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双一流”建设不能缺失本科教育 |
范文 | 马陆亭 摘要:本科教育是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发展的重要基础。一流大学都普遍重视人才培养,本科教育是它们的命脉。本文从大学职能、社会要求出发论证了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认为“双一流”建设需要加强科教融合,重视本科教学。对于我国今后一流大学建设中的本科教育模式,本文提出要在思想重视、总结过去、借鉴国外的基础上,注重提炼基本的模式元素。 关键词:一流大学;一流学科;本科教育;育人模式 随着“211工程”“985工程”等重大项目的实施,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2015年11月5日,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进一步激发起相关院校冲击世界一流的建设热情。2016年3月29日,教育部召开直属高校“十三五”规划编制和中央部门所属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专项工作视频会议,林蕙青副部长指出: “一流本科是一流大学的重要基础和基本特征”,强调要“将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纳入‘双一流建设方案”,从而给出了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工作的教育教学新视角。 一、为什么要强调本科教育 当今教育的重要性已为世人所知。除了几大传统职能外,我国高等学校还担负起了更多的社会责任一一政治、经济、文化、民生、就业、维稳等。高等学校办学规模越来越大,社会需求越来越多元,但论文导向、项目至上等所谓的“好大学标准”问题却一直困扰着人们,本科教学受到忽视。这将影响到高等教育使命作用的发挥。 1.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首要职能 高等学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等多方面的社会职能。其中,人才培养是最基本的职能或首要职能,也是其他职能的逻辑起点;是大学在产生之初的唯一职能,也是现代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和高等教育的根本使命。放弃人才培养的责任,“大学”将不能称之为大学。在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己达40%、高等教育在学规模己达3647万人的今天,任何育人的失误都将影响国家的未来。 高等教育具有多重社会属性。教育是使人社会化和自我完善的基本手段;高等教育是推动现代社会发展的发动机,是使学生从家庭人成为社会人的中间转换器,因此具有多重社会属性。高等教育具有社会属性,说明它只有适应社会才能健康发展,并需要担当起自己的社会责任。首先,高等教育具有上层建筑的社会属性,高等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需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次,高等教育具有生产力的社会属性,高等教育既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基本途径,也是推动科学技术发展、促进社会进步、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基础和直接手段。此外,高等教育还具有文化的社会属性。教育是一种文化存在,通过知识的传授、创造、应用,传承人类文明,实现人的社会化和不断进化。高等教育有责任以科学、理性、专业思维引领社会思想,包括促进社会繁荣、发展、和谐和公平。 在多重社会属性中,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是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高等教育有其促进人自身发展的独特功能,在使人社会化、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还要使人现代化、不断自我完善并满足个性特征需要。依据《高等教育法》和党的十八大报告,高等教育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级专门人才的活动。因此,高等教育在实施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活动时,总体目标要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坚持立德树人,在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同时不忘人的全面发展。 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育人为本是教育发展的根本要求。提高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是国家发展的紧迫需要,是人民群众接受教育的心理期盼,是高校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世界各国面向21世纪高等教育改革共同思考的主题。 2.更高质量是新时期对育人工作的新要求 世纪之交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实现了大众化和世界规模第一的双突破。规模做大了,全世界都在关注着我们,但我们还远没有成为高等教育强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即期就业率长期徘徊在70%出头,国家发展所需要的拔尖创新人才、产业技术技能人才却有效供给不足,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着一定的不适应性。因此,提高质量成为高等教育工作的重点。 2006年5月国务院第135次常务会议决定把高等教育工作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相对稳定招生规模;2007年1月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下文,决定投入25亿元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发布,提高质量和促进公平成为未来工作重点;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着力提高教育质量,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2016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发布,提出了“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思想。这一系列决定和措施,标志着高等教育开始了一个新的发展历史时期,人才培养质量成为成败的关键。 在2016年“两会”期间,教育部袁贵仁部长宣布,到2020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50%,即开始迈入高等教育的普及化阶段。目前,国家有关部门己启动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编制工作,着眼规划未来15年我国教育发展的整体布局。 3.需要破解教学科研的分裂对立现象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高等学校的主要职能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任务主要由专门的研究机构如中国科学院等进行,高等学校重点建设的方向也主要在包括学生、教师在内的人才成长上。1954年10月高等教育部发布的《关于重点高等学校和专家工作范围的决议》规定,全国重点高等学校有以下主要任务:“第一,培养质量较高的各种高级建设人才及科学研究人才;第二,为高等学校培养师资,包括培养研究生和进修教师、办必要的短训班等;第三,在培养师资和教学工作等方面给其他高等学校以经常性的帮助。”1959年3月中共中央在《关于在高等学校中指定一批重点学校的决定》中进一步指出:“上列重点学校,必须招收和认真培养研究生,适当地担负高等学校教师进修的任务,同其他院校交换教材、交流教学经验等等,以这些方式为提高全国高等教育的质量服务。” 改革开放后,高等学校逐步成为教学和科研的“双中心”,科研的作用变得越来越凸显。1984-1985年,国务院陆续将十多所高等学校列为国家重点项目,1984、1986、2000年国家批准在55所高等学校建立研究生院。“211工程”“985工程”“2011计划”的相继实施,进一步推动了高等学校科研水平的提升。例如,“211工程”总体建设目标及任务是“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上取得较大成绩”,“985工程”建设指导思想是“加快提升高水平大学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加大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力度”,“2011计划”更是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别称。这一阶段,有关人才培养的工程项目是单立的,如各种质量工程和各类卓越人才计划。 教学和科研形成“双中心”后,存在着一个软一个硬、一个不可测一个可量化、一个时间长一个见效快的现象。慢慢地,“双中心”成为实际上的“单中心”,即以科研为中心。越是一流大学越是如此,并带动了我国几所著名大学的世界排名快速上升,但人才培养质量却不断引发社会的关注。 二、世界范围看本科教育在一流大学中的作用 高等教育从单一功能扩展为多功能,科学研究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这是一股趋势性的潮流。其实,国外大学社会服务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大,只是目前我们还没有完全认识到。科学研究重要,是因为社会己构建在现代科学技术之上;社会服务重要,是因为社会上所有的一切都应当为人来服务。但不管怎么说,教学仍然是高等学校最基本的职能。离开它,学校将不能称之为学校。同时,教育之兴衰先于科技之兴衰,而科技之兴衰又先于国家之兴衰。因此,国外的一流大学一般都固守本科教育而不敢怠慢,有杂音也都是阶段性的,这是学术共同体内学校声誉的基础。 1.一流大学的学术声誉首先体现在人才培养上 高等教育的最初功能和唯一功能就是传授知识。中世纪欧洲大学诞生以后的数百年中,大学仅仅是传授知识、培养人才的场所。一直到18世纪末,人们探索新的知识领域的活动,基本上仍在大学校园之外进行。1852年,英国牛津大学学者纽曼在《大学的理念》中指出:大学的活动与知识的传播及掌握相关,而不与新知识的探索及获得相关,也不与简单的生产相关。大学的目的在传授知识,教学是大学的唯一功能。这时候,大学本身就是象牙塔,那些声名显赫的古典大学就是一流大学。 从19世纪开始,德国的洪堡及阿尔托夫等在柏林大学进行革新,高举通过研究进行教学、教学与科研统一的旗帜,认为大学之功能重在发展知识,从而使大学在继续保存人类文明、传递知识、培养人才的同时,肩负起探求真理、发展科学文化的重任。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美国比较教育学家阿特巴赫认为,19世纪的德国用现代方式重建了大学。对此,笔者的观点是:柏林大学的研究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即研究是为培养人服务的。德国的智者们认为,过去的各种人才培养模式都是有缺陷的,而通过研究以解决具体问题的方式才能够培养出真正的人才。所以,在之后的100多年里,德国的大学制度与其他国家明显不同,讲座教授成为基本的学术和行政单元。这引发德国大学人才辈出,引领了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 20世纪初,美国开始高举起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的大旗,这样就提出了大学的第三功能。著名的威斯康星大学提出把整个州作为自己的校园,州需要什么就做什么。学术与市场的结合,使得大学成为社会的服务站,对社会和高校的发展都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实用主义哲学和进步主义哲学的结合,奠定了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基础,高等学校走向多元模式。研究型大学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标杆,它以占总数3%左右的高校,雄霸了整个高等学校博士学位授予数、学术专利、研发经费的绝大多数。这时候,美国研究型大学又开始了“本科教育的反思”,因此才有了后来的“一流大学重教学、二流大学重论文数”的评论之说。 一流大学的另一种模式是法国的大学校。它们以工程师学校为主导,包括商科学校等,主要从事应用科学的教学和研究,培养工业、商业、管理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这类学校一般规模很小、水平很高,以行业管理为主,是法国最精英的高等教育机构,其地位高于综合大学,有点像我国过去的行业部委院校。但遗憾的是,它们的价值被忽视了,目前较少为人效仿。 2.先有教育昌盛后有科技繁荣 科学技术的背后,是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支撑。当今世界经济发达国家必是科学技术大国,而科学技术大国又必然是高等教育强国,科技繁荣对教育发达存在着依存关系。表面上看是科技兴国,因为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及综合国力的作用更直接些;但实际上是教育兴国,因为从科技、教育的相互运作规律来看,教育的作用要更为本质。这也正如成思危教授在1999年财富论坛上所言:“经济只能管好我们的今天,科技改善我们的明天,只有教育才能保证我们的后天”。 根据世界科学发展史,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科学发展状况存在着差异。某一时期,某个国家涌现出的科学家多、科学成果卓越,就可能成为那个时期世界科学的中心。而且随着时间的迁移,科学中心会向另一个国家转移。贝尔纳最先提出“科学中心转移”论,引起了人们的关注。1962年日本科学家汤浅光朝根据有关资料,用统计方法表现了这一科学发展规律。他将各国重大的科学成果和科学家的数量作为衡量其科学发展水平的指标,如果某一时期、某个国家这一指标超过全世界总和的25%,该国就被称为世界“科学活动中心”,其持续的时间叫做科学兴隆周期。根据汤浅的研究,世界上“科学活动中心”转移的历史顺序为:意大利(1540-1610)、英国(1660-1730)、法国(1770-1830)、德国(1840-1920)、美国(1920年至今)。科学兴隆的平均周期大约为80年,人们称这种转移规律为“汤浅现象”。当然,美国科学现在依然繁荣。 而从世界教育发展史也可以看出,近代教育发达也按下列顺序在转移:意大利一英国一法国一德国一美国。有关学者对此现象进行了专门研究,将“一个国家在教育史上出现的世界公认的著名教育家相对为最多的时期”定义为教育发达时期,由此得出“教育发达”转移的时间顺序为:意大利(1430-1620)、英国(163l-1706)、法国(1764-1824)、德国(1776-1906)、美国(1889年至今)。 对比以上两种时间顺序,有如下基本结论:第一,教育发达和科学兴隆的时间序列基本一致,相对而言,教育发达时期比科学兴隆时期长些;第二,教育发达超前于科学兴隆,超前量大约平均为45年,而这一时间与科学发明的最佳年龄25~45岁相接近,可以用教育结果的滞后性来解释。由此可见,科学兴隆对教育发达存在着依存关系。要想取得科学兴隆,必须首先达到教育发达,而教育就是人才培养。 3.学生是大学的未来 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的功能虽然产生较晚,但由于社会对知识的需求和依赖性不断增强,高校发展知识的优势日益明显,其地位在不断地提高。可以说,高等教育的科研功能在不断地向教学功能发动着冲击,许多研究型大学事实上转向“科研第一,教学第二”。阿什比根据他对20世纪70年代西方大学的观察指出:“根据当前的社会形势而言,我们可以肯定,大学作为科研机构要比它作为培养专业人员的学校,更为重要”;科尔也发现,在当今大学里,“对绝大多数教学人员来说,教学愈来愈不是中心了;研究愈来愈重要”。 与此同时,许多教育专家对此也有深深的疑虑,认为研究会干扰教学,会使高等学校远离于社会。美国卡内基促进教学基金会前主席博耶在《学院——美国本科生教育的经验》一文中指出:“高等教育最核心的部分——本科生学院是个问题重重的机构。”“研究性院校必须放手支持出色的教学,在那些大量开展科研的大学里,毕竟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学生是本科生。”“我们的结论是,在所有的研究型大学,教学应和科研同样受重视。要求教员既成为出色的科研人员又是优秀的教师,这是个很高的标准。不过只有在研究型大学,二者才能得到统一。”“我们相信,研究型大学负有一项特殊的使命,既维持基础和应用研究,同时向研究生和本科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该报告在美国影响巨大。 在此情形下,尽管人们可以强调教学是高等学校的第一职能,没有人才培养大学就可以被科研机构所替代,但在现实面前,这种辩解是苍白无力的。幸运的是,那些最终成为一流大学的大学并没有放弃而是强化了本科教育。主要原因有:放弃本科教育意味着丧失优秀的校友,学校未来发展将缺乏支持;教学相长,没有优秀的年轻人,学校将失去创新的活力;新生入学竞争力的下降、没有优秀的毕业生,都将降低学校的声誉;对大学基本理念的信仰,师生是大学的基本元素,无教学不能称之为大学,等等。 三、如何建设一流的本科教育 按照有关规划,从2020年到2050年,我国高等教育将依次迈向普及化、现代化和高等教育强国的目标。没有质量的发展不叫发展,人才培养质量将成为非数量指标的关键。这其中,高等学校体系建设至关重要,一流大学的示范和带头作用首当其冲。 1.统一思想,需要确立本科教育在大学工作中的基础地位 随着高等教育功能的扩展,人才培养在大学的中心地位受到挑战,本科教育更容易受到忽视,如重科研轻教学、重学科轻专业、重论文数量轻课程建设、重研究生教育轻本科生教育现象司空见惯。许多大学花费巨资从地方高校挖人,背离了自己的使命目标。说到底,还是外延式的发展思维,还是政绩、面子在作怪。教育最根本的目的是促进人的成长,而人是决定未来一切的东西。在经历了“211工程”“985工程”大建设、大发展之后,一批高水平大学的硬件基础己得到加强。“双一流”建设到了突出对人的重视的节点,需要加强软件建设,营造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氛围。 在这一过程中,本科教育起基础性的作用。一是本科教育是高层次人才成长的基础,决定着专门人才的基本思维方式;二是经历过长途跋涉式的高强度竞争和选拔,高水平大学的本科生源质量普遍较高,进一步提高这些优秀学生的教育增值是学校的责任,也是对国家未来负责的态度;三是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六十多年的重点建设工作,高水平大学过去都有着优秀本科教育的基础,“双一流”建设高校有责任将它们继承、发扬、光大。本科教育处于青年学生成长的黄金阶段,对学生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形成、专业基础的夯实和学校良好学风的建立意义重大,其质量也是衡量大学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重视本科教育,是一种对国家、对学生、对学校负责任的态度,也是大学办学的责任。任何对人才培养的忽视,都对不住国家的重点投入,育人工作永远是大学的主旋律。 2.回顾过去,需要认真总结我国本科教育模式的得与失 尽管现代高等教育的层次、形式越来越多元,但最具基础性的还是本科教育。至世纪之交,我国本科教育形成了自己的模式特色,得到了世界的公认,并成为研究生教育和专科教育的参照。例如,曾经有过的“专科教育是本科的压缩饼干、研究生教育是本科的拉长”的说法,就暗含着对本科教育的肯定和对其他教育模式的质疑。我们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学风建设、基地建设等方面的许多建设思想,其实也都是围绕本科教育开展而提出的。 经过新中国成立后和改革开放后两个长时期的“教学为主”和“教学科研两个中心”建设,本科教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优势特色:班级教学,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段论教学安排,理论教学与实践实习交替进行,把毕业设计、论文当做重要的教学环节等,都是我国高等学校很经典的、行之有效的本科教学模式。此外,我们非常重视产学研结合和教学法研究,形成的老教师授课、新教师助教制度,以及以教研室为核心的基层学术制度安排等,也都是保证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法宝。那时,对学生的要求也很严,学生的主要精力都在学习上,学业课程较重。 以世纪之交划界。之前,我国本科教育的主要问题是专业设置过窄、教学内容偏旧、教学方法偏死、学习安排过于刚性、学科特别是文理间割裂严重。后来,开始提倡通识教育、素质教育。但后来的主要问题是授课规模过大、师生交流欠缺、实践教学偏弱、教学计划有机联系不够。今后,需加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3.放眼世界,需要思考借鉴国外大学的有效教育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国外大学的教学模式是多种多样、良莠参半的,美国和欧洲国家间就差异巨大,各国内部也参差不齐。例如,就有“最好的大学在美国,最差的大学也在美国”之说。但谈到学习借鉴,就需要去寻找那些主流的、效果好的教育模式。 总结国外大学可资借鉴的本科教育模式,主要有:第一,多样性。欧洲有学术性人才培养和应用性人才培养体系分明的双轨制,美国各州、各大学多样性特征鲜明。多样性告诉我们,选择不是唯一的和绝对的。第二,重视能力培养。越是一流大学越重视夯实人才成长的基础,但做法不尽相同。美国大学更重视通识教育,法国大学校更重视应用能力。第三,学分制。重视学生的选择性,修够学分即可毕业。但为了避免学生选课的盲目性和投机性,大学提供的课程选择大都是模块式的。第四,个性化。专业特色淡薄,可称为学科门类下的课程组合或主修,弹性很大,有可能出现“一人一专业”的情况。第五,重视自主学习。大学可以风格不同,但都有着规范和严谨的学习要求。学生的学习既是开放的,又是严格的。作业的信息承载量很大,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学习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4.重视规律,需要提取一流本科教育模式的基本元素 在对本科教育重要性有足够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历史经验总结和国外模式参考,我们需要探讨自己的一流本科教育要素,进而提升为模式。 在教学形式上,实施小班化教学。更高的教学质量需要相应的教育氛围,一流的教学肯定是个性化的,并在师生有效的互动中完成,大规模教学承担不了精英教育的使命要求。我们不能再搞自欺欺人的东西了:一方面高喊质量是生命线,另一方面继续大规模授课。应把小班教学比例列为高等学校教学评估的重要指标。“双一流”建设高校有责任和义务向社会公开这一比值。 在教学方法上,倡导探究式学习。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一直是我国教学改革的重点,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因素。但是,我国传统教学方法严谨有余而创新不足,长期实施“填鸭式”“灌输式”教学,讨论、启发不够,制约着教学质量的提高。创新人才培养需要启迪学生的思维,满堂灌式的知识传授方式对他们是不适用的。“双一流”建设高校要走在改革的前列。 在教学内容上,搭建合理知识结构。高级专门人才的能力构成包括知识、技能、思维力,而知识通过传授、技能通过训练、思维通过开发获得,各自的教育规律和培养方式不同。课程的安排不能全是知识点的死记硬背,而应形成有序的结构。有序的知识有利于思维力的培养,进而有利于创新能力形成。模块化课程开发与组合,是一种可操作性的选择。 在教学制度上,增加学生选择性。每个学生有自己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教学安排需要有选择弹性,而这需要足够的选修课程。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许多大学拒绝小型前沿课程,这是个大问题。这必将导致课程的陈旧,进而影响大学的科研进展和教学起点。课程开发和使用的规律是:科研进展形成讲座,多个讲座生成课程;学科建设提供课程,专业建设选择课程。“双一流”建设高校要加快、真正实现科教融合,既维护课程的结构,又保持一定的弹性,还要不断进行前沿更新。 在教学安排上,努力实现知行合一。教学计划安排,有三项不可缺少的内容:一是结构性的知识,现在的主要问题是结构性不够;二是科学试验和专业实践,目前存在着“能省就省”的现象,需要规范;三是社会实践,这是接触社会、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必要途径。实践性环节是当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另一个基本方式,包括教学计划内的专业实践和课外的社会实践及创新创业活动。它能把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工作中的能力,在本科教育环节需要得到加强。 最后,形成“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校园文化”,这就是我们本科教育的基本育人模式。课堂帮人育智,培育人的学识、专业和理性;活动给人练力,锻炼人的活力、毅力和能力;文化使人养心,养成人的气质、才艺和思想。当然,各校对具体环节中的内容设计,可以是多样性的,国家应鼓励大家形成自己的风格特色。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