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艺术类专业英语教学研究 |
范文 | 周晓娇 艺术类专业英语教学既为中国艺术走出国门储备人才又为学生专业发展奠定基础,然而目前艺术专业学生的英语教学仍然以《大学英语》为基础,学生以四、六级为学习目标,学习效果不理想。本研究旨在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基础之上,建立艺术类专业英语教学体系,从专业英语教师培训,专业英语教材编撰,和专业英语教学几个环节提出专业英语教学体系建设的建议。1. 艺术专业英语的重要性 1.1为中国艺术走出国门储备人才 中国艺术作为东方文化的瑰宝,在世界舞台的上的光芒越发耀眼,中国艺术走出国门的步伐正在加快。中国艺术人才走出国门代表着中国思想和中国文化,在国际交流过程中传递着中国思想和中国文化,这不仅需要舞台上的表演或者表现形式,还需要舞台下对本专业的见地和思想的表达。专业化的英语表达尤为重要,既方便直接抒发自己的见解,提升中国艺术人才的国际形象,也方便快速了解和交流国际艺术发展形式。 1.2为学生专业发展奠定基础 专业英语的学习方便学生进一步深造学习。每一个专业的深造和研究都离不开国际视野,对于国外同专业的发展进程和发展趋势的学习和分析是加强自己专业发展的必要条件。艺术类专业学生想要在本专业达到更深层次的造诣,就必须学会拓宽国际视野,学会阅读和翻译外国的文献资料。这就需要艺术专业学生储备一定的专业英语知识。2. 艺术专业学生的英语现状 目前除了英语专业的教材为专业教材以外,高校的英语都以《大学英语》为教材,这个系列的教材虽然从设计到编写都是科学合理的,但是这系列教材对于艺术专业学生来说难度较大。 高校艺术类专业学生的英语课时少。艺术类专业以艺术专业学习为重,英语学科作为公共课,所占的比例不超过总学时的1/6。专业课程繁重,英语课时少,加之英语课程的难度和大学英语考级的压力,迫使艺术专业学生要么花费大量時间在英语考级上,要么彻底放弃英语任他去,导致学生抓不准学习重点,不能合理分配学习精力和学习时间。 抛开客观条件来讲,艺术专业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较差。艺术专业学生的升学考试是由专业课成绩和文化课成绩两部分组成,对于文化课方便的要求就相对较低。各省对艺术类专业本科录取分数线的规定一般在同批次本科录取分数线的60%,也就是说普通高校本科二批录取分数线在450分,那么艺术本科二批录取分数线就是270分,即使在270分中,英语和数学的分数在总分数中所占比例较低。所以,艺术类高校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属于先天性营养不良,在大学期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补上的。3. 艺术专业英语如何教学? 3.1艺术专业英语教师培训 教材是教学的保障和前提,教师是教学的实践者和知识的传授者。目前高校艺术专业的英语教师都是英语专业出身,对于艺术专业知识的了解与普通观众一样只停留在欣赏的表面层次,对于更深层次的专业技巧,专业术语不甚了解。如果想要开设艺术专业英语课程,就需要对于目前的公共英语课教师进行专业知识方面的培训。 3.2艺术专业英语教材的编撰 教材是教学的保障和前提。艺术专业英语教材的编撰是一项专业而复杂的工作。专业用语是在语言共核的基础上向某一专业方向延伸的扩展部分,也就是说,专业用语不能脱离语言共核的基础而独立存在。所以,在编撰教材之前,编撰者应该明确一点,艺术专业英语是建立在英语学科和艺术学科双重基础上的产物,艺术专业英语教材既要符合艺术专业逻辑,又要满足英语学科听、说、读、写、译等专业能力的培养的要求。 3.3课堂教学中注重听、说、读、写、译的专业性培养 听、说、读、写、译五项技能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相辅相成,互为推动力。下面分别分析专业英语教学中听、说、读、写、译的教学方法。 听,读。听力和阅读是英语学习过程中的输入环节,对于输入信息的准确掌握,才能对交流对象的目的和意图准确理解,之后才能与之交换意见。大量的听力训练是提高听力水平的必要手段,在专业英语教学中,应注重专业听力的训练,多看专业外语教学视频,收听艺术专业方面的新闻和对话,对于专业用语及语言场合加以了解。另外,艺术专业资料的阅读对于听力的促进作用很大。在听力训练的同时,应注重对听力原文的阅读和理解。 说,写。说和写是英语学习过程的输出环节,也是与人交流的必备环节。在艺术国际交流时,专业的表演可以让人欣赏中国的艺术技艺,而语言表达可以传递中国的思想和表演者的人文素质。在英语学习中,对于说的训练,首先要注重模仿,模仿地道的英语语音语调是口语训练的基本功。然后要学会专业知识的表达与个人思想的表达。语音语调是外在形式,真正的内核是专业知识和个人思想。对于写的训练需要注重读的积累。 译。译分为口译和笔译两种,翻译是英语综合能力的体现,好的翻译对听、说、读、写的能力都有极高的要求。它要求学习者同时具备获取信息的能力也就是听和读的能力,也要求学习者具备较好的表达能力。参考文献 何友. 浅谈编写艺术英语教材的依据与方略[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2010(S2).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