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小学英语语篇教学初探 |
范文 | 【摘要】小学生的知识积累和阅读经验都很有限,想要真正达到兴趣的培养和阅读习惯的养成, 只有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来落实, 来引导学生学会读。 【关键词】小学英语;语篇教学;初探 【作者简介】徐丹,南京市江宁区竹山小学。 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许多小学英语教师都能抓住小学生好玩,好动,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适时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丰富课堂内容,使词汇和简单的会话教学具有了一定的模式。然而,到了高年圾,我们却发现不少孩子学习英语的兴趣有所下降,尤其是在简单的日常会话教学基础上增加了语篇阅读的内容后,学生和老师都不大适应。学生对阅读教材没有系统的学习方法,也有些老师于找不到有效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得语篇教学的效果不够理想,这成为当前小学英语老师共同关心的话题。 一、存在问题 通过大量走访交流,发现老师们对阅读课没有什么概念,许多时侯都上成了翻译课,语法课等。 1.翻译课。通过对已学句型进行简单复习后,直接引入语篇阅读。由学生初读画出生字词,讲解字词后逐句翻译,接着解决课后的问题后,最后再听一遍录音,跟录音读。一节课不到20分钟就新授完毕,剩下的时间讲讲练习等。 2.语法课。过多的讲解生词,过分的重视词汇和语法教学而忽视了阅读技巧和方法。长期下来,学生可能学会了一些单词能背诵几段会话,但失去了语篇学习的方法与技巧,遇到难度较大的阅读篇章,无处入手,进入初中后,对阅读更是无条理,无头绪。 二、方法初探 由于小学生的知识积累和阅读经验都非常有限,想要真正达到兴趣的培养和阅读习惯的养成,我觉得只有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来落实,来引导学生学会读。如何有效的开展语篇教学,并激发学生对英语的热爱,本人做了以下尝试: 1.抓住“兴趣”主线。兴趣的培养是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一旦没有了兴趣,学生思维的大门一关,教师的“教”就很难取得好的效果。因此,兴趣则应贯穿阅读教学的始终。在一堂英语课上,兴趣的激发可以通过很多种不同的方式来完成。 (1)情景创设。可以在语篇教学的开始,适当创设情景,提起学生对阅读教学的兴趣。如: 在学习PEP8 Unit3第6课时,我通过三张图片创设情景: 我的朋友李先生很喜欢学英语,但有一天发生了一些事情(展示图片帮助学生理解三个难度较大的单词suddenly、return,grateful,使学生很直观地理解了三个新词)这时再引入新语篇的学习,降低了语篇的理解难度,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學习兴趣。(其余单词难度较小,由学生通过阅读,联系上下文自行理解) (2)降低对部分学生的要求。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尽相同,用统一的尺度要求学生,会使部分后进生感到压力很大,继而厌学、怕学。降低对这部分学困生的要求,每节课设计不同层次的阅读目标,一旦达到小目标,就立即肯定鼓励,使他们体会到语篇学习“我也行”,从而产生对语篇教学的兴趣及持续动力。 2.坚持信息与语言并重。虽然阅读的最终目标是获取信息,但也不能忽视对语言知识的积累。我们每一节课的阅读除了获取信息之外,还应让学生注重语言的训练,如通过多种途径(默读,自由读,轻声读,跟读,齐读等)帮助学生,让学生反复读材料,增强语言的熟练程度。 3.坚持循序渐进原则。阅读能力的提高是一个综合过程,需要时间和积累,不能操之过急。如果反之,这种急切的情绪会不自觉地带到课堂上,无意中传递给学生,导致学生产生“阅读难”的印象,继而产生畏惧心理,尤共是些基础不大好的孩子,会过早放弃努力。所以,我们应沉住气,从简单短小的语篇入手,带领孩子一起享受读的过程。在每一长篇语篇读时应分层循序而行。综上所述,我认为语篇教学应按以下三步教学走: (1)读前活动。首先应做好旧词汇句型的复习和学习,如通过chant,游戏或歌曲等多种不同形式复习和语篇相关的句型和单词,通过情境的创设导入语篇教学,同时达到激发阅读兴趣的目的。再用 Free talk的形式自然过渡,以旧引新,在相互问候的同时,自然引出新知,体现无痕教学。(如有较大难度的新词,可设计提前预习或读前讲解) (2)读中活动。1)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初听课文,先提出一两个在短文中很容易就可以找到答案的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开展阅读活动。难度降低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增强了。2)扫读课文。要求学生快速默读课文,从整体上把握课文脉络,理解大意,找出关键词和中心句,掌握语言信息(在扫读过程中,联系上下文理解新单词)。3)精读赏析。教师引导学生细读短文,理解短文并设计一些练习让学生完成,以检测学生的理解程度,还可以通过听音模仿朗读,教读,自我朗读,小组朗读等形式达到巩固语言的目的。 (3)读后活动。1)引导学生对所读的内容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如给语篇拟个标题等,以便把握短文的实质和内容的各个细节。2)根据阅读材料进行口头或书面练习。如角色扮演,大意复述或仿写等。表演: 让学生阅读之后把表现力强的短文表演出来(不要低估了学生的能力,部分学生甚至能拓展已经学过的句子来完善故事,使之更生动,符合实际),能帮助学生对课文整体进行吸收与运用,从而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复述: 在培养阅读能力的同时,通过复述短文,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如在学完PEP8 Uint3第六课时后,我让学生用黑板上的关健动词(过去式)来复述课文。复述结束后布置的作业为根据课文内容描述自己的一天,把它写下来。通过这样的读后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