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康熙”的英文 |
范文 | 曾泰元 “康熙”的英文?是综艺节目《康熙来了》的英文名称吗?还是主持人蔡康永和徐熙娣的英文程度? 不好意思,都不是。我不是刻意要当“标题党”的,我要讲的是《康熙字典》的英文。读者朋友若有上述的解读,这都得怪《康熙来了》,节目后发先至,康、熙二人的光芒四射,抢了人家字典老字号的丰采。 在讲《康熙字典》之前,请容我先简单介绍一下《新华字典》。 《新华字典》是我国中小学生和教师必备的工具书之一,是几代人学习历程的记忆纽带。《新华字典》曾于2016年荣登两项吉尼斯世界纪录,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字典”和“最畅销的书”。英文维基百科(Wikipedia)的“畅销书列表”(list of best-selling books)也基本反映了这个事实,唯数据稍嫌陈旧,更新明显滞后。 放在全球的舞台上与性质近似的语言文字工具书相较,《新华字典》更是一枝独秀,以惊人的幅度超越了两本最畅销的英语词典,即美国的《韦氏大学词典》(MerriamWebsters Collegiate Dictionary)和英国的《牛津高阶学习词典》(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 《新華字典》的成就傲人,然而许多人或许有所不知,“字典”的名称却是始于清朝康熙年间的1716年,出现在张玉书、陈廷敬所主编之《康熙字典》。 康熙是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的年号,康熙帝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最久的皇帝。不仅在中国,放眼世界,他也是评价最高的君主之一。 康熙在文化事业方面,敕令组织编纂了许多规模庞大的重量级图书,许多成果的影响力历300年不坠,持续至今,如《康熙字典》《古今图书集成》《全唐诗》《御定佩文韵府》。其中,冠上康熙之名的《康熙字典》,更是把中国的辞书推向一个历史的高峰,“字典”的名称也由300年前书名里的创新,成了如今现代汉语的标准词语。《康熙字典》对汉语语言和辞书编纂的贡献,可谓是功不可没。 我从事英语词汇与英语词典的研究,与《康熙字典》本应是两条平行线,然而在查阅《牛津英语词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习称“牛津大词典”,英文简称OED)时,这两条线却走到了一起,在“康熙”有了一个清楚的交点。 OED以传统的威妥玛拼音(Wade-Giles)收录了Kang-Hsi,词性为名词,定义开门见山,言其“作定语用,与17世纪后半叶、18世纪前25年的中国陶瓷有关,以极其精细的青花器皿,以及绿地彩和黑地彩的技法而闻名”(Used attributively with ref. to the Chinese pottery and porcelain of the latter half of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and the first quarter of the eighteenth, notable for very fine blue-and-white war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famille verte and famille noire enamels.)。 OED是英语语文词典,收词量逾60万,收录了“康熙”这个词语,从语言的角度进行解释,讲的是传世陶瓷的特色,不介绍康熙帝生卒年月、文治武功等百科知识。 美国的《韦氏第三版新国际英语大词典》(Websters Third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Unabridged,习称“韦氏大词典”,英文简称W3)与OED同级,同属特大型的足本英语词典,收词量近50万。W3也以传统的威妥玛拼音收录了Kang Hsi(W3 的“康熙”没有连字符,其他拼法同OED),坚持语文词典本色的W3也着墨于康熙年间的中国陶瓷,未录与人物历史有关的百科内容。 W3把“康熙”视为形容词,给它的定义是“17世纪后半叶或18世纪前25年的中国陶瓷艺术或中国陶瓷的,或与之有关的,或有其特色的”(of, relating to, or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ceramic art or Chinese porcelain wares of the latter half of the 17th century or the first quarter of the 18th century)。 这两部英语语文词典的巅峰之作都收录了“康熙”,不过令我们讶异的是,康熙给英语语文留下的印迹,居然都集中在中国陶瓷,而不是许多人想当然尔的字典上。个中原因,估计不脱西方人对中国古董的热爱,而这些古董爱好者又多半来自有钱有势的上层社会。·旧时代的上层社会左右了话语权,他们热衷搜藏、谈论中国古董,于是逐渐有了“康熙”的文字记录,随后进入英语为词典所收,当然也就顺理成章了。 2018年底我曾作过一项研究,统计出OED一共收录了500个左右的“汉源词”,其中冷僻、专业的考古文物就有50个,占了一成,比例高得出奇。由此看来,OED 和W3 这两部词典收了Kang-Hsi,指的却是康熙年间的中国陶瓷,反映的应是当时社会的时代氛围,并非特例。 鉴于《康熙字典》的地位与影响力,主观上我其实希望“康熙”能成为字典的代名词,无论是在中文或在英文。这就好像在美式英语的口语里,原本特指的Webster(“韦氏”,或作Websters)可以转而泛指英语词典。然而语言的发展轨迹难以复制,我的一厢情愿能否成真? 英文维基词典(Wiktionary)是维基百科的姊妹项目,以英语语文词典为主体,兼收精简的百科知识。它以汉语拼音收录了Kangxi,定义有二,先是康熙帝,再是《康熙字典》的简称。这样的收录,倒是接近了我的愿望: 1. 清朝的中国皇帝(1654—1722)【A Chinese emperor(1654—1722) from the Qing Dynasty period.】。 2. 康熙字典,一部汉字的字典,可交互参照,奉康熙帝之命编纂,于1716年首度出版,沿用至今【The Kangxi Dictionary, a dictionary and cross reference of Chinese characters, first published in 1716 at the behest of the Kangxi emperor, and used to the present day.】。 第二個定义甚至收了两条书证,证明Kangxi 作为《康熙字典》的简称有凭有据。第一条书证为“根据康熙,这个字有两种发音”(According to Kangxi, this word has two kinds of pronunciation.),语出1992年的学术期刊《中亚学报》(Central Asiatic Journal)。第二条书证为“他于1827年作《康熙字典考证》,指出康熙的引书讹误2500余处”(He wrote Textual Criticism of Kangxi Zidian, 1827, in which he identified more than 2500 erroneous citations in Kangxi.),语出2003年的学术专著《词典学:跨越时空和语言的工具书》(Lexicography: Reference Works Across Time, Space and Languages)。 Kangxi 作为《康熙字典》的英文简称,有案可考,不过作为字典的代名词,至今似乎尚无迹象。 英文维基词典与时俱进,能适切反映当今语言的现状,然词典内容由志愿者合力编写,虽有尚称严谨的内部审查机制,较之有专家编纂、出版社层层把关的传统品牌词典,其权威性或仍略逊一筹。尽管如此,维基的收录不失为重要的参考,预示着传统品牌词典未来的发展与可能的走向。 以“康熙”的形式而言,OED和W3采用的是旧时代威妥玛拼音的Kang-Hsi(或Kang Hsi),未来应会顺应时代,改用汉语拼音的Kangxi。以“康熙”的内容而言,康熙陶瓷在国际的拍卖市场上仍有一席之地,不过《康熙字典》因免费分享的网络特性迎来了复苏,康熙与字典原本就密不可分的联结或可搭上这班顺风车,在普通大众的心里逐渐深化。 【本研究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足本汉英词典编纂研究”(批准号16ZDA21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