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师生换位,让“正能量”为英语课堂护航
范文

    袁海华

    【摘 要】 “师生换位”通过激励学生走上讲台,替换教师的角色,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打破僵化、死板的课堂,更能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乐学、善学、好学,从而赋予英语课堂正能量。

    【关键词】 师生换位 把握时机 合理评价

    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既是组织者、指导者,又是帮助者和促进者。为了打破“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我做了很多尝试,“师生换位”就是其中一种。

    1. 英语课堂中 “师生换位” 的实施策略

    怎样实施“师生换位”呢?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1) 制定有效的教学计划,设计好换位环节;(2) 指导好学生的预习及“备课”过程,挖掘换位潜力;(3) 当好“学生”和评委,做好换位保障;(4) 及时、合理地评价学生,激发斗志和学习兴趣。

    我在执教7A Unit 8 Welcome to the unit时,是这样安排“师生换位”环节的:

    Step1: Warm-up

    (1) 张贴图片,教师扮演服装店店主,推销自己店的衣服,呈现语境。

    (2) 师生选择衣物并讨论:

    T: Which one would you like?

    S: ...

    T: It is called blouse. It is a yellow blouse.(板书生词)

    (3) 请学生扮演店主和顾客,呈现生词fashion, tie。(第一次师生换位)

    Step 2: Presentation

    (1) 师生谈论穿着:

    (2) 学生谈论(第二次师生换位)

    Step 3: Presentation

    (1) 听 Millie和妈妈的对话,并回答:What size is Mums blouse?

    (2) 听第二遍,进一步回答: Who can wear this blouse, Millie or Sandy?

    (3) 听并重复,再表演 (学生表演对话)

    (4) 请两位学生通过语言、肢体动作讲解“borrow”和“lend”(第三次师生换位)borrow sth. from sb. & lend sth. to sb.(板书并讲解)

    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我采取了三次师生换位:第一次是在呈现生词的时候,本课单词量少简单,可轻松驾驭;第二次是谈论穿着,是为了让学生展示自我;第三次是请学生讲解borrow与lend用法,这是重点也是难点,需要课前的准备,通过物品主人的变化以及动作展示来区别两个词的用法。三次换位,难度逐渐加大,在学生不能准确表达的时候,教者再加以合理地引导并评价,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2. 英语课堂“师生换位”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

    2.1运用换位教学法要灵活

    教师必须具有较新的教学理念和较高的综合素质,课堂教学不是“填鸭”,而是要建立一个平等互动的学习环境,教师可以是学生,学生也可以当教师,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动口、动脑、动心,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2运用换位教学法要适时

    不是每一个教学内容、每一位学生都适合采用这种方法。如若不根据实际出发,盲目实施,必然会贻误课时、弄巧成拙。教师对教学的内容要精挑细选,一定要是单纯紧凑、学生易于掌握的内容;被挑选到的学生一定要有优秀的表达能力,能够驾驭自己所要讲授的内容。

    3. 英语课堂“师生换位”所带来的变化

    3.1与过去的对比

    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在讲台上“卖命”,学生在下面“养病”,往往总是我“费力不讨好”,学生也感到课堂乏味和无趣,师生关系紧张。当我第一次让学生站上讲台,用他的语言去阐述知识的时候,课堂气氛前所未有的热烈;越来越多的学生想到讲台上“一试身手”,讲台俨然成了孩子们展示自己的大舞台。

    3.2教师角色的变化

    以前我只是“知识的灌输者”;采用换位教学和其他先进的教学法之后,我更多的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学生一起学习的好伙伴。教师走下讲台,坐到学生中间,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思考问题,想他们所想、急他们所急,不仅体现了教育的“平等”,还能给学生们灌输一种积极乐学的态度。

    3.3学生的变化

    让学生当“教师”,教师成了配合他们的“演员”,所有学生和教师一起聚精会神地听自己“讲课”,这本身就是对“小教师们”不小的鼓励和触动。更多的学生为了登上讲台展示自己,会花更多的时间去预习、超前“备课”,主动解决其中的疑难问题,他们不再像以前那样依赖教师,慢慢地变成学习的主人。

    课堂应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应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唤醒各自沉睡的潜能的时空。学生不是容器,他们有自己的情感和思维,他们也有取之不尽的潜能,需要我们教者去开发。语言的学习也许像“两点一线”般枯燥乏味,但只要我们用心,一定会绽放出最美丽的花朵!

    [1] 詹文莲. 试论英语学习者互动交际能力的培养[D]. 湖南师范大学, 2003.

    [2] 曾新. 论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D]. 华中师范大学, 2000.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0:0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