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培养初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策略 |
范文 | 蒋长燕 【摘 要】 本文根据笔者多年教学经验与反思,对新课程标准改革及素质教育的学习与钻研,深入地分析和探究自主学习理念及其意义,并对培养初中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策略作以经验性的剖析。 【关键词】 自主学习能力 有效策略 初中英语教学 在新的理念引导下,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唱主角”到学生成为教学工作中的“主体”,其变化不能不谓之大。理念引导实践,理念好比帆船所借助的风力,风吹响何方,船驶向何方,逆风而行,着力越甚,其结果无外乎南辕北辙。所以,笔者以为教育工作者深入学习自主学习理念尤为重要,这是有效培养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先决条件。 1. 自主学习的理念 构建主义学习理论为自主学习理念提供了相应的理论依据。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知识的掌握,并非是外因起决定性作用,而是内因其决定性作用。知识无法通过讲授而使学生获得。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是在一定的情境条件下,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依据大脑对情境中一切条件的整合、调解并组建相互关系,并给这样的关系作有意义的表达,进而形成概念,形成稳定的认知。从这样的思路看来,学生的学习是自主的,是积极主动的,是自行完成的。教学工作者实际上,不过是学生构建知识意义上的创造者和维护者。教学工作者是情境语境的创设者,而这种语境的创设基于学生实际情况:知识能力、认知能力、心理结构。教学工作者对于这些内容有所了解和把握,就能够创设出学生能够整合并在整合中无障碍学习的情境。语境的创设一旦高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就会出现学生无力整合;语境的创设低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就会出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徒长“信息咨询”而不提升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情况,说到底——实无所得! 2. 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意义 2.1 培养学习能力 从前述内容来看,初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首先是建立了一种新的新课标课程改革需要的教学模式,然后才同时培养了学生一种英语学习的能力。新的教学模式的建立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是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的。构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自主学习能力是人具备的一种先天的学习能力,但需要相应的教学模式来激发,来实现。教师着眼于这种学习能力的激发,自然就进入了导向角色,也就建立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 2.2 有效评估学习效果 主动学习是自主学习的前提,主动学习的人能够对做学习的内容做出相应的规划,能够对学习的流程有一定的设想,能够对学习的效果和学会的程度做出有效的评估。这些设想、规划、评估正是自主学习的内容。主动学习者在未来的社会建设中将成为具有创造力和引导力的生力军,他们才能够成为社会建设的引路人。 3. 培养初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3.1 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 行为习惯是稳定的心理模型。习惯于“被动式”、“填鸭式”学习模式的学生也会形成相应的心理模型。这样的学生每天都在等待中获取知识,而所获取的知识也静止地“死”在这样的学生的大脑中。初中英语教学工作者应该,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地完成学习,如提高预习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统合疏导学生新旧知识不能够相互融合,不能够利用旧知识解释新知识,构建意义的问题。 3.2 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 兴趣才是真正的学习动力,而对于初中英语学习的兴趣的培养又集中在学生能够在自己的努力下完成的前提下。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构建新知识的意义,这对于初中生而言这就是学习路上成就感的体验。这种体验是一种“优良”的动力,有了动力,自然体现为兴致勃勃,兴趣浓厚,在学习上积极主动。如,差生,在笔者的教学经验中,差生并不是智力不够,显然,99%的差生是因为动力不足,兴趣索然。因此,帮助他们重拾动力,重新燃起兴趣,尤为重要。哪怕从一个单词,一个句子,一次朗读开始。 3.3 有效组织学生协作学习 协作是进一步平衡优差生的策略。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解释是一种高等级的学习过程。事实上学生在相互讨论的过程中,就是在将自己的理解解释给对方听。在群组中,学生对学生的“解释学习”更容易有效,其原因是同龄人的生活经验类似,语言使用接近,理解上更容易。优等生通过解释(讨论)进入深化学习内容的阶段,差生通过解释(讨论)进入初窥门径的阶段;双方在解释(讨论)中,实现了自主学习的体验。 [1] 王静丽. 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 中国校外教育, 2014(34). [2] 江雪琴. 刍议初中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J].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12(04).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