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浅谈临床医学检验中质量控制提高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
范文

    郭金刚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临床医学检验中的质量控制提高因素,并提出相应改进策略。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接受临床医学检验的患者随机等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参照组采用常规管理,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加入针对性管理,对比两组管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差错性事件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临床医学检验中运用针对性管理可有效降低差错性事件的发生概率,加强质量控制,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臨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改进策略

    【中图分类号】R44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4-117-0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平稳发展,医疗行业的发展前景越发广阔,医疗技术不断发展,医疗设备不断更新[1]。在临床医学范畴中,临床检验技术得到了医务人员的广泛重视,相关人员正积极对其进行改进与完善[2]。传统的人工撰写检验报告的方式已逐渐落后,如今医师通过操作相关仪器便能直接获取检验报告单。当医师进行临床诊断时,检验报告单是一个十分关键的依据,检验技术在临床医学领域占据重要地位[3]。在临床医学检验工作中,应用不同的管理模式会得出不同的质量控制效果,本研究旨在探寻其中的质量控制提高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以期提高临床医学检验工作质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12月-2021年2月收治的100例接受临床医学检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抽签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参照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3-69岁,平均(45.16±6.34)岁。研究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2-71岁,平均(46.37±5.94)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

    1.2方法

    参照组实施常规管理,具体内容包括:①做好检验前的准备,例如接受常规生化血检的患者要在抽血前一周戒烟戒酒,禁止食用高脂高糖食物,抽血前两日仅能吃流食,抽血前10个小时保持空腹,抽血前6个小时不可进行剧烈运动;②采集样本时要选取恰当的时间与器械。例如若患者存在输液等情况,此时在输液肢体上采集样本会使样本中含有一定量的药物,影响检验结果。在采集静脉血时也要让患者尽可能处于坐位或是平卧位,防止站位,以免影响结果;③完成样本采集后要按照科学的方法进行保管,不要同其他物质有接触,也不要过度接触高温或是阳光;④采集样本的过程、数据的统计、处理与整理都要严格遵守相关规范。

    研究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加入针对性管理,具体内容包括:①强化设备管理。若检验设备出现故障将严重影响检验结果的精确性,相关人员需积极改善检验环境,对检验设备进行定期清洁与检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适时更换检验设备;②强化操作人员管理。医院应当明确制定科学的规章制度,让操作人员严格遵循规章制度开展检验工作。同时,医院还应重视培训工作,努力提升操作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与责任意识。③构建医疗平台。构建沟通平台可以给医务人员提供较好的交流机会,让医务人员在检验过程中能够保持与同事进行有效沟通,推动医务人员之间的信息共享与协作。④健全考核制度,将考核结果同奖金挂钩,以提升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端正其工作态度[4]。

    1.3观察项目及标准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差错性事件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软件选择为SPSS19.0,软件中()表示计量资料,对比使用t检验,(n)%则表示计数资料,对比使用x2检验,若最终得出P<0.05则表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差错性事件发生率为4.00%,参照组差错性事件发生率为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下表。

    3讨论

    当前,我国临床医学检验工作在不断完善,但是其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检验效率与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本研究结果显示:在临床医学检验工作中,实施针对性管理时出现误差的概率要小于常规护理(P<0.05),在仪器设备、检验人员、检验标准采取与处理等方面均可能出现失误。影响临床医学检验工作质量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检验设备有所不足,特别是在患者较多的情况下,老旧落后的检验设备无法满足顺利开展检验工作的需求。第二,检验人员间缺少有效沟通,缺少适用的沟通平台。第三,检验人员的综合素养有提升,部分检验人员没有给予检验工作足够的重视[5]。

    因此,医院可采用以下几方面的措施提高临床医学检验工作的质量:①采用针对性管理模式,规范检验流程,对工作人员进行约束。②督促工作人员同主管医师一起分析病情,防止出现漏检。③加强培训工作,尽可能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保证工作人员熟悉每项疾病的相关诊断指标,便于为临床医师提供助力。④强化检验系统相关的管理制度,将责任落实到每一位工作人员身上,同时完善相关值班制度、安全制度,对工作人员进行全方面监督。⑤重视检验设备的清洁、检验与维修,尽量引进高级设备。

    综上所述,临床医学检验结果同患者的诊疗紧密相关,医院可采用针对性管理模式以提升检验质量,提高检验效率与检验准确性。同时,检验科工作人员也需不断总结经验,尽量避免工作失误。

    参考文献:

    [1]刘海霞,周爱芳.临床医学检验中影响血液细胞检测质量的有关因素及其控制方法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0,13(24):162-163.

    [2]刘朝红,邓建,邹颜矫.临床医学检验中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方法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17):2+16.

    [3]胡乐兰.分析不同临床标本对微生物检验阳性率结果的影响情况[J].医学检验与临床,2020,31(9):59-61.

    [4]俞媛,王毅.血清淀粉样蛋白A在检验医学中的应用进展[J].医学检验与临床,2020,31(6):42-45.

    [5]李际珍.缺铁性贫血患者的血常规检验价值和准确率观察[J].医学检验与临床,2020,31(10):57-59.

    高青县人民医院?山东淄博?256300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18:4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