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互联网+下的高职基础医学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范文

    李媛 张晔 史文心 周郦楠

    摘? 要:近些年来,在我国经济发展的推动之下,我国互联网技术也得到了极大地完善和进步。现阶段,社会中各行各业的发展几乎都离不开互联网技术的支持。在高职基础医学课程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如果能够将互联网技术有效地利用起来,将会极大地推动我国高职医学教学水平。因此,文章从高职基础医学教学中最为重要的实践操作教学部分入手,分别从资源共享、互动教学、仿真教学等多个角度对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基礎医学教学改革进行研究和分析,希望能够为今后我国高职医学教学水平的提升提供参考。

    关键词:基础医学;实践教学;网络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 ? ? ?文章编号:2096-000X(2020)16-0142-04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under the impetus of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China's Internet technology has also been greatly improved and improved. At this stage, the development of all walks of life in society is almost inseparable from the support of Internet technology. In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the basic medical courses in vocational colleges, if the Internet technology can be effectively utilized, it will greatly promote the level of medical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China. Therefore, this thesis starts from the most important practical operation teaching part of higher vocational basic medical teaching, and studies and analyzes the reform of basic medical teaching in the context of the Internet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resource sharing, interactive teaching and simulation teaching. It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improvement of the level of medical education in vocational colleges in China.

    Keywords: basic medicine; practical teaching; network teaching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借助互联网技术和设备开展教学已经成为了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我国经济发展的推动下,我国高校的教学硬件愈加完善,计算机设备越来越普及,这为互联网技术与教学的有效融合提供了基础和前提。除此之外,高职基础医学侧重于实践操作教学,仅仅依靠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也难以满足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需求。所以说,加强对高职基础医学课程网络教学模式的研究,尽快提升我国高职基础医学课程的教学水平是当前高职教育工作者应该严肃对待的问题。

    在高职基础医学课程教学中,实践操作部分是连接互联网技术和教学理论的纽带和桥梁,想要从根本上改革我国高职基础医学教学模式,就必须要从基础医学的实践教学部分入手,通过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来推动整个基础医学教学水平的进步。

    一、实现基础医学教学与互联网融合的重要性

    (一)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

    与其他学科不同,基础医学教学更加注重实践操作教学部分。通过实现基础医学教学与网络的有效融合不但能够让学生对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有着更加深刻的理解,还能够培养学生养成较强的动手能力,引导学生形成创新意识,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之中,教师往往选择单一的教学模式,教学任务繁重且枯燥,不但不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具体的来讲,传统基础医学教学模式的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基础医学实践操作教学体系单一,缺乏多样性和灵活性。在过去的医学教学中,实践部分主要以验证性实验为主,例如动物体液的采集以及动物血糖的测量等等。这些实验一方面体现出了传统教学模式“重理论,轻实践”的错误理念,难以达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的;另一方面则是忽视了实验设置的科学性和系统性,难以让学生通过做实验来掌握正确的实验方法和科学思维。

    二是教学时间难以满足实际的教学需求。以基础医学教学中的人体解剖学为例,这一分支学科在基础医学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在医学机能学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却面临着教学任务繁多,教学时间不够的尴尬处境。这一现象的存在,导致学生很难快速掌握一些重要的实验方法和原理。

    三是教学方式缺乏创新。现阶段,大部分的高职院校在开展基础医学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仍然是采用单向输出的教学模式,没有充分认识到提升课堂互动性和生动性的重要性。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丧失了主动思考和创新的能力,往往是教师讲什么,学生就学什么,这对于他们今后的发展十分不利。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社会发展与国家进步对于我国高职医学教学水平有着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不但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无法达到当今时代人才培养的目标。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与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对当前教学模式中存在的弊端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深刻认识到网络教学对于高职基础医学教学改革的重要性,通过实现基础医学教学与网络技术的有效融合来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

    具体来讲,实现互联网与基础医学教学的有效融合能够实现以下几方面的功能:1. 赋予基础医学教学资源共享的功能。通过构建网络平台,能够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海量的教学资源和信息存储空间,让教学活动的开展更加方便和快捷。2. 通过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够提升教学课堂的丰富性和生动性,为学生提供更多新鲜有趣的教学实验,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3. 通过采用直播和慕课等教学方式,讓教学活动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局限,也能够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有效的交流和沟通平台。

    (二)符合当今时代人才培养的要求

    当今时代,想要实现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有大量的高水平、高层次的人才作为支撑。通过实现高职基础医学与互联网技术的有效融合,提升基础医学教学的水平,能够为社会建设提供一大批创新型高素质人才。近些年来,为了尽快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我国高校陆续对网络平台进行了引进,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创设了非常优渥的环境。除此之外,在2013年之后,我国还挑选出一百个国家级示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正式开展了对虚拟仿真平台的研究和探索。在虚拟仿真实验环境的帮助之下,推动了一系列传统教学模式和理念的变革,逐渐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提倡自主开放的教学模式,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网络教学的发展。

    二、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基础医学教学改革策略

    在开展高职基础医学教学改革的过程中首先要从硬件方面入手,加强教学平台硬件设施的完善。其次,要制定出符合自身院校发展的改革策略,可以通过与企业、科研机构相互联合的方式构建一个统一丰富的网络教学平台,从而满足今后我国高职院校开展基础医学教学的需求。具体来讲,高职基础医学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对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的研究和应用

    一般来讲,虚拟仿真实验平台主要是指借助计算机技术对实验环境和操作进行模拟的一种技术。同时,通过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的应用还有助于构建一个资源丰富和开放的共享教学管理平台,对于基础医学教学水平的提升有着非常显著的推动作用。从2012年起,我国一大批高职医学院校开始对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进行引进和应用。从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的结构来看,其主要以医学机能学、组织学以及解剖学等为主体,并且包含了临床学、护理学以及药学等辅修学科,具有非常强的系统性和丰富性。在实际开展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们只需要通过电脑、手机以及平板等终端设备就能够对实验的操作流程进行深入的学习,从而极大地节省了教学时间。除此之外,虚拟仿真实验平台还有助于实验设计的创新,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探索,从而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

    (二)进一步提升教学的互动性

    大量的研究和实践表明,想要从根本上提升教学的效率和水平,首先要采取有效手段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因此,在对基础医学教学进行改革的过程中,必须要认识到提升教学互动性的必要性,在借助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开放的信息化互动平台。通过这一平台,一方面教师能够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以及相关的教学资料上传到平台中,方便学生的下载和学习;另一方面,为教学平台配备一个医学信息数据库,让学生能够第一时间对医学界的前沿知识进行学习和了解。除此之外,还要为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提供一个特定的版块,采用网络论坛的方式,用积分和赏金的方式来调动师生问答交流的积极性。这样,学生可以将自己不懂的问题发布到版块中,教师也能够在空闲的时间为学生们解答难题,从而解决了过去教学模式中师生交流不充分的问题。

    (三)提升网络教学的开放性

    提升网络教学的开放性主要是要构建一个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的网络平台。开放平台构建的目的在于在提升实验室管理系统自主性和安全性的同时,实现实验时间、地点以及内容的开放性。通过这样的方式,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资助设计实验的兴趣,为今后学生科研水平的提升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则是能够在安排专门的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基础上,实现实验室管理的开放性。在实验开放平台应用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学习需求在网络平台中对实验室进行提前预约,然后实验室管理人员再根据实际情况对预约进行管理。除此之外,还应该针对教师设置一些科研项目实验室,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合适的科研项目公布在管理平台中,让感兴趣的学生报名参加,这样就能够在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的同时有效提升基础医学实践操作教学的效率。

    (四)对现有的考核体系进行优化

    考核体系的设置既是为了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也是为了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测评。以基础医学教学中的实践操作教学为例,传统的教学管理过程中往往是在实验报告的基础上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考核。这种传统的考核方式难以符合考核体系的科学、全面以及客观的要求。因此,在今后的教学管理过程中必须要在现有考核体系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和完善。具体的来讲,可以将考核体系分为形成性评价体系以及终结性评价体系两个部分。其中,形成性评价体系占到考核体系的百分之七十,其评价指标包括学生实验报告的书写情况以及学生对于实践操作技能的熟练程度。

    从考核形式来看,在开展形成性考核的过程中以两种主要形式为主,即实践技能考核以及实践设计考核。实践技能考核是让学生在题目中进行抽选,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验题目对实验的基本原理、实验的主要步骤以及实验的结果进行说明,并独立完成相应的实验项目。实践设计的考核则需要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题目,通过查阅文献等方式自行对试验进行设计,这一考核的目的在于对学生的分析能力、学习能力以及实践能力进行考核。

    与形成性评价体系不同,终结性评价体系是在考察学生基础医学知识理论的基础上,对学生的理论、技能掌握情况进行考察。为了进一步提升考核的效率和效果,可以结合学校的实际教学情况构建一个网络考试平台,该网络平台通常包含练习和考试两个基本模块。一方面学生可以登录该平台进行理论、技能的复习和预习并定期参加学校开办的考试;另一方面教师可以登录考试平台设置学生的学习内容、安排考试内容,还能对学生的考试情况进行及时、准确和全面的评价。

    (五)进一步加强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

    想要实现互联网与高职基础医学教学的有效融合,保障网络教学活动能够顺利开展,首先要构建一个科学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在今后的教学和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充分认识到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的重要意义。一方面,可以以学校自身的管理部门为基础,加强与相关科技企业以及高等教育研究所等機构的合作,共同构建一个开放、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结合高校教育活动开展的实际情况和基础医学教学改革的目标,制定一个统一、科学和全面的信息管理规范和标准,提升高职院校基础医学网络教学的规范性;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对网络教学平台进行优化和完善,可以在现有网络平台的基础上增设资源管理平台、学生管理平台以及教学评价平台,这样就能够对后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教学安排需求以及资源应用需求进行满足,也能够打造出一个集教学安排、资源利用、教学反馈以及学习评价等为一体的综合教学管理体系,为今后高职院校基础医学教学水平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六)加强翻转课堂的应用

    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对于翻转课堂的引用和推广相对较晚,现阶段翻转课堂在中小学阶段的教学活动中应用较为广泛,而在高职教学中却开展较少。在高职院校基础医学教学的改革过程中,必须要将翻转课堂重视起来,从掌握学习理论、构建学习理论、自主学习理论以及成长进步理论四个角度进行入手,将翻转课堂的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提升基础医学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赋予基础医学教学新的魅力。

    三、结束语

    总的来讲,当今时代是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的时代,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与进步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撑。对于我国高职院校的医学教育,同样如此。在我国高职基础医学教学的传统教学模式中,由于受到硬件设施和教学理念的局限性,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存在教学体系单一、教学方法缺乏创新以及教学时间不足等问题,不但不能够达到基本的教学目标,也不能够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分析能力以及实践能力进行培养,更不符合我国社会发展对于人才培养的需求。所以说,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到互联网技术与高职及基础医学教学融合的必要性,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结合网络教学与基础医学教学各自的特点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网络教学方案;另一方面要对现有基础医学教学模式进行分析和反思,针对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弊端,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优化和完善,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所具有的局限性。除此之外,还要在网络教学开展的过程中不断进行摸索和研究,对网络教学模式和混合式网络教学进行不断补充,在提升教学效率的同时,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基础医学教学的教学质量,培养出一大批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医学人才,为今后我国医学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吕叶辉,王新艳,刘丽,等.基于基础医学互动学习与实训中心的混合式教学在正常人体形态学教学中的应用[J].解剖学研究,2018,40(04):315-317.

    [2]孙秀君.基础医学英语微课程在高职院校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8(01):73-74.

    [3]许连静.高职医学院校基础医学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50):184.

    [4]刘香娥.翻转课堂在高职基础医学教学中的应用[J].职教通讯,2017(09):48-50.

    [5]肖春苟,张海玲,陈金锋,等.高职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网络课程的构建与应用[J].解剖学研究,2016,38(04):319-320.

    [6]常陆林,朱宝安.Web Quest模式在高职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08):82-83.

    [7]胡艳玲,林中翔,李国利,等.基础医学教师走向临床反哺教学的价值[J].现代医药卫生,2015,31(17):2703-2705.

    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互联网+的高职基础医学教学模式创新研究”(编号:JG18EB178);辽宁医药职业学院教学改革项目“FCM+CBT混合教学模式在高职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编号:20181003)

    作者简介:李媛(1986-),女,汉族,辽宁盖州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张晔(1980-),女,汉族,辽宁沈阳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史文心(1990-),女,汉族,辽宁丹东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周郦楠(1966-),女,汉族,辽宁沈阳人,硕士,教授,研究方向: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2:5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