激发了学生个性的思维,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新时期;汽车测试技术;教学理念;考核评定办法;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 ? ? ? ?文献标志码:A ? ? ? ? 文章编号:2096-000X(2019)17-0135-03 Abstract: The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the new era puts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for the cultivation of talents. The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teaching should also adapt to the training of talents and reform. Taking the "Automotive Testing Technology" course as an example, the article explores and practices the teaching philosophy, assessment methods and teaching methods of professional courses. Through the transformation of teachers' teaching concept, implementing diversified evaluation of teaching and mobilizing students' participation in the whole process, students' learning interest has been improved, the learning of basic knowledge has been strengthened, students' learning habits initiatively has been foster, students' individual thinking has been stimulated, the classroom teaching validity has been increased. Keywords: new era; technology of automobile measurement; teaching idea; examination and evaluation method; teaching method “汽車测试技术”是为车辆工程专业开设的专业课,该课程旨在使学生理解汽车测试相关理论知识,掌握零部件、总成和整车的在用测试方法,初步具备汽车测试及分析处理的实践应用技能,培养出服务于汽车设计生产、技术研发、后向市场等行业的工程技术人才。可以看出,该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和综合性。而且汽车技术日新月异,汽车测试技术与测试设备涵盖知识面也在持续更新,课程也具有极强的发展性。但是,现在课程存在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实践教学环节缺乏、课堂讲授形式死板、现有教材针对性差、课程评定考核片面、讲授知识相对陈旧等诸多问题。如此,一方面很难高质量达成课程培养目标,另一方面跟不上加快工程教育改革创新的步伐,达不到可持续发展的高素质工程创新人才培养[1]。因此,本文基于“汽车测试技术”课程教学活动,通过调研交流学习、自我学习思索与教学实践,对教学理念、考核评定办法和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与研究。 一、教学理念的重新认识 教学理念是人们从事教学活动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对教师来说,教学理念包含对教学活动、学习方法、知识价值、学生素质的理性认识[2]。新时期,面对“新工科”建设需要,工程教育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树立创新型、综合化、全周期工程教育“新理念”,探索实施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新模式”[3]。近几年开展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也旨在通过专业认证重新审视办学理念、更新教育观念[4],持续改进和提高工程教育质量,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提高我国工程教育国际竞争力。经过教学理念的深入反思学习,结合“汽车测试技术”课程本身特点,对课程教学理念有了新的认识与理解。 (一)“厚基础”,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 “厚基础”是指通过循序渐进的积累,达到基础理论知识的储备和基本能力的锻炼提高。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的通知(教高厅函〔2018〕17号)中指出[5]:“要把握好‘新工科建设的内涵,统筹考虑‘新的工科专业、工科的新要求,加快培养新兴领域工程科技人才。”创新性是新工科的属性特征,创新创业能力是对新工科培养的工程科技人才的首要能力要求[6]。创新能力是在掌握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与实践的一种能力素质[7]。因此,只有掌握了扎实的基础知识,才能进行深层次的问题分析,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创新意识或体现创新能力。课程教学中应侧重基础理论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培养,由浅入深,逐步加强。从一个知识点出发深入剖析理论知识,强化基础知识理解;从几个知识点的相互贯通,注重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应用;从基本测试设备的认识到测试项目的独立设计完成,达到理论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的有效结合,强调知识的融汇应用。 (二)“宽口径”,培养主动的学习习惯 “宽口径”是指通过课程教学的引导,达到多途径知识的获取和主动学习习惯的养成。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在“毕业要求”中指出[8]:“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为此,要转变原来“就事论事”的教学理念,要把课程内容涉及的重要知识点及其延展知识通过各种形式“布置”给学生,学生可先通过课前线上学习及测试考评达到知识的自学,然后通过课堂解惑答疑与交流讨论达到知识的理解及再思考,最后通过课后延展学习和作业讨论达到知识面掌握的升华,并把这种学习习惯在课程教学中一直保持下去,形成一种常态。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文献检索的能力,扩大知识面,又可以养成学生“求真知”的学习风气,还可以培养学生主动关注学习行业热点问题的习惯。 (三)“重参与”,激发活跃的个性思维 “重参与”是指通过全课程的学生参与,达到个体思维的展示与交流及推理思维的活跃与拓展。个性化是培养创新创业能力、跨界整合能力的内在要求,也是对新时期工程教育对象学习和思维习惯的响应[3]。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也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教学的落脚点最终归于学以致用,精心准备的教学得不到学生的回应,辛苦也只是徒劳。只有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学习与应用,才会有思维的激活。教学中要营造活跃的学习氛围,组织多位的交流平台,给自由个性展示更多的机会。如此,既可促发积极主动的思考,又可拓展灵活推理的思维,启迪创新思维。 二、注重过程的考核评定办法调整 课程考核评定方法是课程学习的指挥棒,对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有重要导向作用。以往课程的考核评定方式以课程考试为主,辅以平时成绩,偏重于课程内容知识的记忆,方式单一,不利于全过程、全方位学生学习的督促、检查与考评。因此,要加大平时成绩考核的份量,注重知识考核与能力考核相结合,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程学习的热情。调整后课程考核评定中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比例为50%,平时成绩细化由出勤、课前学习测评、课堂表现(回答问题、主动发言、听课情况)、课后作业及讨论、单元测试、课程实验等几部分组成,确定了各部分的评分细则,力求多角度、多层面定量化进行考核。新的考核评定方法实施后,学生出勤率提高了,线上学习时长增多了,课上抬头率升高了,各种互动交流积极了,整体学习主动性增强。 三、注重全过程学生参与的教学方法完善 在整体教学理念的指引下,除了教师在多年教学实践积累和新知识的学习中不断精炼课程多媒体课件,重点突出、难点讲透,条理清晰、深入浅出的讲解课程内容外,还要更加重视课前、课中和课后教学全过程的学生参与,师生互动,形成闭环式教学模式,以对教学方法进行补充和完善,如图1所示。 (一)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主要是对下次课程的基础知识、重点和难点内容进行自主学习;预习途径以学校网络教学综合平台和网络查找完成;预习内容以教师发布的文档、视频资料、思考题为主;预习效果以线上测试的形式进行考核评定,若测试成绩未达到要求,需要重新学习直到成绩合格为止。教师会对预習情况和测试结果进行查阅统计,了解学生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以便有的放矢地设计、组织和实施课堂教学。同时,也会进行师生互动,就预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充分交流。 比如在讲解传感器时,就汽车常用传感器类型、原理及汽车传感器市场等问题要求学生提前学习与测试,这样,学生经过自我学习、自我思考和自我总结,对知识点记忆理解加深,也会产生很多疑问,可更好地与教师、同学进行交流讨论,扩展知识面,拓宽思维广度。 (二)课中互动 1. 频繁提问。课上会频繁地就汽车基础理论知识、重点知识点等发出单个提问,检查基础知识与课堂讲解内容掌握情况,对于检查不理想的,布置“特制”课后作业,重新学习;课上会经常地就测试工作原理思路推理发出整体思考,个别发言以问题为导向讲解知识点,活跃课堂,保持敏捷思维。频繁提问还可预防学生上课“开小差”。 2. 分组讨论。对于课程中某些知识点的前沿发展(如汽车用传感器技术)、汽车测试有关国家标准(如汽车排放法规)等内容,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学习。课前分组并布置讨论题目,课中先由组长介绍组员分工情况,然后做小组汇报,随后小组间问答讨论,最后教师总结讨论形成的统一问题并做解答指导。这样,锻炼了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启发了团队合作意识,扩大了知识面,提升了专业素养。 3. 大作业报告。对于课程的重点内容(如汽车发动机动力性测试、汽车CAN等)和延展内容(如缸内直喷技术、高压共轨技术等)要布置大作业,学生结合自学和课程讲解,利用WORD、PPT、CAD等完成书面作业,还要进行作业报告讲解。这样,既巩固了知识点的学习掌握,又锻炼了系统思维整合能力,还锻炼了表达能力。 4. 知识竞赛。对于一些常识性的知识点(如汽车排放污染、噪声等),可以通过知识竞赛的形式进行学习。教师提前给出知识点的思维导图,并附加一些学习资料,学生分组学习,通过课堂竞赛达到学习的目的。这样,提高了学习兴趣,加深了知识的记忆,还会培养主动学习的好习惯。 (三)课后反馈 课后参与学习主要有课后作业、在线单元测试和课程实验。这几种学习形式不能只看重作业本身的完成情况,更重要的在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反馈与交流。利用课堂、社交网络平台等,师生要及时沟通。通过对成绩稍差学生的单独交流,便于教师及时给予帮助;通过对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总结反馈,便于教师与学生共同改进;通过对个性问题和技术前沿问题的探讨交流,便于教师与学生开阔思路,形成创新思维。 四、结束语 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在变,高校学生的特点也在变,课程也需要进行适应性调整和改变。教师要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多方面探索改变之道,提高教学质量,提升人才质量,培养新型科技人才。本文通过“汽车测试技术”课程教学理念、考核评定办法和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提高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实行了学生全过程的调动与参与,达到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有益探索。 参考文献: [1]韩宝志.构建工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加快工程教育改革步伐——访天津大学校长龚克[J].中国高等教育,2010(08):12-14. [2]陈珏.教学理念思索[J].中国教师,2009(s2):112. [3]吴爱华,侯永峰,杨秋波,等.加快发展和建设新工科主动适应和引领新经济[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1):1-9. [4]靳遵龙,王珂,陈晓堂,等.专业认证与工程教育的持续改进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19):3-4,6. [5]教育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的通知[EB/OL].[2018-03-21]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1803/t20180329_331767.html. [6]林健.面向未来的中国新工科建设[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7,38(02):26-35. [7]王汝言,毛期俭.论科技竞赛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127-129. [8]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工程教育认证标准[EB/OL].[2017-11]http://www.ceeaa.org.cn/main!newsList4Top.w?menuID=01010702.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