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新工科视域下“政校院企”多方协同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
范文

    刘辉 孙世梅 张智超

    

    

    [摘要]多方协同育人是新工科建设的重要支撑。课题组首先构建了“政校院企”多方协同育人模式,明确了各方主体在人才培养中的角色定位;然后提出了“政校院企”“双边”“多边”和各方主体共同深度参与安全工程专业培养的协同育人机制;最后对吉林建筑大学安全工程专业从开展校院协同育人、开展政校协同育人、开展校企协同育人、举办顶岗实习、成立事故预防科学研究院、各方主体专家参与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制订、创新“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模式、课程体系及课程教学改革、牵头成立“吉林省安全科学与工程学会”等方面进行了“政校院企”协同育人改革实践。结果表明:“政校院企”协同育人效果显著,对协同育人提出了一种解决思路。

    [关键词]新工科;政校院企;协同育人;工程教育认证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437(2020)07-0147-03

    随着新工科建设和工程教育认证的不断推进,对应用创新型工程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吉林建筑大学作为地方土木建筑特色高校,随着建筑业的产业升级,在企业对土木建筑类高校专业人才需求日益增长的同时,也对工程技术人才解决复杂工程的能力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多方协同育人是新工科建设的重要支撑,很多学者对此进行了相关研究。作为地方土木建筑行业特色高校,吉林建筑大学多年来,一直积极探索学校与企业、科研院所和政府联合办学合作模式。合作各方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实验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及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还需要解决一系列的问题,如学校人才培养与用人单位人才需求之间的供求矛盾、更加明确的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制订、实验设备补充与更新、“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兼职工程师资队伍建设、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方式、面向建筑行业的实训平台、快速适应和应对技术与产业发展变化以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培养创新性解决复杂安全工程问题能力、职业道德、职业素养与工程伦理教育薄弱等问题。

    吉林建筑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的,以土木建筑为特色的吉林省人民政府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共建高校。2002年本校开办安全工程专业并招收首批本科生,为吉林省最早开办并招生的安全工程专业,2017年安全工程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了更好地实现“立足地方、面向全国,突出行业特色,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重点培养建筑行业安全领域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在新工科建设和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通过“政校院企”多方主体协同育人模式改革与实践,建立新型组织形式,推进科教结合、产学融合、校企合作的协同育人机制改革,创新办学机制,构建政府、企业、学校和科研院所发展共同体,对接建筑领域安全行业发展需求,设置特色专业课程,不断推进校企文化融合,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一、“政校院企”多方协同育人模式

    结合建筑领域安全发展趋势和行业需求,创新构建高校与政府、企业、科研院所的多方协同育人模式,总体架构如图1所示。

    二、“政校院企”各方主体在人才培养中的角色定位

    在“政校院企”协同育人模式总体架构基础上,创新明确“政校院企”各方主体在人才培养中的角色定位,确立各自职责和权力。“政”,即政府,主要指应急管理部门和住建部门,负责创造条件支持安全工程专业的改革和发展,推动行业、企业、科研院所与学校合作,促进学校安全工程专业特色建设和课程体系的建设,增强专业发展的适应性,支持在省内高危企业设立教师企业工作站。“校”,即吉林建筑大学,为协同育人的核心,负责“双边”“多边”组织机构和平台建设、协调与管理,沟通项目、活动的开展工作,为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工程技术人员等提供长期、中期和短期培训。“院”,即科研院所,提供科研创新平台,与学校共建联合实验室,提供科研设备等支持,参与工程实践平台建设、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建设,参与指导学生创新训练项目。“企”,即企业,人才培养的需求主体,提供学生顶岗实习、教师工程实践、兼职教师等支持,参与工程实践平台建设、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建设,参与指导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

    三、“政校院企”协同育人机制

    (一)“双边”和“多边”协同育人机制

    一方面,探索与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各方主体构建“双边”协同育人机制,即“纵横协同”的协同育人机制,实现校政、校企、校院三种横向育人协同;并通过组织、平台、项目、活动等纵向育人协同,构建“政校院企”协同育人机制,如图2所示。

    校政协同育人。在与吉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吉林省应急管理厅)签订“政、产、学、研”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基础上,推动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专业与地方基层政府签订合作协议,推动吉林省安全发展,共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科科研水平的提升。建设产学研一体化基地、大学生实践实训基地、教师培训基地,进一步充实学校多维度服务社会的职能。

    校企协同育人。通过构建企业分级分类管理模式,优化资源配置,积极推进校企共建联合实验室。适时掌握企业用人需求,面向社会需求,构建人才培养目标。共同深度挖掘企业需求的技术研究项目和指导学生毕业设计。

    校院协同育人。与科研院所共建联合实验室,充分利用其先进设备,落实相关教学活动,共同开展科研项目和指导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同时,探索与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多方主体构建“多边”协同育人机制,实现政产学研用合作育人。构建一系列协同育人组织、育人平台,并通过一系列项目、活动等开展人才培养。

    (二)“政校院企”各方主體共同深度参与安全工程专业培养机制

    在“政校院企”各方主体协同育人模式下,探索各方主体共同深度参与安全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制订、课程体系设置(对接行业发展需求,构建特色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质量评价(质量标准)等的活动机制。

    四、“政校院企”协同育人改革实践与成效

    (一)开展校院协同育人

    2009年,学校与吉林省安全科学技术研究院签订校、院共建教学科研基地协议。2011年,学校与吉林省安全科学技术研究院签署共建吉林省安全工程重点实验中心框架协议。“院校结合”共建“吉林省重点安全工程实验中心”,实现“政产学研”联合办学的新起点,开创了吉林省安全工程领域人才培养和科学技术研究的新纪元,双方以优势互补,共建共享,谋求更宽领域和更高层面上长期友好合作,实现了共同发展。2013年5月“吉林建筑大学一吉林省安全科学技术研究院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被评为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二)開展政校协同育人

    2013年12月,学校与吉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吉林省应急管理厅)签订了“政、产、学、研”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共同打造了吉林省安全科技支撑平台;推进了吉林省安全社区建设,引入校外资金与资源,成立了吉林省“安全社区建设项目促进中心”;开展了吉林省“四化融合”“三位一体”安全生产防控体系建设,构建了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实现了安全工程专业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经过多年的实践,“政产学研”四位一体的安全工程专业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完善。通过“政产学研”实践教学基地进行多环节的实践教学是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三)开展校企协同育人

    近三年,学校先后与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212程局有限公司、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第四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建立了学校的校企合作就业实践基地、人才培养基地,为学校各学院、专业与各公司进行深度产学研合作和人才交流提供了广阔平台。

    (四)举办顶岗实习

    学校为贯彻落实国家高等教育改革方案、深化校企合作,针对三年级学生生产实习和暑期实践开展顶岗实习招聘双选会,从2017年开始,已经举办了三届。这对在校生有四个方面的益处,第一,有利于学生在生产实践中学习新工艺、新技术,提高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第二,有利于为学生就业后尽快融入企业团队、缩短岗位适应期奠定基础;第三,有利于加深企业和学生相互了解、相互认可,有效地实现就业前置;第四,及时检验人才培养方案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为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打下坚实基础。

    (五)成立事故预防科学研究院

    面向建筑行业,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办学基本指导思想,2016年,学校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专业探索建立了由校内外多方参与的事故预防科学研究院(跨学科组织机构),以事故预防科学研究院为主体,立足事故预防科学,推进学校核心学科、支撑学科、相关学科协同发展,实现多学科兼容并包、交叉融合发展。

    (六)“政校院企”各方主体专家参与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制订

    在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的制订过程中,组成由“政校院企”各方主体专家作为成员的人才培养目标制订工作领导小组。调研阶段,到政府、企业和科研院所与专家进行访谈;制订阶段,邀请专家到校进行讨论。在调研、制订、审核和评价过程中均有“政校院企”各方主体专冢参与。

    (七)创新“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模式

    进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构建双向融合的混编教学团队。一方面,专业教师可以通过深度参与企业生产活动和深入企业现场,与工程师共同指导学生实习和毕业设计,在企业得到全面的工程锻炼;另一方面,聘请具有丰富经验的企业工程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和授课,不断充实和完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通过企业家及工程师的切身经历,培养学生的工程伦理与职业道德素质。

    (八)安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和课程教学改革

    根据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和方向,依托土木建筑类专业,在校企合作模式下构建课程理论体系,并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相结合,在专业基础课、必修课及选修课中不断强化建筑行业类课程嘲。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对安全评价、建筑施工安全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研究。另外,“政校院企”协同育人模式为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平台,近年结合企业实际,安全工程专业学生充分利用产学研教学基地资源,较好地完成了安全评价、建筑施工安全相关毕业论文。安全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提出课程教学中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使没有专业和工作背景的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理论和内容,提出了案例教学法的组织实施方法、过程及注意事项。同时,我们积极探索“政校院企”协同育人模式下新型课堂教学方式,努力营造真实的工程环境与工程氛围,以项目、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从事工程实践工作的兴趣与爱好,培养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同时,为适应和应对技术与行业发展变化,依托学校BIM学院和事故预防科学研究院,并根据行业发展动态以及企业需求,如适应建筑信息化建设、建筑信息模型(BIM)下对安全工程人才的能力要求,对原有实践教学课程体系重新进行梳理,改革课程体系,开设跨学科课程,探索面向复杂工程问题的实践课程体系。

    (九)牵头成立“吉林省安全科学与工程学会”

    2015年,吉林建筑大学牵头成立了“吉林省安全科学与工程学会”,以吉林省事故预防科学研究为学会宗旨,提供安全技术咨询服务。2017年6月,在吉林建筑大学召开了2017年安全科学与工程学会学术年会暨吉林省第一届事故预防科学技术论坛;2018年5月,在吉林建筑大学召开了第五届行为安全与安全管理国际研讨会暨第二届吉林省安全科学与工程学会年会,为深入贯彻“科技兴安”战略,践行吉林省“安全发展”理念,大力推广了安全科技优秀成果,倡导企业采用有效安全管理方法,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全面防控,及时预警预测事故。这为吉林省安全科技工作者提供了全方位的交流平台,为安全工程专业学生开阔了学术视野和国际视野。

    五、结语

    在新工科建设和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安全工程专业充分开展“政校院企”多方协同育人,以事故预防科学研究院为平台,构建了“双边”“多边”协同育人机制,实现了“政校院企”深度参与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在“政校院企”多方协同育人机制的基础上,还需进一步深度挖掘项目、活动等协同育人方式,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同时,进一步完善“政校院企”多方协同育人组织和平台,探索校社(学会、协会)协同育人,积极构建长效机制,切实缓解学校人才培养与用人单位人才需求之间的矛盾。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4:5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