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基于项目化教育视角的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与实践
范文

    汪妍

    摘? 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是当前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重要任务,需要深入贯彻到教育与管理等各个环节。调查分析高职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认同和践行情况,明确以党建、思政教育为载体,传播和认同核心价值观,发挥引领作用;以校园文化、网络宣传为载体,弘扬和倡导核心价值观,发挥传承作用;以课程思政、职业素养教育为载体,渗透和培育核心价值观,发挥育人作用;以社会实践、传统文化教育为载体,厚植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发挥践行作用,以此全面、全方位覆盖高职学生成长成才,成为培养其理解和内化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高职学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 ? ?文献标志码:A? ? ? ? ?文章编号:2096-000X(2020)25-0176-04

    Abstract: The cultivation and practice of the core values of socialism is an important task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which needs to be thoroughly implemented in various links such as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the cognition and practice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among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clearly use party build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s the carrier, disseminate and identify core values, and play a leading role; use campus culture and network propaganda as carriers to promote and advocate core values play a role of inheritance; use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as a carrier to infiltrate and cultivate core values and play a role in educating people; use social practice and traditional cultural education as a carrier to cultivate and practice core values and play a leading role, so as to comprehensively and comprehensively cover the growth of vocational students and become an effective way to cultivate their understanding and internalization of core values.

    Keywords: core values; vocational students; education

    青年學生是国家建设、未来发展的主要生力军,他们的三观正处于确立和形成的关键期,其价值观对实现中国梦有着重要作用。目前正在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高职学生将逐渐是此群体中重要组成部分,且具有更强可塑性。因此,如何有效地培育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使之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是当前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

    一、调查情况分析

    调查问卷由被访者基本信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认同情况[1]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情况三个板块组成,总计35个问题。发放问卷300份,回收问卷285份,有效问卷267份,问卷有效率为93.7%。被访学生均为高职大一大二年级学生,其中女生占比达89.5%,调查很大程度上反映的是高职院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及践行情况。

    问卷第二板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认同情况中,超过70%的学生知道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三个倡导”及各自包括的三个层面,但仅有52.4%的学生表示自己能或者基本能准确说出“三个倡导”所涉及到的十二个价值观。这说明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不够完整和深入。超过98.5%的同学认为自己理解十二个价值观的含义,其中“诚信”一词的含义理解最佳。这一调查结果说明学生普遍能表现正确理解十二个价值观的含义,但是部分学生由于各种原因并不知晓这是“三个倡导”的具体内容,且存在理解深度差异性。

    问卷第三板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情况中,98%的学生选择愿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践行价值观。这表示学生们主动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意愿是非常强烈的。但是在具体的场景问题中,调查结果却有所差别。如“假如学校举行学生民主评议大会,您会怎么做”一题中,有13%的学生选择了“即使去参加也不知道应该做什么”这一选项;“如果你在校园里看到乱扔垃圾等不文明的行为时,您会怎么做?”问题中,55.8%的学生选择了“自己不会这么做,会主动带走垃圾”,而没有选择更为积极的“发现马上制止,并对其进行教育”[1-2]。这说明学生们虽然有践行意愿,但在具体行动中仍有所欠缺。

    从调查情况来看,虽然存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不够清晰以及个别学生认同度较低的现象,但是总体来说高职院校学生对于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度还是比较高的。而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情况却不容乐观,虽然学生都有主动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意愿,但是尚未真正深入到践行层面,从场景问题回答来看也缺少正确践行的认知。

    二、影响因素分析

    对于高职院校学生核心价值观认同程度较好,践行程度不足的情况,作者观察并总结了现今高校的普遍教育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认为其影响因素主要有三个:包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统化,社会实践教育形式化和精神文化传播单一化。

    (一)思想政治教育传统化

    包括高职院校在内的全国各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所有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长期以来被摆在重要的战略位置。但是正因为自高校教育存在之日起,思政教育便诞生了,其教育形式一直较为传统与固化、较难突破创新。当前思政教育还是以永恒不变的课堂教育为主,每个学生每学期的必修课一定有思政课,照本宣科仍是大多数思政老师的教学方式,很少有人去研究分析教学成效以及思考如何提升。调查问卷中“您认为思想政治课不吸引学生的原因”这一问题中,有32%的学生选择“教师讲授方法不吸引人”这一选项,且占比是最高的。

    此外,思政教育的内容过于古板传统,为了方便,思政课教师往往是让学生直接阅读课本教材、上级下发文件原文或者国家重要会议的讲话稿。这样的教育内容缺乏灵魂,没有通过文字深入到其背后的精神以及所要表达的意义和出发点,更谈不上让学生领悟其精髓和深刻内涵。调查问卷中“您对学校设置的大学生思想政治课感兴趣吗”这一问题中,就有20%的学生选择“没有”。思政教育课程形式化和内容传统化成为直接导致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兴趣不高的原因。失去了学习兴趣自然只能停留在对价值观字面理解,没有动力去感受和内化价值观,更无法将其运用和引导自己的行为实践。

    (二)社会实践教育形式化

    高职院校相较本科高校而言,因为学生在校时间较短,经过两年多的课堂教育后,他们很快就会投入到社会建设中,应该更加重视专业实践和社会服务。如何快速适应社会、养成良好的社会行为规范、具备较高的职业岗位素养是高职院校教育的重要部分。当前,高职院校现有的社会实践教育流于表面,如志愿者服务更多的是以服务时长作为衡量标准,以及成为各类评奖评优或学期考评的参数指标,很少根据学生的专业和个人情况匹配志愿服务岗位和内容,对学生的志愿服務能力缺乏指导培训,对他们在志愿服务时学什么、锻炼什么、怎么能更好提升等问题针对性不强、指导不够到位。这样一来就导致学生只看重服务时长,不去思考志愿服务的作用和其社会意义。专业见习实习有时也是如此,学校和专业老师更加在乎最后的实习报告结果,对于见习过程缺少监管和引导,模糊了学生对专业实习实践的重要性把握。社会实践教育的形式化让学生失去真正意义上的实践平台和机会,指导的缺位导致难以带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所以即便学生理解并内化了核心价值观也很少运用到实践中来。

    (三)精神文化传播单一化

    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在中国任何一个校园里都不少见,主要是以文字形式展示价值观,如宣传栏、教室、图书馆、宿舍公寓等场所里到处都有这二十四个字的身影。但是这样的标语宣传起到的效果仅仅是让学生知道并且记住,考试或者抽查时能够写出来、背出来。除此以外,各大高校的官方网站、宣传折页和课堂讲座等等也是核心价值观的宣传载体,虽然看着多样,但实际上面对生活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来说是过于单一的,很难引起学生的主动注意。这样单一的文化传播方式无法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日常生活事件中、自身职业岗位履职中的存在,导致青年学生对价值观的理解和研究仅停留在课堂和文字层面,只是一个简单的记背任务。对于何时何地去做、如何去做、怎样做才能最好知之甚少,更谈不上达到积极主动境界。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培育对策

    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教育系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德树人为育人根本任务,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突出思想引领,强化思政实效,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注入全新活力[3]。职业院校也不例外,更应该将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任务摆在首要位置。高职院校学生的年龄和社会经验决定了他们是思想观念及情绪变化较快,社会认知不够成熟的群体。对他们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改良和创新教育方法,激发学生主动学和深入学的兴趣,才能真正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样才能牢牢把握住学生的思想动态,为国家培育一支具有先进政治思想,优良个人素质,合格社会公德和过硬专业技术的人才队伍。

    (一)以党建、思政教育为载体,传播和认同核心价值观,发挥引领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中华民族的伟大实践,而中华民族的步步崛起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4-5]。从1921年仅有13个人的代表大会成长为今日九千多万党员的优秀执政党,离不开党从未松懈的自我建设。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归根结底亦是一项教育事业的实践活动。尽管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方法、环境载体、针对群体等都随着社会的发展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但其教育本质和目的并没有太大改变。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也是党和国家为了社会的稳定和繁荣发展,对社会大众实施的一种特殊教育。以党团建设、思政教育为载体,让学生全面知晓党的成长历史、严明纪律、管理章程和无数共产党人的奋斗和牺牲事迹,从简单的字词深入到其历史积淀和凝练过程,使思政教育内容更为生动和饱满。以此来进一步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别是国家层面上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八字价值观,学生只有充分了解了、情感上认同了,才能自愿成为传播核心价值观的主体,主动将价值观传递给身边的人,形成良好的校园氛围和社会氛围;才能将核心价值观真正内化于心,时时刻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约束和引领自己的行为,承担起时代使命和社会责任,坚持走在党和国家期望的发展路线上。

    (二)以校园文化、网络宣传为载体,弘扬和倡导核心价值观,发挥传承作用

    校园文化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不仅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而且能够发挥丰富精神生活、传播先进文化、陶冶高尚情操等作用[4]。因此,需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浸润到校园文化建设中,通过学校精神文化、环境文化、制度文化、教学文化、专业文化、行为文化、品牌文化等,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发挥影响力和穿透力,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和培育的关键实施路径。当前互联网的时代,各种网络资讯具有快速、简短、及时和便于获取等特点,QQ、微博、微信以及以抖音为主的短视频app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平台。高职学生是典型的“网络原住民”,已经习惯从网络上获取各种讯息和表达自我观点。因此,高职院校要主动抢占精神文化传播新阵地,快速适应学生所喜爱的交流方式,组织各类有奖竞赛、案例征集、微视频、热点评论、投票转帖等活动,以不同形式运用各种网络新媒体平台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表学校官方正确导向。这样才能让学生以轻松活跃的方式,以喜欢熟悉的方式去了解、学习和传播核心价值观,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利用网络宣传的便捷性和及时性,让核心价值观在青年学生中活跃起来,扩大其影响的辐射面,达到弘扬和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目的。

    (三)以课程思政、职业素养教育为载体,渗透和培育核心价值观,发挥育人作用

    高职院校主要是为社会培养具备优良职业素养,能够快速适应职场,专业技能卓越的年轻一代。显然,专业技能、思想道德和职业素养已成为职业教育的金三角。一方面课程思政不是单纯的思想政治教育,也不是简单地把思想政治任务生搬硬套进专业课程教学中,而是将思政教育作为一种意识,潜移默化地渗透到每一门专业课程中。课程思政不是“任务”,而是我们践行社会稳定长治久安的总目标,是保持社会稳定,实现安定团结,繁荣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另一方面,职业素质养成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而是需要不断地去执行,使之成为一种无意识习惯、一种自然行为模式。因此,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高职学生最重要的专业教学活动和日常生活管理中,在专业课堂上对接岗位要求和职业精神、在生活中规范行为标准和固化优良素养,可以小到一个典型案例分析、一次主题活动倡导,大到系列社会问题调研、重大制度和管理举措改革等,让学生在校园课堂和生活中不断去接触、感受和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方位地理解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和内涵。同时,重视教育教学改革、创新育人管理过程中的诊断反馈和成效评价,这直接影响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的精准性、教育实施的有效性和成才方向的正确性。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校内培养过程中的全程渗透和全面体现,学生们才能以更正确和更成熟的角度去感知和思考党和国家、社会和个人,为社会主义下一个百年建设贡献力量。

    (四)以社会实践、传统文化教育为载体,厚植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发挥践行作用

    社会实践是课堂教育的拓展和延伸,相较于课本的理论学习而言,是职业教育不容忽视的重要教育环节,其主要包含所学专业的实践实习和日常志愿服务活动两方面。首先将24字核心价值观分点分层融入社会实践中,引导学生深入社会、感受社会,用所学所思去服务社会、回馈社会,这样才能跳脱出价值观的字面学习,在身体力行中加深和促进内化。其次,既然核心价值观是从国家发展实践中总结而来,那其教育就要归回到实践中去,为学生搭建一个可供自主选择的多方位实践平台,实现有的放矢的因材施教,如对各种弱势群体的帮扶,日常社会道德规范的监督,与先进人物的面对面学习等等。此外,习总书记曾指出:“要深入挖掘和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4]所谓文化自信,正是要求我们重视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传承文化血脉,从传统文化中感受民族魅力。首先挖掘和吸收传统文化、傳统价值观中的思想精髓,并将其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其次结合时代发展创新提炼各种先进文化理念,赋予核心价值观新的时代内涵,明确教育时代新方向新目标。只有以社会实践、传统文化教育为载体,才能追溯民族根源、追随时代发展,牢牢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环节把握住。

    参考文献:

    [1]张于.青年大学生认同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18,20(07):42-46.

    [2]夏元珍.五年制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状况调查分析——以合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6(10):219-220.

    [3]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在教育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意见[S].2019.

    [4]马健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8.

    [5]崔洪斌.中国梦视阈下“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重大意义[J].法制与社会,2016(24):147-148.

    [6]林安琪.大数据背景下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8.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22: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