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大学英语学习动机减退的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 |
范文 | 【摘要】研究大学英语学习动机减退对分析如何提升大学生英语学习效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调查陕西省某高校265名本科学生学习动机减退的因素的分析,这对于指导教师有意识的控制动机衰退,从而进一步优化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动机衰退;影响因素;大学英语 【作者简介】陈玛莉(1980.02-),女,汉族,四川德阳人,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育/旅游英语。 一、引言 学习动机研究起步于上个世纪50年代,当时学者逐渐关注到学习动机对于学习效果的影响,并经过多年的实践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我国在学习动机研究中起步相对较晚,直到改革开放之后,才开始关注学习动机的研究。之后学者基于我国外语教学情况更加深入的研究外语学习动机。上述研究核心是学习动机,对于学生出现学习动机减退的因素研究相对较少。经过研究发现,影响学生外语学习动机的负面因素包括是否完善的教学设备、教材的选择等。由于降低动机联系着学习语言的成败,因此引起了研究者的高度注意。 二、研究设计 1.研究問题。本文主要的回答两个关键问题:一是大二学生是否存在普遍的英语学习动机下降,其真实性是否和教师反馈一致。二是不同阶段的大学生对于英语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减退影响因素,以及如何改善学习动机减退的问题。 2.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本文选择某高校265名本科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具体包括:大一新生共计127名,大二学生138名。 (2)研究工具。 1)访谈。一共开展两次访谈,访谈对象是接受调查的对象。第一次在问卷设计之前,第二次在预调查以后。 2)问卷。本研究包括预调查和正式调查两个阶段,按照学生提供的反馈情况,根据教师、教学内容、学生以及环境四个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最终利用克里特五级量表进行编制问题。 三、研究结果 结合预调查与访谈,确定30问卷题目数量,并发放给学生,认真讲解填写问卷要求,旨在使得学生以更加客观明确的答题完成问卷内容,约20分钟后收回所有调查问卷,根据最后收回结果看,此次调查问卷的回收有效率与回收率为100%。 1.问卷的信度与效度分析。通过对于问卷进行科学分析,首先其问卷的信度和效度都表现良好,充分说明了问卷相关数据能够被科学采用。其中,大一问卷中Cronhacha系数达到0.950,大二问卷整体Cronhacha系统达到0.919;四类因子项目的内在一致性见表1,可接受系数达到0.7。 表1提示,四类因子项目的内在一致性良好,问卷总体系数>0.7,因此问卷信度较高。对四类因子项目开展检验性因子分析。大一和大二问卷KMO数值分别是0.854和0.773,两个年级问卷的KOM数值是0.894,sig数值是0.000。两个年级项目负荷量及累计方差见表2。 表2说明,大一年级和大二年级的调查问卷的四个因子负荷数值都大于1,可解释的累计方差分别是56.749%和53.262%。通过分析说明问卷对各层次学生学习动机衰退原因有很好的调查结构效度,同时也检验了四类因子对学生学习英语动机衰退问卷的意义。 2.学习动机衰退的影响因子分析。通过对不同层次测试题目均值与四类影响因子均值计算,得分见表3: 表3数据提示,四类因子影响两组排序的程度相同,影响力最大的因素是教师,其次是学习者、教学内容,最后是环境。两组测试数据均达到正态分布要求。大一被试得分均值超过3.0的有5项;大二测试得分均值超过3.0的有12项,其中与大一被试重合的有5项。这表明“教师发音不准确,表达欠缺”、“教师教授上课是表达模糊,板书潦草”、“教师讲课无法突出重难点”、“教材枯燥”和“我在学习外语中缺少良好的学习策略”影响学习动机衰退程度最深。在教师因素方面,大二被测得分均值超过3.0的有8项,大一被测得分均值超过3.0的只有3项,说明教师直接决定了大二学生学习动机衰退程度。在教学内容与学生因素方面,两组被试无显著差异,大一学生更注意环境因素带来的影响。 统计结果从实证层面验证了教师因素在学习动机中的重要性,当然其他因素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3.学习动机衰退的差异性。首先,我们对每一位被试分数加和计算,根据被试对象开展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见表4: 统计表明,两组采取测试题目无显著差异,大二教师反映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下降的现象缺乏客观性。教师出现这样感受的原因?通过对大一和大二学生四个因子分数值计算,分别对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见表5。 统计结果表示,教师因素与环境因素方面,大一和大二学生学习动机衰退存在显著差异,但四类因子总分无显著差异。二组统计数据说明,学习动机整体水平,大一、大二两组学生无显著差异;教师感觉学生降低学习英语的兴趣,主要是大二学生更看重教师因素。 四、分析与讨论 通过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得出相关结论: 一是大学生出现英语学习动机减退的主要因素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分别是教师、教学内容、教学环境与学生个人四个因素,其中教师因素在所有因素中占有最大比重,这也印证了前人在对学习动机研究的相关研究成果。 二是从教师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可以发现教师因素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教师个人风采、教学方式、教学态度与能力等,这样的调查结论和西方国家对于教师因素影响学习动机上的研究成果基本吻合。 三是对于学生学习英语动机的因素不仅包含了外部因素,还包含了学生自身。并且学生自身影响因素具有很强的延续性,即如果学生对学习产生抵触或没有兴趣,对学生学习相关知识的影响会越来越大。可以说学生学习动机衰退程度越高,相应学习成绩越不理想。学生对于语言知识的学习具有很强的动机表现,这对于研究为师生及有关学校管理人员解决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衰退提供了有关参考。另外,学生在不同环境中学习外语动机的衰退原因也必将产生差异,体现出一定的复杂性。本研究还需要在今后教学工作中严格检验。 参考文献: [1]胡卫星,蔡金亭.英语学习动机减退的模型构建[J].外语教学, 2015(3):41-49. [2]周慈波,王文斌.大学英语学习者负动机影响因子调查研究[J].中国外语,2016(1):48-55. [3]李琳.大学英语学习者负动机内部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4(2):65-69.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