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农村智力回流的若干思考
范文 彭拥军 尹可珍
[收稿日期]20091006
[基金项目]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教育与农村社会流动研究”(编号EAA060191)
[作者简介]彭拥军(1969),男,湖南宁乡人,博士,湖南科技大学副教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学和教育社会学研究。お
[摘 要]农村发展需要新型建设者,而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取向的农村教育主要着眼于筛选农村精英脱离农村而不是造就村庄精英。农村教育单纯的去农化倾向不能满足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过程中的人才需求,让部分农村大学生到农村就业,实现智力回流,并成为农村建设的中坚力量,这是我国实现城乡一体的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农村;智力回流;智力剥夺
[中圖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09)06007806

农村现代化是我国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农业现代化,其重要尺度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农村现代化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农村人口的现代转变,其实质就是实现农民从传统人向现代人的转变。令人感到有些遗憾的是,我国对农村教育的设计实际上并不致力于为农业和农村培养人才,我国现代化的推进也是采取城乡、工农非均衡发展的战略。在这种背景下,受过教育的农村青壮年人口大量流向城市和工业,农村发展丧失了人口红利和智力资源,农村的现代化发展迫切需要智力回流。
一、农村发展需要智力回流
我国优先城市和工业的发展战略在吸引部分人走出农村的同时,实际上也造成对农村的智力剥夺,并客观上造成农村处于发展的尴尬境地,在一定程度上迟滞了农村现代化的进程。正如农民出身的美国总统杜鲁门所言:“有农民的富裕就有国家的富裕。农民处于困境中,国家必定在困境中[1]”。在当前的形势下,如何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就业以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题,并为农村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实现智力回流,已经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现实问题。如何使农村出身的部分大学生成为我国现代农业和现代农村的新型建设者,以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使农村发展成为可以与城市相媲美的生活场所,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
1 农村发展呼唤新型村庄精英
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曾强调,只有把传统农业改造为现代农业才能对经济增长作出重要贡献,而改造传统农业的关键是引进新的现代农业生产要素,不仅要引进杂交种子、机械这些物的要素,还要引进具有现代科学知识、能运用新生产要素的人[2] (Pvii),从而使农业成为经济增长的源泉。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城市优于农村、工业优于农业的发展模式造成在城市和非农产业就业高于在农村和农业从业的收益这样一种社会后果。在比较利益的驱动下,农村青壮年人口向城市和非农产业大规模流动。农村青壮年人口的大量流出,使农村精英大量流失,从而可能使农村极大地流失了社会底层的潜在领导力量[3] (P273)。事实上,农村的政治精英是村级事务的管理者和推动者,是农村中权力的象征;经济精英在当地创办各种实业,转移了部分农村富余劳动力;文化精英在社会事务上积极参与,这些人都具有很高的威望。值得指出的是,农村社会中的村庄精英往往是相互渗透的。一个在经济上获得了成功的人,其社会地位往往也会变得重要起来,从而拥有较高的声望。随着青壮年人口大量流出农村,在众多的村落中已经很难找到有威望、有知识、懂技术的合适村组干部人选。在农村社会中,威望本来就是乡土中国社会中产生社会动员力量的根基;技术是带领村民致富的必要条件,知识是带领农民致富的智力保障。由于传统乡村社会仍然呈现明显的熟人社会形态,刚毕业的大学生担任村官往往不容易很快胜任村长等职务,因为他们不是本土的村庄精英,缺乏必要的社会根基,一时难以形成社会威望,难以让人信服,工作很难开展。具有本土根基的新型村庄精英将是农村未来发展的重要领导力量。
2 农村发展需要富有生机的劳动者
要改善目前我国存在的由城市优势圈和农村劣势圈所构成的不合理城乡等级结构,形成现代国家所需要的“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社会,就有必要加快实现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和农业技术升级的进程,使农村发展走上赶超型现代化的道路。要顺利实现农村赶超型现代化的目标,当务之急就是为农村造就大量富有生机的优质劳动力。遗憾的是,目前城市相对优越的生活使大多数农村青壮年流动人口不愿意再回农村从事农业生产,农村的留守人口则主要由老人、妇女和孩子等社会流动能力相对较弱的人群组成,他们总体上表现出观念上趋于保守、体力较弱、技术匮乏、科学文化水平低以及不具备与外界接触的实践经历等非现代性特征。仅仅依靠这样的人群,显然难以实现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也难以在农村产生大量的中产阶级阶层,甚至还将使整体素质本来就较低的农村劳动者的素质进一步降低。事实上,当前我国农村大量出现的空壳化、凋敝化现象就是农村宝贵自然资源没有得到合理开发和深度利用的一种反映,也是农村产业结构和社会结构未能真正优化的现实反映。毋庸讳言,不协调好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农村经济健康发展之间的关系,而一味地让大量的农村优质劳动力流向工业和城市,完全有可能引发粮食安全等一系列基本的民生问题,从而阻碍社会的良性发展。20世纪60年代印度发生的粮食危机就是前车之鉴。印度在社会转型过程中采取的是重工轻农的发展路子,结果导致工业的高速发展以牺牲农业发展和农民利益为代价。尽管印度建造了发电拦水坝和巨大的钢铁厂,但农业生产依然十分落后。在医疗条件改善、死亡率下降和出生率提高等因素影响下,印度人口大增,由此导致印度政府每年不得不大量进口粮食,给进一步发展埋下了巨大隐忧。而美国的情况则是在城市和乡村的竞争中,实现了农业人口和农业技术的优化,从而提高了农业和农民的地位,也确保了美国真正的现代化大国地位。
3 农村发展需要高素质科技人才
从发达国家农村社会变迁的过程来看,实现农村及农业的现代转变都是在大量高素质农业人才的支撑下完成的。美国农业的机械化和自动化是农业科技进步与农民高素质化同步推进的产物。在美国现有的农业人口中,高中以上(包括大学)文化程度的比例已经达到90%,而50岁以下的农民中有50%具有大学或大专文化程度;而我国农业科技人员仅占农业人口的0.1%[4]。日本在1880年到1938年间对“乡村教育和农业研究、发展、推广所进行的投资”每年所产生的收益率是35%[2](P143)。事实上,已经有大量证据表明,农民的技能和知识水平与其耕作的生产率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因此,我们不难形成以下认识:我国农村人口文化程度太低的现状对我国农村的职业地位提升和农村产业结构优化都十分不利。如果不迅速改变这种现状,如果农村不能够很好地吸引和吸附足量的高素质科技人才,农村发展将无法跟上现代化的节奏,农村人口不但无法成为现代化的积极推动者和现代化成果的享用者,而且完全可能被甩出现代化的轨道而成为真正的社会边缘人。农村现代化需要建立在发展现代农业和现代农业技术的基础之上。目前我国农村由于缺乏足够的拥有先进技术、推崇科学、视野开阔的科技带头人和技术转化者。这一方面会导致已有的农业先进技术难以普及或者普及程度不高(仅以抛秧技术这种简单有效而容易推广的农业技术为例,我国南方水田的抛秧技术的推广度也仅仅在50%左右,由此可见现代农业的形成和发展仍然存在很大困难);另一方面,由于农村缺乏可以促进农业产业转移、发展现代农业综合企业的高素质人才,提高农业产品的附加值,改变农业社会的产业结构等问题一时也难以得到有效解决。
二、农村智力回流面临许多困难
传统农业已经严重阻碍了我国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但现代农业所要求的物质生产现代化和农民自身人格的现代转化又很难在传统的乡村社会中自动实现。因此,让大学生成为农村的新型建设者是满足农村发展人才需求的现实选择。遗憾的是,目前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形成了两个不等质的封闭循环圈:城市优势循环圈和农村劣势循环圈[5]。城市代表着先进文化和生产力,城市的优势决定了大学生不愿去农村;反之,农村则意味着落后和贫穷,农村的劣势地位使大学生即使愿意到农村就业也将面临重重困难。
1 某些固有观念阻碍大学生成为农村建设者
首先,读书离农的思想阻碍大学生到农村就业。将生存作为第一需要的生存伦理植根于农民社会的经济实践和社会交易之中[3](P3)。当今,农村大学生除了将读书作为谋生手段之外,更多地寄希望于通过读书获取较高的学历、职位和声望从而跨越原来低下的社会阶层。远离农村和农业就是这种目标最直观的反映。客观地说,农民子女接受高等教育远远不是出于对知识的渴求(尽管我们不排除这种可能),更多地是把教育视为一种改变自身地位和命运的工具,通过读书离开农村就是这种愿望最直观的表现,也是教育的这种工具作用是否真正得以发挥的重要检验尺度。在这样一种深厚的思想背景下,大学生就业一时难以彻底摆脱离农观念的影响。
其次,读书为官的仕途观念阻碍大学生到农村就业。我国古代读书、应试、做官三位一体,这种官本位的社会文化心理实际上把教育作为个人社会地位的“提升机”[6]。农村人以前都希望子女能够找到一份福利好而又稳定的工作,拥有干部身份(农村往往称之为“吃国家粮”),并以此为荣。大学毕业回到农村从事农业生产将无法获得干部身份,在农村这样一个特别注重“人情面子”的熟人社会里,大学生回农村从事农业生产必然是很没“面子”的事情。
再次,读书致富的功利价值观阻碍大学生到农村就业。对农村大学生而言,教育到底是“致贫”还是“治贫”已经成为了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在现实社会中,一些农村大学生通过读书,走出农村而脱贫致富了,他们就会成为邻里争相仿效的对象;但现在也有许多农村家庭因孩子读书而走向贫困。在当今经济分层日益明显的背景下,大学生从事农业工作除了干部身份的丧失外,实际上也意味着丧失了制度赋予的经济资本和权力资本,而他们能否依靠所拥有的文化资本优势而致富实际上更是一个未知数。读大学的投入不一定能够取得所期待的产出,会使原本贫穷的农村家庭误认为,大学生到农村从事农业相关的工作,说明大学教育是无用的。
2 缺乏足够的农业技能阻碍大学生成为农村建设者
首先,大学生培养的城市和工业取向阻碍大学生到农村就业。目前我国农村的基础教育、现有的高等教育(包括农业类高等院校)基本上致力于培养城市和工业需要的人才,较少考虑如何有效地培养农村所需的人才。这样的教育制度设计,一方面使农村教育筛选农村的优秀者送往城市,它在提升部分農村人的同时也在对农村进行“智力剥夺”,并一步步造成农村人力资源丰富而人才资源缺乏的格局,产生农村拥有的是大量低素质劳动者的社会后果。另一方面,城市和工业取向的教育难以培养适合和满足农业和农村发展需要的大学生。大学生即使愿意回农村,也容易成为“多余的人”。
其次,高等院校配套设施不够、涉农专业逐渐萎缩,使大学生缺乏到农村就业所需要的技能。近年来,各高校在专业设置上越来越遵循市场导向,无论本科或高职院校几乎都增设了“热门”的管理或法律等专业,但很少增设涉农专业,甚至新增专业还冲击了原有的涉农专业。以培养涉农人才为特色的中国农业大学为例,其理学院、经济管理等院系本科所设立的非农专业与涉农专业所占的比例几乎相当,其涉农的农学、动物学、生物学等专业往往要到第五学期才分流,学生实际上没有足够的时间将其专攻的涉农专业学好、学精。不仅如此,这些直接涉农的大学往往并不致力于为农村培养相应的管理人才,从而难以有效地帮助农村创设吸引智力的制度性和管理性环境;而普通高等院校即使有少数的涉农专业,其实用性往往更成问题。
再次,大学生个人的学农意愿不足影响大学生到农村就业。我们不能否认,确实存在一些大学生热爱农业,能认识到农业在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但他们往往因担心工作不好找而犹豫不决。反之,那些已经就读涉农专业的大学生则往往认为涉农专业不实用、待遇和名声都较差。在这种认识的影响下,这些大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甚至内心始终有改行打算的人也不在少数,他们对所学专业存在敷衍了事倾向的情况十分常见。缺乏对将来从事职业必要认同感的人,是难以在其职业领域做出成绩的。
3 路径不通畅阻碍大学生成为农村建设者
首先,农业职业缺少白领性工作岗位产生大学生到农村就业的阻塞性影响。目前我国农业总体上还处于传统农业水平,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时处于附庸地位。尽管农村二、三产业都在快速发展,但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劳动力市场发育水平尚处于粗放型阶段。大学生到农村往往找不到合适的白领性岗位,即便有大学生能够成为村官或政府公务员,但毕竟人数很少,并且这些工作其实与他们所期待的理想职业也存在较大差距,理想与现实间的差距阻塞了许多农村大学生到农村就业的道路。
其次,非农非城的尴尬身份成为大学生到农村就业的现实阻碍力量。大学生作为高素质的人才到农村,本应该拥有很高的声誉、地位和权利,但中国社会成员的声誉、地位和权利基本上是通过单位来获取的。而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不是真正的单位社会,也不能像城里一样为大学生提供住房、医保等福利保障,大学生在农村就业往往陷入非农非城的尴尬境地。此外,在我国乡村社会中,大学生所学的知识往往不能很好地与权利、财富、声望相结合。在乡村社会,大学生占有的文化资本不具备带来权力的特性,他们在乡村社会中和普通农民一样没有话┯锶ā*
再次,农村人才的潜在需求缺乏有效激发阻碍农村对大学生吸纳能力的生成。从理论上说,农业和农村发展需要大量高素质人才。然而事实上,从2006年起国家每年招募2万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2~3年的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的实践看,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客观地说,这部分人最终能留在农村为农村服务的还是很少。在缺乏国家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下的农村大学生自发到农村就业,其后果不难想象。事实上,大多数的大学毕业生认为到农村就业就是从事体力劳动,因为缺乏合适的条件,他们难以成为现代农业技术推广、运用的带头人。因为农村的集约化程度很低,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不可能产生把知识和土地联系起来在农村创造财富的需求,农村目前较为低下的现实生产力水平在缺乏必要的制度和政策的推动时,实际上还无法大量吸纳大学生。
三、使智力回流从潜在需要到客观现实
农村社会要发展并实现现代化,需要构筑合适通道,在农村发展与大学生到农村就业二者之间形成良性互动。
1 改变某些不合理的观念使大学生认识到农村就业所特有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首先,大学生要认识到农业职业将产生大量的新式中产阶级,大学生是构成广义白领阶层中的新式中产阶级的主要来源。正如米尔斯所指出的,那些生活在乡村,但本身不参加农业的乡村非农人口所从事的行业都可以广义地定义为白领性行业[7]。从事这些行业的人便是正在崛起的新式中产阶级,他们来自于社会各个领域和层面,依附于庞大的工作机构,专门从事非直接生产性的行政管理工作与技术服务,靠知识与技术领取稳定且丰厚的薪水,其职业可以是管理者、工薪阶层、销售人员和办公室人员等。可以肯定,随着现代农业的逐步形成,大学生将可以在农村更广泛的职业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其次,倡导有利于大学生到农村就业的社会舆论。在政治分层的社会中,单位影响人们寻求向上发展的机会以及政治、文化、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利益[8]。如果没有了单位,大学生手中的文凭就不能带来预期的价值和地位,社会上出现的新“读书无用论”既是大学生对读书的目的、价值及意义认识上偏差的反映,实际上也是单位社会所导致的客观不良社会后果的体现。我们必须承认,在经济分层日益明显的社会中,教育仍然是个人作为提升能力和水平的工具之一,但也不能否认最终决定人们社会地位的是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客观地说,社会的经济分层能有效地改变目前社会上流行的官本位、人情关系、面子等因素所产生的不良影响,也有可能使大学生认识到,在人才相对稀缺的农村其实更容易凭借自己的知识和能力走向富裕,从而实现自己的价值并获取较高的社会地位,并从新的角度和领域重塑大学生形象,提高大学生群体的声望。可以预见,随着农村人口素质的优化,农村人口的经济社会地位也会相应提高。实际上,这在美国等实现了农业现代化的国家已经成为了事实。在发达国家,农村人口在社会政治、经济等事务中都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社会力量。
2 办好服务农村的高校使大学生成为农村社会富有生机和活力的就业者与创业者
首先,农业经济的发展靠科技,靠拥有知识的农业科技人才。高等教育要提高服务农村的质量和水平,必须充分考虑到农村的不同地区的人才需求在数量、类型、专业和层次结构上存在的显著差异。除了农业大学专门培养新生的大学生外,還可以在农村中发展教授现代农业技术和农业综合企业等知识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向农村传播知识或推广科技成果,为农村提供各类直接的社会服务,就地培养大量的创新型技术人才,使高等教育为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提供分层次的智力支持网络。美国在《莫雷尔法案》及其随后相关法令的颁布实施后,高等教育服务农村并促进农村飞速发展的成功经验就值得我们借鉴。美国各州赠地学院积极主动地为农业提供灵活多样的社会服务;同时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也为农业培养了数量充足的高素质专门人才,这些都为美国农业生产提供强了有力的智力支持和技术保障。
其次,高等教育应该致力于提高大学生服务农村的技能水平。现有的国民教育体系实际上不能很好地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必要的人才和技术支持,需要根据现代农业和农村的发展趋势,努力将人才培养的内在规律和农村的具体要求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适应能力和创业能力。此外,还可以组织大学生亲自去参与一系列与农业相关的实践活动,如建设生态农业、旅游农业等活动,加深他们对农业专业的理解,感受农业专业对农村社会乃至整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性。目前,国内也有少量大学生回农村就业和创业获得成功的例子。据《成都商报》报道,四川农业大学毕业生龙波、王旭不顾家人反对,大学毕业后回乡养猪,两年后身价300万,并创造了中国的第一个品牌猪“普兰克”。用他们的话来说,他们的成功在于将知识和土壤结合起来,这样不光解决了自己的就业问题,为自身带来了财富,同时也带动整个村的人养猪致富。可以肯定,没有夕阳的产业,只有夕阳的技术,传统农业要走向现代农业,需要大量的具有知识和技能的新型建设者来改造传统农业。
3 努力使大学生成为农村发展的实际推动者
首先,大学生是推动农村技术创新的生力军。大学生是新生产要素中现代科技知识和技能的体现者。目前我国农村正在形成各种农业服务组织以及与农业相关的企业,大学生因为具有较高的知识文化水平,他们对新型农业机械的组装、操作、维护等技能学习比普通农民上手要快,这就为大学生在农村成为新型白领提供了重要契机。随着农村土地流转等新型制度的推进,农业和农村领域的制度创新将会进一步推动,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机会将越来越多,创业的环境也越来越好,他们可以依靠知识入股,真正实现科技兴农。在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过程中,大学生还可以发挥两个方面的重要作用:一方面,他们可以帮助农民提高素质及技能水平,帮助农民更好地利用现代农业技术和相关设施,也可以利用农业信息化对农业生产的各种要素进行科学化管理,提高生产效益,真正促进农民改变旧的生产方式;另一方面,他们可以推动农业的产业化改革,提高农业专业化程度,促进农业综合企业以及农业相关工业的发展,为农村发展提供更好的基础和平台。
其次,大学生是推动农村制度创新的重要力量。随着农村土地流转等一系列农村改革和制度创新的出现,大学生在制度创新过程中将有更大的用武之地。大学生在将来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合一、能适应市场变化、实现农业集约化生产的新型农业合作社将发挥新的作用。各种农场或农业合作社是顺应农业专业化发展的趋势而产生的,伴随农场或农业合作社而诞生的农村二、三产业迅速发展,使这些生活在农村中的人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农民了,他们将从事专门的谷物种植、鸡禽生产、牛奶生产等白领性工作。这些专业农户也可以通过组建专业合作社或农民协会的形式,提高农业的比较收益,带动农业沿着生产社会化和经营集约化方向发展,真正形成自己的农业品牌,提高农业产品的社会知名度和附加值。随着农业和农民经济地位的提高,农业的社会地位必将大大改善。事实上,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农村和城市只存在职业分工的不同,而不存在身份和等级的差别,农村居民也和城市居民一样实现了生产社会化、经济市场化和生活城市化。
[参考文献]
[1] [美]埃弗里特?M?罗吉斯,拉伯尔?J?伯德格.乡村社会变迁[M].王晓毅,王地宁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223.
[2] [美]西奥多?W?舒尔茨著.改造传统农业[M].王晓毅,梁小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3] [美]詹姆斯.C.斯科特. 农民的道义经济学 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M].程立显,刘建,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4] http://www.agri.ac.cn/DecRef/AgriModer/200306/40316.html
[5] 余秀兰.中国教育的城乡差异——一种文化再生产现象的分析[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14.
[6] 彭拥军.高等教育与农村社会流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3.
[7] [美] C.赖特?米尔斯.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M].周晓虹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50.
[8] 李汉林.中国单位社会:议论、思考与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1.
(责任编辑 李震声)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9: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