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以兴趣为突破点冲破初中英语语法教学困境 |
范文 | 张晴++李颖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初中生普遍认为语法学习枯燥乏味,很多学生一提到语法就感到头疼。为此,教师应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提高初中英语语法教学水平。 1. 创设生动教学情境,激发学习语法兴趣 教师要灵活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让语法教学更富有趣味性,防止语法教学的单调性和枯燥性,从而更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教学“一般现在时”时,教师可以用学生每天的作息活动为依据,给出相应的提示性动词:get up—have breakfast—go to school—have lessons—have lunch—chat with classmates—have lessons—do after-school activities—go home—do homework—go to bed,同时出示钟表道具,引导学生进行问答活动。在组织学生之间的问答活动之前,教师可以先与学生进行问答,并在黑板上出示相应的句型:“What do you do? What does she/he do? Do you...?”问答时学生积极性都非常高,这样就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了语法知识。 2. 积极开展情景对话,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通过开展情景对话,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热情。例如,在教学“单数第三人称”时,教师往往在一开始就给学生介绍各种关于“单数第三人称”词法的变化规则,这样的解释繁琐复杂,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难以真正理解什么是“第三人称”,教师越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越觉得困惑不安,久而久之,会形成学生的厌烦心理,不但受到母语法则的干扰,而且对这种语法名称的理解又不到位,以至于加深了学生的困惑。这时候可以通过动作对话帮助学生掌握动词的基本用法与时态,还可以增加情境中的新词汇。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先针对学习内容表演相应的动作,然后说出所做动作,如:look、sleep、walk等,并注意动词的时态,通过边说边做的方法可以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深刻的信息反馈,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集体参与动作对话,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3. 借助电子教学手段,增强学习语法兴趣 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在英语语法教学中应用,则可以增强语法教学的趣味性。例如,在教学“过去进行时态”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设计有趣的Flash图片或动画,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呈现出来,如:打排球、踢足球、唱歌、游戏等,当学生看着这些日常熟悉的画面时,会马上变得兴致勃勃,其精力也会高度集中,此时教师提出问题:“What were you doing at that time?”学生纷纷举手回答,课堂氛围变得非常活跃,教学难点也迎刃而解。此外,教师可以设计多媒体课件实施教学,将静态的文字转化为动态的图片,有助于拓展学生思维,丰富学生想象力。当学生观看动态影像时,会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促进了学生英语水平的提升。 4. 利用编制的顺口溜,提高语法的趣味性 语法知识的学习过程单一乏味,不易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教师应想方设法吸引学生对语法学习的注意力,而设计有趣的语法顺口溜,可以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对语法的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例如,在教学“名词的复数形式”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这一知识点,对于leaf、half、wife、knife、shelf、wolf、thief、life 等以 -f(e) 结尾的名词变复数,教师可以编制这样的顺口溜:“树叶半堆自己黄,老婆拿刀上山岗,架后蹦出一只狼,就像盗贼逃命亡”;对于Chinese, Japanese, sheep, deer, fish等单复数名词都一样的单词可以这样编:“中国人和日本人都喜欢绵羊、鹿和鱼。”这样一来,学生不但学得轻松有趣,而且能够加深印象,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语法学习活动。久而久之,学生可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运用相同的方式来记忆单词和语法,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总之,兴趣是调动学生原动力的源泉,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我们教师必须要围绕学生的兴趣点设计教学,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最终冲破语法教学困境,实现英語教学目标。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第五中学)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