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数字下变频算法分析和仿真 |
范文 | 张晶晶 摘 要:本文提出当输入中频频率可变时,通过改变AD采样率,使之与中频频率相适应。即将DDC与DDS相结合的实现方法。详述了中频信号频率从60MHz到80MHz,码元速率为1.338M/s时的具体DDC实现方法。最后,通过Simulink对数字下变频的性能进行了仿真,并且在QuartusⅡ下用测试电路实测了数字下变频的性能。 关键词:数字下变频; FPGA; 半带滤波器 中图分类号:TN911.6? ? ? ? ? ?文獻标识码:A? ? ? ?文章编号:1006-3315(2019)8-198-001 一、数字下变频的工作原理及关键技术 数字下变频器的组成与模拟下变频类似,包括数字混频器、数字控制振荡器(Numerically Controlled Oscillator-NCO)和低通滤波器(LPF)三部分。从频谱上看,数字下变频将输入信号从中频变换到基带。这样的处理由两步完成:量化后的中频数字信号进入数字下变频器后,先与数字控制振器NCO (Numerically Controlled Oscillator)产生的本地数字信号混频,然后经过低通滤波,信号变为基带信号。 数字控制振荡器在DDC中相对来说是比较复杂的,也是决定DDC性能的最主要因素之一。NCO的目标是产生一个频率可变的正弦波样本。DDC工作时,每向DDC输入一个待下变频的信号采样样本,NCO就增加一个相位增量,然后按照相位累加角作为地址,检查该地址上的数据,并输出到数字混频器,与信号样本相乘,乘积样本在经低通滤波器后输出,这样就完成了数字下变频。 二、数字下变频的实现 1.在MATLAB下仿真数字下变频 (1)仿真模块的具体结构 在MATLAB下运用Simulink仿真工具对数字下变频进行了仿真,DDC的顶层结构Subsystem1和Subsystem2两部分组成。其中,Subsystem1为数字序列生成模块,产生数字下变频模块中频信号。本文所设计的数字下变频模块可应用到所有中频采样的解调器中。Subsystem2是数字下变频中的核心部分,其中包括混频、滤波两部分。在Subsystem2模块中先由数字控制振荡器产生一个频率可变的正弦波样本。 DDC工作时,在每向DDC输入一个下变频的信号采样本时,NCO就增加一个相位增量,然后,按照相位累加角度作为地址,检查该地址上的数值,并输出到数字混频器,与信号样本相乘,乘积样本再经过低通滤波器滤波后输出,这就完成了数字下变频。 (2)Simulink的仿真结果 图1给出了输入中频为70MHz时信号在零频附近的频谱图以及下变频后得到的基带信号。 从仿真结果可以看出,当改变中频信号频率时,本文所设计的数字下变频结构可以完成将输入信号从中频搬移到基带的功能。 2.在QuartusⅡ下仿真数字下变频 DDC具体用FPGA实现,本文用Verilog语言编写了相应的程序,并用QUARTUSⅡ软件进行仿真。输入中频为70MHZ,码元速率为1.338M/s,采样率为11.2MHz。QuartusⅡ仿真时序波形如下图所示,其中ad_date为输入的中频数字序列,i和q为两路输出结果。 将QuartusⅡ下仿真得到的时序波形结果与MATLAB仿真结果相互吻合。由此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当输入中频频率可变时,通过改变AD采样率,使之与中频频率相适应来实现DDC的方法的正确性。这种方案实现简单,节省资源,适用于信号带宽较小时的情况。 参考文献: [1]宗孔德.多速率信号处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2]夏宇闻编著.Verilog数字系统设计教程,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出版社,2003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