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论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的衔接 |
范文 | 【摘要】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国际间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国际化进程凸显了英语的重要性,社会对英语人才的需求呈多元化趋势发展。社会各行各业对实用型人才的需求也随之增加。英语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这就要求高职英语教学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与改革,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传统的英语教学无法满足日趋多元化、专业化的市场需求,搞好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的衔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已迫在眉睫。本文简要介绍了EGP与ESP的概念及关系、高职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并从社会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出发阐述了EGP与ESP的衔接。 【关键词】EGP;ESP;教学现状;存在问题;衔接 【作者简介】陈英楠,北京财贸职业学院。 一、引言 随着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中国与其他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活动越来越来频繁,与国际合作的项目日益增多,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多元化、专业化的趋势,对既精通专业技术,又懂英语的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社会对人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学习英语的目的也向多样性发展,学习英语不仅仅是获得知识,而是与职业、学业和就业相关的多种需求紧密相关。专业英语/专门用途英语(ESP)的重要性日渐显现,需求也越来越明显。针对这种情况,高职教育要不断更新观念,英语教学模式也应满足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为社会培养岗位型实用人才。高职教育定位于“培养生产、服务一线的技术、管理、技艺型人才”,确立了“以实用为主,应用为目的”的教学目标,既要培养学生必要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又要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有关涉外业务工作的能力,这恰恰突出了实用性的特点。 二、EGP与ESP概念及关系 高职英语有基础英语/公共英语(EGP: 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和专业英语/专门用途英语(ESP: 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s)之分。EGP教学是以教授语言技能为目的,重点在于给学生打好语言基础,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基本语言技巧,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用英语进行交流,为日后学习、工作打下基础。ESP是指与某种特定职业或学科相关的英语,是根据学习者的特定目的和特定需要而开设的英语课程(Hutchinson and Waters 1987),其目的是为了帮助學生逐步具备以英语为媒体进行某专业学科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在一定的工作环境中运用英语进行工作的实际交际能力。 EGP是指学校讲授的基础英语知识,它强调学生理解英语的基本语言结构,包括词汇和语法。ESP是把英语与专业相结合的一种新的教学途径,能更好地满足人们对其它专业知识的需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EGP与ESP教学是高职英语教学的两个层面和阶段,从语言角度讲,二者都属于语言教学。然而,EGP与ESP又有很大的差异,EGP课程不涉及各专业的内容,而ESP课程专业性强,很多词、词组与基础英语的含义相去甚远。虽然ESP动词变化少,修辞成分少,专业词汇变化少,但是句子复杂、冗长,缩略词较多,有其独特的词汇、句法和结构模式,有一定的专业内涵,是语言技能与专业知识的有机结合。ESP是关于某专业的英语,而不是某专业知识本身,是EGP的扩展和延伸,是培养学生应用技能的必要手段;而EGP是ESP的前提和基础,没有这个基础,ESP就成了无源之水。ESP学习加深了学生在相关专业对EGP知识的掌握和应用,它是EGP教学的进一步扩展和深化,是在学生具有一定的语言知识和技能之后,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培养他们在将来工作中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 英国学者Pauline Robinson指出:语言本身的教学并不是ESP的终结,而利用语言实现一个确定的目标才是ESP的真正目的。ESP教学既不是单纯的语言教学也不是单纯的专业教学,而是学生通过学习英语以获取其所从事专业的知识或技能。因此,EGP教学与ESP教学是我国英语教学与研究的两大主流,ESP教学与某一专业相结合,是为有明确学习目的和有特定需求的人群设立的,趋于实用性,更能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但是,它不能替代、削弱EGP教学,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三、高职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直以来,高职英语教学基本沿袭普通高等教育英语教学的做法,未能体现出高职教学本身的特点,导致教师教得很累、学生学得很苦、教学费时低效的状况。 1.EGP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面。高职学生英语基础较差,对英语学习兴趣不大,水平参差不齐,加上词汇匮乏,学习方法欠缺及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效果不佳。长期以来,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方式沿袭了传统的教学模式,重知识传授,轻实践应用。课堂上基本是以教师讲授为主的“灌输式”教学,以教师为中心,课堂成了“讲堂”,教师满堂灌,以填鸭的方式灌输知识,学生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以考试为中心,进行应试教育,忽视了对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和全面素质的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主体性得不到体现。 (2)师资队伍。高职英语教师大都是英语专业毕业,缺乏行业实践背景,对学生未来的目标岗位知之较少,不太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有些院校的专职英语教师年龄、职称结构不合理,“双师型”教师比例严重不足。在当前知识更新速度极快的情况下,提倡所有教师接受终身教育。然而,由于高职院校英语教师课程负担重,无暇继续学习和深造,然而,教师如不加强学习,吸取新知识,就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其教学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更谈不上教学质量了。 (3)重考级,轻应用。高职公共英语课应试倾向严重,强调A、B级通过率,不利于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培养。AB级考试一直是衡量英语教学质量的重要尺度,教师和学生都把主要精力放在考级上,把通过考级作为英语教学和学习的最终目标。学生所学内容与其未来的工作岗位脱钩,无法满足社会对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导致学不致用,忽视了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再则,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缺乏自己应有的特色,基本上是大学英语的压缩版。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基本上以普通基础英语作为主要教学内容,实用性、针对性不强,课堂上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所学专业、未来职业需求联系不大,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ESP教学存在的问题。 (1)对ESP的重要性认识不足。EGP与ESP教学是高职英语教学的两个阶段,是相辅相成的。但是,由于许多高职院校重视EGP教学,过分强调A、B级通过率,并将其与学生毕业证挂钩,导致一部分学生把大部分精力用在应付考试上,忽视了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淡化了专业英语学习。甚至有人错误地认为只要EGP学好了,再掌握一些专业词汇,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就能基本应付。 (2)教学方面。多数高职院校在第一年基础英语教学后的第三学期安排ESP教学,每周只有2-4课时,课时少,效果不佳。专业英语教学沿用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拘泥于教材的文字分析,缺乏对专业技能的理解,大多采用语法翻译教学法,以教师为中心,加上多数专业英语课由专业教师担任,缺乏系统的语言习得知识,完全采用“词汇、语法、翻译”的教学方法,逐字逐句讲解课文,把ESP课上成了翻译课,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状态,对课程失去了兴趣,使“学中做,做中学”成为空谈。 (3)教材方面。ESP教学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加上高职门类齐全,专业庞杂,市面上还没有系统的系列教材。当前,各院校使用的ESP教材五花八门,有引进原版的,有自编或联合编写的,教材质量参差不齐,缺乏科学专业知识的系统性和技能训练的有序性,使专业英语课成了翻译学习课。 (4)师资队伍。ESP教学要求教师既要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又要其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但实际上,高职ESP教学的师资队伍由两类教师组成:英语教师和专业教师。英语教师具有深厚的英语专业知识,在听、说、读、写、译等基础英语能力教学方面占有优势。但是,英语教师专业知识欠缺,讲解专业英语时往往词不达意,用专业术语、专业知识表述困难。他们是语言教学的专家,是专业教学的“门外汉”。专业教师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是该专业中英语水平的佼佼者,在帮助学生阅读专业文献,介绍相关专业知识方面占优势。但是,专业教师英语基本功欠缺,不了解语言教学规律,在语音、语调、英语知识教学方面达不到英语教师的应有标准,他们是专业教学的专家,却是英语语言教学的外行。 四、EGP与ESP的衔接 高职英语教学应分为两个阶段,即基础阶段和行业阶段(教指委,2008)。“在完成《基本要求》规定的教学任务后,应结合专业学习,开设专业英语课程……”(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0)。教育部提出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方针。基础英语培养学生的语言基本功,专业英语是从基础英语能力培养向技能应用能力培养的过渡形式,它能扩展学生所学专业的英语词汇量,使学生熟悉该专业术语及专业英语的特殊用法,帮助学生逐步以英语为工具进行某专业学科交流的能力,具备与其职业能力相匹配的英语实用能力。ESP是一个完整的语言知识与专业知识融合起来的教学体系,充分体现了语言学习的工具目的。ESP学习者不是为单纯的语言目的学习语言,而是要通过语言去学习某个特定专业课程。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衔接是培养适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实用型、复合型英语人才的唯一途径。 1.合理設置课程。课程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高职课程设置要考虑到学生的需求、个人发展和社会需要,注意EGP与ESP的衔接,在传授语言知识、技能的基础上与专业知识相结合。社会需要和教育定位决定高职英语课不仅要传授语言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因此,高职英语教学应包括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教学两部分。 ESP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以英语为工具进行特定专业交流的能力,它是继EGP之后英语教学的扩展和深化,是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关键的一步。我们要认真处理好ESP与EGP之间的关系,做好二者之间的衔接,探索出一个符合高职教学特点的ESP教学模式。专业英语教学内容涉及到某专业、职业,有其特殊的语言特性,在课程设置上应该基础英语教学先行于专业英语教学。在学生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相关专业基础知识后开设专业英语,以保证专业英语教学的顺利进行。 2加强教材建设。教材是教学的重要资源及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障。目前基础英语已有一系列成熟的教材,而专业英语教材建设还有待完善。教材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科学、实用的教材是搞好专业英语教学的前提。要想保证ESP教学质量,必须编写一系列适合高职学生的ESP教材。专业英语教材要从学生的英语与专业基础及社会实际需求出发,与其专业知识相结合,使学生能从英语学习中学到专业知识,从专业英语学习中巩固英语基础知识,英语学习与专业学习相得益彰。由于高职院校专业较多,要编写一套适合各个专业使用的教材很难。建议有关部门组织专业英语教师根据各院校所设的专业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联手共同编写一套ESP教材。 3.建构“双师型”师资队伍。师资队伍是教学的关键。教师的素质决定教学质量,建立高素质、既懂英语又懂专业的师资队伍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必要条件。ESP教学要求教师既要具备扎实的英语功底,又要懂得相关的专业知识。而普通的英语教师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往往无法用专业术语准确表达词义。目前,虽然绝大多数高职英语教师语言功底过硬,但不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实际经验,进行ESP教学感到无能为力。因此,建议选派英语教师进修专业课,提高其职业知识水平;或对专业教师加大语言培训力度,以弥补其英语基本技能;或加强英语教师与专业教师之间的交流,让他们相互听课,互帮互学,取长补短,共同提高,逐步建立一支既精通英语又懂得相关专业的“双师型”ESP教师队伍。 4.改进教学方法。基础英语训练学生的基础语言技能,为专业英语教学奠定基础。但是高职英语教学基本是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知识的传授,重视应试教学,忽视专业英语教学,轻视技能的训练,导致学生缺乏以英语为工具进行专业交流的能力。 改变教学模式,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注意师生角色的转换,注意更新教育思想,从片面强调语言知识转到以培养实际应用能力为主,从重知识轻技能的教学思想中解脱出来,把英语的听、说、读、写、译等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贯穿到整个英语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和学生关系不再是单纯的教与学的关系,而更加倾向于导演与演员的关系。教师应充当启发者、引导者、帮助者,改变“满堂灌”的做法,精讲多练,多启善导。而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是有自主意识与愿望的演员,所有学习过程的亲历者与演绎者。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努力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气氛,让学生多参加语言实践,以确保其主体作用得以充分的发挥。 五、结语 高职英语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能力,而不仅仅是获得知识,要为学生进入社会参与竞争开辟道路,因此,在基础英语课程之后开设专业英语符合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对高职毕业生而言,英语不再仅仅是其素质的表现,更是一种与其职业能力相伴的直接运用能力。具备较强的专门英语能力无疑将提升其职业技术能力,增强高职毕业生就业的竞争力。高职英语教学应树立服务于学生职业的理念,为适应人才市场需求和学生就业需要,正确处理EGP与ESP的关系,把英语教学进一步与学生专业结合起来,突出其在市场经济中的应用功能,提升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综合能力,把学生培养成实用型、复合型的人才,进一步体现高职英语教学的实用性、实践性和应用性。 参考文献: [1]Hutchinson T & Waters A.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2]Pauline Robinson.ESP Today[M].Oxford:Pergamon,1991. [3]蔡基刚.ESP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方向[J].外语界,2004(2). [4]陈莉萍.专门用途英语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5]陈金诗.专门英语阅读教程[M].武汉大学出版社,2015. [6]姜晓瑜.专门用途英语的研究与实践[M].知识产权出版社,2017.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