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职护理英语课程改革诊改研究与实践 |
范文 | 【摘要】经过多年的高职英语教学实践,从思想认识上及英语教学改革与实践中,查找出影响英语教学的认识问题,并加以解决。同時也通过实践分析出高职英语学习的能力关键要素,配合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付珊珊,七台河职业学院。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课题,课题名称:《高职英语课程的“三结合”教学改革与研究》,课题编号:SJGZY180,本人角色:主持人。 英语课是为提高学生素质,适应职业需要而开设,是职业教育阶段的必修课。七台河职业学院在建院以后经过三次英语教学改革,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改革方向,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高职英语课程的“三结合”教学改革与研究》课题组综合分析各方面的经验,总结出“3分3教学规律”,并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进行教学实践,取得一定的成果。按照现在职业教育诊改的要求,课题组也对实验的护理专业英语课程改革进行诊改。 一、课程教学诊断分析 英语教学改革首要的是树立对学生和教师自身教与学认识。学生要提高成绩,就要学生拿出全部精力去学习,就要发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得关心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问题解决了,再去研究教师的认识及方法问题,也就是不解决教师对英语课程教学认识,英语教学改革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教师的教学方法问题,英语教学改革就是空谈。 1.学生的学习状态诊断(学生分析)。学习是以学生为主,课程改革的关键是学生能否学的更好。只有充分了解学生,才能给学生更好的学习教育帮助。在学生入学初,我们对护理大专学生的英语基础做过连续四年的调查,其中在反映学生成绩统计中30分到60分的学生占50%,60分到80分的学生占20%,80分到90分以上的学生占15%,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大部分集中在60分以下,约三分之一在60分到90分之间。学习成绩近一半是60分以下,60到90分约占一半,及格的学生只占到1.5%。这样的英语基础,直接导致大部分学生不愿意学习英语,上课时间溜号,玩手机;少部分学生具有一定的追求,如专升本,参加英语竞赛,出国服务等,学习比较认真,另有一部分学生想学但有时学习持续性差。如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应了解它的文化背景知识以及社会风俗习惯,随时将它与我们的母语进行对比,使自己自觉意识到不规范语言产生的根源和避免方法,进而增强使用规范语言的意识。 2.教师的教学认识诊断及改进。 ⑴教师的认识及教学方法存在问题。首先要认清教师的职责是要宣传学生,教育学生,组织学生,帮助学生学习英语。而不单单是上课,简单的单纯讲课。 单纯讲课的观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认为英语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是平行的,不注重英语课与专业课之间的交叉和服务作用。 b.以为职业教育英语课与中小学的英语教学是相同的,只是单纯的认为是为学习英语而开设的课程,不知道职业教育英语是为扩展专业技能,是服务专业技能的手段之一。 c. 本位主义,英语老师只知道教英语,不知道教学生护理知识英语也是本职工作之一。 d.认为学生学习差就什么也学不好,更不会被教好。 观点的来源: a.职业素养低,没有认真学习教学方法和手段。 b.职教理论知识不足,缺乏对现代职业教育理论的学习与认知。没有充分认识到现代职业教育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教师必须具备与所教专业的基础知识。 c.过分相信自己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判断,不相信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激发的潜能。 ⑵改进方法: a.从教育上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认清单纯的教学观点的误区,理解教师与普通人讲课的区别。 b.加紧教师的职业教育理论学习,尤其是基础课教师的学习更要抓紧,使英语课教师能够理解专业教学,融入专业教学中去。 c.师生座谈。 d.专业教师与英语教师教研。 3.教材诊断分析(选用多本内容与实际工作的差距)。学院自成立以来,选用的教材比较多,从《大学英语》,《新视野英语读写教程》等等,都是属于公共英语范畴,生词语法句型都比较多,而学时一直在减少。因此确立教材整合,教材整合改革目的如下, (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英语表达的自信。 (2)掌握基本护理英语情境会话。 (3)让高职学生形成自学英语的能力。 二、护理英语未来人才需求诊断分析 现在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出现,我国及发达国家日本、澳大利亚、德国、英国等在护理人员、养老护理的巨大需求。人们对健康的需求越来越高。这也体现在医院护理工作人员的需求越来越多;养老护理人员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分工也越来越具体。例如澳大利亚的护士分为医院护士及养老护士:澳洲养老院非常流行,而且很有规模,很专业。养老院的护士,基本都是团队的主管,大概负责25-30个病人。主要负责发药(无静脉给药,基本都是口服药),换伤口敷料,做各种预约,负责掌握病人的护理计划。因此学生在本专业学习英语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前景,学习会有较好的前途。 三、英语课程改革的诊断研究与实践 1.教学内容诊断研究与实践。我们根据传统的语言学习特点,将英语学习分解成三要素,即单词,语法、文法。单词短语依据语法组成句子,句子依据文法组成文章,构成语言。可以说,单词是学习的基础,语法是桥梁,文法是网络。 在教材方面以往以公共英语《新视野英语教程》为主,其他护理专业英语教材也单纯为护理英语篇章阅读或为会话及大量的专业词汇。综合上述对应用教学内容和学生能力的分析,改革教材内容。我们以护士工作情景为基础,以护士能力为主干,结合教学方法,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目的的角色能力运用为思路组织教材内容。形成具有专业教学特色的护理英语讲义。 2.学生的学习目标分析。我们通过对连续4年的入学新生和毕业生的调查研究,我们将护理专业学生的学习目标分解为三种能力,即素质能力、角色能力、护士职业能力。素质能力主要是针对素质教育是学生具备的简单英语知识,也可以将其简单定义为单词、语法、文法的学习;角色能力是指学生的组织管理、团队合作能力;职业能力是指学生所学的专业技能与语言沟通表达能力。 3.教学方法诊断研究与实践。在分析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目的以后,我们研究每一种能力的提升以及他们之间转换,每一学习内容如何使学生学会的过程,就产生了相应的教学方法。 (1)素质能力的培养,可以基于传统的教学方式--讲授法。作为最基本的教学方法,对重要的基础知识的如果采用讲授的教学方法,能够直接、快速、精炼的让学生掌握,为学生在实践中能更游刃有余的应用打好坚实的英语语言基础。也就是说,对于单词、短语和语法,这些规则的东西,还是需要老师讲解透彻,才能便于学生学习的。文法中的基础也是需要老师先讲出来。这是教师作用的集中体现。对于这部分我们通过纠正单词发音、相关语法讲解以及朗读对话,对篇章进行翻译等多种手段来完成。 (2)角色能力的培养,角色能力是在使用情景教学过程中,学所扮演的角色所应该具备的知识及技能,可以是护士、病人、家属以及情景策划、导演等。因为是主张自己规划情景,学生自己扮演,学生就需要將所学的知识运用起来,需要一定的蓝本(案例),由学生对选定的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审理和讨论,做出自己的判断和评价及最终的策划。没有学的知识,学生需要自学。以护理专业静脉输液前准备——七步洗手法(Seven steps washing technique)这一课题为例:课前,先将学生分为5个小组,每个小组自己组织相关学习内容(including words,phrases and useful sentences. for example,interlock 互搓,crossed交叉手指,rotate 旋转,the back of hand手背 ect.)、拟定情景、确定角色;课中,由一人作为讲解兼旁白,借助本小组做的PPT,通过预先设定的情景,以角色扮演的方式将该内容展示给同学们;课程结束前10分钟,教师对各小组进行点评与总结,强调本节课重点词汇与语句。这种教学方法需要学生发散思维,并且重新组织学习材料,拓宽了思维空间,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英语兴趣,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案例教学法在英语课程中的运用,突出了它的启发性、实践性方面的特长,启迪学生思维,锻炼了学生的判断能力、增长了学生的决策能力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因此运用案例教学并结合使用学导式方法最佳,也是单词、语法、文法的综合运用过程。 (3)护士职业能力培养。英语与专业结合中应该体现的是专业英语,作为语言的应用,我们更倾向于在实际环境中的运用,即在护士工作环境中使用英语语言。所以我们将英语在专业技能中运用的能力定义为护士职业能力更为具体,而且分解为护理技能与接待沟通技能及日志记录能力。所以这部分的教学使用情景教学法:结合课程的教学过程,将护士工作过程中的典型工作过程,设定为一个工作情景,学生与教师融入到这个模拟的、特定的情景场合之中。通过教师的组织、学生的策划编剧、演练,在护理工作过程情景中完成教学内容的提炼、也在愉悦宽松的策划、排练场景中完成教学内容的练习与复习,最后完成教学目标。这种教学方法既完成了英语教学内容,也复习了学生的护士的操作技能。同时锻炼了学生文字组织能力,工作现场的临场应变能力、同学之间护理操作的沟通协作能力,即活跃了教学气氛,也提高了教学的感染力。对于教学内容来说,学生是通过情景现场的,经历导演、编剧、策划的各个角色过程中“研究”、“实干”、“想象”“思索”中学习得到的知识,学习得到的知识情况是学生在“探究知识”中形成个人化的理解。情景教学法在护理英语课程的教学中经常用到,因情景现场教学时要受到学校条件的约束,因此,提高学生英语语言表达能力的最好办法就是采用此种方法。 对于这部分我们以测血压这一课为例。教师在课前将本课内容发给学生,要求学生可在此基础上拓展相关知识(如stethoscope听诊器, sphygmomanometer血压计, cuff血压计袖带,blood pressure 血压,hypertension高血压 ect.),形成本小组该情景的剧本。课上,将测血压英文情景对话结合学生们学习的专业测血压实操手法表演出来。学生们通过亲自参与情境剧本的编写创设,开拓了视野,提高了英语写作能力,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此外,在护士英语课程的教学中,主体运用这种教学方法也结合有实训教学法,案例教学,既满足了学生提高护理实践能力培养的需求,也体现了英语作为一种语言,附着在生产与生活中,学的快,学的扎实的实际。 4.学生学习方法在指导下的变化。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养成了比较传统的学习方法,即听课,背单词,做练习。但在职业英语学习时,会遇到大量的单词和语法,短时间记忆不扎实,很难学会,所以这些学习方法在职业教育中就不适用了,而且阻碍了学生的学习。有指导的自学并形成习惯,在案例教学中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课堂中护理情景的角色交流与示范,根据案例编制学习情景剧,并自己演出复习大量的单词和句型,极大的锻炼学习的自学能力。 四、诊改实践总结 1.课程为专业服务,专业为社会服务的核心理念。在调研学生的学习需求时,结合学生对英语在就业中的需要占42%,A级考试占68%,我们认为开设专业英语,比较符合学生实际。所以实施专业英语教学适应了学生的就业需求,激发学习兴趣。职业教育的核心也是要服务于社会,英语课程也必须要服务于专业,只有二者紧密结合才能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 2.多种教学方法选择依托于专业岗位技能(课程改革特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我们经过系列的教学实践总结出如图2的“33 ”能力教学模式,即教学中形成三种能力培养转换,三种教学方法的运用,三种管理手段的运用关系,有效的抓住教学的重点,运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3.学生学习方法及素质变化。学生的学习结果(学习成绩,毕业后的应用情况反馈)通过对三届学生的在校学习反馈,学生整体英语成绩及格率提高10个百分点,优秀率提高5个百分点;黑龙江省英语技能竞赛2015年取得三等奖一项,2016年获得三等奖二项,2017年更是获得一个二等奖,一个三等奖的喜人成绩,教学改革取得初步成效。 课程教学改革是教师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所做的改进工作,是持续的,是随着学生及教师的认知不断的变化。我们在教改的过程中,引入诊改工作,只是希望教学工作做得更好,由于“诊改”属于综合“体检”,必然会涉及到各个“科室”和项目,将教学课程改革纳入其中也是自然的。“诊改”是对传统的的革新,是对“过程控制”和“循因控果”的尝试,我们在课题研究中注重英语基础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与诊改,逐步构建科学、合理的高职院校英语基础系列课程体系,加强课程建设的实效性和学生实践能力,探索出高效的提高学生英语基础素质的教学方法和途径。 参考文献: [1]王喻.了解文化差异,走出交际误区[J].管理学家,2013(1). [2]付珊珊.提升高职学生英语水平的方法及途径研究[J].校园英语,2014,28. [3]王寿斌.诊改无需每校办一所医院[N].中国教育报,2018,10,30.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