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启发方法的可视化研究 |
范文 | 潘洵 张向荣
摘要:教学过程中,如何启发学生自己去思索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这是多年来广大教师从没有停止讨论的一个问题。本文试图以图式理论为基础,结合学生在翻译认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提出文化三角形、图像还原、词义选择等三种可视化的启发方法,以期提高教学效果。同时这种方式可操作性强,可以广泛地应用到文化交流、词义辨析、场景还原等多个方面,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探索。 关键词:启发方法;可视化;文化三角形;图像还原;词义选择 一、引言 2500年前,孔老夫子就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这就是“启发”一词的来源。孔子认为只有在学生自己努力思索以后仍然不能理解,方能启发。这实际上已经触及现代盛行的“任务教学法”的核心观点,但遗憾的是他没有进一步说明该如何启发。《礼记学记》继承了孔子的启发式教育观,认为“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不难看出,这段表述是对孔子启发式教学方法的进一步深化,并且明确提出“喻”是启发的方法之一。这与现代认知心理学中的“暗喻”理论有相通之处。宋代朱熹认为:“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熹,学规类编)他强调教学要从疑问入手,教师的作用在于指导。张载进一步指出:“有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张载,经学理窟·学大原篇)他们二人提出的“疑”,虽然与今天的“设疑启发法”有所不同,但也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 围绕如何启发学生这个问题,后来的教育者们做了大量的探索研究,先后提出目标启发式、设疑启发式、比喻启发式、研讨启发式、对比启发式等20余种方法。不过在笔者看来,尽管这些办法都很好,但总体来说并没有脱出古人的藩篱。如果我们能够搞清楚“难在哪里,为什么难”,那么对我们研究如何启发将有很大的帮助。 二、图式理论与可视化 图式(schema)是認知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术语,这个概念最早由康德提出,他认为新的信息、概念和思想只有与个人已有的知识建立联系才能产生意义。20世纪初,英国心理学家Bartlett以及瑞士心理学家Piaget将图式概念引入现代心理学领域。认知心理学进一步充实、发展了该理论,认为“图式是以等级层次形式贮存于长时记忆中一组相互作用的知识结构或是构成认知能力的建筑砌块”(寮菲,2002),读者大脑中已有的图式会影响、支配对于新信息的理解。读者在吸收信息进行解码和意义重构时,需将吸收的信息与已有的图式相联系。所有的新信息的解码都依赖于大脑中已存的信息图式,已有的图式若能被激活,就有可能引导读者加速理解过程,完成信息的处理。因此,阅读过程就是读者利用已有的图式对语篇的信息进行处理的复杂的心理过程。读者须将大脑的图式与语篇所承载的信息相比较,才能获取作者所传达的意义,实现对语篇的真正理解。从图式理论所阐述的认知过程来看,笔者认为学生在翻译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三种困难:(1)学生原有图式与文本信息之间差距较大,翻译活动难以顺利进行。(2)学生虽然具备相关图式,但文本缺乏足够的刺激信号,不能激活图式,文本仍然难以理解。(3)文本信息虽然激活了学生原有图式,但并非对应图式,译者误解作者本意。 难点正是我们应该启发、提示的地方,如果我们以可视的图形来实施教学活动,既是对原文信息的补充,又能加强对学生图式的刺激,发挥事半功倍的效果。可视化(Visualization),是指利用计算机图形学和图像处理技术,将数据转换成图形或图像在屏幕上显示出来的方法和技术。同样,我们也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将教学中启发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以图形的方式展现出来。与传统的启发方法相比,这种方法更直观、更容易为学生接受,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