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突破公共艺术教育发展的瓶颈 |
范文 | 王建 摘 要:重视高等学校的公共艺术教育,培养学生高雅的艺术修养和生活情操,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使之养成健康积极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态度,是社会赋予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突破高等学校公共艺术教育发展的瓶颈,需要对高等学校公共艺术教育的作用和对象有明确的认识,同时,还应有科学的内容设计和合理的制度安排。 关键词:艺术教育;认识;设计;体制 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的艺术教育工作不断得到发展,建设起一大批优秀的专业艺术院校,培养了大批的专业艺术人才,然而,与专业艺术教育蓬勃发展相比较,我国的公共艺术教育长期以来发展滞后,呈现出公共艺术教育观念淡薄、地区和学校间开展不均衡、艺术教育功利化等现象,其中,高等学校的公共艺术教育的开展情况则更为参差不齐,不少学校仍缺乏正确的认识、合理的内容设计及有效的运行体制。2014年1月,教育部发布《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教体艺〔2014〕1号),进一步明确了公共艺术教育开展的指导思想及建设要求,笔者认为,基于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公共艺术教育工作发展的现状,推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工作的发展,首先应从“认识、设计和体制”的三个角度突破制约其发展的瓶颈。 一、明确的认识:高等学校公共艺术教育的作用和对象 艺术教育历来都是人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得到世界各民族的广泛认可,其作用在于培养人的审美能力、陶冶人的道德情操、开拓人的精神视界,丰富人的文化生活,发展人的综合素质。艺术的特点和功用决定了艺术教育应该是终身教育、全民教育,而绝不是某个阶段的教育或者是针对某部分特定人群的教育。 长期以来,一些人将艺术教育片面等同于艺术技能训练,因而从技能训练的角度出发,认为艺术教育应主要在中小学阶段予以实施,忽视了公共艺术教育在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事实上,从人的成长规律来看,大学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能力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学生最容易受到不良文化和思想影响的关键阶段。因此,重视高等学校的公共艺术教育,通过其培养学生高雅的艺术修养和生活情操,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使之养成健康积极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态度,自觉抵制低俗庸俗文化的侵扰,是社会赋予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 近年来,随着艺术学科的不断发展,各综合性高等院校纷纷开设了艺术专业,培养了大量的专业艺术人才,这对于完善学科设置,提高高校的综合竞争力有着重要的作用。一些人据此认为,高等学校的艺术教育已经得到蓬勃的开展。然而,需要指出的是,专业艺术教育不能取代公共艺术教育,二者在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都有着重大区别,我们不能将艺术教育仅仅作为少数专业学生的特权,而应该看到,艺术修养是每一名大学生都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高等学校的艺术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特别是占学生绝大多数的非艺术类专业的学生。 二、科学的设计: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高等学校公共艺术教育体系 目前,我国普通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模式相对单一,教学目的尚不明确,教学内容的设计尚不合理,缺少一个科学完整的公共艺术教育体系,一些学校仅仅将公共艺术教育等同于开设几门艺术技能培训课程。笔者认为,大学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学内容应针对普通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发展需求,在开展一定的艺术技能训练课程的同时,更多着眼于学生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习惯的培养,引导学生了解艺术的精神内涵,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强调艺术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相统一,并注重将学生置身于高雅的艺术环境之中予以熏陶。在实施方式上,大学公共艺术教育应在完善公共艺术课程建设的同时,开展丰富的课外艺术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学生艺术团、文艺类社团、艺术讲座及沙龙、高雅艺术进校园和群众性文化活动在公共艺术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并借助专业艺术院系的各项资源,构建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高等学校公共艺术教育体系。 1. 引领与启迪:发挥公共艺术课程建设在公共艺术教育体系中的主渠道作用 对于非艺术专业的广大学生而言,不可能通过选修一到两门艺术课程即完成一个艺术门类的综合训练,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设置应着眼于开拓学生的艺术视野,激发学生对于艺术认知的热情,引领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习惯。因此,高校需要认真研究普通高校非艺术专业学生的特点和构成,从学分安排、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师资配备和讲授方式等多个角度合理规划公共艺术课程建设。 区别于专业艺术教育偏重技术的特点,普通高校的公共艺术课程在课程内容安排上应注重艺术修养与人文素质、科学精神的相结合,不断提升课程的理论层次,以适应非艺术类专业学生的知识背景与实际需求,这当然也对公共艺术教育的师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等学校应重点引进艺术理论研究方向的优秀师资,也可结合校内艺术院系的建设和校外专家的聘请,建立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公共艺术教育的师资队伍。此外,校内外非艺术专业的师资,特别是文史哲专业的师资,如其在艺术方面具备一定的知识和修养,也不妨聘任为兼职的公共艺术教育师资,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在课程学分安排上,从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课程总体设置的情况来看,笔者认为,大学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学分设置应兼顾必选与任选,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相应的课程,内容涉及音乐、舞蹈、戏剧、美术、摄影等主要的几个门类。学生在完成该学群必选课程学分之余,还可根据自己的情况继续选修该学群的其他课程,超出必选规定的学分部分按照任选学分计。这样的学分设置,一方面保证所有学生能够自觉或者不自觉地进入艺术课堂,接受艺术的感染,逐步实现由被动到主动,由了解到喜欢,进而实现艺术教育的普及;另一方面,在不冲击其他公共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基础上,也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 教学方式上,公共艺术课程应注重课堂内外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更多地增加课程内见习内容和课程内实践项目,如组织学生观看演出、组织实践类课堂的学生举办汇报演出、邀请学生艺术团团员进入课堂实地表演等,丰富课堂内容,活跃课堂氛围,强化教学效果。 2.融入与体验:重视艺术实践活动在公共艺术教育体系中的支撑作用 艺术来自于实践,是对实践的感知和提炼。只有引导学生参与艺术实践活动,让学生融入到艺术世界的内部,才能让学生真正地认识、体验艺术,进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出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因此,高等学校公共艺术教育体系的构建,既需要科学规范的课堂教学,更需要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艺术实践活动的开展,不仅强化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加深学生对于艺术形式和艺术理论的认知,更突破了课堂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扩大了受教育主体的覆盖面。如前文所言,笔者认为,开展丰富的艺术实践活动,应充分发挥学生艺术团、文艺类社团、艺术讲座及沙龙、高雅艺术进校园和群众性文化活动在公共艺术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学生艺术团是各高校普遍建立的学生业余文艺团体,其成员一般来自于学校各非艺术专业的学生,包括艺术特长生和入学前已具有一定艺术基础的普招生。区别于一般的学生社团,各高校的学生艺术团往往具有完善的管理体制、专兼职相结合的指导教师队伍、固定的训练时间、训练场所、演出安排和必要的乐器服装设备等。高等学校应科学规划和合理规划学生艺术团的建设,重视学生艺术团在校园文化中的引领和示范作用,通过固定的演出季演出安排,以传播高雅艺术,弘扬民族文化为宗旨,使广大同学不出校门、无需花费即可以欣赏包括合唱、声乐、交响乐、室内乐、民乐、舞蹈、戏剧、戏曲等各种艺术类别的演出,加强他们对于各种艺术形式的认识,激发他们学习艺术的热情,并逐步达到培养其审美能力、审美情趣和提高其艺术修养的目的。同时,注重通过人才培养的梯队建设,将学生艺术团打造成培养学生艺术实践能力的平台。 与学生艺术团相比,学生文艺类社团一般由爱好某一艺术门类的学生自发组织而成,学生往往只需要有兴趣便可申请加入,并不一定需要基础。学生文艺类社团的组建宗旨和活动方式灵活多样,一些社团以普及知识、提高欣赏能力为主要宗旨,一些社团则在汇聚兴趣爱好者的同时,兼具辅导训练甚至演出的功能。高校应重视学生文艺类社团的建设。充分发挥学生文艺类社团的这些特点和功能,吸引更多的同学加入到艺术学习的队伍中来,丰富校园文化活动的形式和内容,拓展艺术普及空间。 高校还应系统规划艺术讲座、艺术沙龙及“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做到定期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满足学生全方面、多层次的需求,让学生在同样的时间里,广泛涉猎不同的艺术门类,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此外,还应重视以高雅艺术和民族文化为引领,规划校园群众文化活动,发挥其在推动公共艺术教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3. 依托与借鉴:共享校内专业艺术院系的优秀资源 近年来,综合性大学从完善学科设置的角度出发,也纷纷开办起自己的艺术院系,建立起各具特色的专业艺术学科,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专业艺术人才。2011年3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颁布了新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将艺术学学科由原来的一级学科提升为独立的学科门类,下设五个一级学科,这对于进一步推动我国的专业艺术教育,规范其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体系的构建有着重要的意义。 尽管专业艺术教育与公共艺术教育在教学对象、课程设置、培养目标上存在根本的区别,无论学校的公共艺术教育职能是否直接由本校的专业艺术院系承担,在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方面,专业艺术院系都能够为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其中,师资方面,学校可通过相关的制度安排,如工作量考核、教学奖励等多种方式,鼓励更多的专业艺术教育师资开设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解决公共艺术教育师资不足的困难;教学场所及硬件设备资源方面,在不影响正常的专业艺术教学活动开展的前提下,学校教务部门和资产管理部门可制定相关规章制度,保证资源共享,提高各类硬件教学资源的综合使用效率,避免重复投资;教学实践方面,专业艺术院校开展的各类开放性教学实践活动,如公开排练、教学汇报、毕业音乐会、各类画展、设计展等活动,本身就是对校园公共艺术教育环境的直接补充,是公共艺术教学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普通专业的学生在与艺术专业学生在同一个校园里共同生活、共同学习的经历,也是二者之间潜移默化相互影响、相互借鉴的过程,这本身也是公共艺术教育得以实施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合理的制度:大学公共艺术教育体系构建的关键出路 近十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作为大学美育教育的主要承载体,高等学校的公共艺术教育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各高校在《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0—2010)》的具体指导下,纷纷加大对于公共艺术教育的投入力度,公共艺术教育迎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机遇。然而,认真回顾这些年来各高等学校公共艺术教育开展的实践,我们又不免感到,尽管各高校在课程开设、课外艺术活动组织和学生艺术团队建设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然存在公共艺术教育流于形式、缺乏系统规划、教育资源分散、师资队伍薄弱、资金硬件设备投入不足等诸多困难和问题,削弱了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学效果。笔者认为,这些问题的存在,本质上根源于缺乏一个规范、科学的公共艺术教育的制度安排,而这个制度安排的核心内容则是树立正确的公共艺术教育观念和建立高效统一的公共艺术教育机构。 与各专业学科的建设相比较,公共艺术教育的开展或许并不能给学校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带来直接的指标贡献,其教学效果也非立竿见影,但这种“润物细无声”式的教育,往往能够在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素质,引导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价值观、审美情趣和生活理念。因此,我们应该以长远的眼光看待公共艺术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其是推动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笔者认为,开展公共艺术教育应该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战略主题,应该成为高校的办学思路之一,更应纳入到高校办学方针和办学规划的具体指导性文件中去,使之成为一种制度、一种安排,而不是仅仅依靠少数人的努力。当然,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公共艺术教育理念的广泛传播,需要来自国家教育战略层面的更多指导和社会的更多关注。 高等学校公共艺术教育体系的构建,需要有一个高效、规范、能够统筹安排各项教育教学内容的机构作为实施的主体。然而,与已日臻成熟体育教育相比,目前我国各高校实施公共艺术教育的主体不尽相同,尚没有一个统一的、取得共识的机构建制。在这种局面下,公共艺术教育资源得不到有效的统筹,教学与实践严重分离,缺乏统一的指导思想和实施规划,甚至出现无人管理的局面,不仅影响到教学效果的实现,也给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工作实施和指导带来困难。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高等学校要有校级负责人分管艺术教育工作,并明确公共艺术教育教学机构。”鉴于此,笔者认为,在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直接指导和推动下,各学校应普遍成立与体育部功能相似的、相对独立的公共艺术教育中心,作为高校实施公共艺术教育的主要机构。公共艺术教育中心的职能应包括制定本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总体规程、承担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负责学生艺术团的团队建设及演出活动安排、指导文艺类社团、统筹艺术讲座、沙龙及“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协助团学组织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与校内专业艺术院系协调师资、课程、教学资源方面合作共享的具体事宜等。目前,这类机构仅在清华大学等少数几个高等院校得以建立并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但就全国大多数高等院校而言,仍处于机构缺失状态,艺术教育资源得不到统一配置,成为阻碍公共艺术教育发展的主要瓶颈。 参考文献: [1] 庞海芍. 大学公共艺术教育面临的困境与出路[J]. 中国高教研究,2005(12). [2] 沈宝莲. 论高校艺术教育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作用[J] . 中国高教研究,2005(06). [3] 韩波,窦红颜,李颖. 对普通高校艺术教育工作的思考[J] . 中国成人教育,2010(05). [4] 杨岚. 大学素质教育系列中的艺术教育问题研究[J]. 艺术教育,2006(07). [5] 孙丽倩. 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作用及模式[J]. 兰州大学学报,2006(02). [6] 陈万明,胡燕. 文化素质教育中的艺术审美教育[J]. 中国大学教学,2003(03). [责任编辑:吴芳和]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