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基于项目驱动的混合式教学实践与效果研究
范文

    冯亚娟 施茉祺

    摘? 要:文章依托项目驱动教学理念,探索分析了基于建筑云课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式在土木工程施工教学中的应用模式和实践效果。教学实践表明:基于项目驱动理念的混合式教学改革,把线上线下教育的结合建立在项目驱动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了线上和线下两种教学的优势,重构传统课堂教学,拓展了教与学的时间和空间,通过创新教学方法改革并提升课程教学质量。从教学效果上看,新的教学模式虽然对学生课程成绩的影响并不突出,但却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和获得感,增强了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有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项目驱动;混合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效果;土木工程施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1)08-0117-04

    Abstract: Relying on the project-driven teaching concept, this paper explores and analyzes the application model and practice effect of the online and offline hybrid teaching model in civi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eaching based on the construction cloud course. The teaching practice shows that: based on the project-driven concept of hybrid teaching reform, the combination of online and offline education is established on the basis of project-driven, giving full play to the advantages of both online and offline teaching, reconstructing the traditional classroom teaching, expanding the time and space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reforming and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course teaching through innovative teaching methods. In terms of teaching effect, although the new teaching model does not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students' course performance, it enhances students' classroom participation and acquisition, strengthens their practical and creative abilities, and helps them achieve the course objectives.

    Keywords: project-driven; reform of the hybrid teaching model; teaching effectiveness; civi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引言

    教育部吳岩司长在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年会上指出:“对学生发生作用的是课程,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单元和核心要素”。 随着“两性一度”与“双万计划”的提出,如何打造有深度、有难度、有挑战度的优质课程,已成为各高校及国家教育发展的重要议题。线上课程的推出打破了教学的时空限制,使学生可以在移动获取课程资源的同时进行可碎片化、可重复式的学习。因此,为更好的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淘汰“水课”、打造“金课”,本文基于项目驱动的教学理念,依托土木施工课程改革,设计了围绕建筑云课的线上线下教学模式,通过对比改革前后课程的教学状况来评价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成效,以期增强高校土木施工课程的教学效果,为同类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一、项目驱动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

    (一)混合式教学改革概述

    目前学者们关于混合式教学改革并没有统一的界定,但一般由传统课堂教学和在线课程教学组成,即基于在线教学平台,依托线上在线课程和智慧教学辅导工具,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能灵活运用教学理论,制定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以组织教学。如张成龙[4]在基于MOOC的教学研究中指出学习平台和课程设置有利于提升混合式学习的效果;吴霞[5]依托实验课程进行混合式教学,指出该模式对提升学生学习效果,培养学生学习自主性具有积极意义。虽然近年来慕课凭借其完备的课程设置和班级管理体系成为在线教学的理想平台,但是建筑云课,雨课堂等专业性智慧教学工具也是混合式教学改革的理想助力。相比而言,建筑云课等具有行业背景和专业化,更能良好的记录师生教与学的行为状态,为教务管理和教学统计分析奠定了基础。

    (二)项目驱动教学法概述

    项目驱动教学法最早起源于工读教育和合作教育,是一种全新建立在建构主义基础上的教学方法[6]。根据项目驱动教学法的内涵,老师和学生可以通过共同进行一项工作展开深入、全面的教学活动,既是教法学法,也是课程模式。该模式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成为项目活动的主体,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增强团队合作能力具有独特的作用。如裴要男[7]基于MOA模型检验项目驱动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影响,指出项目驱动对创业意愿、创业环境、创业实践、创业能力有积极作用。

    (三)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

    混合式教学模式依托土木施工在线开放课程。按照项目驱动教学法的理念,课程内容主要依托具体施工项目案例进行,旨在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在项目工作中的实践能力。

    教学形式由线上(视频与直播)教学和线下(课堂)教学组成(具体模式设计见图1)。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通过建筑云课APP进行课前测试,掌握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了解程度,进而推送视频和发布课堂任务,让学生们进行专题训练并对遇到的问题进行汇总,来监测学生的课前学习状态。课中学习一般由理论课程、软件课程和实践课程三部分组成。教师通过建筑云课上传本单元学习资料,在答疑解惑的同时监督和引导学生进行专题训练来自主探究及合作学习。在理论课程中可根据项目实施状况采用翻转课堂,研讨辩论等形式提高学生参与程度;在软件课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BIM5D、Revit等软件模拟施工现场,进行产品展示或宣讲;实践课程主要对接校外导师,通过视频直播或现场参观的形式来实现,旨在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和专业知识应用能力。课后学生可以通过建筑云课巩固本单元的知识重点、难点。

    二、 “土木施工”课程教学实践

    (一)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简介

    “土木工程施工”是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开设的工程管理专业核心课程。2016年开始使用行业线上建筑云课教学平台,不断进行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改革。于2020年被辽宁省教育厅认定为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根据项目驱动式混合教学的设计,土木工程施工的在线课程包括12个单元319个视频,每个视频时长5-7分钟。视频的特点在于其中不仅包含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部分的基础知识,还引入了一系列大型、复杂项目的案例工程提供学生学习,在增强学生视觉享受的同时提高学习兴趣。在线课程不仅能对理论知识进行补充,还能引导学生了解行业发展情况,拓展其专业前沿和技术深度。

    (二)实施过程

    混合式教学模式实施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每阶段教学形式的教学目标各有侧重。根据具体教学情况的变化,适时进行调整。

    课前预习实战。课前预习旨在激发学生对知识自主发现的过程。首先,在本单元课程开始前,教师会发布课前测试,就一些基本概念和工程实践中的现象对学生进行考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通过建筑云课发放教学任务,同时利用在线开放课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以小组形式来共同模拟完成案例项目实战专项训练。在开课前,教师会提供电子教材,通过建筑云课推送课程资源和其他配套资料并留给学生充足的学习时间,使学生可以在移动端和PC端观看教学视频,学习指定材料,阅读相关工程案例及背景资料。最后,在完成课前预习专项训练后,就所发现问题或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主题讨论,例如钢筋加工制作、模板加工制作,我们没有占用工期,那么工作的时间哪里去了?等,并将这些问题记录下来。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建筑云课进行预习检测,收集学生问题及答疑解惑。

    课中学习演示。课中学习主要由基础理论课堂、软件实务课堂和项目实践活动构成,三个环节相互关联。通过课前预习实战,学生已经对课上知识和案例项目有了一定的了解并完成了专项训练,课上进行成果演示、讨论在此环节中实现翻转课堂。老师第一时间对自己的教学内容做出调整以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提升了学生在课堂上的获得感。教师重点讲解模拟项目中涉及到的各部分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与施工组织,夯实理论基础。在基础理论课堂中,学生可利用建筑云课进行扫码签到,接收PPT以及随堂测试等,除此之外,教师可以选择学习通平台对学生疑问进行反馈。根据项目驱动的理念,学生由分项工程到分部工程再到单位工程,根据所模拟项目的建设情况来逐步完成项目。而在软件实务中,学生将根据施工技术组织方案等的安排模拟项目建设,最终通过VR动画或效果图等进行展示。项目实践活动旨在增强本专业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及知识运用能力。在此环节中,通过在线参观、直播讲解、现场参观及专业导师讲解答疑等方式,一方面增强学生理论知识与现实的结合程度,提高知識深度;另一方面对照土木工程施工的现实情况与虚拟建造的差异,增进学生对实务的掌握。

    课后巩固提高。本阶段通过课程回顾和延伸学习以达到知识应用的功效。教师团队通过在线教学平台、建筑云课,向学生推送测试题及微课,对已学习过的课程内容和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进行跟踪测试和评价,并通过社区论坛等组织课程内容和知识点的讨论。相关研究表明,社区论坛不仅可以促进协作学习和知识建构[8],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和思辨能力[9]。在项目驱动的合作学习中,一方面,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土木工程项目,讨论其特点和施工技术;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借助在线教学平台和建筑云课推送回顾课程PPT,让学生们分享课后学习成果并发给教师汇总讲评,让学生们在协作学习中培养学习能力及实践能力。

    三、教学效果调查与评价

    (一)教学效果调查

    教学效果调查主要针对学生对混合式土木施工教学改革的满意度和项目驱动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方式的教学效果对比如何?调查了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工程管理专业2015-2019年共347名学生,其中,在教学改革前的有156人,在教学改革后有191人。首先调查混合式教学课程的满意度。调查问卷按照李克特5级量表设计,题项为“您对先行的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模式满意度如何”,选项分别为非常满意、满意、没有明显感觉、不满意、非常不满意。调查前通过SPSS22.0对问卷进行信度分析,结果表明Cronbach's Alpha值为0.853,说明问卷设置科学有效。统计结果表明,改革前满意度均值为3.5,改革后的均值为4.08,改革后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要优于改革前,且两者之前存在显著的差异。事实上,根据近两年的毕业设计选题统计结果,2015级到2019级学生选择土木施工方向的人数从9%增加到了32%,学生们的学习意愿较为强烈。

    项目驱动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方式的实施效果调查。主要从学生成绩、各类竞赛成果等进行分析。在学生成绩上,同样按照改革前的学生成绩和改革后的学生成绩进行划分,进行课程成绩的独立样本t检验。统计结果表明,改革前学生成绩的均值为81.5,改革后学生成绩的均值为82.4,改革后的成绩略优于改革前,但成绩的影响并不突出。在竞赛成果方面统计了改革前后三年的成果,改革后的省级及以上等级获奖22项,明显高于改革前的16项,并且改革后的奖项名次优于改革前。这与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观察到的现象一致,即学生们更有兴趣在进行实务课程的同时参加各类大小型竞赛,斩获荣誉并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

    (二)教学效果评价

    通过近年来教学改革的实践,学生们的课堂满意度和获得感都得到了提升,基于项目驱动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对我们有着如下启示:第一、促进教学任务的完成和课程目标的实现。在教学过程中,每单元课程开始时由教师通过建筑云课推送课程视频等自学材料,并进行预习监测及课前答疑,为课堂教学进行“预热”,这样既节省了课堂讲授时间,也使课堂教学能更精准地把握课程重难点内容,提高教学效果。接下来的课堂教学通过学生演示教师的答疑解惑,使知识进一步被内化和巩固。第二、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和获得感。混合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课堂革命,它融合了在线自主学习与课堂协作学习,既保证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流互动的频度与质量,又使得学生可以不受地域时空限制进行自律性学习。这种教学模式的核心目标在于,提供比单一教学形式参与度更高的学习体验,以学习者为中心,使学生享有自主空间,替代教师成为学习体验的控制者。

    四、结束语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的教学实践使我们体会到基于项目驱动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把线上线下教育的结合建立在项目驱动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在合作完成项目的同时,学习理论知识并提高实践能力,有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与此同时,基于建筑云课和传统课堂教学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是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深度融合的革命,它充分发挥了线上和线下两种教学的优势,拓展教与学的时间和空间,重构传统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和获得感,有助于创新教学方法并提升课程教学质量。我们以信息技术推动土木工程施工教学改革,打造混合式“金课”,提高工程教学的质量和内涵,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复合型工程人才。

    参考文献:

    [1]曾建勋.关注慕课资源建设[J].数字图书馆论坛,2019(04):1.

    [2]Yousef A M F , Chatti M A , Schroeder U , et al. A usability evaluation of a blended MOOC environment: An experimental case study[J]. The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Research in Open and Distributed Learning, 2015, 16(2):69-93.

    [3]何克抗.從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5(09): 37-48+79.

    [4]张成龙,李丽娇,李建凤.基于MOOCs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研究——以Y高校的实践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17(04):60-66.

    [5]吴霞.实验课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9,38(05):173-176+199.

    [6]闫玉玲.项目驱动教学法在高职高专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与职业, 2015(05): 159-160.

    [7]裴要男,王承武,周洁.项目驱动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影响因素研究——基于MOA模型的实证分析[J].高教探索,2019(07):108-116.

    [8]Hara N , Angeli C J B . Content analysis of online discussion in an applied educational psychology course[J]. Instructional Science, 2000, 28(2):115-152.

    [9]Colleen, Connor. Virtual learning and inter professional education: developing computer mediated communication for learning about collaboration[J]. Innovations in Education and Teaching International,2003(4):341-347.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1:5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