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艺术“成人”教育与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
范文 | 王杰泓 摘要:艺术教育是现代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更是赓续民族创新活力、实践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艺术教育之所以成为“创新驱动”之源,突出体现为人才感受力、想象力、鉴赏力、情感力、创造力等感性能力的自我启蒙与蓄养。中国大学应抱怀全球化眼光和战略思维,坚定以“成人”统领“成才”的教育理念,传承创新艺术教育的精神涵容和实践路径。 关键词:艺术教育:感性能力;成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艺术教育是现代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关乎学生德、智、体、美综合素质的全面与和谐发展,更是赓续民族创新活力、实践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美国为此专门制定了《艺术教育国家标准》(1994),并指出:艺术是“人类自我的发现”,“一个没有艺术的社会和民族是不可想象的”;艺术是“时代变迁的动力”,其对于创造文化、构建文明、弘扬民族精神与理想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与价值;“在包括我们自己在内的任何一种文明中,艺术与‘教育一词的根本含义是密不可分的”。英、法、德等欧洲发达国家也先后通过立法,将艺术教育置于现代大学竞争、创新型人才培养以及国家发展战略的整体高度上明确定位。对此,我国政府同样极为重视,先后制定了一系列重要的法规文件,代表者如:1989年11月,国家教委颁布了中国教育史上第一部《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1989-2000)》;1999年2月,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指出艺术教育的重要性;2010年5月,国务院审议并通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确立了艺术教育的十年发展目标;2014年1月,教育部又出台《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强调艺术教育“立德树人”的目标任务,并且进一步明确了学校艺术教育的内容、方式和实践路径。上述若干纲领性的文件,构成我们深入理解艺术教育的精髓与要义、艺术教育与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关系的基本依据,同时也是藉机检视当下问题与不足、重塑艺术教育的目标与路径的重要蓝本。 一、艺术教育何以成为“创新驱动”之源 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党的十八大为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更进一步为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持续动力而明确提出的基本国策,其中,“创新”是首要关键词。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仅在习总书记的公开讲话、文章及批示中,“创新”二字出现就已逾千次,内容涵括科技、人才、军事、文艺,涉及理论、制度、实践等方方面面。 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关键在人。那么,这个“人”或创新型人才何处来?教育尤其是大学教育无疑是重中之重。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钱学森时,钱老感慨道:“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够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在钱老看来,作为能够且必须为国家发展提供持续血液与活力的大学教育,其关键就是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不仅如此,他还特别强调说:“一个有科学创新能力的人不但要有科学知识,还要有文化艺术修养”,“科学上的创新光靠严密的逻辑思维不行,创新的思想往往开始于形象思维,从大跨度的联想中得到启迪,然后再用严密的逻辑加以验证”,因此,我们应当把科学和艺术紧密结合在一起,以艺术之给养来开拓科学的创新思维。显然,“钱学森之问”包含了历史之问、体制之问等复杂问题,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对此我们权且存而不论,先重点来探讨第二个问题,即钱老缘何如此重视艺术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窃以为,一个人的素质、能力概括起来无外乎最基本的两种:一是理性能力,二是感性能力。現代大学教育偏重于智育、专业教育和成才教育,着重培养的是学生的理性能力,而人格的健全和素质的全面发展,感性能力不可或缺,否则就会是失衡、跛足的片面发展。感性能力源于自由、游戏的冲动,进而涵化理性、科学的认知以及道德上的向善,是积淀了理性的感性,因此可以说是创造、创新的动力和源泉。教育的形式有多种,“有健康的教育,有审视力的教育,有道德的教育,也有趣味和美的教育。后一种教育的意图是,在尽可能的和谐之中培养我们的感性力和精神力的整体”。正是在此意义上,我们认为,凸显“感性”“成人”“趣味和美”的艺术教育实则是人才创新驱动之源,理应成为“教育的基础”。具体来说,艺术教育对于创新型杰出人才的培养,突出表现为感受力、想象力、鉴赏力、情感力、创造力等“感性五力”的自我启蒙与蓄养。 1.感受力与创新驱动 一个人的感受自感性冲动而起,它既是人类体验和认知世界的起点,同时也是培植感性敏锐度和实现事业创造的起点。艺术可以蓄养和提振学生的这种感受能力,让其具备一种相较日常观察与认知更敏锐、更细致的“艺术家气质”。有艺术家气质的人与普通人的感受不一样,他对事物的认知和体验极为敏感,能将对周围事物和客观世界的理性认识提升为一种审美创造性的感受,并且生动而立体。比如普通人感知酸甜,那就是味觉的酸甜,有艺术家气质的人则能由其联系到人生的遭际,从中品味出人生的细微况味。普通人感受的冷暖就是色彩的冷暖,而有艺术家气质的人则能不自觉地将其与某种社会性的情感模式相对应:“冷”的色彩犹如冰冷无情的人,令人生畏;“暖”的色彩则像热心的人或者热烈的欢迎场面,总是能把人强烈地吸引过去。不仅如此,即使是与有相当感受力的人群相比,有艺术家气质的人仍显得不一样。譬如“在思想家和艺术家之间,还有这种区别,后者的感受力要远比前者生动得多,强烈得多。他们两者都是根据他们的意识已经接触到的事实,来提炼自己的世界观的。可是一个感受力比较敏锐的人,一个有‘艺术家气质的人,当他在周围的现实世界中,看到了某一事物的最初事实时,他就会发生强烈的感动”。进而言之,这种通感、感动的感性体验,实际也带有理性认知的意味,只不过它是通过“审美过滤”(去除冗余信息凝练精华要素)和“由表及里”(从直观感受出发深入本质意蕴)的方式和过程来实现的。总之,不论是专门的艺术从业者还是思想家、科学家,这种富于艺术家气质的感受能力至关重要,它构成一切创新、创造的起点和根基。 2.想象力与创新驱动 想象是文学、艺术、宗教、哲学、科学等全部人类创造活动的关键性内驱力。“想象,或想象力,也像思维一样,属于高级认识过程”,“人类劳动与动物本能行为的根本区别在于借助想象力产生预期结果的表象。任何劳动过程必然包括想象”。想象力的作用究竟有多大?古今中外的艺术家、理论家几乎把它同艺术画等号。例如西晋陆机的《文赋》以“精骛八极,心游万仞”“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来形容它的了无止境,南北朝刘勰的《文心雕龙·神思》则用“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来赞誉它的跨越时空。黑格尔也说,“真正的创造就是艺术想象的活动”,“艺术不仅仅可以利用自然界丰富多彩的形式,而且还可以用创造的想象自己去另外创造无穷无尽的形象”,“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而在科学领域,牛顿、爱因斯坦、李政道等杰出人物亦将个人的发明、创造归功于想象。爱因斯坦甚至特别指出:“想象力比知识更加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概言之,想象是艺术一形象思维与科学一抽象思维的有机融合体,而以艺术创意、表现以及表达为主要载体的艺术教育不但能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促进专业知识的应用与迁移,更重要的是还能激发直觉、灵感和想象链,从而突破逻辑理性的单向度和机械性,更好地形成创造性思维。 3.鉴赏力与创新驱动 鉴赏不仅指对艺术作品、现象的审美欣赏,还包括由表及里、触类旁通的品鉴与判断。首先,艺术蕴涵了人类至美且至真、至善的理想,因此,艺术欣赏不仅仅是“审美”,即对生命人生的体悟、探询与反思,同时,它还是“通真”和“养善”的,它能使知识的接受趣味化,且能让道德的教诲愉悦化。正是在此意义上,西方人视艺术教育为“解放的,给人自由的”,中国古人则称之为“乐教”。其二,对艺术的欣赏还能导向审美明辨力和道德判断力的提升。这是因为,艺术鉴赏的过程需要调动感知、预判、记忆、推理、归纳、演绎、警觉、自制等综合心理元素,进而将那些个别的、零碎的感性直观印象进行整合与重构,最终形成结论性的经验或判断。一方面,这种经验或判断与艺术作品本身的价值高下有关,另一方面也和一个人的是非观、善恶观的形成密不可分。仍以爱因斯坦为例,众所周知,爱因斯坦不仅在物理学上有重大发现,而且艺术修养和审美品位也极高:他几乎每天拉小提琴,钢琴也弹得不错,而且还经常与量子论创始人普朗克一起演奏贝多芬的作品;此外,他喜好文学,自我评价在陀思妥耶夫斯基那里得到的东西要比从任何科学家那里多得多。所以他曾说:“照亮我的道路,并不断给我新的勇气去正视生活的理想,是善、美与真。”同时他不忘提醒道:“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一一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4.情感力与创新驱动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身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人类情感的表现形式是多层次的,主要有情绪、心境、激情、情操等。其中,情绪倾向于个体基本需求欲望之上的态度体验,如喜、怒、哀、乐之类;心境是一种平静且持久的情感体验,如悲伤、压抑、平和、释然等;激情偏重于爆发式的、猛烈而短暂的情感体验,如兴奋、热烈、歇斯底里之类;情操则是伴随着认识,持续、稳定和系统化了的情感体验,如爱憎、同情、恻隐等。艺术教育的实质就是情感教育,“情感教育最大的利器,就是艺术”。艺术中的情感是一种创造性情感,它以动态的生命流供我们感知,同时又把我们的视界从艺术引向现实,不断增长由艺术习得而來的情感把握力和观照现实的能力。不仅如此,通过艺术的审美熏陶与情感刺提,从专业教育所获的智识和从社会经验所得的道德感也得到了深化,这正是一个“以美显真”“以美养善”的涵化过程。强调这一点的一个现实针对性就是,现代文明造就了人类物质生活的日趋丰盈,但也造成了人的情感、精神世界的愈加空虚。所以现代社会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情感教育,而“艺术,就是用创新的手法去唤醒每个人的意识或潜意识中深藏着的已经存在着的情感”。艺术通过音乐、图画、影像、文学等的生动形象与形式,帮助人宣泄被压抑的情感,复苏因异化而尘封的情感,重拾宝贵却遗失的情感。艺术教育正是要藉欣赏与体验美的契机促使学生的情感世界更丰富、更细腻,并能以自由开放的心态对待新知识、新思想,促进学生健康、全面与和谐发展,以切实奠定社会进步的微观基石。 5.创造力与创新驱动 创造力相对常规思维能力而言,指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方案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力是人的各种能力中层次最高、最重要也最宝贵的一种能力,是人类创新实践活动的骨髓与基石。科学发现,人的创造力是左、右脑功能的平衡发展和密切配合的结果。其中,人的右脑是图像脑,侧重于处理随意的、直觉的以及多感观的影像,并且决定着联想、想象、直觉、灵感等创造性思维的发育度。因此,艺术教育能开发右脑潜能,使之与左脑智力平衡、协调发展,让学生在思维过程中变得富于求异与创新,并由此进发出巨大的活力和生产力。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艺术凝聚着人类精神的创造性和最高理想,而艺术教育的目标就是“使人在创造的过程中,变得更富于创造力,而不管这种创造力将施用于何处”。历史上像哥白尼、伽利略、牛顿、爱因斯坦、李四光、钱学森、茅以升、李政道等无数案例证明,越是杰出的科学家,对艺术越是重视。李政道曾明确说: “科学和艺术是不可分割的,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它们共同的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李政道先生本人就非常喜欢艺术,他曾先后三次请画家李可染将科学上的发现画出来:第一次是为核爆散发赤白芒角光芒的超新星“客星”,李可染激情挥就的作品名为《晓阳辐射新学光》;第二次是“场超弦与量子引力”,画家对应的抽象水墨画为《超弦生万象》;第三次是“相对论性重离子碰撞”,水墨作品则名为《对撞生新态》。对这三件作品,“二李”均甚为满意,就连旁观者也大为感慨,在创造力方面,艺术与科学竟然可以如此迷人的契合和相得益彰。 事实上,除了上述“感性五力”,艺术教育还可以培养和提升人的统合能力、超越能力以及幸福感等等,限于篇幅且鉴于以上“五力”的基础性,这里就不一一举证。总之,在造就创新型杰出人才上,艺术教育足以通过对学生感受力、想象力、鉴赏力、情感力、创造力等的“熏浸刺提”,一方面熔铸感性、健全人格,另一方面还可达致涵化理性、以美通真和修身明德、以美养善的功效,不啻为一种以“成人”为内核、旨在开掘人才“创新驱动”之源的灵商教育。 二、重塑艺术教育的“成人”目标与路径 自工业革命和启蒙运动以来,学科细分化与专业化渐趋成为中西高等教育的主导方向。“一专到底”、偏重于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谋生手段的成才教育,已经是当下中国高校最基本的教育模式与人才培养目标。正是这种过度细分化、功利化的专业教育,成为“钱学森之问”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主要原因:一是因为专业教育将学生牢牢地狭限在所学的专业领域,造成了“专业固化”。课程大多是经(政治的和科技的)意识形态取舍、过滤和强加的知识,缺乏严格的客观性、真理性,学生也相对封闭、短视,不易形成开阔的知识视野、求真的科学态度以及运用所学去处理各种现实复杂问题的能力;更关键的是,兴趣的专业化,也使学生的趣味、爱好单一化,极大限制了各项潜能发挥的可能性,进而堵塞了创新型人才形成以及社会创新的途径。概言之,专业教育重视智育、成才教育,却忽视了“过程”教育和“成人先于成才”的重要性。二是专业教育必然导向重“器”轻“道”,重“经世致用”輕“无用之用”,功利化色彩过于浓厚。世俗生存和社会创新无疑需要“技”“器”的支撑,但对工具理性、功利至上的片面强调势必造成人性分裂、异化和目标的欲速则不达。有鉴于此,我们认为,在智育、成才教育、专业教育的弊端日趋凸显的当下,强调艺术教育不仅必要而且是必需的。其足以克服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有知识无文化、有能力无趣味、专业素质高但人格畸形发展、片面追名逐利而精神世界空虚等现实问题,并且能够在以“成人”统领“成才”的教育理念之下,融合打通专业教育与艺术教育之间的区隔,切实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锻造人格健全、人性谐和且富于创造活力的杰出英才。 那么,在实践艺术“成人”教育的具体路径方面,虽然综合性大学、专科性大学以及新兴的职业性学院各有其办学定位和相应举措,值得我们尊重,但是在方法论上还是有诸多可通约之处,兹举要如下: 第一,统一认识,可持续性贯彻艺术“成人”教育与专业“成才”教育相结合的教育理念和目标任务。当前,我国大学的校长及管理者对“素质教育”“通识教育”包括艺术教育有一定的认识,但因为他们大多系理工出身,对成人与成才的辩证关系尤其是艺术教育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多停留于个人感受或偏好的层次,尚缺乏系统、深入的理解。譬如将艺术理解为唱唱歌、跳跳舞,艺术教育的意义就是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与艺术修养,顺带活跃校园文化氛围以及宣传、提升学校的知名度与美誉度,如此等等。如此一来,艺术教育之“由博入雅”“精神成人”“以美通真”“以美养善”包括熔铸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要义,仅被简化为智育的附庸部分,而且是可存可废、极为次要的一部分,随时可能因领导更迭、管理层内部意见分歧而中途夭折。因此,很有必要重申大学教育的现代理念、目标任务及其延续性。大学不培养政治家,不培养作家,也不培养工程师;大学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灵魂,健全地到达博雅的高度,即具有完整的人格。一个心灵健康的人做什么事情都可以;一个灵魂健全的人做什么事情都更容易胜任。事实上,在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之下也有个副标题,即“每一个年轻美国人在艺术中都应该知道和能够做什么”。这个引领世界教育先进潮流的国家尚且将艺术确立为与数、理、化、文、史、哲等地位相当的核心学科,发展中的中国自更当引以为范,坚定以全球化眼光和与时俱进的战略思维,传承创新艺术教育的精神涵容和实践路径。 第二,重点突破,以科学优化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为切入口来统筹推进学校艺术教育的综合改革与实践。艺术“成人”教育理念深邃,头绪繁多,具体举措则更是因建设基础、机构设置等的差异而可能大不一样,但是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度性保障。在制定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时,窃以为要保证四项基本原则:一是主体性原则,即艺术课程体系的设置应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尤其是呵护其自主选择和自我启蒙的权利,并将激发学生的个性潜能、创造动力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正所谓“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是神瑛,老师是侍者”。二是科学性原则,即需尊重科学办学规律,不仅是要优化艺术通识课程的开课量,还应审慎处理好专业教育和艺术教育、艺术专业教育和艺术通识教育、科学通识教育和艺术通识教育等的关系,否则就有可能出现艺术教育简单、粗暴同时专业教育被挤压、变形的不良后果。三是专业性原则,即在有艺术学科、专业的高校,同时应加强艺术学科建设和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加大对相关艺术院系发展的支持力度,增强艺术学科、专业和艺术科研对艺术教育的支撑与辐射作用,从而切实增强艺术教育的质量水平和立德树人功能。四是系统化原则,即与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相配套,确保并加大对艺术教育人、财、物的投入力度。如建立“驻校艺术家”制度,举办定期“艺术讲坛”,开办“艺术工作坊”,让学生有更多机会、更直接、更深入地接受艺术的熏陶;设立艺术教育专项基金,专款专用,增加对专用场地、教室、器材等硬件资源的经费投入,改善艺术课程的授课条件及校园艺术活动的环境氛围,并进一步加大对相关艺术的教研与教改项目、教材建设、教学成果奖、教师与学生奖励等的支持力度等。 第三,巩固落实,通过建立领导与工作机构、健全评价与督导制度等以切实完善艺术教育的体制机制。具体举措如:成立以校领导任组长的艺术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全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重要事项的决策与协调;成立以教务职能部门牵头的艺术教育工作小组,具体负责艺术通识课程、校园艺术文化建设的落实与开展;建立学校艺术教育年度报告、自评公示及学生艺术素质评价等多元评价制度,不断规范、完善艺术教育的规范和科学发展;加强艺术教育督导力度,成立专门的艺术教育督导组,并且依据科学、量化的综合指标体系,开展常规性和针对性的督导检查等。 [责任编辑:周杨]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