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政府工作报告翻译中的词汇演变分析研究 |
范文 | 闫怡为 覃子秋 赵启慧 魏玮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外宣翻译体系与系统的逐渐全面,政府报告翻译也在各个方面和层次上呈现出日新月异的变化。因此,本项目旨在理解掌握翻译适应选择论的理论基础上,对近十年政府工作报告翻译文本中的专业术语、模糊词与常用成语的翻译策略选择总体变化趋势进行定性研究,找到其与近十年来上层意识形态与政府政策变化中的对应契合点,总结出相应规律,为将来外宣翻译策略变化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以便做好创造性转化。 【关键词】政府工作报告翻译;词汇演变趋势;翻译理论 【Abstract】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21st century, with the gradual and comprehensive translation system and the system of the external propaganda, the government report translation has also undergone rapid changes in various aspects and levels. Therefore, this project aims to understand the theory of mastering translation adaptation theory, and conduct qualitative research on the general trend of the selection of professional terms, fuzzy words and common idioms in the translation of government work reports in the past ten years, and find out the corresponding points in the upper ideology and the changes in government policies, sum up the corresponding laws,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choice of futur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so as to make a creative transformation. 【Keywords】Translation of Government Work Reports; Vocabulary Evolution Trend; Translation Theory 【作者簡介】闫怡为(1997-),女,天津人,天津大学外国语言与文学学院本科生,研究方向:翻译研究;覃子秋(1998-),女,天津人,天津大学外国语言与文学学院本科生,研究方向:翻译研究;赵启慧(1998-),女,天津人,天津大学外国语言与文学学院本科生,翻译研究;魏玮(1997-),女,天津人,天津大学外国语言与文学学院本科生,研究方向:翻译研究。 【基金项目】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成果(TJWW18-005),项目名称:《近十年政府工作报告翻译中的词汇演变分析研究》,项目编码: TJWWI8-005。 一、引论 通读近十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原文及其翻译,以翻译适应选择论为基础,对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部分专业术语、模糊词和常用成语进行分析。 根据张泽乾对翻泽功能的定义,翻译就是一个基于原文基础再创造的过程,译者通过的想象与创新把原文本由静态变成动态。在作者——译者——读者三者之间的互动过程中,它也可以不断进行创新。 尤其对于此类政治性较强的政府工作报告的翻译,译者应当与时俱进,不断学习,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并采取更适合的翻译对策。 二、专业术语的翻译 政府工作报告属于政论性文章,涉及党和国家诸多重大方针,其翻译需要客观严谨,忠实度高。而报告中很多充满中国特色的词汇在英语词库中是很缺乏的,需要译者利用各种翻译技巧和方法,准确传递原文的思想和内涵。其中常用方法有:直译法、直译意译结合法,以及意译法,这三种方法的历年使用频率如表1所示: 1.直译法使用先减少后增加。直译法包括保留形式逐字翻译、保留形式+原文释义两种形式。例如:“简政放权”(streamline administration and delegate more power)采取的是保留形式逐字翻译的直译法,而“坚持有法可依” (We must see to it that there are laws to go by.)采取的则是保留形式+原文释义的直译法。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固定表达的缩略语,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需要把中文词汇的具体内涵翻译出来。 三河三湖the Huai, Hai and Liao rivers, Tai, Chao and Dianchi lakes. 一刀切taking a uniform approach to different situations. “菜篮子”市长负责制 system of city mayors assuming responsibility for the “vegetable basket” (non-staple food supply) program. 2.直译意译结合法使用先减少后增加。直译意译结合法,即保留原文的含义,同时又追求结构上的吻合。例如:“推进政务公开、健全监督制度”(promoting transparency in government operations, improving the oversight system)。 3.意译法使用先增多后减少。意译法不拘泥于原文的结构,使用句式以及词性转化等方式,追求意义吻合,功能对等。例如:“计划生育”(family planning)、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新成就”(We made China more innovative.)。 4.专业术语翻译的准确程度。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还需注意词义的准确程度,尽量做到贴近源语言的真实内涵。比如对于“依法行政”一词在2008年和2013年的翻译中分别被译为“run the governmen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w”和“conduct administration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w”。两者对“行政”一词的理解是不同的。依法行政的主体是政府,所以“run the government”意义上有重复,虽然表达的意思能被人理解,却会造成一定的误解,而“conduct administration”选用了中性词汇,且在英语中有直接对应的表达,更加能令人接受和理解,从而能够更好地达到交际的目的。另一个例子是“社会保障”。在2008年的报告中被译为“social safety net”,而2013年被译为“social security”。我国对于“社会保障”一词的定义为“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对生活困难的公民提供物质保障的制度”,“social safety net”是指国家或其他机构对社会福利各方面的保障,包含范围更大,而相比之下,“social security”的表达则更为精确,突出了经济援助这一要点,所以能让读者或听众更为准确地理解词汇的含义。 5.专业术语翻译的与时俱进。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一些词汇的含义也在与时俱进,所以需要根据时代背景具体分析并找到适合的翻译。比如“人才强国战略”一词在200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被译为“the strategy of reinvigorating China through development of human resources”,到了2013年,译为“the strategy for making China strong through training competent personnel”,两者在意义上存在很大差别。前者表明通过发展人力资源实现国家的复兴,后者表示通过培养优秀人才使国家强大,就意义上后者更为贴切。就时代背景来看,在2007年人才强国战略首次被写进党章和党的报告中,2008年是该战略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战略之一实施的头一年,这一年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期,对于人才的需求巨大;2013年国家发展更为迅速,科学技术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所以需要更为优秀且专业的人才,因此两个时期赋予人才的含义是有区别的。 三、模糊词的翻译 连淑能先生在《英汉语对比研究》一书中提到 “中国传统哲学是以人为中心的主题思维。”这种以人为中心的文化导致了汉语中产生了大量的主观性修饰语。而西方文化追求自然科学,崇尚真理。他们的语言客观简明,较少使用主观修饰语。为了填补这种文化差异,译者多采用直译、省译和转译的方式,这三种方式的历年使用频率如表2所示: 《政府工作報告》的一个重要特点和主要表达方式即为动词前大量使用“双A”修饰语,从而构成“双A+双V”结构。在翻译“双 A”修饰语,尤其是主观性动词修饰语时,采取异化策略的情况较多。同时,在英译文中保留大量的主观修饰语,能够展现中国发展的强劲势头及决心,并提升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对2009年到2018年十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进行词汇统计,得出十个出现频率高的“双 A”修饰语,见表3: 《政府工作报告》中动词前“双 A” 修饰语具有主观性、积极性和准确性三个特点,这是由汉语的构词造成的,也符合我国政论文信息传递以及感情传达的需要,更深层次的原因涉及中国传统文化和汉语思维。 1.直译法整体先增多后减少。直译法包括字对字,词对词的翻译。例如:“加快完善”(quickly improve)、“积极参与”(actively participate)、“全面贯彻”(implement fully)以及“有效缓解”(effectively address)。 此外,将动词修饰语直译为副词也是一种处理方法。 如:将动词修饰语“加快”直译为副词“quickly”。 “毫不动摇地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加快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 (2010) (We will uphold the basic rural operation system; quickly improve relevant laws, regulations and policies.) 在句中,“加快完善”译成了“quickly improve”,属于直译范畴,原因是中英文结构完全对等。 除此之外,“quickly”的比较级还常与 “move”、“act”等动词连用,即“move/act/ work + more quickly /faster/forward to+V”,目的是强调这一动作力度。如: “加快建立和完善长效机制。”(2017) (We should move faster to establish robust long-term mechanisms.) 2.省译法整体先增多后减少。有时汉语会有很多结构相似的并列分句,此时可以省略相同的部分,只列举不同之处。例如:“对执法不力、姑息纵容的,必须严肃追究;对空气质量恶化、应对不力的,必须严格问责”此时,两个短语均译为be held fully accountable. 还有的词其、含义在语境中已经暗含,此时再翻译会显得累赘。例如:“积极主动扩大”(actively expanding)以及“深入推进改革”(deepen reforms). 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常进行语义合并。如: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2017) We sped up efforts to promote new type of urbanization.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